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场项目合理化建议书

时间:2022-08-03 23:12:13 建议书大全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关于养猪场项目合理化建议书

  项目建议书的批复是可行性研究报告的重要依据之一,我们在养殖猪的时候,需要提取他人的建议。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了养猪场项目有哪些建议,欢迎大家前来阅读。

关于养猪场项目合理化建议书

  一、项目概况

  (一)项目名称:xx县左家原野生态野猪养殖场项目

  (二)负责单位:左家乡人民政府

  (三)负责人:xx(左家乡政府乡长)

  (四)建设地点:左家乡xx

  (五)建设期限:20xx年

  二、项目背景

  左家乡左家村位于两当县城东部,距县城22公里,属乡政府驻地。全村辖5个村民小组,321户1321人。耕地2631亩,地属河谷川坝浅山区,地形开阔、土壤肥沃、光照充足,平均海拔1020米,具有典型的盆地气候特征。种植业以小麦、玉米为主,经济作物主要有核桃、蔬菜、中药材等;畜牧业以养牛、养猪为主。

  左家乡党委、政府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的,围绕结构调整、产业化建设为主题,坚持市场导向、科技支撑、龙头带动、大户引导,提高服务水平和养殖效益,加快推进特种养殖业产业化,确保特种养殖业持续健康发展。2009年以来左家村大力发展特种养殖产业,经过几年的发展,野猪饲养规模也扩大到150头,取得了良好的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表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并且左家乡地域广阔,草、水资源丰富,实践证明左家乡区域发展野猪养殖产业化潜力很大。

  三、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一、开发野猪规模生产是畜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野猪抗病能力强,饲养成本低,经济效益高是广大农民增收致富的有效途径。

  二、野猪肉营养丰富、瘦肉率高、味道鲜美脆嫩,具有蛋白含量高、低胆固醇等特点,特别是亚油酸含量比家猪高

  2.5倍,经常食用对预防和治疗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等有很好作用。具体特点为:①野猪喜吃青饲料和谷物类饲料,饲料标准低,是家猪饲料成本的一半。②胴体瘦肉率达72%以上。③高蛋白、低脂肪,含人体所需17种氨基酸,营养全价。④亚油酸是家猪的2.5倍。⑤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可预防治疗多种疾病,延长细胞衰老,增长人类寿命。⑥可以改善人类膳食结构,提高生活质量。

  三、由于野生动物不断减少,有的面临灭绝的危险。通过人工饲养野猪,每年有计划、有目的的将人工饲养的野猪放回到大自然中,对保护自然界的野生资源,维护生态平衡具有良好的社会意义。因此,大力开发人工饲养野猪,对农民的增收致富和维护生态平衡都是很有必要的。

  四、产品市场发展前景及分析

  发展野猪养殖业,投资小,见效快,风险小、易操作,普及率快,回报率高,五个月出栏,家家户户都可以饲养。而且左家村饲养的野猪,喂食主要以当地的野菜为主,确保了纯绿色,十分符合当今人们的消费理念和健康要求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产猪国,又是猪肉消费最多的国家,年消费生猪近2亿头。从吃家猪肉到吃特种绿色野猪肉是顺理成章的事。野猪肉的特殊营养、保健、药膳。绿色食品看,产品容量大,寿命长,具有广阔美好的发展前景,并成为家猪的替代产品。当前我区域还没有人工饲养野猪的规模场,小量的野猪根本满足不了市场的需求。因此,开发人工饲养野猪市场前景广阔,潜力巨大。

  五、项目建设规模及建设内容

  一、建设规模:

  该项目拟建设2000平方米的猪舍,养殖野猪母本30头,年出栏野猪300头。按每户养殖2头野猪母本,最少可带动15户农户发展野猪养殖。

  二、建设内容:

  配套建设饲料加工厂一处。

  六、环境保护

  该项目的主要污染物与污染源是粪便,其处理方法:一是生物发酵售给农民作有机肥料。二是生产沼气,供居民用气,对生态环境不存在污染。

  七、投资估算及资金来源

  一、投资估算

  整个项目总投资10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50万元,种猪投入30万元,流动资金20万元。

  二、资金来源

  项目总投资100万元,上级扶持30万,自筹资金70万元。

  八、经济效益分析

  养殖一年生三代野猪,当年即可出栏,按每头猪产肉120斤计算,每斤30元,每头野猪出售后,折合人民币3600元,每头野猪养殖成本一般在800——1000元之间,每头野猪纯利润可达2500元以上。按年出栏300头野猪计算,年效益可在60万元左右。投资回收期为1.4年。

  九、结 论

  左家乡左家村从全县的地理位置、自然条件和资源条件都适合该项目的建设,且当前国内外市场对猪肉及其产品需求量缺口很大,建设该项目前景广阔。经研究和测算,该项目经济效益显著,抗风险能力强,经济收入比较稳定。综上所述,该项目建设是可行的、必要的,建议各级有关部门在资金、物资方面给予大力支持,确保项目早日建成投产。

