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俗习惯

拉祜族的起源和风俗习惯介绍

时间:2023-02-06 09:30:49 晓怡 风俗习惯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拉祜族的起源和风俗习惯介绍

  拉祜族,是中国古老民族之一,人口41.1476万(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拉祜”一词是这个民族语言中的一个词汇,“拉”为虎,“祜”为将肉烤香的意思。因此,在历史上拉祜族被称做“猎虎的民族”。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拉祜族的起源和风俗习惯介绍,欢迎大家分享。

拉祜族的起源和风俗习惯介绍

  拉祜族的起源

  拉祜族源于甘肃、青海一带的古羌人,早期过着游牧生活。后来逐渐南迁,最终定居于澜沧江流域。该民族主要分布在澜沧江两岸思茅、临沧两个地区。其中78%分布在澜沧江以西,北起临沧、耿马,南至澜沧孟连。建国近半世纪以来,在党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经拉祜族人民的艰苦奋斗,使拉祜族农村、城镇的社会经济和文化迅速发展,拉祜族的社会历史已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1953年4月7日成立澜沧拉祜族自治县。1954年6月16日成立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

  拉祜族的婚姻

  拉祜族实行一夫一妻制。拉祜族的男女青年一般从十五六岁开始就可以参加社交活动了。其中,上山劳动、节日喜庆、婚礼寿辰等,都是青年男女们相识交友的好机会。不同氏族的男女,只要年龄相近、双方情投意合都可通婚,不受辈份的限制。男女婚前社交极为自由,每到夜晚,或在田野或在村寨中的空屋内,围着火塘,吹着“巴乌”或口弦,彼此表达恋情。若是不同氏族的人聚会,双方都彬彬有礼。男女定情后,男方请媒人携2~4对松鼠干巴和1公斤酒到女方家求婚。如女方父母同意,男方再送聘礼并彼此商订婚期和成婚方式(从夫居或从妻居)。从夫居者,婚日由男方家宴请亲友并派人(新郎亦在内)去迎新娘,女方则请人陪送至男方家。从妻居者,由女方家备酒请客,新郎在媒人陪同下到女方家行婚礼后即在女方家居住,时间1年至三、五年不等,也有长期居住的,在女方家劳动生产,享受儿子待遇而不受歧视。按约定时间从妻居期满者,请亲友一餐酒筵,夫妇向老人表示一番谢意后,男方便可带领妻子回家或就在妻子家村寨内另立门户。无论哪种成婚方式,婚后第一个春节,杀猪时要砍下一条腿送给舅子,舅于则要连续3年将年猪或猎物的脖项和4块糯米粑粑送给妹子,妹子收礼后再回赠6公斤酒。离婚很少见。恋爱经父母同意后,无论哪方变卦,都要由媒人出面罚处33两银子给对方,普遍改以人民币为罚金、婚后感情不好而提出离婚者,提出的一方同样按前述规定交罚金。夫死,妻可改嫁,但原来家要索回6~8元半开的身价,由新夫支付;如有孩子,大的必须归原夫家,年幼的可随母去,但新夫须再付一笔身价费。

  拉祜族的节庆习俗

  拉祜族的节日有春节、扩塔节、端午节、尝新节,火把节、新米节、祭祖节、卡腊节、搭桥节、葫芦节等。另外拉祜族还有别有趣味的风情,它们是拉祜族文化延续,传播的主要载体,凝聚着拉祜族的文化心理,伦理道德以及价值观。

  春节,也叫过年,拉祜语称“扩尼哈尼”。时间为农历正月初一至初九,与汉族春节时间基本相同。不过,拉祜族过年分过大年和过小年。大年从正月初一至初五,也称“女人的年”;小年从正月初七至初九,也称“男人的年”。传说过去只有大年,没有小年。年前男人们总是集体远行围猎,回来时常常误了年期。女人们为了慰劳远途而归的男人们,也总是一次次重新备办酒肉食品,给他们补过新年,后来竟逐渐沿袭成习。因为这是为男人而补过的年,因此,就被称为“小年”、“男人的年”。原来的年则称为“大年”、“女人的年”。关于过两次新年习俗的形成,也有的传说,古代拉祜人常常遭受外族人的侵扰。为了狠狠打击敌人,保卫自己的家园,有一次男人们离乡远征作战。当他们凯旋归来时,年已过完。但为了庆祝胜利和万家团圆,人们载歌载舞,又重新过了一次年,而且从此相沿成习,传承至今。

