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资料网>反思报告>名词解释>《中医基础理论名词解释

中医基础理论名词解释

时间:2022-09-23 00:57:04 名词解释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中医基础理论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整体观: 即整体观念,是关于事物和现象的完整性、统一性和联系性的认识。

中医的整体观念即中医学对于人体本身的统一性、完整性和联系性,以及对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整体认识。

证: 是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亦标示着机体对病因作用的整体反应状态。(概括了病变的部位,原因,性质,趋势及邪正关系,以及机体的抗病反应能力等,能够反应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病理变化的本质)

症: 即症状,是疾病过程中的个别表象,是病者所主观感觉到的异常反应、临床表现或某些病态改变。(客观的临床表现是体征)

病: 即疾病,指在病因作用下机体邪正交争、阴阳失调所出现的导致生活和劳动能力市失常的具有一定规律的病理过程。

辨证论治:辩证,就是将四诊所收集的资料、症状和体征,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病因、性质、部位和邪正之间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论治,又称施治,则是根据辩证的结果,明确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

同病异治:同一种疾病,由于发病的时间、地区以及患者机体的反应性不用,或其病情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所以表现的证不同,因而治法也不一样。

异病同治: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出现了相同的病机和相同性质的证,因而采取相同的方法治疗。

阴阳:是对自然界中相互关联的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

阴平阳秘:是指阴气和平,阳气固密,两者互相协调而维持着相对平衡,是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基本条件。

阴阳对立: 自然界中一切事物,客观上都存在相互对立相反的阴阳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的属性是相反的,矛盾的。

阴阳制约: 指相互对立的阴阳双方,大多存在着相互抑制和约束的特性。

阴阳交感: 指阴阳二气在运动中处于相互感应,即不断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过程之中。 阴阳互藏: 指相互对立的阴阳双方中的任何一方都涵有另一方,即阴中藏阳,阳中藏阴。 阴阳互根互用: 指事物或现象中相互对立的阴阳两个方面,具有相互依存,相互为用的关系。 阴阳转化: 指事或现象的阴阳属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向其对立面转化。

阴阳消长: 指事物或现象对立制约,互根互用的阴阳两个方面不是处于静止的状态,而是处于运动变化之中。

阳胜则阴病:阳指阳邪,阴指阴液。由于阳能制约阴,故在阳胜时必然会消耗和制约机体的阴,使津液减少,而出现滋润不足、干燥的表现。故说“阳胜则阴病”。

阴胜则阳病:阴指阴邪,阳指阳气。由于阴能制约阳,故在阴胜时必然会耗损和制约机体的阳气,导致其虚衰。故说“阴胜则阳病”。

阳盛则热:阳指阳邪。是指阳邪侵犯人体,“邪并于阳”而使阳亢盛所致的一类疾病。由于阳的特点是热,故谓“阳胜则热”。

阴盛则寒:阴指阴邪。是指阴邪侵犯人体,“邪并于阴”而使阴亢盛所致的一类疾病。由于阴的特性是寒,故说“阴胜则寒”。

阳虚则寒:阳指阳气。阳虚泛指人体阳气虚衰。阳虚不能制阴,则阴相对偏亢而出现寒象,此时产生虚寒证。故谓“阳虚则寒”。

阴虚则热:阴指阴气、阴液。人体之阴气有制约阳热的功能。阴虚不能制阳,则阳相对偏亢而出现热象,此时产生虚热证。故谓“阴虚则热”。

阴阳离决:即阴阳的关系分离决裂。指由于阴阳失调,此消彼长发展到一方消灭另一方,或另一方耗损过度而致另一方失去依存,无法再保持阴阳的对立制约关系,此即谓“阴阳离决”。阴阳离决表示死亡的机理。

五行: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及其运动变化。

五行学说: 古人用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功能属性为代表来归类事物或现象的属性,并以五者之间相互滋生,相互制约的关系来论述或推演事物之间或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复杂的运动变化规律。

木曰曲直:“曲直”是指树木的生长形态,具有树干曲直,向上向外舒展的特性。引申为具有生长、升发、条达、舒畅等性质和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木。

火曰炎上:“炎上”是指火具有温热、上升的特性。因而引申为具有温热、升腾性质和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火。

土爰(yuán)稼穑(sè):“稼穑”是指土有播种和收获农作物的作用。因而引申为具有生化、承载、受纳性质和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土。

金曰从革:“从革”,指金是通过变革而产生的,金之质地沉重,且常用于杀戮,因而引申为具有清洁、肃降、收敛等性质和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金。

水曰润下:“润下”是指水具有滋润和向下的特性,引申为具有寒凉、向下、滋润性质和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水。

