傣族过年的风俗习惯及习俗

时间:2024-03-12 12:30:53 春鹏 风俗习惯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傣族过年的风俗习惯及习俗

  在人们越来越注重自身素养的今天,接触并使用报告的人越来越多,其在写作上具有一定的窍门。你所见过的报告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傣族过年的风俗习惯及习俗,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傣族过年的风俗习惯及习俗

  傣族过年的风俗习惯

  傣族人民的新年,按照傣历大约是农历清明节以后的第七天。节日期间,傣族同胞举行热闹非凡的泼水、赛龙船、放高升活动。泼水活动是傣族人民过年的最高潮,也是傣历年中最精彩的场面,因而通常称做历年节为“泼水节“。

  傣族青年男女喜爱甩糠包的游戏,春节期间,小伙子和姑娘们互相投掷糠包,看谁投得准,看谁接得着。玩到一定的时候,姑娘们就悄悄抢走小伙子身上佩的腰刀、包头布或拴着的马,跑回家去。假如小伙子有情就追随而来。父母见到女儿拿着头布、牵着骏马回来,便设宴款待。

  另外,每年4月13日是傣历新年,也是傣族人民的最隆重的节日——泼水节,他们把泼水看成是驱邪除污,吉祥如意的象征,也把这一天视为最美好,最吉祥的日子。

  傣族有本身的语言书契。语言属汉藏语系壮傣语支。现通行的西双版纳和德宏两种傣文,系读音书契,由印度南部巴利文演化而来。傣族人不仅能歌善舞,而且创造了辉煌光耀的文化,此中尤以傣历、傣医药和叙述事情长诗最为有名。傣历年为阳历年,而月为阴历月,一年分寒、热、雨三季,每隔三年的玄月为闰月,这种历法现仍通用于泰缅等地。傣医和蒙、藏、维一路,成为神州最为著名的四大民族医药体系。傣族地域流传着很多叙述事情长诗,如《召树屯与南木诺娜》、《兰戛西贺》、《阿銮的故事》等。傣剧有100多年汗青。傣族多数崇奉小乘释教。

  傣族地域的西双版纳橡胶增产显著,“普洱茶”著名中外,处所和乡镇企业成长很快,有采矿、机械、电力、化学、瓷陶、动物熟皮、造纸等厂矿企业。

  傣族的重大节日是傣历新年——泼水节、打样节和开门节。“泼水节”是傣族人民族除旧布新的传统节日,时间在阳历四月中旬。节日期间的主要活动是祭祀拜祖、堆沙、泼水、丢包、赛龙船、放火花及歌舞纵情快乐等。

  禁忌:忌讳外人骑马、赶牛、挑担和蓬乱着头发进寨子;步入傣家竹楼,要把鞋脱在门外,而且在屋内走路要轻;不能坐在火塘上方或者跨过火塘,不能步入主人阁房,不能坐门坎;不能移动火塘上的相机架,也不能用脚踏火;忌讳在家里吹口哨、剪指甲;禁绝用衣服当寝具或者坐寝具;晒衣服时,上衣要晒在高处,裤子和裙子要晒在低处;进佛寺要脱鞋,忌讳摸小僧人的头、佛像、戈矛、旗幡等一系列佛家圣物。

  同样平常食俗 傣族大多有日蚀两餐的习气,以白米和江米为主食。德宏的傣族主食粳稻,西双版纳的傣族则主食江米。凡是是现舂现吃,民族认为:粳稻和米需米只有现吃现舂,才不掉其原有的光彩和香味,故而不食或者很少食用隔夜米,习习用手捏饭吃。出行劳动者常在野外鱼餐,用大蕉叶或者众饭合盛一团江大米或者小米做成的饭,随带盐巴、辣椒、酸肉、烧鸡、喃咪(傣语,意为酱)、青苔松便可进餐。所有佐餐菜品及小吃均以酸味为主,如酸笋、酸豌豆粉、酸肉及野生的酸果;喜欢吃干酸白菜,其制法是把青菜晒干,再用水煮,插手番木瓜浊,使味变酸,之后晒干蕴藏。吃时放少许煮菜或者放在汤内。这种酸白菜有处所的傣族险些每天都吃。据说傣族之以是常食酸味菜品,是因常吃不容易克化的江米食物,而酸味食吕有助于克化。同样平常以肉类为食有猪、牛、鸡鸭,不食或者少食羊肉,居住在内地的傣族喜食狗肉,善作烤鸡、烧鸡,极喜鱼、虾、蟹、淡水螺蛳、青苔等海产品。以青苔入菜,是傣族独有的风韵菜品。傣族食用的青苔是选三春江水里岩石上的苔藓,以青绿颜色为佳,捞取后撕成薄片,晒干,用竹篾穿起来待用。做菜时,厚的用油煎,薄的用火烤,松脆后揉碎入碗,再将滚油倒上,之后加盐搅拌,用江米团或者腊肉蘸食,其味美无比。烹鱼,多做成酸鱼或者烤成香白茅鱼,这个之外还做成鱼剁糁(即用鱼烤后捶成泥,与大香菜等作料央而成)、鱼冻、火烧鱼、白汁黄鳝等。吃蟛蜞时,一般都将蟛蜞连壳带肉剁成蟹酱沾饭吃,傣族称这种蟛蜞酱为“蟛蜞喃咪布”。苦瓜是产量无上、食用至多的同样平常菜蔬。除苦瓜外,西双版纳另有一种苦笋,是以傣族风韵中另有一种