  “抢新水”和“芦笙舞会”,是拉祜族春节期间重要而独特的节日活动。“抢新水”是指新年第一天,即正月初一清晨抢先到山泉边去接取“新水”。这是拉祜人极为重视的新年头等大事。他们认为,新水是最圣洁的,是吉祥和幸福的象征。谁先接到新水,谁家的谷物、瓜果就会先熟,谁家就更有福气。因此,每年正月初一凌晨,听到雄鸡的报晓声,各家的代表便背起盛水的竹筒和葫芦,迅速奔向泉边,抢接新水。接回来的新水要先敬献祖先,然后给老人洗脸。

  扩塔节,是拉祜族人民间最隆重、最热闹、最欢乐的传统年节。又称为拉祜大年,时间在每年农历正月初一举行,节期共九天。节前准备除夕这天,家家户口把村寨内外收拾的焕然一新。人们杀猪、泡米,把舂好的粑粑放在犁杖、砍刀、锄头等农具上,表示它们辛苦了一年,应和主人分享节日的快乐,人们还为牛割草添美食,以示慰劳。

  “接新水“习俗晚上,全家人沐浴洁身,各村寨鸣放三响火炮、火枪。新年的第一天凌晨,各村的青年男女争先恐后奔往山泉边“接新水”。拉祜人认为,一年之始,泉水最新最纯,谁最先抢到新水,谁就是最幸福的人,按拉祜的风俗,初一日不准外人入寨,初二日才能走亲访友,互相拜年贺喜。节日狂欢节日期间,姑娘和小伙子们吹响葫芦笙,跳起丰富多彩的民间舞蹈。晚上,看热闹的人们纷纷离去,山坡上升起了一堆堆篝火。一对对青年情侣在一起谈情说爱,沉浸在幸福与欢乐之中。

  火把节火把节也别具民族情趣,届时以松木为燎,火把齐燃,蔚为壮观,身穿节日盛装的青年男女在篝火旁载歌载舞,尽情欢歌,热烈异常。

  尝新节尝新节是拉祜族人生庆祝收获的节日,尝新节期间,全寨杀猪煮酒,男女老幼休息两天。节前将谷米收割一部分回家,先祭祀祖先,然后再正式开镰收割。

  好客习俗拉祜族是个十分热情好客的民族。逢年过节,都要邀请周围傣、哈尼、布朗等族人民一道来饮酒会餐,吃团结饭。这时,全寨大宰牲畜,各户都要分一节大肠和几勺鲜血,伴以盐巴、辣椒,剁细生吃。拉祜族认为,“剁生肉”是待客的最好菜肴。欢宴毕,主人还要用芭蕉叶包“份子肉”分送客人带回。拉祜族过去有日食两餐的习惯,主食当地生产的大米和包谷。喜用鸡肉或其他配料加大米或包谷做成稀饭,有瓜菜、菌子、血、肉等各种稀饭,其中鸡肉稀饭为上品,在制作包谷饭时,先用难舂成碎块,簸去糠皮,后用清水浸泡一夜,淋干后舂细,揉成细小均匀的颗粒,用竹甑蒸熟成糕状,即可食用。食时可用筷子,或用刀切成块,有时还加上糖或蜂蜜,细糯香甜可口。拉祜族的日常菜有最喜欢的是将菜、肉及应加的佐料和水放入一段鲜薄竹筒内煮熟,既有竹之清香,又保持原有肉菜的香味。拉祜族烤肉别具风味,大都猎获的野兽肉,或直接用火烤,或用苍蕉叶将肉包住埋入火中,烧熟而食。烤肉香脆可口,佐以麻辣佐料后还能开胃。拉祜族中的苦聪人在狩猎时,习惯将猎获的兽头奖给第一枪射中者,支前腿奖给发现猎物的人,剩卜的肉,人均一份。猎获物的下水和杂碎,就地燃火,放入竹筒内煮熟分食。在开膛剖肚时,中年人喜欢用手捧喝热气腾腾的“护心血”,据说猎物的护心血有补血消除劳损的妙用。拉祜族不仅会腌菜、腌肉、磨豆腐,还会酿酒。在民间,男女均喈饮酒,并有在酒和肉上不分彼此的习惯。平时喜饮烤茶,烤茶是将大茶入罐烤至焦黄,待香味飘出后对入水稍煮即饮。