相生: 指一事物对另一事物具有促进,助长和滋生的作用。

《中医基础理论名词解释》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相克: 指一事物对另一事物具有制约,克服和抑制的作用。

五行相乘:指五行之间相克太过,超过正常制约的程度,使事物之间失去了正常的协调关系。 五行相侮:指五行中的某一行本身太过,使原来克它的一行不仅不能制约它,反而被他克制,又称反侮。

制化调节: 指五行系统结构在正常状态下,通过其相生和相克的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一种调节作用,又称为“五行制化”。

胜复调节: 指五行系统在反常的情况下,即在局部出现较大不平衡的情况下,通过相克关系而产生的一种大循环的调节作用。

母病及子: 又称“母病累子”,指病变从母脏传来,并依据相生方向侵及属子的脏腑。 子病犯母: 又称“子盗母气”,指病变从子脏传来,侵及属母的脏腑。

虚则补其母:是根据五行相生规律确定的治疗原则,用于母-子关系的虚证。母能生子,通过补母而实其子。

实则泻其子:是根据五行相生规律确定的治疗原则,用于母-子关系的实证,是通过泻其子而虚其母。

培土生金法:即健脾补肺法。通过培补脾气以助益肺气的方法,适用于肺脾虚弱证。 益火补土法:即温肾健脾法。指用温补肾阳以助脾阳的方法,适用于脾肾阳虚证。 金水相生法:即滋养肺肾法。通过肺肾同治以滋养肺肾之阴,适用于肺肾阴虚证。 抑木扶土法:即疏肝健脾法。是以疏肝、平肝、佐以健脾治疗肝旺脾虚证的方法。

泻南补北法:即泻心火(南)滋肾水(北),适用于肾阴不足,心火偏亢,水火不济的心肾不交证。

培土制水法:是指通过温运脾阳以治疗水湿停聚的方法,适用于脾虚水湿不运之证。

藏象:指藏于人体内的内脏器官及其所表现于外的生理和病理现象。

藏: 指藏于躯体内的脏腑组织器官

象: 指内部脏腑组织器官表现于外的各种征象 。

藏象学说: 即通过对人体生理、病理现象的观察,研究人体脏腑系统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的学说。

满而不实:“满”,指精气充满;“实”,指水谷充实。五脏藏满精气,但不接收水谷。故称“满而不能实”、“满而不实”。

实而不满:“实”,指水谷充实;“满”,指精气充满。由于六腑生理功能是传化水谷糟粕,故只能被水谷充实,而不能被精气充满,故而“实而不能满”或“实而不满”。

藏精气而不泻:“藏”是贮藏;“泻”是传导、排泄。系指五脏的功能贮藏精气,如肝藏血,肾藏精。五脏所藏精气而不使之无故外泻,故称“藏精气而不泻”、“藏而不泻”。

传化物而不藏:“传化”,指变化与传导。六腑共同具有接受水谷、消化水谷、并传导糟粕的生理特点,而不贮藏精气。故称“传化物而不藏”或“泻而不藏”。

五脏: 即心,肝,脾,肺,肾五个脏器的合称。

心主血脉: 指心气推动血液在经脉内运行的生理功能。

心主神志: 即心为神志活动产生的主要场所,神志活动亦由心所主。

神: 广义的神指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反应。狭义的神指人体的精神活动,包括意识、思维和情志活动。

