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资料网>综合资料>《爱因斯坦和小女孩教学设计

爱因斯坦和小女孩教学设计

时间:2022-05-11 06:41:34 综合资料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爱因斯坦和小女孩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爱因斯坦和小女孩教学设计

苏教版第八册第七单元国魂篇,是关于歌颂领袖人物和民族精神的教育的一个单元,《爱因斯坦与小女孩》正是其中的一篇课文。课文主要讲述的是大科学家爱因斯坦与一个小女孩偶然相撞、相遇并相处的过程,课文展示给我们的是一个以时间为顺序的系列生活片断。这几个小片断就像是一架架于街道某一角的摄影机中随机截取的几个镜头,生动而丰富。它表现了爱因斯坦潜心科学研究、忽略生活小节的平凡而伟大的品格,以及他关爱孩子,乐于和孩子相处的一颗童心。课文情节简单,抓住典型的生活细节,通过对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的细致描写,彰显人物的性格,学生可以从朴实的字里行间真切感受到大科学家爱因斯坦的伟大。设计理念:自主、开放的课堂不仅能提供给学生广阔的思维空间,还有助于培养、提高他们在学习中探究、创新思维的能力。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中会变得兴趣盎然,异常活跃。作为一堂课的引导者——教师,除了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外,如果还能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找到学习的争辩点,开展一场精彩的课堂争辩,无疑会把课堂教学推向一个新高-潮。课堂上,我让学生一直处于矛盾思辨的过程中,循着小女孩的质疑与爱因斯坦的功绩这一矛盾走进课文,依着生活实际“伟人”的形象与小女孩见到的爱因斯坦的形象这一矛盾探究课文,鼓励学生与资料对话,与文本对话,与现实对话,与自己对话,在思辨的过程中,能够做到有理有据,紧扣生动的语言、动作、神态描写,不同角度、全方位感悟——“小女孩心中的爱因斯坦”“父亲眼中的爱因斯坦”,从平凡之中见识伟大,最后形成自己心中的爱因斯坦。在正确价值观的引领下,能为爱因斯坦是否伟大进行辩解——因为潜心科学研究,没时间打理,因而生活不拘小节,为世界作出巨大贡献但依然谦虚好学、平易近人,所以他是一个伟大的人。人格魅力在思辨中彰扬,人性的伟大在争辩中升华。“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得到体现。

教学目标:

1、运用已有的识字策略学习本课生字,正确认读“蓄”、“呵”,正确识记“裹、蓄”等生字字形。2、用“一面一面”、“只好”造句。3、在正确、流利的基础上,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尝试把课文改写成剧本,并分角色表演。4、抓住人物语言、动作、神态朗读感悟爱因斯坦潜心科学研究事业,不拘生活小节的平凡而由伟大的品格,以及关爱孩子、乐于与孩子相处的一颗童心。5、抓住爱因斯坦的语言、动作、神态学习人物外貌描写。 教学重难点:1、抓住人物语言、动作、神态朗读感悟爱因斯坦潜心科学研究事业,不拘生活小节的平凡而由伟大的品格,以及关爱孩子、乐于与孩子相处的一颗童心。

2、抓住爱因斯坦的语言、动作、神态学习人物外貌描写。

教学过程:前置性作业:自学课文中的七彩词语,重点关注生字新词。(连自主学习单词累计12个)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搜集资料:爱因斯坦人物简介(2条) 初步理清文章脉络

思考课后问题:爱因斯坦是不是一个伟大的人?

一、 聆听伟绩,直面 “伟大”

1、 同学们,看!出示诗歌:追求着简单淳朴的生活,致力于真理的执着探索,相对论,开辟了历史的新纪元;和平论,唤醒了人民的团结心。他的贡献,让人类万世景仰,他的品格,与天地日月争辉,他就是公正、善良、真理的化身。

2、 知道他是谁吗?生齐答(板书:爱因斯坦)

3、 结合前置性作业生简介爱因斯坦。(2条)

4、 交流初步印象:你觉得爱因斯坦是一个怎样的人?(伟大的、无私奉献的、了不起的)

5、 观点对比、生发辩题:听,我们却听见一个女孩这样的声音——

1

出示,女孩直纳闷:这个连衣服也穿不整齐的人,怎么能是“最伟大的人”呢? “我说也是吗,瞧你,穿衣服还不会呢,怎么谈得上伟大?”

指读,针对初步印象,质疑。(预设:为什么在小女孩的眼中爱因斯坦不是一个最伟大的人?爱因斯坦到底是不是一个伟大的人?)

6、(补充完整课题)齐读,带着疑问走进故事。

【设计意图:通过资料补充,让学生对于人物的“伟大”有初步地认识,这与出示的课文中小姑娘的疑问,形成了鲜明的矛盾冲突,直击学生的思维,自然形成 “爱因斯坦是不是最伟大的人?”这一探究主题,这是一个提纲挈领的问题,以此研读文本,能抓住重点,突破难点。上课伊始明确研究主题,能使学生目标明确,以最直接的方式进入文本研读。】

二、交流故事,叩击“伟大”

1、自读课文,思考:课文写了爱因斯坦和小女孩的几次交往?每次交往给小姑娘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

2、前置性作业的交流:(1)七彩词语汇报:

生字词:蓄着、裹在、拖鞋、鬼脸、街上、笑呵呵

特色词语:蓬乱、穿戴、温柔、一撮、踱步、冷不丁、手把手、衣衫不整、一塌糊涂 多音字:埋头、兴奋、纳闷、好奇

小组范读一遍,其他学生跟读一遍。

(2)长句的朗读:

根据学生情况,指读2句。

指名学生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交流故事,理清脉络。课文写了爱因斯坦和小女孩的几次交往?