  葫芦节葫芦节是拉祜族的传统节日,拉祜语称“阿朋阿龙尼”。每年农历10月15日至17日3天为拉祜族的“阿朋阿龙尼”。每到此时,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和昆明等地拉祜族同胞都要举行隆重的庆祝仪式。节日期间,要举行传统体育项目陀螺、射弩、秋千等比赛。摆舞、芦笙舞、三踩脚等传统舞蹈及所有包括“阿朋阿龙尼”在内的拉祜族大型节日的保留节目。

  拉祜族的饮食

  拉祜族主要分布在中国南方的云南省南部。“拉祜”一词是这个民族语言中的一个词汇,“拉”为虎,“祜”为将肉烤香的意思。因此,在历史上拉祜族被称做“猎虎的民族”。

  拉祜族的饮食有着自己民族的特色、饮食方式独特。拉祜族以稻米为主食,次为玉米、薯类、豆类、荞子等。一日三餐,荒季节减为两餐。每天早上起来舂米,现舂现煮。煮饭用土锅或木甑。蔬菜有萝卜、青菜、瓜类、豆类、喜吃辣椒。喜用鸡肉或其他配料加大米或包谷做成稀饭,种类有瓜菜、菌子、血、肉等各种稀饭,其中鸡肉稀饭为上品。无论大人小孩,都习惯喝山泉水。

  拉祜族日常喜欢将菜、肉及佐料和水放入一段鲜薄竹筒内煮熟,既有竹之清香,又保持原有肉菜的香味。

  拉祜族烤肉别具风味,大都猎获的野兽肉,或直接用火烤,或用芭蕉叶将肉包住埋入火中,烧熟而食。烤肉香脆可口,佐以麻辣佐料后还能开胃。猎获物的下水和杂碎,就地燃火,放入竹筒内煮熟分食。在开膛剖肚时,中年人喜欢用手捧喝热气腾腾的“护心血”,据说猎物的护心血有补血消除劳损的妙用。

  拉祜族不仅会腌菜、腌肉、磨豆腐,还会酿酒。在民间,男女均嗜饮酒,并有在酒和肉上不分彼此的习惯。平时都喜饮烤茶。烤茶是将大茶入罐烤至焦黄,待香味飘出后对入水稍煮即饮。

  拉祜族人喜欢用辣椒待客。有句俗语:“拉祜人的辣子,汉人的油”,意思为待客没有辣椒,就像汉人做菜不放油一样。吃饭时,家长先盛饭,接着是客人,其他家人按年龄大小拿取,妇女盛饭时,背着或抱着孩子不能拿取,对尊贵的客人,主人要杀鸡、煮鸡肉稀饭招待。但是,如果主人家用白鸡肉煮稀饭招待客人,那就是绝交的表示。

  特色饮食

  竹筒烧饭:居住在哀牢山原始森林中的拉祜族苦聪人,大多没有锅和甑子,一般都用薄竹筒煮饭煮菜。把舂好的玉米面或大米放入薄竹筒内,加水后,用树叶把筒口塞紧,再把一段段竹筒放在火上烧,熟后,破开竹筒即可食用。菜肉也用竹筒烧煮,但不再加水。

  烤肉:拉祜族人习惯吃烤肉,把精肉切成薄条块,在肉面上拌以花椒粉、辣子面、细作面、蒜泥等佐料,再用细竹片夹住肉条,放在火塘架上烧烤。熟后去竹片,即可食用,为待客佳肴。