肺主气: 指肺有主持、调节各脏腑经络之气的功能。包括主呼吸之气和主一身之气。 宣发: 指肺气的向上、向外的升宣和布散的生理功能。

肃降: 指肺的清肃下降的生理功能。

肺主通调水道: 指肺的宣发肃降对人体水液代谢具有疏通和调节作用。

肺朝百脉: 指全身的气血均通过经脉朝会于肺。

肺主治节: 指肺有辅佐心脏对全身进行治理和调节的作用。

金实不鸣: 指由于外邪犯肺或邪热壅肺,肺的宣发失常而致咽喉不利而见咽喉肿痛,音声重浊甚或失音。

金破不鸣: 指肺津不足或肺阴虚损,喉失所养而见声音嘶哑。

脾主运化: 指脾具有消化吸收饮食物中的水谷精微并将其传输至全身的生理功能。 运化水谷: 指脾有消化吸收和传输水谷精微的生理功能。

运化水液: 指脾对水液的吸收、传输和布散功能。

脾主升: 指脾气具有将水谷精微向上输布并固护脏器位置的生理功能。

中气下陷:脾气又称中气,脾气下陷又称中气下陷。脾气主升,若脾的生清功能失常,则脾气不升反而下陷,导致内脏下垂等,称为“脾气下陷”。

脾主统血: 指脾具有统摄血液在经脉内运行而防止其逸出脉外的生理功能。

肝主疏泄: 指肝具有疏通、宣泄和升发的生理功能。

肝主藏血: 指肝脏具有贮藏血液,调节血量的生理功能。

肝体阴而用阳:肝居下焦,内藏阴血,故其体为阴;肝为风木之脏,其气主升主动,主疏泄,性喜条达,内寄相火,故其用为阳。

罢极之本:指肝脏。“罢”,音义同“疲”,和全身筋的活动有关。“罢极之本”,说明肝主管筋的活动,能够耐受疲劳,是运动机能的根本。

《中医基础理论名词解释》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肾藏精: 指肾有贮藏人体精气的作用。

先天之精: 即来源于父母两性的生殖之精,是构成胎儿的原始物质,又是繁衍后代的物质基础,故又称为“生殖之精”。

后天之精: 指来源于胎儿出生后,依赖于脾胃的运化功能从饮食物当中摄取的水谷之精,具有滋养脏腑的功能,又称为“脏腑之精”。

天癸: 指肾的精气充盛到一定程度时所出现的一种促进并维持生殖机能的物质。 肾主水液: 指肾具有主持和调节水液代谢的生理功能。

肾主纳气: 指肾具有摄纳肺吸入之清气的生理功能。

肾阴:又称为元阴、真阴,是肾之精气中对机体各脏腑组织起着滋养、濡润作用的部分,身为一身阴液的根本。

肾阳:又称元阳、真阳,是肾之精气中对机体各脏腑组织起着推动、温煦作用的部分,为一身阳气的根本。

君主之官:心主神志,主血脉,为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古人把心比作“君主之官”。

相傅之官:肺主一身之气,通过辅助心对全身起着治理调节作用,故古人把肺成为“相傅之官”。

后天之本:机体生命活动的维持和气血津液的生化,均赖于脾胃所运化的水谷精微,故称脾为“后天之本”。

先天之本:肾藏“先天之精”,主生殖,为生命之本源,故称肾为“先天之本”。

水火之脏:肾精属阴,肾气属阳。肾阴肾阳犹如水火一样内寄于肾,故称“水火之脏”。 娇脏:肺叶娇嫩,不耐湿燥寒热,肺开窍于鼻,外合皮毛,易受外邪侵袭,故形容肺为“娇脏”。

刚脏:肝气主升主动,具有刚强躁急的生理特性,故比喻肝为“刚脏”。

六腑: 即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六个脏器的总称。与饮食物的消化、吸收、排泄及水液代谢密切相关。

胃主受纳: 指胃有接受喝容纳饮食物的生理功能。

胃主通降: 指胃有通利下降的生理功能及特征,以通降为正常。

泌别清浊:泌,即分泌;别,即分别;清,即水谷精微;浊,即食物残渣。泌别清浊为小肠的主要生理功能,即经过小肠消化后的饮食物,分为水谷精微和食物残渣两部分,将水谷精微吸收,把食物残渣送到大肠。

上焦如雾:指上焦心肺宣发布散水谷精微于全身的作用。

中焦如沤(òu):指脾胃消化、吸收、运化水谷精微,生化气血的作用。

下焦如渎(dú):指肾与膀胱的泌尿作用和肠道排泄糟粕的作用。

七冲门:指饮食食物在其受纳、消化、吸收和排泄过程中通过的七个部位,包括飞门【唇】、户门【齿】、吸门【会厌】、贲(bēn)门【胃上口】、幽门【胃下口】、阑门【大肠小肠交界处】、肛-门。

魄门:即肛-门,为大肠的下口。因肺与大肠相表里,肺藏魄,故称为“魄门”。

七窍:窍,即孔窍、苗窍之意。七窍包括口、两鼻孔、两耳、两目。

九窍:即七窍口、两鼻孔、两耳、两目、再加前阴和后阴。

奇恒之腑: 指与一般的六腑不同的一类脏器组织,包括脑、髓、骨、脉、胆、女子胞。

心肾相交,水火既济: 指生理上,心火在上必须下行至肾,资助肾阳以温肾水,使肾水不寒;肾水在下必须上行至心,使心阳不亢,从而维持心肾乃至全身的水火阴阳之间的协调平衡。 心肾不交,水火不济: 指在病理上,心肾之间水火阴阳的协调平衡关系受到破坏。 肝肾同源: 指精血同源,精血互生的关系。肝藏血,肾藏精,精能生血,血能化精。