四次。相撞、相遇、相邀、相处

再次快速浏览课文,完成表格

四次交往 哪些自然段具体介绍,依据是什么? 给小姑娘留下的印象

相撞 相遇 相邀 相处 ∕

3、纵观四次的交往,小姑娘对爱因斯坦的评价是怎样的?

【设计意图:有梯度的前置性作业的设计就是为了让学生从简单的学习开始——会学,在享受成功的同时激发学习的热情——乐学,从而爱上学习——好学,养成良好的、科学的学习习惯。在课堂上展示“前置性作业”的检查,既检测了学生的预习状况,又保证了交流的有效,更为感悟爱因斯坦的伟大形象做好了铺垫,符合“先学——后交——再教”的“生本”理念,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理性争辩,内化“伟大”

1、爱因斯坦到底是不是一个伟大的人呢?让我们走进他们的第一次交往

学习要求:

(1) 小组成员在组长带领下先确定自己的观点。

(2) 找出论据。个体自学:读文、圈词、写批注(可联系平时生活谈一谈。)

(3) 小组交流:组长领着组员逐个交流,相互补充完善

2、学生自学,小组交流。

3、大堂汇报:

理性辨析,争辩伟大:

正方:(1)观点一:爱因斯坦不是一个伟大的人。

(2)论述理由:我关注了外貌,(板书:外貌)出示老人蓄着一撮短而硬的小胡子,一双棕褐色的眼睛深陷在眼窝里,长着一头蓬乱的灰白头发。

★蓄着一撮短而硬的小胡子、蓬乱的灰白头发:爱因斯坦一点都不注重自己的外表。 2

联想:胡子长出来了也不刮一下,头发乱蓬蓬的,感觉上面真的可以住几只小鸟,估计是早上起床以后都没梳理一下。

联系实际比较:我们普通人平时出门都要稍稍打理一下,更何况是伟人,他没打理就出门,所以我认为他不算是一个伟大的人。

★深陷:深深地陷进眼窝里。

联想:我从这个词语感觉到,爱因斯坦一点精神都没有,一看就是好几天没休息好。

联系实际比较:人们出门都把自己光鲜亮丽、神采奕奕的一面展现给别人,他连这些都没做到,所以我认为他不算是一个伟大的人。

小结指名读,“老人蓄着——一双——长着——” 这样的形象,让我认为他不是伟大的人。

(3)观点二:爱因斯坦不是一个伟大的人。

(4)论述理由:我关注了外貌,出示:女孩望着老人,只见他穿的衣服又肥又长,整个人就像裹在一张大被单里,脚下趿拉着一双卧室里穿的拖鞋。

★又肥又长、像裹在一张大被单里:我从这里可以看出爱因斯坦

对自己的穿着太不讲究了。联系实际:我们平时穿衣服都是很合身的,可爱因斯坦的衣服肥

得——长得——实在太奇怪了!所以我认为他不是一个伟大的人。

★趿拉着一双卧室里穿的拖鞋:我真的没法想象爱因斯坦会和“伟大”沾上边,他出门都不

换鞋,而且穿的还是卧室的拖鞋!

小结指名读,“只见他穿的衣服又肥又长,整个人就像裹在一张大被单里,脚下趿拉着一双

卧室里穿的拖鞋” 这样的穿着,让我认为他不是伟大的人。

观点综述:小结:面对外貌如此不修边幅的老人,难怪小女孩会认为他是从童话书里走出来的,并直纳闷:这个连衣服都穿不整齐的人,怎么能是“最伟大的人”呢?所以我们认为他

不是一个伟大的人。

【设计意图:追根溯源,小姑娘的疑惑是矛盾冲突的关键,解铃还需系铃人,让学生自主学,通过语言文字的探究,走进小姑娘的世界,以她的视角去看爱因斯坦,从相貌、穿着、神态等细节描写中感受这位平凡的老人形象。如此深刻随意的形象,在小女孩的思维中已经定格为不是最伟大的人,这时学生心中的疑惑也会逐步放大,探究的兴趣也逐渐浓厚,这样,课

堂上学生依文而学的思辨也就水到渠成了!】

反方:(1)观点一:爱因斯坦是一个伟大的人。

(2)论述理由:我关注了动作,(板书:动作):他一边埋头走路,一边像是在思考着什么。

说完,又低头向前走去。

★一边一边 :同时进行的两种动作。走路还在思考问题,可见专注。

追问:他在思考什么问题呢?相信这段资料会让你的理由更充分。

补充资料:“年轻时的他推着儿子的小车在街头边走边思考问题,差点被马车撞了;在桥头等一位学生时,掏出纸进行计算,雨水淋湿了他的衣服也没有觉察;躺在病床上,朋友问他最需要什么?他双眼闪亮,低声说:‘我现在只希望有几个小时时间把一些稿子整理好;直

到逝世前他仍在忘我地工作、工作、再工作’”指名读。

(出示练笔)从资料上可以看到他整个心思都投入到科学问题的探索中,连走路时都在思考,那么可想而知,他平时的生活中呢?他可能一边吃饭一边 ,一边喝茶一边 ,一

边 时一边

小结:指名读:他一边埋头走路,一边像是在思考着什么。说完,又低头向前走去。从他连

走路也在思考问题的举动中,我们认为爱因斯坦是一个伟大的人。

(1)观点二:爱因斯坦是一个伟大的人。

(2)论述理由:出示抬起头,友好地冲女孩一笑:“对不起,小姑娘,是我不小心。”

★“对不起,小姑娘,是我不小心。”

我关注了语言(板书:语言):从他的语言中可以看到,用了礼貌用语,可以看出他的礼貌

与和蔼可亲。

“1940年的一个下午,一个12岁的小姑娘边走边玩,一下撞上了迎面而来的一个老人。”明明是小姑娘撞了爱因斯坦,可他却主动道歉,一方面说明爱因斯坦专注思考没有发现,另

一方面也说明他平易近人,所以我认为他是一个伟大的人。

★友好地 我关注了神态(板书:神态)他有着平易、宽容的胸怀。被撞了,竟友好一笑,向小姑娘道歉,透出老人的平易、慈爱、宽容和若有所思。所以我认为爱因斯坦是一个伟大

的人。

小结:指名读“抬起头,友好地冲女孩一笑:“对不起,小姑娘,是我不小心。”从他的神态、

语言中,我们认为爱因斯坦是一个伟大的人。

(1)观点三:爱因斯坦是一个伟大的人。

(2)论述理由:父亲听后兴奋地说:“孩子,你今天撞着了当今世界上最伟大的人。他是爱

因斯坦!”

