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资料网>反思报告>名词解释>《护理学名词解释

护理学名词解释

时间:2022-09-23 00:42:41 名词解释 我要投稿

护理学名词解释

1、支气管哮喘(哮喘):是由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T淋巴细胞等多种炎性细胞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

护理学名词解释

2、支气管扩张:是指直径大于2mm中等大小的近端支气管由于管壁的肌肉和弹性组织破坏引起的慢性异常扩张。

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以不完全可逆性气流受限为特征,呈进行性发展的肺部疾病。

4、慢性支气管炎(慢支):是指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如病人每年咳嗽、咳痰达3个月以上,连续两年或以上并排除其他已知原因的慢性咳嗽,即可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

5、慢性肺源性心脏疾病(慢性肺心病):是由于肺组织、肺血管或胸廓的慢性病变引起肺组织结构和(或)功能异常,产生肺血管阻力增加,肺动脉压力增高,使右心室扩张或(和)肥厚,伴或不伴右心功能衰竭的心脏病,并排除先天性心脏病和左心病变引起者。

6、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是指在医院外引起的感染性肺实质炎症,包括具有明确潜伏期的病原体感染而在入院后平均潜伏期内发病的肺炎。

7、医院获得性肺炎(HAP):亦称医院内肺炎,是指病人入

院时不存在、也不处于潜伏期,而于入院后48小时后在院内发生的肺炎。

8、呼吸衰竭(呼衰):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肺通气和(或)换气功能严重障碍,以致在静息状态下亦不能维持足够的气体交换,导致缺氧伴或不伴二氧化碳潴留,从而引起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和相应临床表现的综合征。

心愿性水肿:是指由于心功能不全引起体循环静脉淤血,致致使机体组织间隙有过多的液体积聚。

9、心力衰竭(心衰):是各种心脏疾病导致新功能不全的一种综合征,绝大多数情况下是指各种心脏疾病引起心肌收缩力下降,是心排血量不能满足机体代谢需要,器官、组织血液灌注减少,出现肺循环和(或)体循环静脉淤血的临床综合征。

10、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由心房多个异位节律点各自以不同的速率发放冲动所致。

11、心室颤动(室颤):是心室肌各部分的不协调颤动。

12、高血压: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

13、高血压危象:因紧张、疲劳、寒冷、突然停服降压药物等诱因,小动脉发生强烈痉挛,血压急剧上升,影响重要器官血液供应而产生急危症状。出现头痛、烦躁、眩晕、恶心、呕吐、心悸、气急及视力模糊等症状。

14、高血压脑病:发生在重症高血压病人,由于过高的血压

突破了脑血流自动调节范围,脑组织血流灌注过多引起脑水肿。表现为弥漫性严重头痛、呕吐、意识障碍、精神错乱,甚至昏迷、抽搐。

15、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腔狭窄或阻塞,或(和)因冠状动脉功能性改变(痉挛)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起的心脏病,统称为冠状动脉性心脏病,亦称缺血性心脏病。

16、心肌梗死:是指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供应心肌某一节段的冠状动脉血流急剧减少或中断,而引起相应心肌的缺血性坏死。

17、肺性脑病(肝性昏迷):是严重肝病引起的、以代谢紊乱为基础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的综合征,其主要临床表现是意识障碍、行为失常和昏迷。

18、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胰、胆道病变引起的出血,以及胃空肠吻合术后的空肠病变出血。

19、急性肾小球肾炎(急性肾炎):是以急性肾炎综合征为主要表现的一组疾病。其特点为起病急,病人出现血尿、蛋白尿、水肿和高血压,可伴有一过性氮质血症。

20、肾病综合征:是由多种肾小球病引起的具有以下共同临床表现的一组综合征:①大量蛋白尿(尿蛋白定量>http://www.ahsrst.cn)②低蛋白血症(血浆白蛋白<30g/L)③水肿④高脂血症