  傣族春节风俗

  傣族历史悠久,文化丰富多采,有自己的历法、语言文字,并以丰富的民族民间文学艺术著称于世。音乐、午蹈、民歌、民间传说故事等富有民族特色,影响甚广。傣族主要聚居在热带,亚热带的平坝地区,村寨多临江河湖泊,住宅通常每户一座竹楼、竹篱环绕,果树、翠竹掩映、环境十分优美。四周田地肥沃,物产丰富。傣族人民性格温和,喜爱歌舞。

  傣族春节习俗:掷糠包

  傣族青年男女喜爱甩糠包的游戏,春节期间,小伙子和姑娘们互相投掷糠包,看谁投得准,看谁接得着。玩到一定的时候,姑娘们就悄悄抢走小伙子身上佩的腰刀、包头布或拴着的马,跑回家去。假如小伙子有情就追随而来。父母见到女儿拿着头布、牵着骏马回来,便设宴款待。在傣族春节习俗中,每年4月13日是傣历新年,也是傣族人民的最隆重的节日——泼水节,他们把泼水看成是驱邪除污,吉祥如意的象征,也把这一天视为最美好,最吉祥的日子。

  泼水节也叫浴佛节,是傣族人民古老的传统节日,也是傣历新年,公历4月即清明节后第7天开始举行,历时3到4天。传说古代有个魔王无恶不作,人们受尽了它的祸害。他已有11个妻子了。可又去抢来一个聪明美丽的姑娘。这姑娘决心为民除害。她试探出,魔王虽然水淹不死,刀砍不伤,但只要用魔王自己的一根头发,就可以把魔王的头勒下来。一天夜里,趁魔王喝醉酒了,夜深人静,姑娘用魔王的头发勒住魔王的脖子,魔王的头掉在了地上。可是魔王虽然失去了,但他的头滚到哪里,哪里就发生灾难:抛到河里,河水泛滥;埋在地下,臭气冲天;放在地上,大地燃烧,只有他的妻子抱着才不会出现灾难,姑娘们为了免除人间灾难,12个人1人抱1天,每人轮流一天。天上的一天就是人间的一年,每轮换一次人们都要用清水给姑娘泼水,冲去她们身上的血污。傣族人民为了感谢这12位姑娘,纪念她们,每年都要过泼水节。节日的第一天是送旧。清晨,虔诚的佛教徒沐浴更衣,在佛寺院中用沙滩成宝塔,围坐在宝塔四周听僧侣诵经布道,祈祷丰年,然后全村寨的群众各挑水一担,泼在佛像身上,为佛洗尘。浴佛后,人们便从四面八方敲着铓锣,打着象脚鼓涌向街头,洋溢着节日的欢声笑语。伴随着“水、水、水”(傣语好的意思)的欢呼声,把一盆盆圣洁的水泼向对方,以表示美好的祝愿,可以消灾除病,直至人人全身湿透。泼水节期间,还要赛龙舟、跳孔雀舞,青年男女趁过节“丢包”定情。到了夜晚,广场上燃放起五颜六色的烟花,大家围着熊熊的篝火,载歌载舞,欢闹通宵。现在,还增加了文艺会演、集市贸易等新内容。

【傣族过年的风俗习惯及习俗】相关文章:

傣族风俗习惯08-03

傣族的风俗习惯09-09

傣族风俗习惯介绍09-04

傣族的风俗习惯介绍10-20

傣族人的风俗习惯08-04

傣族的风俗习惯简介09-28

傣族的风俗习惯文化09-11

傣族的风俗习惯详解09-29

傣族成婚的风俗习惯09-01

有关傣族的风俗习惯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