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资料网>综合资料>《食品安全调查报告

食品安全调查报告

时间:2022-05-10 09:31:30 综合资料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食品安全调查报告

关于中国部分地区食品安全

食品安全调查报告

问题的调查报告

淮南市田家庵区

一、调查背景

食品,对于人类来说是必不可少的,自古以来存在着一个人人皆知的道理,那就是——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然而就在短短的时间内,食品安全危害事件频繁发生,从阜阳劣质奶粉事件到非食品原料生产的明胶、水解蛋白事件,从南京有毒水发产品事件到广东毒酒事件,从震惊全球的“三聚氰胺”事件到举世闻名的“地沟油”事件,从河南南阳毒韭菜事件到青岛福尔马林浸泡小银鱼、染色馒头事件,从广州市场现“染色紫菜” 到台湾塑化剂有毒食品件件听起来都是那么让人胆战心惊。然而造成这些食品安全危害事件频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原因是一些商家为追求高额的经济利益,不择手段,在食品加工过程中掺杂使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不遵循起码的做人的原则,违背自己的良心。而我们的一些地方政府,长期以来片面注重经济发展,忽视政府监管职能,使得监督职能机构建设和技术进步相对滞后,也给一些奸商以可乘之机。每个事件本身看上去是孤立的,但其造成的危害却是极其巨大的!

现如今的中国,人们在用餐前,都会花时间来讨论“现在该吃什么好?有什么食品才是健康无毒的?”。是啊,吃什么好呢?猪肉中注水,蔬菜中残留农药,制造火腿喷洒敌敌畏,生产泡菜使用工业盐,喂奶粉吃出大头娃娃,喝黄酒丢了性命。一种种假冒伪劣食品不断被揭露,被曝光;一起起触目惊心的制假售劣案件被查处,被打击;一条条鲜活的生命被残害,被扼杀,一颗颗善良的心灵被愚弄、被震撼。广大群众不禁要问:“究竟,我们还能吃什么?当吃的都得不到保障了,我们还奢求能有什么能得到保障?

当前,我国食品安全形势不容乐观,食品安全已成为全国人民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为了解大家对食品安全方面的看法,分析存在的问题和原因,作为食品质量与安全班的学生,我们展开了关于食品安全状况的调查。

二、调查经过

1.目的:我们希望通过这次调查,能让大家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得到保障,严厉打击销售假冒伪劣食品等违法犯罪活动,重建信用规范市场秩序。

2.对象:淮南市田家庵区社会群众

3.时间:2015年5月5日—2015年5月26日

4.地点:龙湖公园及附近、苏果超市、家乐福购物商场

5.方式:走访、问卷调查,其中发放问卷45份,收回40份,有效40份。

6.参加人员:淮南师范学院 生命科学系

12级食品质量与安全(1)班

洪承明,学号:1213050112

陈建辉,学号:1213050104

陈 建,学号:1213050103

三、调查问卷及数据

食品安全问题调查问卷

1.在日常生活中,您了解食品安全的途径是?

A.媒体宣传(65%)

B. 书籍资料(10%)

C. 他人转述(5%)

D.自己的亲身经历(20%)

2.您是否关注食品安全问题? A.非常关注( 42.5%)

B.一般 (55%)

C.从不关注(2.5%)

D.无所

3.您对当前食品安全形势的看法是? A. 总体良好,但有部分不和-谐现象(10%)

B. 大部分是好的,有一小部分情况不容乐观(40%)

C.一般,好坏各占一半(15%) D.非常不好,都不清楚什么能吃(35%)

4.您认为食品安全包括哪些方面?(可多选)

A.食品色泽 (52.5%)

B.食品保质期和生产日期(65%)

C.食品卫生状况 (62.5%)

D.食品性价比(62.5%)

E.食品是否为“三无”产品(40%)

F.说不清(2.5%)

G.食品是否含有添加剂,或为转基因食品(45%)

5.您经常购买食品的地点是?(可多选)

A.超市(85%) B.商场(22.5%)

C.农贸市场(37.5%) D.食品专卖店( 22.5%)

E.小摊贩 (25%)

F.其他(0)

6.您在购买食品时主要通过那些依据判断食品是否安全?(可多选) A.生产日期,保质期 ( 90%)

B.品牌知名度,如广告中是否出现(25%)

C. 价格的高低( 15%)

D. 产品的包装色泽气味(37.5%)

E.相关检验证明标识标签(37.5%)

F.以往经验或别人介绍(17.5%)

7.您最担心的食品安全问题是?(可多选) A. 农药、抗生素、重金属等残留问题(57.5%)