★兴奋、当今世界上最伟大的人、“!”:我关注的是父亲对爱因斯坦的评价。他所谓的伟大

不是他的外貌更多的是突出的贡献。

小结:赛读,读出兴奋之情。从父亲的惊喜与评价中我可以看出爱因斯坦是一个伟大的人。 观点综述:从爱因斯坦连走路都专注思考和友好的神态语言及父亲对爱因斯坦的评价中我可

以看出爱因斯坦是一个伟大的人。

【设计意图:通过理性争辩的形式,让学生能够再读文本,在剖析字词的基础上发现细节,关注细节,从字词的敲打处以小见大,从内容上由表及里,从思想上由浅入深。受文中人物的影响,学生对“最伟大的人”的看法即使存在一些分歧,课堂上真实而理性地一辩,也能撞出了思维的火花,以评促读,由思生辩,在辩的过程中交流了自己对文本语言独特的理解

与感悟,在进一步感受人物思想品质的同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四、情景再现,内化“伟大”:

1、情景回放,角色扮演。生评价

2、经过刚才的辩论,再看相撞,你是否有新的认识?面对小姑娘的质疑——这个连衣服也

穿不整齐的人,怎么能是“最伟大的人”呢?你能为爱因斯坦说句话吗?

指名学生说

听了同学的回答,老师感到很开心,因为你们学会了看更深层的东西。掌握了透过外在看本质的方法,相信下节课我们走进爱因斯坦和小女孩的故事中去时,对爱因斯坦到底伟不伟大

这个问题,将会有更深刻的理解。

【设计意图:学生对于爱因斯坦的认识在一次次地争辩中明晰起来,为了让学生对于掌握的信息能够进行一个梳理,回整,对于人物形象能够有一个准确、完整的评价,通过为爱因斯坦说句话的方式,让学生把积淀的情感,积累的理性分析结合起来,达到说与思的交融,情

与理的相依之效。】

五、执着探求,深化伟大:1、课后搜集有关爱因斯坦和孩子相处的故事,和同学交流。

2、阅读相遇、相邀、相处的过程,继续关注话题“爱因斯坦是不是一个伟大的人?”谈谈

自己的理解。

附板书:

爱因斯坦和小女孩

不伟大 伟大

外貌 不修边幅 动作 专注工作

神态、语言 平易宽容

父亲的评价 贡献突出

爱因斯坦和小女孩教学设计2016-09-20 19:39 | #2楼

21、《爱因斯坦和小女孩》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新北区新桥中心小学 商春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认读生字,能联系上下文理解有关词语。

3、学习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能理清课文的脉络,初步感受爱因斯坦的伟大。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讲故事:有一位大科学家遇事爱思考、研究,常常从一点小事中受到启发。有一次,他要把墙上的一幅旧画换下来。就搬来一架梯子,一步一步爬上去。突然,他又想起一个问题,沉思起来,忘记自己做什么了,猛地从梯子上摔下来。摔到地上以后,他顾不得疼痛,马上想到:人为什么会笔直地掉下来呢?看来物体总是沿着引力最小的线路运动的。他想到这里马上站立起来,一瘸一拐地走到桌边,提笔把自己的这个想法记了下来。这对他正在研究的问题——相对论有很大的启发。

交流:听了这个故事,你有怎样的感受?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1、刚才老师课前讲的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是192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 他就是爱因斯坦。(板书名字)

2、你了解爱因斯坦吗,谁能来简单介绍一下?(学生介绍)

教师介绍:爱因斯坦,德国人,世界著名物理学家。他的相对论对世界科学史作出了巨大贡献;他的物质粒子可以转变为巨大能量的理论,已由原子弹、氢弹的威力得到证实,人们还利用这个理论建立了核电站,为人类造福。在1921年,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被认为整个人类历史上的科学巨人。

3、可就是这样一位了不起的科学家,却与一个普通的小女孩发生了令人意想不到的故事。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第21课。

(板书课题:爱因斯坦和小女孩。)

4、齐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

二、自读课文,初知大意。

过渡:是啊,世界著名的大科学家与一个小女孩是怎样认识的?他们之间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呢?让我们棒起书本,大声地自由朗读课文。

1、出示自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长句子多读几遍;读顺课文,想想课文写了爱因斯坦和小女孩的几次交往?

2、检查自读效果。

(1)出示词语:蓄 裹 衣衫不整

一撮 趿拉 一塌糊涂

蓬乱 拖鞋 纳 闷

师:老师已经把课文中的生字和容易读错的词语都写在了黑板上,你有信心接受挑战吗?第一关,谁来读呢?

(2)指名读,正音 齐读。

(3)看字形,你认为要提醒大家注意哪些地方?老师范写“裹”

(4)这些词语的意思你都理解了吗?这六个词语分别藏在两个句子里,你能找到吗?看看图,会帮助你进行理解。

(蓄、蓬乱联系插图,裹可以做一下动作。)

(5)这两个句子都写出了爱因斯坦的什么?这样的穿着用哪个词语来形容呢? 一塌糊涂在文中指什么?房间里还有什么也是一塌糊涂的?