乙癸(guǐ)同源:即肝肾同源,这是古人把脏腑和天干相配合而言。乙属木,属肝;癸属水,属肾,故名“乙癸同源”。

精:精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是人体内最精专的细微物质。

气:气是人体内一种活力很强,不断运动的,肉眼看不见的极细微物质,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

血:指循行于脉中,富有营养和滋润作用的红色液态样物质。

津液:津液是人体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 津: 指性质清稀,流动性大,主要布散在体表皮肤、肌肉和孔窍,并能渗注于血脉,起滋润作用的水液。

液: 指性质稠厚,流动性小,灌注于骨节、脏腑、脑、髓等组织,起濡养作用的水液。 气机:指气的升降出入运动。

气化:指通过气的运动而产生的各种变化。

元气:元气又称原气、真气/真元之气。是人体中最原始、最基本、最重要的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

宗气:由脾胃化生的水谷精气和肺吸入的自然界清气结合而成且聚于胸中之气。称为“宗气”,又称“大气”。

营气:指行于脉中且富有营养作用之气,又称“荣气”。

卫气:指行于脉外且具有保卫作用之气。

气的推动作用: 指气是具有活力的物质,对于人体生命活动具有激发和推动作用。 气的温煦作用: 指气能温暖全身,是人体热量的来源。

气的防御作用: 指气具有保卫人体抗御外邪的作用。

气的固摄作用: 指气对血液、津液和精-液等液态物质具有固护统摄,防止其无故流失的作用。 气化作用: 指通过气的运动而产生的各种变化,是指精、气、血、津液等物质各自的新陈代谢及相互间的转化。

营养作用: 指气具有营养全身,为脏腑经络组织器官提供必需营养物质的作用。

气机调畅:气的升降出入运动协调平衡,通常称之为“气机调畅”。

气机失调:气的升降出入之间失去协调平衡,通常称之为“气机失调”。

血府:即指血脉,是血脉循行的管道,具有阻遏血液逸出的功能,故有“血府”之称。

气主煦(xù)之:指气的温煦作用,主要是指阳气具有温煦人体的作用。即是说阳气是人体热量的来源。

血主濡之:指血液有滋润和营养全身的作用,故称“血主濡之”。

津血同源:津液和血液同为液态样物质,都来源于水谷精微,而且相互转化,相互补充,故称“津血同源”。

气为血之帅:是气对血的关系的概括,包括气能生血、行血、摄血三个方面。

血为气之母:是血对气的关起的概括,包括血能载气和血能养气两个方面。

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是人体特殊的网络联系系统,是人体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肢节,沟通表里上下内外,调节体内各部分功能活动的主要作用。经脉是主干,络脉是分支。

经络学说:是研究人体经络系统的基本概念,循行分布,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与脏腑形体官窍、气血津液等相互关系的学说,是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十二正经:即手足三阴经和手足三阳经,又称“十二经脉”。有一定的起止、循行部位和交接顺序,在肢体的分布和走向有一定规律,与脏腑有直接的络属关系、是气血运行的主要通道。 奇经:指在“十二经脉”之外的“别道奇行”的八条重要经脉,有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跷(qiāo)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合称“奇经八脉”。在肢体的分布无规律,与脏腑五直接络属关系,具有统率、联络和调节十二经脉的作用。

血海:①指冲脉。冲脉有调节十二经气血,其脉起于胞中,与妇女的月经密切相关,故称“冲为血海”。②指肝。因肝藏血,调节血量,与妇女月经有关,故称“肝为血海”。

十二皮部:指十二经脉的功能活动反映于体表的部位。全身皮肤分为十二个部分,分属十二经脉,故称十二皮部。

阴脉之海:指任脉。任脉行于腹面正中线,其脉多次与手足三阴经及阴维脉交会,对阴经气血有着调节作用,故称“阴经之海”。

诸阳之会:指十二经脉中手三阳经与足三阳经皆在头面部交会,故称头为“诸阳之会”。

病因:引起疾病的原因,即破坏人体相对平衡的原因,又可称为致病因素。

病因学说:病因学说是研究各种致病因素的概念、形成、性质、致病特点及其所致病证临床表现的理论。

证求因辩:是以疾病的临床表现为依据,通过分析疾病的症状体征来推求病因,为治疗用药提供依据,这种方法称为辩证求因。

六气:是指风、寒、暑、湿、燥、火六种正常的自然界气候。

六淫:是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感病邪的统称。

疠气:是一类具有强烈致病性和传染性的外邪。又称为“疫气”、“疫毒”、“戾气”、“异气”、“毒气”、“乖戾之气”。

风为百病之长:长,首也。风邪是外感病因的先导,寒、湿、燥、热等邪,往往都依附于风而侵袭人体,故称风为百病之长。

七情:指喜怒忧思悲恐惊7中正常的情志活动,是人精神意识对客观外界事物的反应,属于正常的精神活动范围,一般不会使人致病。

七情内伤:是指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内伤致病因素。突然强烈或长期持续的情志刺激,超越了人体的生理和心理适应能力,损伤机体脏腑精气,导致功能失调;或人体正气虚弱,脏腑精气虚衰,对情志刺激的适应能力低下,因而导致或诱发疾病。