B. 食品过期变质问题(67.5%) C. 食品中违规使用添加剂(60%)

D. 没有标注转基因食品问题 (20%) E. 食物中毒问题(42.5%) F.食品卫生问题 (45%)

G.假冒品牌问题(40%)

8.目前,最令你感到不安全的是哪类食品?(多选)

A.奶、豆制品(37.5%)

B.海鲜(17.5%)

C.腌制品(52.5%)

D.速食、膨化食品(72.5%)

E.蔬菜水果(10%)

F.饮料(30%)

9.您所遇到的食品安全的问题有?(可多选)

A.食品没达到国家卫生标准(25%)

B.假冒伪劣产品(65%)

C.过了保质期还在销售( 85%)

D.没有明确标明转基因、进口食品(15%)

E.宣传虚假或夸大( 45%)

F.外出就餐造成身体不适(15%)

10针对食品添加剂,您的看法是?

A.只要是添加剂,就对身体有好处(5%)

B.有好有坏,好的多(20%)

C.有好有坏,坏的多(40%)

D.只要是添加剂,就对身体有害(22.5%)

E.不清楚(12.5%)

11.当买回家的食品有质量问题时,通常采取的做法是?(可多选)

A.与商家厂家协商要求退款或赔偿 (45%)

B.向消协或媒体投诉(20%)

C.通过法律部门解决(22.5%)

D.奉劝亲友不再购买此产品(42.5%)

E.当自己倒霉,或者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态度,只是把问题食品丢了(45%)

12.您认为造成目前食品安全问题众多的原因是什么?(可多选)

A. 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和个人利欲熏心 ( 72.5%)

B. 主管部门职责不明监管不力(42.5%)

C. 执法部门对违规企业和个人的惩罚力度不够 (52.5%)

D. 食品安全法律体系不完善(32.5%)

E. 消费者缺乏安全消费知识(40%) F. 事情没那么严重是媒体炒作出来的(0)

13.您认为提高食品安全水平需要做的是?(可多选)

A. 食品生产、经营、流通等领域加强自身道德诚信建设(42.5%)

B. 对出现食品安全问题的企业或个人严加惩罚(35%)

C. 完善食品安全监督体系,实行明确的问责制(50%)

D. 普及科学安全消费知识,提高购买者的感官鉴别能力(50%)

14.你对中国的食品安全还有信心吗?

A. 有信心。国家已经加大了对食品安全问题的监督,并且出台相关法律,社会关注度也明显提高,相信在国家的政策干预下,社会的宣扬倡导下,食品安全问题一定会解决的(25%)

B. 无所谓。虽然有许多食品安全事故发生,但对我的日常生活没有产生太大影响,所以不是很在意,但也希望能有效解决(15%)

C. 没信心。虽然政府已经采取了措施,但是还是有事故不断发生。并且我们的市场经济制度不完善,商人总是以利益为目标,会继续以牺牲食品安全为代价获取利益,这是中国当前社会的一个悲哀(60%)

四、数据分析 在上述调查数据中我们可以知道,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品安全问题愈来愈关注,从数据中我们了解到,有97.5%对食品安全问题持关注态度,其中42.5%的人非常关注。数据显示,有65%的人是通过媒体宣传来了解食品安全的,大家普遍听说的食品安全事件分别为:三聚氰胺事件、苏丹红事件、地沟油事件,却很少有人知道南阳的毒韭菜事件。这说明媒体和政府对食品安全事件的聚焦程度还不够,还未引起人们对这些事件的重视!

在选择购买食品地点时,85%的市民选择了超市,食品专卖店只占22.5%,他们认为超市相对来说较安全一点。在购买时,90%市民首先关注食品的生产日期及保质期,其次为相关检验标识标签和产品的包装色泽气味,这反映出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更注重食品的质量,而不是味道。市民们普遍认为食品安全应包括:食品生产期及保质期、卫生状况、色泽、性价比及是否含有添加剂等方面。在食品安全方面,人们最担心的是食品过期变质问题,接着便是食品中违规使用添加剂,农药、抗生素、重金属残留问题。在目前,人们最感到不安全的是速化、膨化食品,腌制品仅次之。同时,85%的群众遇到了过了期的食品仍在销售情况,65%的群众遇到了假冒伪劣产品情况,这说明了食品监管部门监管力度不够。

在食品添加剂问题上,40%的群众认为有好有坏,5%的群众认为只要是添加剂,就对身体有好处,对添加剂一点都不知道的人竟然达到了12.5%。由此反映出人们对食品添加剂了解的很少,甚至是一无所知!