看到这个衣衫不整的爱因斯坦,小女孩直纳闷,纳闷是什么意思?女孩纳闷什么呢?

(6)恭喜你们过了第一关。第二关,你看,发现了什么?出示:噢、嘛、呵。你会读了吗?放入句子,揣摩语气。男女生对话。

小结:一个小小的语气词,居然包含着这么丰富的感情。可见,我们平时读书一点都不能马虎。

人物对话不仅要注意语气词,还得关注提示语呢?第三关在等着你,这是一个长句子,你能不能读好它呢?

出示长句子:听了这话,------但愿你肯教我。”

小结:同学们真不愧是朗读高手,学习能手,连闯三关,真不容易。

3、讨论交流,理清层次。

那你还记得老师给你的思考题吗?

(1)快速地浏览课文,爱因斯坦和女孩有几次交往?

(2)(三次)分别是从哪儿到哪儿(第一次:1-3;第二次:4-5;第三次:6)

(3)你为什么这样分呢?学生说说分段理由。

4、哦,原来爱因斯坦和小女孩三次相遇的情形是不一样的,请你找一找,他们每次是怎样相遇的?

(1)学生找到相应的句子。

①1940年的一个下午,一个12岁的小姑娘边走边玩,一下撞上了迎面而来的一个老人。②第二天,女孩又遇上了那老人。

③第三天下午,爱因斯坦在路边等待放学回家的小姑娘。

(2)读了这些话,你发现了什么?

A、是按照时间变化的顺序来写的。(我们写文章也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来写)

B、第一次小女孩撞上了爱因斯坦,第二次是小女孩遇上了,第三次爱因斯坦等小女孩。

C、他们最后熟悉到了什么程度?他们在一起做些什么?再读一读课文的第七小节:从此,小姑娘每天放学回家,都要到爱因斯坦的工作室坐坐。

(3)小女孩与爱因斯坦之间由不熟悉,到越来越熟悉,最后成为好朋友。

4、这么一个动人的故事,你能不能连起来说一说呢? 相机板书。

三、选读课文,初步感悟。

1、光读准了生字、读懂了词语、了解了主要内容还不够,还要把课文读好,请你选择其中的一次交往或找一个你感兴趣的场面来读一读。2、交流。

五、总结反馈

1、学到这儿,你对爱因斯坦又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2、教师小结:这节课,我们通过读书,有了很多的体会,那爱因斯坦究竟是不是一个伟大的人,我们下节课将继续学习。

六、布置作业:

1、完成生字表上的生字描红。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评析:本堂课是第一课时,重在读通课文,梳理文脉,孩子们学得开心,学得主动,老师随时渗透“以读为本,以读促讲,以读引思”的教学思想。哪怕是读课题,或者读板书上的短语,都是引导学生读出理解,读出感悟。这样老师少了很多讲解,学生多了更多实践。在读课文时,注重层次和步骤,每次读之前的目的性都很强,要求很明确。比如:第一次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第二次读,要求“把生字带进课文中再读,边读边想:你读懂了哪些内容?”第三次读,要求“读自己感兴趣的场面。”

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思考提出的问题,概括出各个部分的主要内容,并让学生自己发现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然后在学生回答的过程中,适时地引导、点拨,教给学生怎样用简洁、完整的语言来概括主要内容,这是一个指导学法的过程,相信学生经历了这样的过程之后,概括能力有了一次很大提升。

爱因斯坦和小女孩教学设计2016-09-20 11:18 | #3楼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你们想成为成功人士吗?那么,请记住这条秘诀吧!(出示名言,生齐读“成功=艰苦的劳动+正确的途径和方法+不说空话”)知道这句名言出自哪位名人之口吗?(板书:爱因斯坦)能向大家简单介绍一下你所了解的爱因斯坦吗?(生介绍)师简介“爱因斯坦”

2.今天,我们就来学一篇有关他的文章。

(板书课题:爱因斯坦与小女孩),齐读课题

提问:读看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小女孩是个怎样的人?他们俩是怎么认识的?世界著名的大科学家爱因斯坦与一个小女孩之间到底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呢?从中又可看出爱因斯坦是个怎样的人?)

3.过渡: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来读读课文,找找答案吧!

二、初读课文

1.一读课文:

A朗读训练营:(出示要求)

请同学们自由大声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划出生字新词,读不准、读不通的地方多读几遍。

生自由读课文,老师巡视。

B字词万花筒①出示词语②检查字音掌握情况③记住字形

你怎么记住这几个生字,写的时候有什么提醒大家的?

④这些词,你都理解了吗?

2.二读课文

小组分自然段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小组讨论。全班交流。说说你读了课文后,知道了什么?大家可自由发表观点。(爱因斯坦与小女孩从偶然相遇到相处,并成为好朋友。)

3.三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

A文章写了爱因斯坦和女孩之间交往过几次?请大家快速读课文,找一找从文中哪儿可以看出来。

交流:四次:指名说。(出示4个句子)

B请大家再读读这四句话,相信聪明的你一定会有新的发现。(自由朗读) (出示四句话:①1940年的一个下午,一个12岁的小姑娘边走边玩,一下撞上了迎面而来的一个老人。②第二天,女孩又遇上了那老人。③第三天下午,爱因斯坦在路边等待放学回家的小姑娘。④从此,小姑娘每天放学回家,都要到爱因斯坦的工作室坐坐。

读这四句话,你有什么体会?

