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资料网>反思报告>统筹>《税收统筹管理方案

税收统筹管理方案

时间:2022-03-16 20:56:14 统筹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税收统筹管理方案

统筹组织机构。成立数据应用领导小组,设立相对固定的数据应用办公室,完善数据应用组织体系,统筹管理和组织全市系统税收风险规划、信息管理、数据分析、风险应对、监控评估等税源专业化管理工作。

税收统筹管理方案

统筹风险规划。统筹制定全市《2011年税收风险管理重点工作规划》,收集、整理并发布部分行业税收风险管控办法。

统筹信息管理。开展全市工业纳税人用电信息、财产保险企业汽车赔付维修发票信息、交通运管信息采集运用工作,推动建立全市第三方涉税信息利用机制,发现和防范税收管理风险。

统筹数据分析。通过会前统一主题、明确要求,会中集体会诊、共同把脉,会后跟踪问效、强化落实,统筹开展数据分析运用例会,进一步创新数据分析机制。上半年重点开展了对全市汽车维修行业的数据分析。

统筹风险应对。积极启动重点税源专业化管理服务团队工作机制,直接实施汽车及相关行业部分纳税人的纳税评估工作,同时针对汽车维修行业数据分析中发现的问题,下达风险应对任务,组织各局开展风险应对。

一、以风险管理为导向,建立专业化管理机制

一是建立风险管理长效机制。通过实践,探索建立现阶段税收风险分析识别机制、税收风险等级排序机制、税收风险应对处置机制。主要包括开展经济税收分析、宏观税收分析、税种行业分析,以及针对不同类型纳税人的微观分析和税收程序性风险分析等,通过人工判断和人机结合的方法准确分析识别税收风险,并对税收风险由低到高进行排序,同时在应对策略、应对措施上体现差别,视情况分别采取提示提醒、纳税评估、税收核定、税务稽查等方法,既注重管理和服务的平衡,引导纳税遵从;又体现对高风险纳税人的管理控制,防范税收流失。

二是建立风险分析应对统筹管理机制。成立风险管理领导小组及办公室,落实月度分析例会、季度考评通报、责任追究、年度考核等风险管理运行方式,统筹管理风险分析识别、应对处理、过程监控和绩效评估等事宜。每月初,收集各类风险分析报告及相关表格,经召开月度例会研究后,统一整合进行风险排序,统一下达应对任务;每季度末,负责统计、分析、反馈各类风险应对任务完成情况,并经例会研究后,整理下发季度考评通报,同时依据季度考评通报情况,进行责任追究和年度考核。严格做到统筹兼顾,合理安排,增强协调性、统筹性,防止政出多门,避免多头同种分析、多头下达任务,避免各单位和基层重复劳动以及对纳税人的重复进户、评估、检查。

三是建立专业纳税评估纵向互动机制。不同层级之间的纳税评估专业化团队实行纵向互动。阳新县国税局结合今年机构改革,积极构建了县局、分局两级专业纳税评估格局。具体实施中,根据税收风险分析识别的结果和纳税人规模、税种不同,确定县局、分局两级评估的不同对象,对涉及增值税、企业所得税、消费税、出口退税等多个税种的企业,要求实施多税种联评,避免多次下户、多次评估。一方面,县局评估团队加强对分局评估团队的业务指导,分局评估团队积极配合协助县局组织的纳税评估工作。同时,根据评估结果,及时总结反馈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提出加强税源管理的措施、建议,相应修正纳税人的历

史数据,完善纳税评估模型,发挥纳税评估在税收风险管理的预警规避作用,促进纳税评估与风险分析之间的互动。另一方面,县局、分局两级纳税评估中发现偷、骗、抗税案件及时移送稽查局开展税务稽查,决不能以评代查;稽查局在稽查结案后,向移送部门和县局风险管理领导小组办公室提出税源管理工作具体建议和意见,实现以管促查、以查促管之间的互动。