21、急性肾衰竭(ARF):是由于各种病因引起的短期内(数小时或数日)肾功能急剧、进行性减退而出现的临床综合征。

22、贫血:是指人体外周血红蛋白容量减少,低于正常范围下限的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

23、缺铁性贫血:是体内用来制造血红蛋白的贮存铁缺乏,使血红素合成减少而引起的一种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24、再生障碍性贫血(AA,再障):是一种获得性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症,主要表现为骨髓造血功能低下,全血细胞减少和贫血、出血和感染综合征。

25、白血病:是一类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其克隆中的白血病细胞增殖失控、分化障碍、凋亡受阻,而停留在细胞发育的不同阶段。

26、白细胞淤滞症:当循环血液中白细胞数超过200*109/L时,病人可产生“白细胞淤滞症”。表现为呼吸困难、甚至呼吸窘迫、低氧血症、反应迟钝、言语不清、颅内出血、阴-茎异常勃起等。

《护理学名词解释》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27、Graves病:是一种伴甲状腺激素(TH)分泌增多的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病。

28、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乙酰乙酸和、 -羟丁酸均为较强的有机酸,大量消耗体内储备碱,若代谢紊乱进一步加剧,血酮继续升高,超过机体的处理能力时即发生代谢性酸中毒。

29、糖尿病足:糖尿病足为与下肢远端神经异常和不同程度

的周围血管病变相关的足部(关节或以下的部分)感染、溃疡和(或)深部组织破坏。

30、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是局灶性脑缺血导致突发短暂性可逆性神经功能障碍。发作持续数分钟,通常在30分钟内完成恢复,可反复发作。

31、脑梗死(CI,缺血性卒中):是脑血液供应障碍引起缺血、缺氧,导致局限性脑组织缺血性坏死或脑软化,约占全部脑卒中的70%,临床常见的类型为脑血栓形成和脑栓塞。

32、癫痫持续状态(癫痫状态):若癫痫连续发作之间意识尚未恢复又频繁再发作,或癫痫发作持续30分钟以上不自行停止称癫痫持续状态(癫痫状态)。

护理学急救名词解释2017-04-09 14:33 | #2楼

1急救护理学:是以现代医学、护理学理论为基础,研究各类急性病、急性创伤,慢性疾病急性发作以及危重病人抢救与护理的一门综合性应用学科。

2.院前急救:是指急危重症病人进入医院前的医疗救护,包括呼救、现场初步复苏、途中监护和安全运送。

3.重症加强治疗病房:是以救治急危重症病人为中心的医疗组织形式,是急救医疗服务系统的重要部分,也是收治危重病人的主要场所之一。

4.急救医疗服务体系:是由院前急救,院内急诊科诊治、重症加强治疗病房和各专科的“生命绿色通道”为一体的急救网络。

5.院前急救:是指在医院之外的环境中对各种危及生命的急症、创伤、中毒、灾难事故的伤病者进行现场救护、转运及途中救护的统称,是急救医疗服务体系中的首要环节和重要组成部分。

6.急诊分诊:是指快速对急诊病人进行分类以确定治疗或进一步处理的优先次序的过程。

7.成批伤:是指同一致伤因素,引起三人以上同时致伤或中毒。

8.二级分诊:通过收集更多的细节信息,测量客观生命体征和相关检查来评估那些看起来较稳定的病人。

9.三级分诊:是指病人在等候就诊时监测病人的情况,当有证据显示病人的病情改变时重新进行分诊。

10.发热:是指病理性体温升高,由致热源使体温调节中枢的调定点上移而引起,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症状,可见于多种感染性和非感染性疾病。