痰饮:是由多种致病因素作用于人体后,引起机体水液代谢障碍所形成的病理产物。稠浊者为痰,清稀者为饮。

淤血:是体内血液凝聚停滞所形成的病理产物。既包括积于体内的离经之血,又包括阻滞于血脉及脏腑内运行不畅的血液。

结石:是指体内某些部位形成并停滞为病的砂石样的病理产物。

有形之痰:是指视之可见,触之可及,闻之有声的痰而言。

无形之痰:是指视之不见,触之难及,闻之无声,之间其症,不见其形的痰而言。

正气:指人体内诸多能够供给人体完成各种机能活动及祛邪抗病,修复损伤的物质,亦指人体的机能活动和抗病、康复能力。

邪气:泛指各种致病因素,包括存在于外界或人体内产生的各种具有致病作用的因素。主要有六淫、饮食失宜、七情内伤、外伤、寄生虫以及痰饮、瘀血、结石等。

伏发:即伏而后发,指机体感受某些病邪后,病邪潜伏于体内,经过一段时间后,或在诱因作用下才发病。

继发:是指在原发疾病基础上,继而发生新的疾病。

复发:指疾病初愈或疾病的缓解阶段,在某些诱因的作用下,引起疾病再度发作或反复发作的一种发病形式。

邪正盛衰: 指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机体的机能活动和抗病能力奋起与致病邪气进行斗争所发生的或盛或衰的病理变化。

实:主要指邪气盛,是以邪气亢盛为矛盾主要方面的一种病理变化。

虚:主要指正气不足,是以正气亏虚为矛盾主要方面的一种病理变化。

阴阳失调:是机体阴阳之间失去平衡协调的简称。是指在疾病过程中,人体阴阳在致病因素作用下失去平衡协调,而形成的阴阳偏盛、偏衰。互损、格拒等一系列病理变化。

阳偏盛:即是阳胜,是指机体在疾病过程中所出现的阳气偏盛,功能亢进,代谢活动亢进,机体反应性增强病理状态。

阴偏盛:即是阴胜,是指集体在疾病过程中所出现的一种阴气偏盛,功能障碍或减退,产热不足,以及病理性代谢产物积聚的病理状态。

阳偏衰:即是阳虚,是指机体阳气虚损,机能减退或衰弱,机体反应性低下,代谢活动减退,热量不足的病理状态。

阴偏衰:即是阴虚,是指机体精、血、津液等物质亏损,以及由于阴液不足,阴不制阳,导致阳相对亢盛,功能虚性亢奋的病理状态。

阳损及阴:是指阳气虚损较重,无阳则阴无以化,累及阴精化生不足,从而形成了以阳虚为主的阴阳两虚病理状态。

阴损及阳:是指阴液(精,津液,血)亏损较重,累及阳气化生不足或无所依附而耗散,从而形成以阴虚为主的阴阳两虚的病理状态。

格阳:即阴盛格阳,是指阴寒之邪壅盛于内,逼迫阳气浮越于外,使阴阳之气不想维系,相互格拒的一种病理状态。

格阴:又称阳盛格阴,是指热偏盛至极,深伏于里,阳气被遏,郁闭于内,能外达体表而格阴于外的一种病理状态。

亡阳:是指机体的阳气发生突然脱失而致全身功能严重衰竭的病理状态。

亡阴:是指机体的阴液发生突然的大量消耗或脱失,而致阴津亏竭,滋养濡润功能丧失,全身功能严重衰竭的病理状态。

气虚:是指元气虚损,脏腑功能低下或减退,抗病能力下降的病理状态。

气机失调:即气的升降出入失常,指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致病因素导致脏腑气机升降出入功能紊乱反常的病理反应。包括气滞、气逆、气陷、气闭、气脱等病理变化。

气滞:即气机郁滞不畅,气的运行障碍,形成局部或全身的气行不畅或阻滞,从而导致某些脏腑经络功能障碍的病理状态。

气逆:即气的升降失常,指气上升太过,或下降不及,以致气逆于上的一种病理变化。 气陷:是以气的升清功能不足,气虚无力升举,或气的下降力量过强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病理状态。