当人们买回家的食品有质量问题时,45%的群众当自己倒霉,持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态度,只是把问题食品扔了,然后奉劝亲友不要购买此产品。仅有20%的群众选择了向消协或媒体投诉,或者通过法律部门解决。对此,我认为大部分市民缺乏安全消费意识,不懂得通过合法的途径,来捍卫自己的权益,或者对食品安检部门的办事能力不信任!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人们普遍认为造成当前食品安全问题的原因有: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和个人利益熏心、食品安全法律体系不完善、消费者缺乏安全消费意识。为此市民们认为提高食品安全水平需要做的有:完善食品安全监督体系,实行明确的问责制;对出现问题安全

的企业或个人严加惩罚;普及科学安全消费意识,提高购买者的感官鉴别能力! 通过调查,在关于是否对中国食品仍有信心方面,得出的数据令人深省,结果显示60%的群众对中国的食品失去了信心,仅有25%的群众还持有信心,15%的群众竟然觉得无所谓,这是否是更是一种悲哀?

五.调查结论 通过这次调查,我们发现当前中国食品安全形势严峻,不容忽视。大多消费者虽然关注食品安全问题,但只是片面了解,对食品安全方面知识掌握的太少,尤其是食品添加剂。大部分群众对食品添加剂了解的很少,甚至是一无所知!同时,数据显示出消费者的自我保护意识不高,在购买了有质量问题的食品后,不懂得用合法的途径来维护自己的权益,而是采取一种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态度。人们在购买食品时,经常遇到食品过期但仍在出售、劣质假冒食品等情况,因此大多人对中国的食品安全失去了信心,虽然政府已经采取了措施,但是食品事故仍不断发生。并且我们的市场经济制度不完善,法律体系不够完善,商人违背良心,总是以利益为目标,以牺牲食品安全为代价获取利益,这是中国当前食品界的一个悲哀!

六.调查中遇到的问题 第一次发放问卷时,我们地点定在家乐福购物广场及苏果超市,但选取的时间点不对,定在了中午,所以在发放调查问卷时,有的人还未等我们说句话,就直接走掉结果碰了一鼻子灰。有了第一次的经验,第二次我们定在了上午,地点选择了龙湖公园,但在发放问卷时,一些人并没有去在意一些食品安全问题,在调查过后,他们才开始注意这个不容忽视的问题,这让我们很诧异。一些人认为我们是发传单的或者是推销的,于是老远就躲着我们。一部分人在听了我们说明调查原因之后,直接说了句“没兴趣”或“没信心”,然后扬长而去。尽管如此,还是有很多人,在听了我们说明调查原因之后,很乐意积极的配合我们,让我们完成了调查。同时在与他们的交谈中,我们发现他们对食品安全方面了解的太少了,而且自我保护意识不高。

七.建议 针对以上遇到的问题,我们小组提出了如下建议:

1.作为消费者,不能只抱怨企业的道德缺失、不负责任,我们要增强自身食品安全的意识,面对五花八门的食品,我们不能一味的只追求味道,在选择食品的时候,我们要将健康放在第一位。同时,遇到不合理的、非法的使用食品添加剂或其他危害了消费者的利益时,我们要通过合法的手段来维护自己的利益。

2.加大食品安全的宣传力度,提高安全意识,加大监控力度。消费者在购买食品时应选择信誉度较高的产品,并尽量到正规超市、商场购物,以保证所需食品的安全性。

3.基于大部分人依赖食品的生产日期及保质期来判断食品是否安全,所以安检部门要及时检察食品上的生产日期是否属实,过了保质期的食品一律不许再出售。

4.政府要把食品安全问题放在高度重视的位置上,且各职人员明确职务,尽职尽责,严格执行相关制度,努力协调好各有关部门间的关系,最重要的是要加强监管工作,提高食品监管的准确性及增强食品监管的权威性。食品安检部门应加强对食品企业的监督,执法部门对违规企业和个人的惩罚力度加大。

5.我们应该配合食监局的整理,遇到问题商品时尽快举报,以尽早扼杀问题商品的进一步泛滥。 总而言之,我们消费者不但要加强自我对问题食品的防范意识,而且还要配合食监局的治理。

八.调查小感悟

通过这次调查活动,我们受益匪浅。调查时的碰壁,增强了我们的心理承受压力。调查成功后,我们舒心一笑!与人交谈时,锻炼了我们的口才与交际能力。与此同时,我们还学会了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与分工,学会了与他人交往,学会了综合应用信息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希望下次还能有类似的活动!