11.弛张热:是指体温高低不等,昼夜之间体温波动范围较大,常超过1℃,但最低温度仍在正常体温以上。

12.间歇热:是指体温突然上升后持续几小时又突然下降至正常,以后间歇数小时或1~2日后体温又突然升高,反复发作,如此高热与无热交替出现。

13.回归热:是指体温突然升高,可达39度以上,持续数日后降至正常,即高热期与无热期各持续若干天,周期性地交替出现,也称再发热。

14.昏迷:是由于大脑皮层及皮层下网状结构发生高度抑制而造成的最严重的意识障碍,即意识持续中断或完全丧失,是高级神经活动高度抑制的表现。临床昏迷分为浅昏迷和深昏迷两种。

15.咯血:气管、支气管和肺组织出血,经口腔咯出称为咯血。

16.抽搐:是全身或局部肌肉不自主的阵发性强烈收缩,发作形式可以是强直性、阵挛性和混合性等多种形式,临床上具有突然发作和反复发作的特点。

17.腹痛: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腹腔内脏器的病变而表现为腹部的疼痛。

18.心肺脑复苏:是指抢救心脏、呼吸骤停和保护与恢复大脑功能的复苏技术,是临床医学尤其是急诊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19.心脏性猝死:是指由于心脏原因所致的死亡,在瞬间发生或在产生症状后一小时内发生,病人可以有或没有已知存在的心脏疾病,但死亡的发生或其发生的具体时间必须是不可预知的。

20.心肺复苏:是基础生命支持的主要内容,是指用人工的办法帮助心跳呼吸骤停的病人尽快建立呼吸与循环,从而保证心、脑等重要脏器的血氧供应,为进一步挽救病人的生命打下基础。

21.生有链:由早期通知急救系统,早期心肺复苏,早期除颤,早期给予高级心脏生命支持组成。

22.灾难医学:是一门涉及急救医学,创伤外科学,危重病医学,卫生学,流行病学,社会学,心理学,还涉及如地震学,气象学,军事学等有关学科,是一门与急救医学密切相而又有显著区别的综合性医学学科。

23.灾难救援护理:指应用灾难护理学特有的知识和技能,在与其他专业领域开展合作的基础上,为减轻灾难对人类的生命、健康所构成的危害而开展的护理相关活动。

《护理学名词解释》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24.休克:是机体在受到各种有害因子作用后发生的,以有效循环血量急剧降低和机体真毛细血管网内严重灌注衰竭为特征,并导致各重要器官机能代谢紊乱和结构损害的全身性病理过程。

25.低血容量性休克:是体内或血管内大量丢失血液、血浆或体液,引起有效血容量急剧减少所致的血压降低和微循环障碍。

26.过敏性休克:是指外界一些抗原性物质进入已致敏的机体后,通过免疫机制在短时间内发生的一种强烈的累及多脏器的症候群。

27.心源性休克:是由于严重的心脏泵功能障碍,心排出量急剧降低,不能满足器官和组织代谢的需要,而发生周围循环衰竭和严重微循环障碍的临床综合征。

28.等渗性脱水:又称混合性脱水,即水与电解质成比例地丢失,因而细胞外液渗透压正常。外科病人最易发生此种脱水。

29.低渗性脱水: 低渗性脱水又称缺盐性脱水,以电解质的丧失为主。与失水相比,电解质的丧失较多,因而细胞 渗透压低于正常。

30.高渗性脱水:又称单纯性脱水,以失水为主,电解质丢失相对减少,因而细胞外渗透压高于正常

31.水中毒:细胞外液低渗,水分过多,超过机体特别是肾脏代偿的能力,导致细胞内水过多(细胞内水肿)并产生一系列症状者称为水中毒。

32.高钙血症:血清钙浓度>2.6mmo1/L(10.5mg/d1),或离子钙升高>1.2mmo1/L(4.8mg/d1)称为高钙血症。确诊前应先除外由高蛋白血症引起的假性高钙血症。

