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资料网>经典励志>先进性>《再论党的先进性建设

再论党的先进性建设

时间:2022-09-24 05:37:17 先进性 我要投稿

再论党的先进性建设

先进的党必然是内部民-主和推进人民民-主的党。民-主是党的先进性具体而直接的体现,民-主是党的先进性的核心内容和决定因素,民-主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的必然要求和现实选择,民-主是发展党的先进性的内在动力,民-主是党的先进性的政治保障。共-产-党的先进性,不仅在于其宗旨是为人民服务、使命是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而且在于其组织本身是民-主的。恩格斯就曾指出:无产阶级政党其“组织本身是完全民-主的”。列宁也一再强调,无产阶级政党是“按民-主原则建立的”,是“民-主地组织起来的”。可见,民-主是共-产-党先进性的本质规定,是共-产-党的生命线。因此,民-主建设是党的先进性建设的核心,党的先进性建设必然要求大力推进民-主建设。

一、大力推进民-主建设是党的先进性建设的本质要求

(一)大力推进民-主建设是由党的性质宗旨根本任务所决定的。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党的历史使命,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这必然要求党对社会发展和进步产生强大持久的推动作用。而党如何才能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呢?是靠空洞的政治理论昭示?或是靠强权的推行?这些都是靠不住的,即使有点作用,也决不会持久。看一个政党能不能持久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归根结底,是要看一个政党能不能持续调动党员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只有把党员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调动起来,整个社会才会充满生机和活力,才能向前发展和不断进步。要充分调动党员和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管是从宏观层面还是微观层面来说,都离不开政治民-主的发展,因为政治民-主的程度决定着社会的法治程度,而社会的法治程度决定着社会的公平、公正程度,而社会的公平、公正程度直接影响着人们的心理行为和实践行为,而人的心理和实践行为在社会中的直接表现,就是对生活对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方面。也就是说一个保证社会公平、公正的民-主政治氛围,是最有利于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尤其是中国目前的社会里,由于历史的原因和现实的要求,要实现人民民-主,绝对离不开党内民-主的优先发展,换句话说,党内民-主的发展进程决定着人民民-主的发展进程,更进一步说,党的民-主的发展程度决定着党对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推动作用,党的民-主的发展程度和进步状态,决定着党的先进程度。不管是资产阶级政党,还是无产阶级政党,其发展的历史轨迹,无不证明了党的民-主这个体现党的先进性的要件在党的先进性中的核心地位和决定作用。特别是在我国目前的社会里,共-产-党是执政党,看它的先进性的体现,更应看其民-主内质。

(二)大力推进民-主建设是由世界进步的潮流所要求的。 民-主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民-主是世界前进的大潮流,顺者生存,逆者必亡。坚定不移地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既是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需要,也是发展党的先进性的必然要求。党的先进性离不开党的创造力和活力,而党的创造力和活力又与党的民-主是内在地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苏共之所以亡党,原因之一,就是丧失了民-主性。在苏共-党内,上层的事对下隐瞒、封锁,普通党员只有听命服从的责任和义务。党内的主体不是党员,而是党的各级领导。对于各级主要领导来说,既不允许有不同意见和竞争者存在,也没有监督。这样,一旦他犯了错误(往往难免),而又缺乏认识(往往如此),就不可能及时地被党内健康力量依法纠正和取代,由于缺乏民-主性,最终失去创造力和活力而走向衰败。

(三)大力推进民-主建设是促进社会利益矛盾协调、整合的必然要求。随着改革的深入,经济体制的转轨,中国社会的利益格局和利益关系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利益格局和利益关系的调整与变化,使得党整合社会利益的难度相对增加。中国共-产-党有6800多万党员,生活在不同的社会利益群体之中,对不同群体的利益愿望有着深切的感受。因此,发展民-主特别是党内民-主,可以为整合党内不同的政策取向提供一个制度化的对话平台和矛盾缓冲机制,使各种意见能够在沟通中有效实现利益综合;能够使重大问题的决策过程变成充分汲取全党智慧的过程,变成充分讨论思考而逐渐对重大问题取得全党共识的过程,从而把用政治纪律保证的全党政治上的高度统一,牢固地建立在全党共识的思想基础上;能够使党的决策充分反映不同利益群体的利益要求,防止“权力腐-败”,从而使利益的协调整合过程保持平稳,减少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摩擦和冲突,提高人民群众对党的认同感,保证党的决策的顺利执行。而只有发展人民民-主,才能使人民的各种利益诉求得以实现,才能真正防止党的退化,使党永保先进性。所以,发展民-主,协调党与社会的关系、各利益群体的利益关系,本身就是党的先进性的重要体现。

《再论党的先进性建设》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二、大力推进民-主建设就是推动党的先进性建设,展现党的先进性