四是建立专业化团队横向联动机制。一方面,风险分析团队之间,进一步落实各自不同种类税收风险的分析职责,利用好月度例会方式,加强沟通和协作,实现数据信息互通共享,提高风险分析的质量和效率。另一方面,风险应对团队之间,由风险管理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利用季度通报、责任追究、年度考核等有效运行方式,及时下达、跟踪指导、严格督促各类风险应对任务完成,积极起好组织协调、中转枢纽的作用;认真做好与税务稽查环节的双向移送、查管联动的紧密衔接、密切配合工作,确保高效协作、顺畅运转。

二、以信息管税为支持,提供专业化技术支撑

一是信息数据的应用支撑。按照统一的操作口径和质量标准,开展涉税信息采集、整理和发布,保证所采集监控的涉税信息全面、及时、准确、真实、可用,确保为风险分析团队准确识别税收风险、科学进行风险排序、有效采取应对措施等提供科学依据,实现信息的增值应用。

二是信息网络的安全支撑。加强网络与信息安全防护体系建设,开展网络与信息安全风险评估,做好系统运行维护管理和信息安全保密工作,确保信息网络安全稳定通畅运行,确保利用先进的信息手段,支撑和实现税源专业化管理。

《税收统筹管理方案》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三是信息管税的技术支撑。拓展信息管税的广度和深度,着力内部信息整合,发挥系统内相关税源管理系统的功能,实现税源管理信息广泛覆盖、高效反馈、严密衔接、资源共享;拓宽外部信息渠道,加强搜集外部信息,重点是同工商、地税、银行、房地产管理、技术监督部门、建设局等行业管理部门加强联系,获取相关涉税信息。特别是拓展国、地税联合办税领域,提高信息采集效率及信息共享水平,构建税源管理信息网络;加强动态信息利用,要求责任片区税收管-理-员全面掌握纳税人的动态信息,并结合内部信息和第三方的信息,全程监控纳税人的税源变化情况,充分应用各种涉税信息,综合分析和应对税收风险,努力提高信息管税的实用性和实效性。

三、以分类管理为基础,构建专业化组织架构

一是科学分类税源。根据税收风险在不同规模、不同行业纳税人以及特定税源管理事项中的表现和管理规律,以纳税人规模为主,加大大企业管理力度,兼顾中小企业、个体工商户的专业化管理;以产业结构和行业分布状况为辅,突出加强对纳税人的行业分类管理;按特定事项的风险程度和专业要求不同,将税源管理事项划分为专项管理和日常管理事项,实行不同管理层级的职能事项配置,实施差别化的税源专业化管理。一方面,加大大企业管理力度。阳新县国税局根据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经济结构、税源分布和机构人员的实际状况,将大企业定位为应纳税额100万元以上和投资额在5000万元以上的企业,以县局机关及其专业化团队为主,建立大企业服务、管理的专业团队,发挥专业管理机构信息掌握全面、跨区域协调能力强的优势,组织和指导大企业税源管理工作。另一方面,根据征管辖区内税源

构成特点,分析行业税收风险规律,探索建立分行业税收管理办法。同时针对个体税收区域性、集中程度、经营特点的不同,探索建立个体税收委托代征模式,推行社会综合治税。

二是重组管理职能。按照税收风险管理的理念、方法和程序要求,结合税源科学分类,将税源管理职能在不同层级、不同部门和不同岗位之间进行科学分解、合理分工,整合提升管理层级,为搭建两级组织架构,建立以风险管理为导向的税源专业化管理岗责体系提供依据。现阶段,阳新县国税局将税源管理工作事项划分为专项管理事项和日常管理事项两大类,专项管理实行管事制,日常管理实行管户制。其税源管理风险等级和专业技术要求较高的纳税评估、有关调查核实等职能确定为专项管理职能,将专项管理职能之外的户籍管理、基础信息采集、账簿管理、发票管理、催报催缴、欠税追缴、税收宣传辅导等日常性管理和服务确定为了日常管理职能。