  养猪场项目合理化建议书篇二

  育肥猪进场的一般免疫程序(因季节而异,免疫程序稍有变动):

  猪温→口蹄疫→猪肺疫→猪丹毒→链球菌→蓝耳→伪狂犬

  养殖场消毒制度

  一、规模养殖场应严格按照消毒规程进行场地消毒。

  二、生活区:办公室、食堂、宿舍及其周围环境每月大消毒一次。

  三、畜禽圈舍、及周围环境每出栏一批畜禽后彻底大消毒一次。

  四、生产区正门消毒池:每周至少更换池水、池药2次,保持有效浓度。

  五、车辆:进入生产区的车辆必须彻底消毒,随车人员消毒方法同生产人员一样。

  六、更衣室、工作服:更衣室每周末消毒一次,工作服清洗时消毒。

  七、生产区环境:生产区道路及两侧5米内范围、圈舍间空地每月至少消毒2次。

  八、人员消毒:进入圈舍人员必须更换工作服,脚踏消毒池(或穿鞋套),消毒盆清洗双手消毒。

  养猪场检疫申报制度

  为了加强我场防疫管理,控制动物疫病的发生和流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和《动物检疫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特制定本申报制度。

  一、本场从县境外引进猪时,提前到龙里县动物卫生监督所申报备案,办理引进猪审批手续,并持有关检疫证明运输,到场后,到龙里动物卫生监督所报检。

  二、本场内的动物、动物产品在屠宰、出售或运输之前,按照有关规定时限,提前向龙里县动物卫生监督所申报检疫。

  三、检疫申报方式:到麻芝片区报检点申报填报、或电话等报检。

  四、申报检疫时,提供申报人姓名(名称)、地址、报检动物种类、数量、约定检疫时间、用途、去向、联系电话等信息,同时提供养殖档案(规模场、区)、畜禽防疫档案(散养户)。跨省调运乳用、种用动物及其精液、胚胎、种蛋的.,还应提交省级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批准的《跨省引进乳用种用动物检疫审批表》。

  五、申报人申报检疫时,填写检疫申报单。电话申报的,在现场补填检疫申报单。

  六、货主(申报人)应按下列时间规定进行申报检疫:

  (一)出售、运输动物产品和供屠宰、继续饲养的动物,提前3天;

  (二)出售、运输乳用、种用动物及其精液、卵、胚胎、种蛋,以及参加展览、演出和比赛的动物,提前15天;

  (三)屠宰动物的,提前6小时;急宰的,随时申报。

  养殖场动物防疫制度

  一、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防重于治”的原则,防止动物疫病发生,提高养殖效益。

  二、规模养殖场应经龙里县动物防疫监督机构进行动物防疫条件审核、审批并验收合格,颁发《动物防疫合格证》后,方可投入使用。

  三、规模养殖场法人为动物防疫工作主要负责人,认真组织做好各项动物防疫制度的落实工作。

  四、商品畜(禽)实行全进全出或实行分单元全进出制饲养管理。

  五、规模养殖场严格按照规定的畜(禽)免疫程序进行疫苗免疫。

  六、患病畜(禽)应及时送隔离舍,进行隔离诊治或处理。

  七、对畜禽死尸要严格按规程进行无害化处理。

  养猪场项目合理化建议书篇三

  一、项目建设背景

  凉州区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东端,祁连山北麓,东径101º59¹35〞---103º23º40〞,北纬37º23¹15〞—38º12¹54〞, 属大陆干旱半干旱气候,具有干旱少雨,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的特点。年平均气温7.8℃,≧0℃的有效积温3003℃,年日照时数2968小时,昼夜温差7.9℃,年平均降雨量161毫米, 属于典型的农业灌溉区,常年农作物播种面积146万亩。总面积5081平方公里,辖38个乡镇,448个行政村,3765个组,总农户18.69万户,总人口100.82万,其中农业人口80.49万。是甘肃省重要的商品瘦肉型猪生产基地和农产品加工生产基地。

  养猪业是我区畜牧业的主导产业,有多年养殖的传统,区域优势明显。近年,区委、政府以生产安全、无公害、绿色瘦肉型猪生产为目标,从政策和资金等方面大力扶持,推动产业发展。20xx年底,全区猪存栏达56.2万头,出栏达57.3万头,养猪产值达54724.5万元;人均养猪业纯收入达116.04元,占农民人均畜牧业纯收入的14% 。但是,目前,我区的生猪生产主要是以小规模、大群体饲养方式为主,规模化、集约化程度较低,粪便无害化处理、循环利用率低,产业链条短,迫切需要加快实施生猪生产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步伐。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形成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和互相促进机制,推进农业向商品化、产业化、现代化转变”,为凉州区畜牧业尤其是养猪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历史机遇。区委、政府审时度势,强抓机遇,积极与兰州正大公司合作,在我区建设年出栏量达4800头的养猪小区1个,以此带动提高我区养殖小区建设标准和档次,实现规模化,标准化生产。