气闭:是指气郁太过,上壅心胸,闭塞清窍,以致突然昏厥,或浊邪外阻,闭塞气道,气的出入失常,以气的外出受阻的病理状态。

气脱:是指气不内守而外脱散失,导致全身性严重气虚,机体功能突然衰竭的一种病理状态。 血虚:是指血液不足,或血的濡养功能减退,以致脏腑经脉失养的病理状态。

血瘀:是指血液运行迟缓,或郁滞流行不畅,甚则血液淤结停滞成积的病理状态。

血液妄行:即出血,是指由于脉络损伤,血液妄行于脉外,或气虚血失统摄,而导致血液不循常道,溢出于脉外的病理状态。

内生五邪:是指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由于脏腑功能失调,气血津液代谢异常所产生的类似风、寒、暑、湿、燥、火五种外邪致病特征的病理变化。

风气内动:又称“内风”,即肝风内动。指在疾病过程中,或因阳盛,或因阴虚,或血虚,或热极伤及营血,以致阴虚不能制阳,阳升无制,或筋脉失其濡养,从而出现动风的病理状态。

寒从中生:又称“内寒”。指机体阳气虚衰,温煦气化功能减退,虚寒内生,或阴寒之邪弥漫积滞的病理状态。

湿浊内生:又称“内湿”。指由于脾的运化功能和输布津液功能障碍,从而引起湿浊蓄积停滞的病理状态。

津伤化燥:又称“内燥”。指机体津液不足,人体各组织器官和孔窍失其濡润,因而出现干燥枯涩的病理状态。

火热内生:又称“内火”、“内热”。指由于阳盛有余,或阴虚阳亢,或气血郁结,郁久化热化火,或病邪郁结,从阳化热化火,因而产生火热内扰,机能亢奋的病理状态。

养生:又称摄生、道生、保生、即保养生命之意。

天年:指人的自然寿命。

衰老:指人体随年龄的增长,机体各组织器官功能出现全面降低的过程。

预防:指采取一定的措施以防止疾病的发生与发展。

治未病:就是采取一定措施,防止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包括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两个方面。 治病求本:是指治疗疾病,必须寻求其本质,并针对本质进行治疗。结合临床实际,治病求本就是针对疾病的病因病机进行治疗。

未病先防:是指在疾病未发病之前,采取各种措施,积极防止疾病的发生。

既病防变:是指在疾病发生之后,应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以防止疾病的发展和传变,达到早期治愈疾病的目的。

食复:指疾病初愈,因饮食因素而致疾病复发。

劳复:指疾病初愈,因形神过劳,或早犯房事而致复病。

治则:即治疗疾病的法则。包括扶正祛邪,标本缓急,正治反治,调整阴阳,调理气血,调整脏腑,因时因地因人制宜等。

治病求本:寻找出疾病的根本原因,并针对根本原因进行治疗。

扶正:即扶助机体的正气,是增强体质、提高机体抗病能力的一种治疗原则。

祛邪:即祛除邪气,是排除或削弱病邪侵袭和损害的一种治疗原则。

急则治其标:是指在标病甚急,可能危及生命,或影响对本病治疗的情况下,采取的先治其标,后治其本的一种治疗原则。

缓则治其本:是指在病情缓和的情况下,采取抓住疾病本质而进行治疗的一种治疗原则。 标本兼治:是指标病与本病错杂并重时,采取标本兼顾同治的一种治疗原则。

正治:是逆其证候性质而治的一种常用治疗原则,又称“逆治”。适用于疾病的本质和现象相一致的病证。即采用与证候性质相反的方药进行治疗,如热者寒之、寒者热之等。

反治:是顺从疾病假象而治的一种治疗原则,又称“从治”。适用于疾病本质和现象不完全一致的病证。所采用的方药性质,与疾病表现出的假象性质相同,而与疾病的本质相逆。如寒因寒用、热因热用等。

寒者热之:指寒性病证表现出寒象,采用温热性质的方药进行治疗。

热者寒之:指热性病证表现出热象,采用寒凉性质的方药进行治疗。

虚者补之:指虚损病证表现为虚象,宜采用补虚扶正的方药来治疗。

实则泻之:指实邪病证表现为实象,宜采用攻邪泻实的方药来治疗。

寒因寒用:指用寒性药物治疗具有假寒征象的病证,适用于真热假寒证。

热因热用:指用热性药物治疗具有假热征象的病证,适宜于真寒假热证。

塞因塞用:指用补益药物治疗具有闭塞不通泻症状的虚证。

通因通用:指用通利药物治疗具有通泻症状的实证。

阴中求阳:指治疗阳虚证时,在补阳剂中适当佐用滋阴药,使“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 阳中求阴:指治疗阴虚证时,在滋阴剂中适当佐用补阳药,使“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 阳病治阴:为补阴以制阳的方法,即采用滋阴的方法治疗阴虚阳亢的虚热证。