(1)有时间先后的顺序:一个下午、第二天、第三天下午(我们可以根据时间的先后顺序把课文分成四个部分,1-3,4-5,6,7-8)

(2)是在不同情况下见面的:第一次是小女孩无意撞上爱因斯坦的;第二次是小女孩主动向他问好的;第三次爱因斯坦专门等待小女孩,并邀请小女孩去作客的;

谁来各用一个词概括每部分内容,相应地板书。(相撞 相遇 相邀 相处 )

(3)他们的关系越来越密切。(每天 都 坐坐)师相机评议

三、学习课文

1.我们一起来看看爱因斯坦和小女孩是怎么撞上的?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1-3自然段,画出描写当时爱因斯坦外貌和穿着的句子。

2.师:在1940年的一天下午这位老人就是爱因斯坦,他长得怎么样?谁能读读描写他外貌的句子;他穿着怎么样?(又肥又长)

3.读着这些句子,我们仿佛看到了一位怎样的老人? (衣衫不整、不拘小节、专注科学研究)

这让小女孩觉得这个人就是从我的童话故事书里走出来的,非常有趣。

4.再看这一自然段,除了外貌和穿着的句子,你还对哪些句子比较感兴趣?这句话又让你读懂了什么?

(1)他一边埋头走路,一边像是在思考着什么。(潜心科学研究)

(2)友好地冲女孩子一笑:“对不起,小姑娘,是我不小心。”(这是被撞者向撞人者道歉,说明爱因斯坦宽容,有坦荡的胸怀)

5.同学们,爱因斯坦和小女孩的认识是一次巧遇,是小女孩不小心撞上爱因斯坦的。这第一次见面,爱因斯坦的蓬乱的头发,糟糕的穿着,让小女孩认为这个人是从童话书里走出来的。以至于回家后,他父亲告诉他这个人是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她相信吗?第3自然段中哪个词可以看出她不相信?(纳闷)

6.小女孩想:这个连衣服也穿不整齐的人,怎么能是“最伟大的人”呢?(换成句号的句子,意思不变)男女生分别读这两句句子。

7.让我们带着刚才的理解,再读读课文1-3自然段。

四、小结 :不经意的一次相撞,让小姑娘认识了不修边幅的爱因斯坦,可内心却很纳闷,这个衣衫不整的人,怎么能是“最伟大的人呢”?那爱因斯坦到底是不是“最伟大的人”呢?下节课,我们继续交流。

五、作业:1.完成《习字册》2.抄写课后词语2遍,并读一读。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爱因斯坦和小女孩第一次相遇的故事,从中了解到爱因斯坦是一个怎样的人呢?(专注科学研究,不拘生活小节)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他们之间发生的故事。

二、读悟课文,体会人物品格

A出示自学提示:

1.读一读第二、三部分,找一找让你深有感触的句子,做上记号。

2. 小组内说说你的感受,选择一部分,组内分工,做好展示交流的准备。

(一)相遇(出示4、5小节课文内容 )

1.小姑娘和爱因斯坦第二次相遇,爱因斯坦没有变化:

“仍仍”爱因斯坦与往常一样,还是不注重打扮,只知道潜心研究科学。

2.在小女孩心中,爱因斯坦并不伟大:

“我说也是吗,瞧你,穿衣服还不会呢,怎么谈得上伟大?”

小女孩认为(引导生为反问句换个说法)

小女孩是说:”我说也是吗,瞧你,穿衣服还不会呢,谈不上伟大。” 试想一下,在小女孩的想象中,伟人又该是怎样的呢?

小女孩认为伟人应该是讲究穿着,文质彬彬,风度翩翩,很有绅士的味道。 而眼前的爱因斯坦的装束却是--衣衫不整。怪不得小姑娘会这么说呢。 读了小姑娘的这句话,我们也感受到了小女孩的天真直率。板:天真直率

3.读了这部分内容,爱因斯坦觉得自己并不伟大。

“噢,他只讲对了一半,我是爱因斯坦,但并不伟大。”

爱因斯坦一直以为,他只是和平常人一样做了自己应该做的事情,他觉得自己很普通。在他看来,或许伟大就是在平凡中不断地创造不平凡的业绩,或许伟大就是另一种平凡。爱因斯坦的这句话充分表现出他的谦逊诚恳。板:谦逊诚恳

4.听了这话,爱因斯坦那深陷的眼窝里突然放射出温柔的目光,他低头看了看自己的装束,两手一摊,肩膀一耸,冲小姑娘做了个鬼脸:“你说得对,我是不会对付衣服鞋子这类玩意儿,但愿你肯教我。”

读了这句,你体会到了什么?(这是一个友善、调皮、又很乖的老顽童) 他会对付的又是什么呢?(物理难题、科学上的疑难杂症)

是呀,爱因斯坦就是这么一个专注科学研究的人,他几乎分分秒秒都用来探索自然奥秘(出示补充资料):年轻时的他推着儿子的小车在街头边走边思考问题,差点被马车撞了;在桥头等一位学生时,掏出纸进行计算,雨水淋湿了他的衣服也没有觉察;躺在病床上,朋友问他最需要什么?他双眼闪亮,低声说:“我现在只希望有几个小时时间把一些稿子整理好;直到逝世前他仍在忘我地工作、工作、再工作

他的目光那么温柔是因为听到了小女孩说的话,对此爱因斯坦并没有感到生气,而是感到很欣慰,因为他觉得小姑娘的天真直率打动了他,他认为自己碰到了知音。也说明爱因斯坦幽默、友善、有一颗童心,让人感到十分亲切。

其实,表现爱因斯坦爱孩子,有乐于与孩子相处的童心的故事还不少呢。 多媒体出示:《仅仅是一把糖果》

5.人们常说拥有一颗童心,就是一个天使。爱因斯坦的童心感染了我们,更感染了文中的小姑娘,一起读一读描写小姑娘的句子。

出示:“这还不简单?”女孩将平日妈妈教给她的穿戴要领一口气全说了出来。“能记住吗?”她问。“也许能。”