食品安全调查报告2016-09-15 10:47 | #2楼

食品安全调查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市场经济不断发展,食品安全逐渐成为备受关注的焦点,食品种类越来越丰富,食品安全问题变得非常严峻,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的食品安全尤为重要。经济全球化的发展,食品安全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热门话题。近几年来,世界上一些国家和地区食品安全的恶性事件不断发生,随着食品加工过程中化学品与新技术的广泛使用,新的食品安全不断涌现。尽管现代科技己发展到了相当水平,但食源性疾病不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仍然严重地危害着人民的健康,成为当今世界各国最关注的卫生问题之一。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的物质条件,食品安全涉及人类最基本权利的保障。在我国国民经济中,食品工业占有重要的地位。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食品种类越来越丰富,产品数量供给充足有余,在满足食品需求供给平衡的同时,食品质量安全问题越来越突出。假冒伪劣食品频频被曝光,危害消费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群发性事件时有发生,食品安全问题已成为全国消费者关注的焦点。 一,调查目的

当今世界,食品不安全的风险源不断增加,人们对食品不安全风险的认识逐步提高。尤其是现代农业生产对化学投入物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极端气候频繁出现,污染物不断增多,都使食品不安全风险上升。我国食品加工业和餐饮业多数为小作坊、小企业。他们对食品卫生安全比较漠视,往往又在政府监管之外。因此,关注食品安全,人人有责。通过对食品安全的调查,关注食品安全,开展食品安全的知识宣传,加强人们对食品安全重要性的认识,健全食品质量监督体系,逐步改善食品安全严峻的现状。

二:调查方法、时间、对象

调查方法:通过对内乡县下各乡镇的的农贸市场的实地考察,食品加工企业生产环节的参观调查,发出问卷调查调查人们对食品安全的了解。问卷回收率90%。

调查时间:2015年8月10日至2015年8月21日

调查对象:农贸市场小贩,食品加工厂,普通消费群众

三:调查结果及分析

根据调查显示,我县17.8%的居民民对食品安全状况表示放心,62.2%表示部分品种不放心;84.1%的市民在采购食品过程中最关注的是食品安全性;48.6%的市民认为食品安全最大的隐患在生产加工环节,27.3%认为在餐饮消费环节,18.8%认为在流通环节。可见,虽然近几年在食品安全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但市民对食品安全还不是很放心,食品安全总体形势仍比较严峻,食品安全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食品安全问题仍较突出。经过政府的规范和整治,食品案件多发的势头得到了遏制,但我县食品安全隐患和问题仍然十分突出。一是初级农产品(水产品)源头污染仍然严重。工业“三废’和城乡垃圾污染以及水体严重劣化,致使农产品受到重金属和有毒物质污染的问题仍不容忽视,有些化工厂还建在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的附近,容易造成附近水域和土壤的工业污染,群众反响比较强烈。同时由于尚未形成对农业生产者有约束力的科学用药和安全用药制度,农药、化肥的使用量和使用时间随意性较大,不到农药使用安全间隔期就采收上市现象尚有存在,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仍需引起高度重视。二是食品生产单位多为家庭作坊式经营,具有多、小、散的特点,质量保证体系不健全,部分生产单位的生产原料和卫生条件无法保障,添加剂滥用使得食品安全存有重大隐患。据权威显示,有关部门上半年检测显示,糕点类产品抽检合格率只有40%;豆制品合格率极低,有较大安全隐患,第一季度全区抽检豆制品10批次,合格率为0。三是流通环节经营秩序不够规范,经销农产品和食品的集贸市场、企业、个体户大多缺乏必要的设施和规范的管理,出售过期或变质食品现象仍有发生。四是消费领域城乡差异大,各种整治活动主要集中在城区开展,而农村食品安

全监管力量相对薄弱,致使大量假劣食品流向农村,农村食品安全形势令人堪忧。同时餐饮业还存在餐具消毒不彻底、熟食操作不规范、流动摊点监管难等问题。

(二)食品安全监管合力还需增强。由于现行的食品安全法律法规还不完善,难以保障食品安全执法工作。食品安全监管队伍建设滞后,人员缺乏,难以适应食品安全监管的实际需要;食品安全监管环节众多,涉及的主管部门有农林、渔业、工商、贸粮、卫生、质技监、食药监等单位,各职能部门之间的协调机制也不够完善,容易造成多头管理或监管不力现象,致使有些问题监管难以到位,影响了食品安全执法工作。

(三)食品安全基础设施薄弱。食品安全监测量多面广,但技术检测工作滞后,食品检测设备相对不足,检测力量跟不上检测需求。政府财政投入不足,执法装备和检测设施比较匮乏。另外,食品安全信息来源不足,食品市场是一个很大的市场,涉及的种类繁多,单靠单个部门的例行抽查,很难全面控制当前市场的所有食品质量。社会举报、投诉和村居食品安全协管员制度是一个信息来源的途径,但是当前食品类的举报和投诉较少,协管员受知识水平和工作精力限制所反馈的信息也比较有限,况且所投诉、举报和反映的问题多数已成后果、造成危害,只能事后算账,难以做到事前把关。