  二、项目建设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一)可行性

  1、饲料资源丰富

  凉州区是农业大区,产粮大区。年粮食作物种植面积达113.71万亩,可提供饲料及饲料粮40余万吨;区内面粉加工、饲料生产企业发达,年可提饲料及食品加工业下脚料1.5亿公斤,为全区养猪业发展提供了饲料保障。

  2、地理位置优越

  武威市凉州区位于河西走廊东端,是古代农业的发源地之一,是古丝绸之路的要道和西北五省连接欧亚大陆桥的桥梁。312国道、兰新铁路贯穿全境,区内公路四通八达,交通畅通,通信网络覆盖全区。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国家经济建设重点西移,凉州的战略地位越来越重要,这对发展绿色农业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

  3、优势突出

  凉州区是甘肃重要的商品猪生产基地,养猪业已成为农村经济中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截止20xx年,凉州区生猪存栏56.2万头,出栏57.3万头。养猪规模户2.39万户,规模养猪村42个,规模养猪组105个,规模化、区域化生产格局初步形成。并按照“三元”杂交猪生产模式建成4个核心育种群,建立“二元”母猪繁殖区14个和“三元”杂交生产区26个,基本建立了瘦肉型猪杂交改良繁育与生产体系。依托目前凉州区养猪业的发展优势,结合本地自然条件,走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养殖示范小区,养殖小区连农户的路子,努力在“十一五”期间建成一个高产高效优质的,带动力强和辐射面广的畜牧业产业化发展龙头企业,把龙头企业和农户充分结合,形成养猪产业产、加、销相互配套、协调发展的产业链新格局。

  4、技术服务体系健全

  凉州区区、乡、村三级畜牧兽医服务体系健全,现有畜牧兽医技术人员308名,其中高、中级职称32人,初级职称的276人。省畜牧工程技术学院、省家畜繁育中心等科研单位在我区境内,为我区畜牧业发展提供了技术保障。凉州区养猪协会等专业合作组织也常年为全区畜牧业生产产前、产中、产后提供服务,为广大养殖户搭建了技术服务平台。

  (二)必要性

  1、是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本项目立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科学发展观”为基本出发点,采用标准化畜牧业生产方式,生产提供符合绿色食品标准的`畜禽产品,致力于打造地方特色品牌产品,建设“绿色菜篮子”工程,促进畜牧业产业化发展。为建设新农村,发展新农业,培养新农民,建立全新的示范基地和样板工程。

  2、是转变畜禽养殖方式的需要

  本项目采用“企业+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农户”的联合经营模式,按照“一村一品”进行产业布局,“同源引种、分段饲养、全进全出、四良配套” 方式组织生产,实现生产过程及产品的双绿色生产模式,完成从农村小生产,到城市大市场的产业化发展。同时进一步加快标准化生产体系、产业化运作创新体系和产品品牌创新体系建设步伐,为我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标准化养殖小区建设、畜禽养殖生产方式转变、品牌经营、增加农民收入提供示范。

  3、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需要

  一、项目名称:仙女湖区郭-平华养猪场标准化规模猪场建设项目

  二、项目建设地点:xx湖区河下镇礼泉村委

  三、法人代表:xxx,身份证号:

  四、养殖场小区基本情况:

  本猪场建设时间为20xx年,现年出栏1650头,有能繁母猪78头,猪舍建筑面积2100平方米。猪场距仙女湖5公里,距公路1.5公里,离村庄道路600米;现有工作人员3人,技术人员1名。猪场四周丘陵低山环绕,不占良田,有足够的土地用于猪场建设;属于《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明确规定的禁养区以外。猪场目前从附近的山泉引水供用,水量不足,需打井取地下水才能满足猪场用水。现猪场主要存在障碍因素:(1)猪场防疫设备不全。猪场实行人工拾粪与水冲猪栏相结合,附近没有良田,消纳猪粪有限,可充分利用猪粪资源产生沼气自用,又可消除猪粪带来的面源污染。(2)因猪舍设备陈年老化,猪舍急需改造建设。

  五、场区平面布局

  六、建设内容及规模:

  1、场区基础设施建设:栏舍改造1400平方米,污水管道300米,场区道路500米,消毒防疫设备1套,变压器1台、打井、引水泵、变频水泵1套。

  2、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厌氧发酵池200立方米,污水调节池100立方米,提升泵2台,贮气柜50立方米,沼气存贮50立方米。

  3、沼渣沼液利用:田间储液池500立方米,沼液运输车1辆。

  4、固体粪便发酵设施:粪便发酵设施1套。

  七、投资概要及资金来源:

  项目总投资66.5万元,其中土建工程45.7万元,设备投资:20.8万元。资金来源,一是申请中央投资扶持40万元,自筹资金26.5万元。


【养猪场项目合理化建议书】相关文章:

修路工程项目合理化建议书10-23

写给机械加工项目合理化建议书(精选9篇)10-10

合理化建议书08-18

关于合理化的建议书范文07-26

关于合理化建议书04-24

合理化建议书范文08-11

公司合理化建议书02-20

合理化建议书模板03-28

给公司的合理化建议书09-20

学校合理化建议书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