瞧,小姑娘是多么乐于助人,教得一本正经,学生学得也很认真。

板书:乐于助人、天真、一本正经

6.让我们再来读读课文,感受爱因斯坦的友善、调皮、童心,小女孩的天真、一本正经。

小结:第二次相遇,爱因斯坦的谦逊诚恳、富有童心,给小姑娘留下了美好的印象。

过渡:那第三次相遇,爱因斯坦又给小女孩留下了什么印象?小组汇报。

(三)相邀

(出示第6自然段的内容,生交流,师相机圈画批注)

1.小女孩发现爱因斯坦变了:

“小姑娘看见他时简直吓了一跳,他整个变了一个人,按小姑娘说的那样穿戴得整整齐齐。”

“爱因斯坦先生,你比昨天年轻了20岁。”

(从“小姑娘简直吓了一跳、整个变了一个人、年轻了20岁”等语句体会爱因斯坦“穿戴整整齐齐”。谦虚,虚心地接受小女孩的教导,乐意与小姑娘交往。 指导朗读。

2.什么叫“一塌糊涂”?(乱或糟到不可收拾)爱因斯坦的工作室内怎样乱? 从中你又体会到什么?为了科学事业不愿意把时间放在整理房间上。

3.“呵,小教授,请你在教教我。”(可以体会到平易近人,有一颗童心) (板书:平易近人)

4.这一部分中,对小姑娘的描写也很有趣。

小姑娘:“你得学会自己照顾自己。”小姑娘已经把爱因斯坦当作朋友和“大孩子”了,“手把手地教”。板:认真负责

5.小结:小女孩不仅天真率直,还有一颗美丽勤劳的心,她用自己的真情建立了与爱因斯坦的深厚友谊。指导朗读

(三)相处

师:小姑娘每天放学回家,都要到爱因斯坦的工作室坐坐,这一老一小非常和-谐地相处着,这让小姑娘的妈妈非常好奇。爱因斯坦说―――

1、引读“她教我怎样穿戴,怎样放东西和布置房间。我呢,什么也帮不了她,只好教她做数学作业。”

2、你从爱因斯坦的话中体会到了什么?

理解“只好”的意思:别的没有,这是惟一的,不得不这样做。

互交互学、各得其所、乐在其中,活象一对忘年交,爱因斯坦真是一位慈祥可敬的老人。指导朗读

三、总结升华

1、经历了小姑娘与爱因斯坦交往的过程,我们不仅看到他们由不熟悉到熟悉,还看到他们已成为一对互教互学、乐在其中的忘年交。现在,让我们再来思考一下:爱因斯坦到底是不是”最伟大的人”呢?小组讨论交流

2、写作方法总结

本文不仅让我们认识了伟大而又平凡的爱因斯坦,还让我们认识了天真直率、乐于助人、认真负责的小女孩。从全文看,我们所看到的爱因斯坦,也是从小女孩的眼中所折射出来的。可以说,两个形象缺一不可。所以本文的题目是:爱因斯坦与小女孩。“和”字也说明这两个人物应该是相提并重、相辅相成。

四、拓展延伸

1.除了书上描写的爱因斯坦,你还了解他的哪些故事呢?

2.古今中外,伟大的人不计其数,你读到过哪些伟大的人或者伟大的事?你是怎么理解伟大的?

五、作业:

爱因斯坦和小女孩

相撞 不拘小节 天真可爱

相遇 谦逊诚恳 直率

相邀 平易近人 认真负责 相处

爱因斯坦和小女孩教学设计2016-09-20 13:26 | #4楼

玩味文本言语,找寻深处“伟大”

——《爱因斯坦和小女孩》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本课在教学中着重于“悟”字,通过引领学生玩味文本言语,使学生在讨论交流时“悟”,在悉心思考时“悟”。既领学生感悟文本内在情感,又领学生感悟文本的价值追求。《爱因斯坦和小女孩》是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第八册第21课,在教学本课时,着重抓住“爱因斯坦是不是最伟大的人”这一研究主题,通过感悟“平凡”来激励学生找寻爱因斯坦的“伟大”之处,引导学生深入领悟文本,在思辨中感悟人物品质,确立正确的价值观。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揭开爱因斯坦衣衫不整、不修边幅的表面“平凡”的面纱,找寻字里行间潜藏的潜心思考、谦虚平和、虚心请教等品质的“伟大”。教教学重点、难点:

探究爱因斯坦的平凡中的伟大品格。

教学流程:

一、品味名言,激励导学

孩子们,谁能告诉老师咱们班最棒的同学是谁?(生答)老师送你们一句话。出示:自信是向成功迈出的第一步。现在再告诉老师最棒的是谁?(生再答)知道这句名言是谁说的吗?生:爱因斯坦。

这节课让我们继续去了解爱因斯坦,学习21课《爱因斯坦和小女孩》,出示课件。举起手来和老师一起板书课题。(板书)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爱因斯坦的名言导学,不仅贴合课文,而且能很好地激发孩子的自信心,提高孩子的兴奋点,为之后的学习做铺垫。】

二、玩味语言,感悟平凡

1.孩子们,爱因斯坦是谁?说说你对他有多少了解?(生自由答) 师:和老师一起回顾一下爱因斯坦的成就。

出示资料(指名读):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现代物理学的开创者和奠基人,1921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他创立了代表现代科学的相对论,并为核能开发奠定了理论基础。他被 1

公认为是自伽利略、牛顿以来最伟大的科学家、思想家。1999年12月26日,爱因斯坦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世纪伟人”。

师:孩子们,爱因斯坦取得了这么大的成就,你觉得他是个怎样的人?用一个词来评价一下他。(生答:伟大、了不起)板书:伟大

2.人们都和你们想的一样,但咱们课文中的小女孩却不这么想,让我们走进课文,去看看小女孩的想法。

幻灯出示(指名读):

女孩直纳闷:这个连衣服也穿不整齐的人,怎么能是“最伟大的人”呢? 师:你读懂了女孩的想法了吗?(生自由答)