(四)消费者的自我保护意识不强。一些农民对于农药残留问题认识不够,群众识别假劣食品能力较低,自我保护意识不强。对于食品安全事件,消费者一方面存在麻痹思想,对有些危害性估计不足,自我保护意识不强;另一方面又受生活条件等多方面因素制约,有些无可奈何,抱着听之任之的态度。另外,由于经济、文化知识等方面的原因,不少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知识了解不多,特别是不少“新路桥人”购买食品时大多只看价钱,一味要求价廉而忽视物美,一些价低质次的食品成为主打食品,甚至成为部分儿童手中的美味。 四:改善食品安全的建议

(一)要全面普及食品安全知识。加强食品不安全源危害健康的宣传;强化信息披露管理,由合法的机构定期公布食品安全状况,及时提示消费者应注意的食品不安全风险源,在全社会形成良好风气,坚决杜绝消费高风险食品,科学对待食品不安全的恶性事件。

(二)要增强食品不安全风险意识。必须开展食品安全的风险评估,尤其要加强对一些高风险的食品消费进行评估。高污染地区生产的农产品、小作坊加工的食品、地摊经营的食品等应成为评估的重点。

(三)要引入市场机制,让食品安全的风险状况成为影响食品需求及其价格水平的一个重要因素。食品安全具有隐蔽性。为引起食品生产者重视食品安全性,需要加强认证工作,建立可追溯制度,做好日常监测,及时公示信息,发挥品牌效应,便于消费者辨别。当消费者把安全性作为食品需求的优先决策因素时,政府监管、食品生产和消费三者之间就形成了推进食品安全保障水平不断提升的良性循环机制。

食品安全调查报告2016-09-15 10:22 | #3楼

关于食品安全与营养的调查与分析

漯河新兴特色食品调研队

【摘要】本文结合问卷调查统计结果,主要从消费者对食品安全与营养的认知及关注程度,对食品科技与食品行业发展现状的了解程度进行分析,找出在现在食品问题频发政府高度关注大环境下的实际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合理化的建议。以便对我们食品专业的学生在以后的学习更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食品安全;认知程度;发展方向

一、 调查问卷情况简介

本次的调查问卷中,我们共设计了四个方面16个问题,主要侧重于了解广大市民对于食品的安全,食品营养,食品科技,食品行业发展现状的认知程度,调查较有针对性和全面性,选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此数据因受各个条件限制,统计数据仅为相对数据。

此次调查,共发放问卷将近160份,回收问卷百分之百,经认真筛选,有效问卷为120份,调查人群分为三个阶层,青年30%,中年40%,老年30%,总体布局较为合理。受教育情况从小学到大学和研究生,高中及大学毕业学历者占大多数约为60%。

二、 统计结果及分析

(一)、本次设计的调查问卷只有10,11两题有正确答案,其余均为主观题,1-6为食品安全问题,7-9为食品营养问题,10-11为食品科技问题,12-16为食品行业现状问题,对调查问卷分析统计其结果如下:

表格 1食品安全问卷调查表

(二)对问题进行分析 1.、在食品安全问题方面

市民-主要关心的问题主要为肉类 ,而蔬菜 、奶制品、豆制品等关注一般,对粮食的安全问题则较少关注。当遇到安全问题时一般的解决渠道为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或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诉,其次是与生产经营者协商。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则主要通过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体的宣传进行了解。 2、在食品营养问题方面

市民对营养方面的问题了解较少,对平时营养搭配,食物的酸碱性较少关注,如普遍认为有酸味的食物如山楂、西红柿、醋等显酸性。另

外,对于肉类营养关注较多而忽视谷类、薯类,粗粮等营养价值。

3、在食品科技问题方面

市民对食品科技的认知主要为表面层次上了解,如多饮甜菜汁可降低血压防止心脏病,而对饮水量不足会引起大脑灰质缩小危害身体健康这种专业的问题较少关注。

4、在食品行业发展现状问题

市民在对于食品行业存在的安全问题,认为主要归结于不法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和个人利欲熏心及购买者假冒伪劣鉴别能力不高,还有少部分人认为各执法部门沟通不畅,缺乏配合,而认为失信企业和个人的惩罚力度不够的则相对较少。

三、 存在问题与解决思路

(一) 存在的实际问题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广大市民对食品了解程度的一些问题,具体情况如下:

1、 市民自身问题

青少年对食品安全的问题关注较少,一般只关注食品的口味,价格,品牌和注重个人喜好。而中年及老年对这方面的关注则较多。大部分市民对于食品营养方面的知识了解程度不高,对于可以通过食疗解决有关问题的方法关注较少,也较少认识到食物中的相关营养元素在机体内所发挥的生理功效。