三是搭建组织架构。按照专项管理和日常管理职能的重组情况,与阳新县国税局搭建起了两级专业化组织架构。一方面,成立县局税收风险管理领导小组及办公室,由县局局长担任组长,其他领导班子成员为副组长,局属各单位负责人为成员,主要负责制定完善风险管理工作规划,研究部署风险管理各项工作任务,定期发布和修订风险特征库相关指标、信息,督促风险管理运行方式及月度分析例会、季度考评通报、责任追究、年度考核的组织实施。另一方面,组建专业化管理团队,即风险分析团队:由征收管理、税政、收入核算、纳税服务、稽查等单位分别承担职责范围内的税收风险分析职能;风险应对团队:由县局税源管理直接负责全县大企业的风险应对专项管理职能,分局专项管理小组负责辖区中小企业纳税人和个体工商户的风险应对专项管理职能,稽查局负责全县各类风险纳税人的税务稽查应对专项管理职能;税源日常管理团队:由基层分局责任片区管户税收管-理-员承担日常管理职能;其他协作团队:即政策法规科、信息中心、办公室、监察室、人教科等单位,负责对税收风险管理的过程监控、技术支持、督办督导、内部监督和人事管理及素质教育等。

四、以优化资源为保障,建设专业化人才队伍

一是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按照管事与管户相结合、突出专项管理事项、强化日常管理责任的专业化管理模式,对现有的人力资源进行优化配置。现有业务科室的风险分析岗位,选配相关专业素质较高的人员,实行专人专岗专职。风险应对岗位,从全系统选调与其职责任务人数相应、素质相当,熟悉税法和财务会计、懂评估、会查账、能熟练操作计算机的一批复合型人才和业务骨干。分局专项管理小组,在分局人员中选拔一批业务素质较高、实践工作经验丰富的税收管-理-员从事专项管理工作。责任片区税收管-理-员,调配责任心强、业务熟练人员,按照分类管理要求,结合分局辖区实际,明确责任分工,强化责任落实。

二是创新人才激励机制。充分发挥业务能手人才的优势,将业务素质较高的专业人才调整充实到税收风险分析、应对岗位上,同时相应调整和优化责任片区税收管-理-员的人力资源配置。探索建立税源管理专业人才能级管理制度,积极试行分析员、评估员、管-理-员、稽查员的等级管理办法。同时,每年开展一次优秀税源专业管理人员评比活动,注重发现、总结、宣传先进典型,对工作实绩突出的,及时予以表彰奖励,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三是完善轮岗培训机制。根据税源专业管理人员的工作情况,定期实行岗位轮换。分局责任片区管理人员每两年进行一次岗位轮换,专项岗位管理人员每三至五年进行轮岗交流,并对税源专业管理人员在岗期间履行职责情况实行离岗审计。同时,深入开展业务培训,

重点组织税收风险管理理论和实践应用知识的学习,努力使广大国税干部比较系统地理解风险管理的基本原理和实践价值,主动投身于税收风险管理工作。

四是健全考评考核机制。从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质量等三个方面着手,以计算机考核为主、人工考核为辅,充分利用、整合CTAIS、税收管-理-员工作平台、税收执法管理信息系统等已有软件系统的指标和数据,做到“执法有记录、过程有监控、结果可核查、绩效可考核”。专项管理事项考核指标主要包括风险分析、风险应对和其他专项工作等考核指标;日常管理事项考核指标主要包括税务登记、账簿管理、发票管理、申报征收管理、纳税服务、征管档案管理等考核指标。在完善工作绩效考核指标的基础上,推行第三方评价工作机制,关注和参考纳税人的客观评价,推动税源专业化管理工作绩效考核更具客观性和公正性,推进以风险管理为导向的税源专业化管理工作积极稳妥开展,促进税收征管质量和效率不断提高。

【税收统筹管理方案】相关文章:

管理者如何统筹04-19

统筹管理岗位职责02-05

统筹城乡发展调研方案05-11

税收宣传活动方案05-06

税收团队管理办法04-16

中电联建言统筹管理缓解煤电矛盾03-23

税收宣传月活动方案04-28

税收宣传工作方案05-17

税收管理岗位职责03-14

税收管理员工作体会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