  拉祜族的宗教信仰

  拉祜族认为自然界有一种可敬可畏的神秘力量——精灵主宰着,他们把这种精灵称为“内”,存在于天地、日月、星辰、山水和人体之内,天气好坏、谷物收成高低、人畜康宁与否都与“内”有关。随着“内”观念的形成,产生了一种所谓懂得“内”、能与“内”往来的“毕莫”,为人占卜和举行祭祀仪式。

  拓展:拉祜族风俗习惯

  拉祜族人民穿的衣服,解放前还处于各家各户自己种棉,自己用简单的纺车纺纱,用极简陋的织布机织布,布织成后染成蓝色、青色,做成衣服。拉祜族最喜欢黑色,认为黑色最好看。解放后,国家每年由内地调入各色的棉布和化纤织品供给。

  由于拉祜族人民喜欢自己织的布,国家每年还要调入大量的棉花和棉纱,供拉祜族人民自己纺纱织布。现在,拉祜族的小伙子和小姑娘既喜爱自己的民族服装,又喜爱各色布匹和化纤产品制作的新式服装。

  拉祜族妇女的服饰大体有两种:一种是右开襟,两边开齐腰部高的岔口,衣长齐脚面的长衫。在长衫岔口及衣边、袖口,镶缀红、白等各色几何图纹的花边,沿衣领及开襟上还嵌上数十个雪亮的银泡或佩带大银牌(拉祜族“普巴”)。

  有的下穿统裙,有的下穿黑色长裤。另一种是开襟很大,几乎像对襟,衣边缀有花布条纹,无领,小袖口,衣长只齐腰节骨的短衫。短衫里面,穿一件白色汗衫,露在统裙上面。穿着这两种服饰的妇女,都头包四公尺长的黑色包头,在包头两端缀以线穗,有的则是包大毛巾。穿长裤的妇女,冬季多数小腿都套腿套,小腿套两端都用色线绣上花纹。

  拉祜族男女都剃光头,但妇女要在头顶留一绺头发,名曰魂毛,以示男女之区别。现在,大部分年轻姑娘都留长发,编辫子。但在农村,妇女婚后又剃光头。这一方面是为了卫生,另一方面更主要的是表示已经结婚了。拉祜族妇女一般都戴较大的银耳环、银项圈、手镯,男子也有戴手镯和项圈的。

  拉祜族男子头戴帽子,也有全包头者。帽子是用六至八片正三角的蓝黑布拼制成的,下边镶一条较宽的蓝布做边,顶端缀有一撮约十五公分长的各种颜色的线穗垂下。现在,有不少人戴便帽。但到节日,妇女都穿花边衣服,头裹黑色包头或大毛巾,男子戴帽或裹黑色包头。节日和赶集,男女都要背一个长方形背袋(拉祜语叫“面搓”)。

  背袋用自己织的青布做成,袋口镶嵌数层各色花布做成的模拟橄榄叶的几何图案,袋绳用色线织成,两端留有线穗。糯福、东回一带拉祜族的背袋又是用红、白、黑等多色线织成,并缀有贝壳和数个线穗和绒球。在集体进行舞蹈时,无论男女都背一个背袋。

  拉祜族男人的服装,多数穿无领对襟短衣,青年人还要配上一件黑面白里的褂子。他们认为黑衣服配上白里,就是妆扮得像喜鹊一样漂亮。

  穿开襟很小的衣衫的拉祜族姑娘,在短衣下衬上一件白汗衫,下摆露在统裙上面,它的意思也是同喜鹊争艳。年纪大一些的男人,都穿无领开襟短衫,老幼都穿裤管很大的斜拼裆长裤。

【拉祜族的起源和风俗习惯介绍】相关文章:

拉祜族风俗习惯介绍11-24

拉祜族风俗习惯介绍09-14

拉祜族的风俗习惯都有哪些11-24

察哈尔姓的起源和历史名人介绍06-25

茬姓的起源和历史名人介绍06-25

鬯姓的起源和历史名人介绍06-25

布依族的起源和历史由来介绍06-25

邴姓的起源和历史名人介绍11-25

姹姓的起源和历史名人介绍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