2、 食品企业的问题

一些企业对于食品各方面的宣传比较倾向于消费者的心理需求,

而较少关注其真正的生理需要,例如在大经济环境下只追求开拓市场和生产效益而忽略了社会责任感和企业高知名度在企业长期 发展中所起的作用。

3、 政府及相关媒体的问题

政府对市民进行食品各方面问题的疏导较少,媒体对食品问题的报道较少并且有时存在滞后性。

中小城镇执法力量十分薄弱,市场监管严重缺位,市民购买食品既不查验相关证照,又不索要销售发票,致使一些“三无”食品、过期不合格食品以及被城市市场拒之门外的食品流向农村市场。

(二) 解决思路

1、 优势分析

食品为国计民生之根本,如今食品问题已成为社会高度关注的普遍问题,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和人民的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引起越来越多的人们对食品安全与营养,科技等问题的关注。广大消费者已不再停留在吃得饱的层次上,而在于吃的好,吃的健康,吃的有质量。政府和媒体也加强了对食品问题的关注,而我们作为食品的专业人才,更加容易找到其问题的根结所在,对于解决其问题能寻到便捷有效的方法。

2、 对策

对于消费者要有针对性的宣传和合理化的建议。相关数据表明在2015年2月28日通过《食品安全法》之后,食品行业对待安全问题

更加严谨,又强化了对相关质检部门和检测中心的监管力度。而我们的首要任务是提高食品科技检测水平,培养食品检测的高端人才。政府也应加大对中小城镇的食品安全营养等各方面的宣传力度,以提高各中小城市消费者的认知水平。

四、 合理化建议

1、对于消费者的建议

(1)查保健食品的批准文号。

(2)选购食品时要查看生产日期,保质期及有效期,不要贪小便宜健康最重要。

(3)购买食品时要选择真空包装。

(4)购买食品时要多注意品质及检测合格证。

(5)面对食品腐-败及假冒伪略产品要学会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权益。

2、完善食品安全管理体制和相关法律法规,要让胆敢以身试法者有所“畏惧”。无论是大小品牌还是大小企业,一经查处,严惩不贷。

3、对于.新闻媒体要加大宣传力度,宣传形式多样化。只有这样才能严重打击不法商贩对视曝光引起各界的高度认识及提高警戒性。新闻媒体还应多做些增强人们健康消费意识的宣传教育,提倡健康消费。

4、当代大学生要立足社会,关注社会,利用所学奉献社会。如食品专业的学生可以多开展些关于食品安全知识方面宣传的活动,积极加强专业知识理论与实践的联系,结合社会所需实现自我。

参考文献 《食品安全法(草案)》 《食品卫生 》

食品安全调查报告2016-09-15 22:13 | #4楼

调查题目:

调查地点:

调查时间:

年 级 专 业

学 号 姓 名

成 绩___________ 评审人

一、调查目的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事关广大人民群众饮食安全和身体健康,也直接关系到社会安定与和-谐。

当今世界,食品不安全的风险源不断增加,人们对食品不安全风险的认识逐步提高。尤其是现代农业生产对化学投入物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极端气候频繁出现,污染物不断增多,都使食品不安全风险上升。我国食品加工业和餐饮业多数为小作坊、小企业。他们对食品卫生安全比较漠视,往往又在政府监管之外。因此,关注食品安全,人人有责。通过对食品安全的调查,关注食品安全,开展食品安全的知识宣传,加强人们对食品安全重要性的认识,健全食品质量监督体系,逐步改善食品安全严峻的现状。

一、基本情况概述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县有固定店面的餐饮总数为862家,其中有许可证的为560家,无许可证的为302家,即将转让的为13家,获证率约为64.9%。在所有餐饮单位中大型企业18家,中型企业15家,学校食堂40家,农家游199家,绝大部分为小型餐饮单位,占全县餐饮单位总数的96%。从数据统计来看,我县餐饮单位基本呈金字塔状,塔顶端的大、中型餐饮单位数量最少,中间部分为较为规范的小型餐饮单位,最底端则是数量庞大的流动性强、从业人员不稳定、设施设备缺乏、自我管理水平低下的“五小”(小餐馆、小吃店、小饮品店、小农家乐、小食堂)餐饮单位。

二、调查方法、时间、对象

调查方法:通过对内乡县下各乡镇的的农贸市场的实地考察,食品加工企业生产环节的参观调查,发出问卷调查调查人们对食品安全的了解。问卷回收率90%。

调查时间:2016年3月23日至206年4月22日

调查对象:农贸市场小贩,餐饮企业,食品加工厂,普通消费群众

三、 调查结果及分析

根据调查显示,我县17.8%的居民民对食品安全状况表示放心,62.2%表示部分品种不放心;84.1%的市民在采购食品过程中最关注的是食品安全性;