师追问:这句话换个说法就是?生:这个连衣服也穿不整齐的人,不可能是最可爱的人。

3.师:孩子们爱因斯坦究竟是怎么穿衣服的?打开书到文中找一找。 (生找,回答)

相机出示:女孩望着老人,只见他穿的衣服又肥又长,整个人就像裹在一张大被单里,脚下趿拉着一双卧室里穿的拖鞋。

师:爱因斯坦这样的穿着给你什么样的印象?生自由答。(邋遢、衣衫不整、不修边幅) 板书:衣衫不整 不修边幅

师:平时出门你会这样穿衣服吗?生:不会。师:你会怎么穿呢?(生自由说。)

师:是呀,咱们出门总要收拾收拾,打扮打扮,打扮得光鲜亮丽些,但爱因斯坦却穿成这样。(一齐再读这段话。)

4.孩子们这是从哪个角度描写爱因斯坦的不修边幅的?生:穿着。

师:其实,还不只这样呢,文章中还有哪也能看出爱因斯坦的不修边幅?(生答)

出示:老人蓄着一撮短而硬的小胡子,一双棕褐色的眼睛深陷在眼窝里,长着一头蓬乱的灰白头发。

师:这段话是从哪个角度描写爱因斯坦的?生:外貌

哪个词尤其能看出他的不修边幅?生:蓬乱

5.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两段描写爱因斯坦的语言。(男女生各读一段) 师:孩子们,生活中你见过这样造型的人吗?生自由答。(乞丐、流浪汉、怪人、疯子)

2

师:所以女孩才会想出示:嘿!这个人简直就是从我的童话故事书里走

出来的。生读。

师追问:你明白女孩的想法吗?生自由答。

6.孩子们,这样的人在街上若你碰到了,会把他和“最伟大的人”挂上钩吗?

(生自由答)

师:是啊,简直相差甚远,所以女孩才会直纳闷

再出示(生齐读):

女孩直纳闷:这个连衣服也穿不整齐的人,怎么能是“最伟大的人”呢?

7.孩子们,至这里我们从小女孩眼中看出爱因斯坦非但不伟大,还很(生

说)与伟大相比,简直是个再平凡不过的人了。(板书:平凡)

【设计意图:此处设计先从爱因斯坦的成就入手,让孩子感悟爱因斯坦取得

了那么多卓越的成就,进而明白他的“伟大”。再转入小女孩眼中那衣衫不整、

不修边幅的另一面,使“平凡”又深入孩子的内心。“伟大”与“平凡”此时形

成了鲜明的对比,使爱因斯坦的形象在孩子心中掀起涟漪。】

三、激励探究,找寻伟大

1.师:他平凡得甚至衣衫不整、不修边幅。哦,陈老师明白了,咱们课文就

是要让我们明白爱因斯坦是个再平凡不过的人,我看这“伟大”二字可以擦掉了

吧!同意不?(生自由答)

师:不同意,文章中还有能看出他伟大的地方?我怎么没看出来?看来你们

都比老师聪明,那好,你来说服老师。

出示要求:

快速默读课文,用“——”画出能体现爱因斯坦伟大的句子,并在旁边简要

地写出自己的感受,完成后在小组内交流讨论。

【设计意图:本处教师的质疑无疑也点中了本课的重点,采用教师的质疑的

方法,更能激发孩子寻找伟大的积极性,使孩子在挑战老师中获得成就感,并更

深刻地品味文本,有效地突破了教学重难点。】

2.自由探究,组织交流。

(预设一)

(1)生:他一边埋头走路,一边像是在思考着什么。

师:说说你的理由。 (生自由答)

追问:走路时,在思考问题就伟大了?平时咱们走路时也可能会想个问题,

那咱们都伟大喽,这可能仅仅是偶然情况吧!

(生自由辩驳)指出:不是偶然,后文中讲到“第二天,女孩又遇上了那位

老人。他仍是衣衫不整,仍是一面踱步,一面埋头沉思。”可以看出他常这样思

考问题

师:看样子,这不是偶然了。然而这天,他被小姑娘撞上了,他却?生答。

出示:

他一边埋头走路,一边像是在思考着什么。冷不丁被小姑娘一撞,他抬起头,

友好地冲女孩一笑:“对不起,小姑娘,是我不小心。”说完,又低头向前走去。

你看出了什么?生自由答。

师总结:看出这样的情况可能时有发生,爱因斯坦只是习惯性地抱歉后,又

低头沉思,他仍沉浸在科学问题里。

(2)孩子们,学到这里,老师想起了爱因斯坦的一个小故事。

出示(快速默读):

有一次,爱因斯坦要把墙上的一幅旧画换下来,就搬来一架梯子,一步一步

爬上去。突然,他又想起了一个问题,沉思起来,忘记了自己在做什么。这么一

分神,他猛地从梯子上摔了下来。摔到地上以后,他突然想到:人为什么会笔直

地摔下来呢?看来物体总是沿着阻力最小的线路运动的。想到这里,爱因斯坦马

上站起来,顾不得疼痛,一瘸一拐地走到桌边提笔把自己的这个想法记下来……

师:说说你的感受。(指生说)

师:爱因斯坦就是这样无时无刻不在潜心思考着。(板书:潜心思考)他曾

经说过

出示(生齐读):

“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我就是靠着这个方法成为科学家的。”

让我们再回到课文的这段,读出爱因斯坦的潜心思考。(出示)齐读。

(预设二)

(1)师:还有吗?还有哪能看出爱因斯坦的伟大?

生:“噢,他只讲对了一半,我是爱因斯坦,但并不伟大。”(自由说理由)

师:这里的他指的是?生:父亲。师:父亲是怎么讲的?