阴病治阳:为扶阳以制阴的方法,即采用补阳的方法治疗阳虚内寒的虚寒证。

三因制宜:是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人制宜的统称,指治疗疾病时要根据季节气候、地理环境和病人体质、年龄、性别等不同情况,而制定适宜的治疗疾病的方法。

因时制宜:根据不同时间节律变化和不同季节气候特点,考虑治疗用药的原则,称为因时制宜。

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地域环境特点,考虑治疗用药的原则,称为因地制宜。

因人制宜:根据患者年龄、性别、体质等不同特点,考虑治疗用药的原则,称为因人制宜。 用寒远寒:寒冷的冬天,人体腠理致密,阳气内敛,当慎用寒凉药,以防伤阳。

用热远热:炎热的夏天,人体腠理疏松开泄,当慎用辛温发散药,以免开泄太过,耗伤气阴。

【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名词解释汇总2017-04-09 22:52 | #2楼

中医专业医疗卫生招聘备考:中医作为中国传统医学,它承载着中国古代人民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和理论知识,是在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辨证法思想指导下,通过长期医疗实践逐步形成并发展成的医学理论体系。中医学科中有不少专业的名词术语,中公医疗卫生网站为了方便大家备考复习,将常见的中医名词术语进行汇总,助大家顺利备考。

骨痿:症见腰背酸软,难于直立,下肢萎弱无力,面色暗黑,牙齿干枯等。由大热灼伤阴液,或长期过劳,肾精亏损、肾火亢盛等,使骨枯而髓减所致。

恶露:指产妇分娩后,胞宫内遗留的余血和浊液。一般产后二至三周内恶露应完全排尽,如超过三个星期,仍然持续淋漓不断,或排出很少,均属病理范围。.

恶阻:妊娠早期出现轻微恶心,有时呕吐,是常有的反应,无需治疗,不久可逐渐消失。若恶心呕吐严重,择食或食入即吐,甚则呕吐胆汁或血性物者。

胸痹:是指胸部闷痛,甚至胸痛彻背、短气、喘息不得卧为主的一种病症。包括了中医古籍中的胸痛、心痛、真心痛、厥心痛等病。西医学中的冠心病、胸膜炎、肋间神经痛等病,有与本病相似的表现。

脱疽:又名脱骨疽,脱痈。多发于足趾,溃久则趾自落,故名。包括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和闭塞性动脉粥样硬化。

喉痹:多指发病及病程演变不危急,咽喉红肿疼痛交情,并有轻度吞咽不顺或声音低哑、寒热等证。外感、内伤均可引起,外感以风热居多,内伤以阴虚为常见。

脾瘅:指因多食肥甘,脾热而浊气上泛,口中甜腻之证。日久可变为消渴。

痞块:指腹腔内的积块。

痢疾:为夏秋季常见的急性肠道疾患之一。多因外受湿热疫毒之气,内伤饮食生冷,积滞于肠中所致。主症以大便次数增多而量少,腹痛,里急后重,下粘液及脓血样大便为特征。

痰核:指皮下肿起如核的结块,多由湿痰流聚而成,结块多少不一,不红不肿,不硬不痛,用手触摸,如同果核状软滑而能移动,一般不会化脓溃破。痰核大多生于颈、项、下颌部,亦可见于四肢、肩背。

痹证:有闭阻不通之意。通常多指风、寒、湿三种邪气侵犯肌表经络和骨节,发生关节或肌肉疼痛肿大和重着等一类疾患。

膏淋:症见小便混浊如米泔,或如鼻涕,或如脂膏,溲行不畅。本病可见于丝虫病,泌尿系感染、结核、前列腺炎等疾病。

瘰疬:主要指颈部淋巴结结核。又称“鼠疮”。小者为“瘰”,大者为“疬”。以其形状累累如珠,历历可数,故名。

瘿瘤:瘿与瘤的合称。或单指瘿。瘿:又名大脖子。多指甲状腺肿大一类疾患。发病与水土有关,或忧思郁怒,肝郁不舒,脾失健运,致气滞痰凝而成。症见颈前生长肿物,色红而高突,或蒂小而下垂,有如“缨络”形状。瘤:是在体表生长的赘生物。