33.代谢性碱中毒:是指体内酸丢失过多或者从体外进入碱过多的临床情况,主要生化表现为血HCO3-过高,PaCO2增高。临床上常伴有血钾过低,部分可伴有高血压。

34.呼吸性碱中毒:是指由于肺通气过度使血浆H2CO3浓度或PaCO2原发性减少而导致pH升高的情况,分为急性及慢性呼吸性碱中毒两大类。

35.代谢性酸中毒:是细胞外液H+增加或HCO3-丢失而引起的以血浆HCO3-浓度原发性减少为特征的酸碱平衡紊乱。按不同的AG值,可分为高AG正常氯型及正常AG(阴离子间隙)高氯型代谢性酸中毒。

36.呼吸性酸中毒:是指原发性PaCO2升高导致pH下降的临床情况。根据发病的快慢可分为急性呼吸性酸中毒和慢性呼吸性酸中毒。

37. 多发伤(复合伤):同一致伤因子引起的两处或两处以上解剖部位的损伤,且至少有一处危及生命。

38. 复合伤(多发伤):同一致伤因子引起的两处或两处以上解剖部位的损伤,且至少有一处危及生命。

39.开放性气胸:由火器伤或锐器伤造成胸壁缺损创口,胸膜腔与外界大气直接

相交通,空气可随呼吸自由进出胸膜腔,形成开放性气胸。

40.连枷胸:严重的闭合性胸部损伤导致多根、多处肋骨骨折,使局部胸壁失去肋骨支撑而塌陷,出现反常呼吸,即吸气时塌陷区胸壁内陷,呼气时外突,称为连枷胸。

41.挤压综合征:外伤后,血液和组织蛋白破坏分解后的有毒代谢产物被吸收入血液,引起外伤后急性肾小管坏死,可引发急性肾衰。

42.中暑:是由于高温环境引起的体温调节中枢障碍、汗腺功能衰竭和(或)水、电解质丢失过多而发生的中枢神经系统和(或)心血管系统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疾病。

43.热射病:在高温环境中,人体产热和从环境中获得的热量不能与生理性散热达到平衡,致使体内热量积蓄,引起体温升高。

44.电击伤:是指一定强度的电流直接接触并通过人体后导致的损伤及功能障碍。

45.淹溺:是指被液体介质淹没并造成原发性呼吸功能受损的过程。

46.冻伤:是在一定条件下由寒冷作用于人体,引起局部的甚至全身的损伤。

47.烧伤:由火焰、高温固体和强辐射热引起的损伤称为烧伤。常见的有:热烧伤,电烧伤、化学烧伤、放射性损伤。狭义的烧伤是指热液或蒸汽导致的热烧伤。

48.有毒化学物质进入人体,达到中毒量而导致肌体组织、器官发生器质性损害或功能障碍的全身疾病。

49.毒草碱样(M样)症状:出现最早,因副交感神经末梢兴奋所致。表现为平滑肌痉挛和腺体分泌增加,症状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多汗、流蜒、流泪、瞳孔缩小、尿频、大小便失禁、心率减慢、支气管痉挛和气促等,严重者出现肺水肿。

50.呼吸衰竭:是指各种原因引起肺通气和(或)换气功能严重障碍,造成机体低氧血症,伴(或不伴)高碳酸血症,从而产生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的临床综合症。

51.急性呼吸衰竭:是指原来呼吸功能正常,因溺水、电击、药物中毒、神经一肌肉疾患、重症肺炎等突发因素导致肺功能的急性衰竭,如以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为代表的呼吸衰竭。

52.肺内分流:是指混合静脉血未与肺泡气体接触而直接进入动脉循环。

53.急性心肌梗死是指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使依赖其供血的心肌发生严重而持久的急性缺血,进而导致心肌组织不可逆性死亡。

54.心力衰竭:是指在循环血量与血管舒缩功能正常的情况下,由于心排血量绝对或相对不足,不能满足全身组织代谢需要而产生的一种复杂的临床病理综合征,是各种心脏病的严重阶段。

55.脑卒中:又称脑中风或脑血管意外,是一种突然起病的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可分为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两大类。