48.6%的市民认为食品安全最大的隐患在生产加工环节,27.3%认为在餐饮消费环节,18.8%认为在流通环节。可见,虽然近几年在食品安全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但市民对食品安全还不是很放心,食品安全总体形势仍比较严峻,食品安全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食品安全问题仍较突出。经过政府的规范和整治,食品案件多发的势头得到了遏制,但我县食品安全隐患和问题仍然十分突出。一是初级农产品(水产品)源头污染仍然严重。工业“三废’和城乡垃圾污染以及水体严重劣化,致使农产品受到重金属和有毒物质污染的问题仍不容忽视,有些化工厂还建在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的附近,容易造成附近水域和土壤的工业污染,群众反响比较强烈。同时由于尚未形成对农业生产者有约束力的科学用药和安全用药制度,农药、化肥的使用量和使用时间随意性较大,不到农药使用安全间隔期就采收上市现象尚有存在,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仍需引起高度重视。二是食品生产单位多为家庭作坊式经营,具有多、小、散的特点,质量保证体系不健全,部分生产单位的生产原料和卫生条件无法保障,添加剂滥用使得食品安全存有重大隐患。据权威显示,有关部门上半年检测显示,糕点类产品抽检合格率只有40%;豆制品合格率极低,有较大安全隐患,第一季度全区抽检豆制品10批次,合格率为0。三是流通环节经营秩序不够规范,经销农产品和食品的集贸市场、企业、个体户大多缺乏必要的设施和规范的管理,出售过期或变质食品现象仍有发生。四是消费领域城乡差异大,各种整治活动主要集中在城区开展,而农村食品安全监管力量相对薄弱,致使大量假劣食品流向农村,农村食品安全形势令人堪忧。同时餐饮业还存在餐具消毒不彻底、熟食操作不规范、流动摊点监管难等问题。

(二)设施设备简陋,经营条件不符合要求。众多的小餐饮单位受自身经营规模、方式和经济条件的限制,业主不愿意在硬件设施上投入,难以做到分间操作,有的甚至生熟案不分,也不能达到远离厕所、粪堆、污水沟等污染源的要求。日常监督检查时经常见到库房、操作间的物品就地堆放或堆放无序,废菜乱扔,污水横流的现象,较为脏、乱、差。特别是夜市、小吃摊点、火锅店等大多数集中在交通便利、人口密集的地段,来往车辆多,卫生环境条件极差,加之自带的清水和餐具有限,但是需要洗刷的餐具、用具又多,为了节约用水,两盆水撑到底,一盆去油,一盆冲刷,更别提卫生消毒了,存在许多食品安全隐患。

(三)食品安全监管合力还需增强。由于现行的食品安全法律法规还不完善,监管依据缺乏。2015年对食品生产经营主体进行了系统调查统计,但针对“四

小”的监管办法依然没出台,执法人员在实际执法过程中可适用的法律条款不明确,在执法过程中不具有可操作性,难以保障食品安全执法工作。食品安全监管队伍建设滞后,监管对象数量庞大,人员缺乏,难以适应食品安全监管的实际需要。食品监管部门负责除食用农产品进入流通领域的整个食品市场的监管,涵盖食品生产、食品流通、餐饮服务、集贸市场的监管,监管对象适量庞大。食品安全监管环节众多,涉及的主管部门有农林、渔业、工商、贸粮、卫生、质技监、食药监等单位,各职能部门之间的协调机制也不够完善,容易造成多头管理或监管不力现象,致使有些问题监管难以到位,如“毒豆芽”事件屡见报端,一度被推至舆-论的风口浪尖,其主要原因是监管责任分工不明,豆芽监管处于真空地带,影响了食品安全执法工作。

此外,违法成本较低。目前针对食品安全的主要法律法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及《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相关法律责任条款折射出我国食品行业违法成本较低,获利空间较大,违法成本远低于违法收益,故意违法现象频发。

(三)食品安全基础设施薄弱,检验检测技术手段不到位。食品安全监测量多面广,但技术检测工作滞后,食品检测设备相对不足,检测力量跟不上检测需求。政府财政投入不足,执法装备和检测设施比较匮乏。另外,食品安全信息来源不足,食品市场是一个很大的市场,涉及的种类繁多,单靠单个部门的例行抽查,很难全面控制当前市场的所有食品质量。社会举报、投诉和村居食品安全协管员制度是一个信息来源的途径,但是当前食品类的举报和投诉较少,协管员受知识水平和工作精力限制所反馈的信息也比较有限,况且所投诉、举报和反映的问题多数已成后果、造成危害,只能事后算账,难以做到事前把关。