臌胀:指腹部胀大,腹皮青筋显露,四肢不肿(或微肿)的病症。多因情志郁结、饮食不节、嗜酒过度、虫积日久,使肝脾损伤,气血瘀滞,水湿不运所致。

瘴疟:指因感受山岚瘴毒而发的一种危重疟疾。主要表现为疟发之时,神识昏迷,狂妄多言,或声音哑喑等。治宜重视当地防治经验,严重者须中西医结合抢救。

瘴毒(山岚瘴气 、瘴气、瘴疠、瘴):《医学正传》:“岭南闽广等处曰瘴气,盖指山岚恶露烟瘴湿热恶气而名之也”。通常多指恶性疟疾。

皔瘕积聚:皔瘕和积聚,都是腹内积块、或胀或痛的一种病症。皔和积是有形的,而且固定不移,痛有定处,病在脏,属血分;瘕和聚是无形的,聚散无常,痛无定处,病在腑,属气分。皔瘕积聚的发生,多因情志抑郁、饮食内伤等,致使肝脾受伤,脏腑失和,气机阻滞,瘀血内停,日久渐积而成。而正气不足,更使本病发生的主要原因。

癫痫:癫证与痫证的合称。癫,指精神错乱一类疾病;痫,指发作性的神志异常疾病。

淋病:淋者,欲尿而不能出,,胀急痛甚;不欲尿而点滴淋沥。相当于泌尿系感染、结石等病。淋病分为气淋、劳淋、血淋、膏淋、石淋、热淋。

淋浊:①淋病与浊病的合称。淋:通常是指小便急迫.短.数.涩痛的病证。浊:指小变混浊。②性病之一种。症见尿时阴-茎痛,精浊下滴如败脓,有恶臭。

痔瘘:即痔疮和肛瘘的合称。初生肛-门不破者称痔;破溃而出脓血,黄水浸淫淋漓久不止者称瘘。

黄疸:身黄、目黄、小便黄是其三大主症。多由感受时邪,或饮食不节,湿热或寒湿内阻中焦,迫使胆汁不循常道所致。

梅核气:多由肝郁气滞痰凝,咽部痰气互结所致。患者自觉咽喉如有梅核堵塞,吞之不下,吐之不出。

麻风:因体虚感受暴疬风毒,或接触传染,内侵血脉而成。初起患部麻木不仁,次成红斑,继则肿溃无脓,久之可蔓延全身肌肤,出现眉落、目损、鼻崩、唇裂、足底穿等重症。本并为慢性传染性皮肤病,必须隔离治疗。

气滞:指体内气的运行不畅,于某一部位产生阻滞的病理。临床表现主要是局部出现胀满或疼痛的症状。气滞久则可引起血瘀,形成“气滞血瘀”,使局部的疼痛加剧(刺痛拒按),甚则结成肿块或腐损肌肉。

血淋:主症为小便涩痛有血。

肺痈:肺部发生痈疡而咳吐脓血的病症。多由外感风邪热毒,蕴阻于肺,热壅血瘀,郁结成痈,久则化脓所致。临床表现有发热寒战,咳嗽,胸痛,气急,吐出腥臭脓性粘痰,甚则咳吐脓血。可见于肺脓疡、支气管扩张等疾患。

劳淋:“其状尿留茎内,数起不出,引小腹痛,小便不利,劳倦即发”,或小便淋漓不已,涩痛不甚,因劳倦过度而发。

表证:外感病邪(风寒或风热之邪)一般先侵袭人的体表和呼吸道,其出现的证候,称为“表证”。又称“感冒”。

疟母:又名劳疟。指疟疾日久不愈,顽痰挟瘀,结于胁下,形成的痞块。相当于久疟形成的脾脏肿大。

疟疾:指以间歇性寒战、高热、出汗为特征的一种疾病。古人观察到本病多发于夏秋季节及山林多蚊地带。

带下:指妇女阴-道流出一种粘性液体,连绵不断,其状如带,名为带下。

疥疮:因风湿热邪郁于皮肤,接触传染。以手指缝最为常见。呈针头大小的丘疹和水泡,痒甚。解放后少见。

丹毒:因患部皮肤红如涂丹,热如火灼故名。初起患部鲜红一片,边缘清楚,灼热,痒痛间作,迅速蔓延扩大,发热恶寒,头痛,口渴;甚者可见壮热烦躁、神昏谵语、恶心呕吐等毒邪内攻之证。

【中医基础理论名词解释】相关文章:

中医的名词解释05-26

中医基础名词解释03-21

中医诊断名词解释03-21

中医名词解释大全02-28

中医妇科名词解释03-21

中医学名词解释整理03-21

药理学名词解释中医学院03-21

养生名词解释03-21

采访名词解释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