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感想

参加三区联合数学活动的感想

时间:2021-07-12 14:31:19 活动感想 我要投稿

参加三区联合数学活动的感想范文

  今天跟随校领导前往禄口小学参加XX市溧水、高淳、江宁联片教研交流活动,参加后自己感觉受益匪浅,深刻的体会到了数学课堂的真谛——真实的、有效的、个性化的数学课堂。让我印象深刻的是第三节课,赵三多老师对教材的灵活处理让我的心有了很大的触动!

参加三区联合数学活动的感想范文

  从初中回到小学的这么多年来,我总是努力使每一个40分钟的教学,成为学生掌握知识的一种认知过程;努力把教师的外部指导内化为学生的能动活动;总是在怎样才能唤起学生更深层次地思考和如何才能引导学生主动地探究新知识上下功夫,适时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努力使学生不仅长知识,能力也得到训陈和培养。而且从小就能受到一些简单的数学思想方法的教育,这对提高学生的素质无疑帮助很大。要做好以上这些,我认为教师必须深入钻研教材,准确地理解教材,驾驭教材。否则,都是空话。这是因为呈现在学生面前的教科书不同于一般参考材料或其他一些课外读物,它是按照学科系统性结合儿童认知规律,以简练的语言呈现数学知识的。知识结构虽存在,但思维过程被压缩。学生看到的往往都是思维的结果,看不到思维活动的过程,思想、方法更是难以体现。这就需要教师对教材内容的呈现进行精心设计和加工,通过教学实践,体现数学本身那种令人倾倒的丰满的内容,体现思维过程和思想方法。为此,作为数学教师,不仅要使学生掌握书本上看得见的思维结果,更要让他们参与那些课本上看不见的思维活动过程。因此,我的体会是教师必须熟练地掌握教材。通过教材,使自己先受到启发,把教材的思想内化为自己实实在在的思想,把教材读活。让自己从书本中精练的定义、公式以及叙述等的背后,看到数学本身本来丰满的面容,找准新知识的生长点,弄清它的形成过程。这样,我们才能使学生不仅获得真理的条文,而且更能使我们的教学过程真正成为人与人、前辈与后代、数学家与学生之间的.活生生的思想与情感的交流。否则,教师自己头脑里没有一个完整的知识结构,没有思维过程,把课本当成一本死书,照本宣科,那么就不可能把知识的来龙去脉搞清楚,不可能把知识的形成过程很好地展现开来,那学生也只能是死记硬背、机械模仿。这样的教学也一定是既没有生机,也没有深度。不可能使学生的知识形成网络,更谈不上让学生主动建构了。因此,教师熟练地掌握教材,把教材读活,是使数学教学成为思维活动教学的前提,也是提高我们教学水平的前提。

  教师理解了教材,了解了教材的思想,有了一个完整的认知结构(暂时),并不等于学生也理解了、了解和有了。学生不是靠我们头脑里的数学思想方法就可以掌握新知识的,而是靠我们教师把自己的思想变为行为。学生是通过我们的语言、我们设计的教学过程、创设的思维空间到达知识彼岸的。同时,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能否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完全依靠教师的主导。

  不论我们教师对教材挖掘得多深,理解得多么透彻,把教材读活到什么程度,但如果不能对教材进行很好地加工、处理,不能把理解的落实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不能对课堂教学过程进行很好的设计,那么,对学生学习来说,都等于零。教师也只能是哑巴吃汤圆——自己心中有数。因此,我认为:教师还必须遵循教学规律,紧密结合实际,选取恰当教法和教学手段,把教师的思维内容转化为学生的思维内容。教师先受到启发后,再通过老师去启发学生。如果教师只停留在自己理解,而不善于教学,那教学效果一定不好。因此,我非常重视在提高自己驾驭教材能力的同时,提高课堂教学的设计能力,努力使自己的思想方法很好地体现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努力使自己真正成为课本与学生之间的活生生的中介。只有这样,学生才能通过老师的课堂教学,掌握该掌握的知识,具备该具备的各种能力,提高应有的素质。因此,我认为教师熟练地掌握教材,把教材读活,设计出合理的教案,并在实际教学中灵活地加以运用,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根本保证。

  总之,教师读活教材,熟练地掌握教材,是我们备好课、上好课的前提和保证。有了这个前提和保证,我们才能把知识的形成过程弄清楚,讲清楚,才能给学生设计一个广阔的思维空间,为他们主动构建认知结构奠定基础。有了这个前提和保证,我们才能了解知识形成过程中所运用的思想方法,才能有机地渗透给学生,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全面完成小学数学教育任务。

  11月2日,一早赶车来到东南大学,当我迈进东南大学礼堂时,我的心情非常激动,没想到刚工作不久的我能有机会来领略大师的风采,亲耳聆听大师的语言,真正零距离感受大师的人格魅力以及高超的教学艺术,这将为我以后的教育教学工作指明了方向。