56.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出血,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胰腺、胆道或胃一空肠吻合术后的空肠等病变引起的出血。

57.急性重症胆管炎:是由于胆管梗阻和细菌感染,胆管内压力升高,肝脏胆一血屏障受损,大量细菌和毒素进入血液循环,造成以肝胆系统损害为主,合并多器官损害的全身严重感染性疾病。

58.急性胰腺炎:是指各种致病因素使胰腺分泌多种消化酶并产生自身消化所引起的急性化学性炎症,临床以急性腹痛、发热伴恶心、呕吐以及血与尿淀粉酶增

高为特点。一般分为水肿型(间质型)、出血坏死型(重型)和化脓型三类。

59.急性肾衰竭:是指因肾脏本身或肾外原因引起肾脏泌尿功能急剧降低,以致机体内环境出现严重紊乱的临床综合征。

60.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糖尿病的一种严重的急性并发症,由于体内胰岛素绝对或相对缺乏,升血糖激素增加,引起糖、脂肪和蛋白质代射紊乱,临床上以高血糖、高酮血症和代谢性酸中毒为主要表现。

61.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是指机体遭受严重创伤、休克、感染等急性损伤24小时后同时或序贯性地出现两个以上系统或器官的功能障碍或衰竭,即急性病人因多个器官功能障碍而无法维持内环境稳定的临床综合征。

62.脓毒症:是指由感染引起的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符合两项或两项以上SIRS的体征并证实有细菌存在或有高度可疑感染灶。

63.口咽通气管:是一种辅助通气措施,又称为口咽通气道。仅限无咳嗽和呕吐反射的昏迷病人使用。

64.鼻咽通气管:又称鼻咽通气道。可代替口咽通气管进行辅助通气。可用于清醒或浅昏迷的病人。

65.环甲膜穿刺:是当危及生命的气道梗阻出现时,使用针头紧急从环甲膜穿刺气道的技术。

66.环甲膜切开:是经皮肤在环甲膜处作一切口,以确保紧急情况下病人气道畅通的急救技术。

67.气管插管:是指将气管导管经鼻或口直接插入器官的过程,目的是建立有效和畅通的气道。

68.同步电复律:也称为复律、同步直流电休克或同步电休克疗法,是终止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快速性心律失常的一种治疗手段。

69.急救半径:是指急救单位执行院外急救服务所覆盖的区域半径,缩小急救半径是急救单位能快速到达现场的重要条件之一。

70.分诊:是急救部门根据病人的分类和分级来决定医疗优先秩序的一种方法。

71.缺血性脑卒中:是指因脑局部供血障碍引起缺血、缺氧所致脑组织坏死、软化,从而产生脑功能缺损的相应临床症状。

72.脑复苏:在心肺复苏的基础上,为减轻心脏骤停病人的中枢神经系统损害而进行的一系列综合性治疗,以达到部分或全部恢复脑组织的功能即称为脑复苏。

73.延续生命支持:是指针对原发病或复苏并发症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包括纠正低血压、休克、纠正水、电解质或酸碱平衡失调、防治肾衰竭、改善心肺功能和系统灌注,尤其是脑的灌注,防治脑缺氧和脑水肿。

74.心脏骤停:任何病人因心脏病或者非心脏病的其他原因,在未能预计的时刻,心脏突然停止排血,称之为心脏骤停。

75.ICU:以救治及危重病人为中心的医疗组织形成,是急救医疗系统的重要部分也是收治危重病人的主要场所之一。

【护理学名词解释】相关文章:

妇科护理学名词解释03-21

护理学常见100条名词解释03-21

内科护理学常考名词解释03-21

急救护理学名词解释03-21

急救护理学复习名词解释03-21

护理学基础重点名词解释06-05

儿科护理学常考名词解释03-03

儿科护理学重点名词解释03-21

基础护理学名词解释大全一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