生:父亲听后兴奋地说:“孩子,你今天撞着了当今世界上最伟大的人,他

是爱因斯坦!”

课件出示:

父亲听后兴奋地说:“孩子,你今天撞着了当今世界上最伟大的人,他是爱

因斯坦!”

“噢,他只讲对了一半,我是爱因斯坦,但并不伟大。”

师:从父亲的话中你体会到什么?(生自由答)

(2)父亲和我们一样都深知爱因斯坦是个著名的大科学家,取得了许多成就,

认为爱因斯坦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人。然而,爱因斯坦却不这么想,他很?(生:

谦虚)你明白爱因斯坦的想法吗?

(生自由发表见解)

师:是啊,他认为自己没什么了不起,用平和的心态对待自己的成就。(板

书:谦虚平和)

(3)分角色朗读这两段话。

(预设三)

(1)师:还有能看出爱因斯坦伟大的地方吗?

生:听了这话,爱因斯坦那深陷的眼窝里突然放出温柔的目光,他低头看了

看自己的装束,两手一摊,肩膀一耸,冲小姑娘做了个鬼脸:“你说得对,我是

不会对付衣服鞋子这类玩意儿,但愿你肯教我。” (自由说理由)

(课件出示这段话)

师:哪个词能看出他的虚心请教?生答:但愿你肯教我。

师:他还向小姑娘做了个鬼脸,可以看出什么?生:幽默、童趣

师:除了这还能看出什么?(生自由答。)

师:谁来学着做做-爱因斯坦的动作?(指生表演)

(2)“听了这话”小姑娘之前对他说了什么?生读。

课件出示:

“我说也是嘛,瞧你,穿衣服还不会呢,怎么谈得上伟大?”

师:如果你听了小姑娘这样的话,心里会感到怎样?会有什么感受?

(生气、不高兴)

但爱因斯坦呢? 生自由答。

师:是呀,他非旦不生气,还(用温柔的目光看着小女孩,还对他做鬼

脸,还向他虚心请教) 板书:虚心请教

让孩子和老师配合读两段话,老师读小女孩的话,学生读爱因斯坦的反应。

(3)爱因斯坦向小女孩虚心请教后,小女孩教他了吗?谁来读读。

生答: “这还不简单!”女孩将平日妈妈教给她得穿戴要领一口气说了出

来。“能记住吗?”她问。

师:女孩说话的口气像什么?生:小老师。

师:小女孩是怎么称呼他的?生:小教授。

师:谁来读读爱因斯坦的话?生:“呵,小教授,请你再教教我。”

师:爱因斯坦又请女孩教他什么?生:整理房间

(4)小女孩的教导爱因斯坦接受了吗?从哪看出来的?(生答)

课件出示:小姑娘看见他的时候简直吓了一跳,他整个变了一个人,按小姑

娘说的那样穿戴得整整齐齐。

师:爱因斯坦不仅接受而且还付诸行动。(齐读他的变化)

3.孩子们,让我们再回到之前女孩的纳闷。

出示:(齐读)

女孩直纳闷:这个连衣服也穿不整齐的人,怎么能是“最伟大的人”呢?

师:学到这里,陈老师知道了爱因斯坦真是伟大的人。她伟大在

生自由答。

【设计意图:本处主要抓住爱因斯坦的三个突出品质:潜心思考、谦虚平和、

虚心请教进行教学,给学生足够的空间讲解自己的见解,而教师仅在过程中给予

补充引导,引导学生在自我发现课文分散的细节进行有机整合,深化了学生

对爱因斯坦这一人物形象的理解。】

四、拓展思考,感悟品质

1.现在,小女孩还纳闷吗?他承认了爱因斯坦的伟大了吗?(生自由答)

师:孩子们,女孩此时应该从纳闷终于豁然开朗了。她会怎么想?把女孩的

心思写下来。

课件出示:女孩心里豁然开朗:

全班交流。

【设计意图:课堂开篇从女孩的纳闷入手进行教学,深入研读课文后,再领

学生回顾女孩当初的纳闷,使教学线索清晰。让学生通过笔尖写清女孩从纳闷转

为豁然开朗,不仅将习作训练落入课堂的实处,更使孩子更深刻把握文本。】

2.孩子们,课文并没有介绍爱因斯坦那令人瞩目的成就,以及他为人类作出

的贡献,而仅通过他与小女孩交往的小事,突出他的伟大。这种写法叫以小见大。

板书:以小见大

3.课堂的最后老师想送你们一句话:

把简单的事情做好,就是不简单;

把平凡的事情做好,就是不平凡。

师:孩子们,爱因斯坦就是这样把简单的事长期做,把平凡得研究用心做、坚持做,才铸就了他的不平凡,成就了他的伟大。让我们记住这两句话,在生活中铸就自己的伟大。老师给你们推荐两本书《我眼中的世界》《爱因斯坦传》,他们会帮助你全方位了解爱因斯坦不平凡的人生。

【设计意图:用简单的语言进行“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的渗透,让学生对这种写作手法有个初步认识。课堂最后着重对学生人格的塑造,让学生明白平凡的我们也能成就自己的伟大,给学生正确的人生导引。】

板书设计:

爱因斯坦和小女孩

平凡 伟大

衣衫不整 潜心思考

不修边幅 谦虚平和

虚心请教

【爱因斯坦和小女孩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爱因斯坦和小女孩》教案02-21

爱因斯坦和小女孩教案7篇04-19

精选爱因斯坦和小女孩教案3篇04-12

爱因斯坦和小女孩教案3篇04-15

《爱因斯坦和小女孩》教案9篇02-21

《爱因斯坦和小女孩》教案(8篇)03-06

《爱因斯坦和小女孩》教案8篇03-04

【精华】爱因斯坦和小女孩教案4篇05-02

关于爱因斯坦和小女孩教案四篇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