  第一节课是刘延革老师上的六年级的《简单推理》,听了刘老师的课,让我明白了什么是数学,数学不是简单的数字和数字运算,而是通过数学的学习,让学生会用科学的、数学的眼光去看待问题,解决问题,同时也明白了数学与生活是分不开的。刘老师讲了她为什么要上这一课,那是因为没有人上所以她要上,那是因为她要纠正大家认为的推理不应该是数学课来上的。通过刘老师的课,使我对数学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第二节课是吴汝萍老师上的二年级的《时、分、秒》,吴老师的这节课充满了童味、趣味。吴老师首先通过flash展示现代版龟兔赛跑的寓言故事,把兔子变为钟面上的分针,乌龟变成钟面上的时针,直观的向学生演示了时针、分针的运动规律。设置了诸多情境,让学生寻找一分钟,真正体会一分钟到底有多长。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在一分钟内做自己的事,学生分组在一分钟内跳了50几下绳子、拍了100多下篮球、做了30几道口算题、读了一篇小短文等,使学生真真切切的体会到一分钟只要好好利用好了,就可以做好多事。最后通过flash小动画《匆匆》教育小朋友要珍惜每分每秒,不能虚度光阴。通过吴老师的这节课,我体会到教学过程是相互的,不是简单的教师教、学生学,应该是学生主动的参与其中,在快乐中学习知识。

  最后一节课是徐斌老师上的一年级的《9加几》,这节课徐老师用朴实、关爱的语言引导一年级的小朋友如何把9加几的问题转化成10加几的问题。徐老师至始至终对学生鼓励的口吻、疼爱的眼神,让我深深感动,使我体会到对学生的教育即是爱的教育。

  通过参加这次“现代与经典”的小学数学观摩课的学习,我深深的体会到组委会给我们提供的数学教学中的“营养大餐”是何等的珍贵和丰富,我将会收获一次,终身受益。

  有位教师在一次监试时,发生了这样一件事:她一走进考场发试卷,就看到黑板上竟然写着七个大字“监考老师是笨蛋”。那位教师停留了瞬间,然后微笑着对学生说:“现在,‘笨蛋’老师开始说话了,请你们到外面去,我要开始发卷了。”发好了卷子,铃声一响,学生进场开始答题,她就当什么也没发生,糊涂一回!出乎意料的是这位写的同学考完后竟主动找那位老师承认错误。

  看来要使学生醒悟,得给他时间。试想,如果那位教师当时大发脾气,耍教师威风,立即追查此人,查出此人后骂一顿,后果将会怎样呢?必然会影响全场学生的考试,同时也失尽教师的风度,远不如那位教师那样选择给学生一点宽容,给学生一点“糊涂的爱”,给自己留一点教师的风度来得好!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何况是年龄尚小,自控能力较差的小学生。对于学生的一些小错误,教师不必斤斤计较,不妨给学生一点“宽容”,在严格要求的前提下,对犯错误的学生理解和尊重,从时间上、场合上、态度上、条件上、认识上宽容学生,让学生有时间、有过程、有余地地认识错误、改正错误。

  行笔至此,不由想起发生在我班里的一件小事。小涛和小陈原本是好朋友,经常相约一起玩耍。有一回,小涛弄脏了小陈的衣服,两人吵了一架。第二天,小涛的妈妈跑到学校向我告了一状。我了解了事情的前因后果后,把两位学生叫到身边进行了教育,并让他们静下心来找找自己的错误,想想该怎么改?没想到,小涛认为自己并没有错,对着我大声吼叫起来:“我没有错!不用你管!”他边哭边吼,还跑出了教室。我马上叫小陈把他拉回教室,让他坐回座位休息,自己像没事似的开始上课。我一边上课一边观察小涛的表情,前半堂课,他涨红着小脸气鼓鼓地坐着,显然心中还很不服气,自然听不进一句话。渐渐的,他的脸色恢复了正常,头微微下垂,并露出了一丝难为情,或许他的心中有了一丝悔意,或许他在反思:我怎么可以顶嘴呢,陈老师肯定会生我的气,有可能再也不会理我……就这样他熬到了下课。我笑眯眯地走到了他的边上,对他说:“小涛,下次老师跟你说话可不能这么激动哦……”我的话没说完,他的眼泪止不住地流了下来。事后,他在日记里写道:“我怎么也想不到,我顶撞了陈老师,陈老师却还这么亲切地教育我,这更让我为自己的冲动与无礼后悔不已。”

  可见,要做到“宽容”,教师首先要真诚地倾听学生的犯错理由,并帮助为其分析,不要凭主观臆断或一面之词而下结论。其次要热心教育,一分为二。教师应帮助学生,使他们能正视存在的问题,鼓足勇气去克服它。最后要创造宽松的条件让学生申辩,让学生敢想、敢说,从而使学生心悦诚服地接受教育。

【参加三区联合数学活动的感想】相关文章:

参加城乡教研联合体活动得感想02-21

参加教会活动的感想03-06

参加团队活动的感想03-09

参加校园活动感想06-03

参加读书活动感想06-03

参加助残活动感想03-05

参加公司活动后的感想03-09

参加志愿活动感想03-09

参加志愿活动后的感想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