(四)消费者的自我保护意识不强。一些农民对于农药残留问题认识不够,群众识别假劣食品能力较低,自我保护意识不强。对于食品安全事件,消费者一方面存在麻痹思想,对有些危害性估计不足,自我保护意识不强;另一方面又受生活条件等多方面因素制约,有些无可奈何,抱着听之任之的态度。另外,由于经济、文化知识等方面的原因,不少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知识了解不多,消费者食品安全意识不高,维权困难。很多消费者没有基本的食品安全意识,特别是一些老人、小孩在购买食品的时候,基本不会看生产日期、保质期、厂名、厂址这些标识,这就给一些不法经营者可乘之机;而部分经营户往往不会主动提供发票和小票,一但出现问题,维权就会比较困难。特别是不少“新路桥人”购买食品

时大多只看价钱,一味要求价廉而忽视物美,一些价低质次的食品成为主打食品,甚至成为部分儿童手中的美味。

三、改善食品安全的建议

(一)强化宣传教育,全面普及食品安全知识,提高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和经营者守法意识。充分利用广播、电视、上街咨询、手机短信、投诉举报等形式,多渠道、多方位地宣传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及饮食卫生知识,加强食品不安全源危害健康的宣传;强化信息披露管理,由合法的机构定期公布食品安全状况,及时提示消费者应注意的食品不安全风险源,在全社会形成良好风气,坚决杜绝消费高风险食品,科学对待食品不安全的恶性事件,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的饮食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一方面各级政府要充分发挥媒体、舆-论的导向作用,宣传食品安全相关知识,普及食品安全相关法律法规,提升群众食品安全消费意识、维权意识,增强防范能力;另一方面相关部门加大对食品生产、流通、餐饮经营业主的食品安全培训及教育工作,进一步提高食品生产经营业主的自觉性和自律性,增强企业法人的第一责任人意识、法制意识、社会公德意识,把好食品安全“准入关”。

(二)要增强食品不安全风险意识。必须开展食品安全的风险评估,尤其要加强对一些高风险的食品消费进行评估。高污染地区生产的农产品、小作坊加工的食品、地摊经营的食品等应成为评估的重点。

(三)要引入市场机制,让食品安全的风险状况成为影响食品需求及其价格水平的一个重要因素。食品安全具有隐蔽性。为引起食品生产者重视食品安全性,需要加强认证工作,建立可追溯制度,做好日常监测,及时公示信息,发挥品牌效应,便于消费者辨别。当消费者把安全性作为食品需求的优先决策因素时,政府监管、食品生产和消费三者之间就形成了推进食品安全保障水平不断提升的良性循环机制。

(四)加大监管力度,消除监管盲区。一是严格市场准入,对达不到卫生条件要求的食品单位坚决不予以发放证照,对经营条件十分差、安全隐患十分严重的无证经营单位坚决取缔。二是加大惩处力度,对于食品安全违法行为要重拳出击,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绝不手软。三是加大食品生产企业、学校食堂、大型商超、承办宴席单位的监管力度,进一步落实各项食品安全制度,明确各单位法人是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牢固树立食品安全意识。四是开展日常监管和专项整治,确保履行职责全面到位。对违法犯罪分子要用重点治乱,绝不能心慈手软。五是

突出重点环节,加大打击力度。对非法添加非食用物质、滥用食品添加剂、食用过期劣质食品生产加工食品、猪肉冒充牛肉等食品安全重点环节下大力气查处,坚决打击食品违法犯罪行为。

(五)加大监管投入,构筑安全保障。县级人民政府应加大财政资金投入,解决监管所、检验检测中心无办公场所的实际困难;同时拨付专项资金采购检验检测设备,让县级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正常履行检验检测职责,发现问题,立即抽样检验,检测出问题,及时查处,消除食品安全隐患,构筑食品安全新防护

(六)构建信息平台,筑好安全防护。一方面要重视食品安全信息网络建设,将有关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小企业小作坊的基本信息在各职能部门互相交流通报,加强沟通协作,做到资源共享、信息互通、动态管理,共同筑好食品安全监管的“防火墙”。另一方面各级媒体要引导群众加入食品安全监管队伍中来,发现问题及时拨打12331投诉举报电话,形成社会共治的良好局面,让不法分子无容身之地。

【食品安全调查报告】相关文章:

食品安全知识12-02

食品安全制度02-19

食品安全的总结11-24

食品安全制度09-06

《食品安全》教案11-03

食品安全教案11-13

食品安全的常识06-29

食品安全活动方案05-12

食堂食品安全制度04-04

食品安全调研报告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