党的先进性建设必须推进民-主建设,包括党内民-主建设、实行民-主执政、推进人民民-主三大方面。

(一)大力推进党内民-主建设,实现社会主义民-主建设大突破。党内民-主是科学的民-主观念和制度在党内生活中的有机统一,是推进党的发展、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的强大政治力量。只有积极发展党内民-主,才能通过党内民-主推进人民民-主。党内民-主与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两个基本方面。党内民-主是人民民-主赖以发展的前提,制约着人民民-主的发展程度。反过来,人民民-主的发展又会促进党内民-主的发展和完善。党的先进性决定了首先必须在党内发展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相适应的民-主思想、民-主行为、民-主程序,从而在整个社会政治生活中发挥示范、引导和辐射作用。发展党内民-主的关键在于坚持、完善民-主集中制。要以保障党员民-主权利为基础,以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制度和党的委员会制度为重点,从改革体制入手,建立健全充分反映党员和党组织意愿的党内民-主制度。扩大在市、县进行党的代表大会常任制的试点。积极探索党的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发挥代表作用的途径和形式。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完善党委内部的议事和决策机制,进一步发挥党的委员会全体会议的作用。改革和完善党内选举制度。建立和完善党内情况通报制度、情况反映制度和重大决策征求意见制度。

(二)全面实行党的民-主执政,确保执政为民。要强化民-主的观念,把民-主观念充实到执政理念、执政实践之中。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民-主执政的理念,要求提高民-主执政的能力和水平,这需要党提高解决政治生活中重点难点问题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水平。我们党是执政党,全党同志增强执政意识、提高执政本领,关键是要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坚持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科学执政。要实现决策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完善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切实珍惜民力的决策机制,提高科学决策水平。各级决策机关要完善重大决策的规则和程序,建立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建立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事项向社会公示的制度和社会听证制度,完善专家咨询制度,实行决策的论证制和责任制,防止决策的随意性。要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树立科学的用人观念,坚持德才兼备的用人原则,扩大党员、群众对干部选拔任用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形成广纳群贤、人尽其才、能上能下、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防止和减少用人上的失察失误。要建立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从决策的执行等环节加强对权力的监督,重点是加强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的监督,保证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真正用来为人民谋利益。

(三)积极推进人民民-主建设

1、大力加强民-主思想、民-主制度的宣传教育

中国人民特别是农民,几千年来总是受奴役、受管制的,如今讲民-主,许多人根本不知道如何正确行使自己的民-主权利。农民的受教育程度低,民-主的认知能力差,政治参与的非理性色彩浓。如搞村民委员会选举,三四十岁以下的这一代,有点文化,越往上,文化程度越低,许多人不识字,选谁,连个名字都不会写。其实,有很大多数村民对选谁是不感兴趣的。故在村委选举中,个别钻营者趁机操纵选票,使民-主选举流于形式。再有,近些年来,在农村搞了一些普法宣传教育,有些人对法律也略知一二了,但他们对民-主的理解,还是很模糊的,很抽象的。有些农民,只要不触及他家的那一点点看得到、摸得到的眼前利益,对什么选举程序,选举规则,民-主制度,民-主程序,民-主实施,全然无所谓。总而言之,民-主对有些人来说,或者根本不会,或者不愿行使民-主权利,或者胡乱行使民-主权利,任性胡来,不要法律和集中。因此搞好这些人的宣传教育是实现人民民-主的必要条件,也是党的先进性建设的重要任务,党要高度重视。

2、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人民当家作主是全方位的、多层次的,因此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的要求也是全方位的、多层次的。这就要求我们,一方面通过法律制度对社会各政治主体在政治活动过程中的地位作用、职责范围、活动方式作出原则规定,实现民-主制度化;另一方面要建立健全与民-主制度相配套的民-主运行机制,实现民-主规范化、程序化。为此,当前应当重点抓好以下两个方面:

进一步提高基本政治制度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水平。一是要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证人民代表大会及其会落实宪法规定的各项职权,依法履行职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会要坚持群众路线,充分反映各方面的意见,保证立法和决策更好地体现人民的意志;优化人大会的构成,加强人大会的组织建设,进一步提高人大会的决策水平和工作质量。二是要坚持和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充分尊重民-主党派的意见和权益,加强同民-主党派合作共事,更好地发挥我国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特点和优势;保证人民政协发挥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的作用;从制度上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三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进步。

《再论党的先进性建设》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进一步提高各项具体制度和机制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水平。主要内容有: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使人民的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扩大基层民-主,健全基层政治组织和民-主管理制度;完善公开办事制度,建立社会协商对话制度;对干部实现民-主监督,保证人民群众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使民-主生活在基层扎根;深化政府机构改革,转变职能、政企分开,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

(四)从我国国情出发,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民-主发展道路

我国的民-主建设是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因此必须坚持从我国国情出发,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走有中国特色的政治发展道路,而绝不能照搬西方的民-主政治制度模式。

大胆借鉴吸收人类民建设的一切有益成果。社会主义民-主是在批判地继承资本主义民-主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政治运行机制以及政治学说,具有鲜明的阶级属性,不能不加分析批判地利用。对那些反映人类社会政治制度建设一般规律的东西,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对那些与资本主义基本制度相联系,专为资本主义基本制度服务的东西,则应当予以摒弃。正像邓-小-平指出的那样,我们讲民-主,不能搬用资产阶级的民-主,不能搞资产阶级“三权分立”那一套,采用他们那一套,非乱不可。我国的政治发展模式要与我国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水平和发展要求相适应。我们要建设的政治文明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而不是别的政治文明,既有自己的民族性,又有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性。

民-主建设既要积极又要稳妥。我国当前最大的国情,就是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这个阶段,由于经济、文化和历史等因素的制约,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完善必然是一个长期的渐进过程。我们要看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坚定不移地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同时,也要看到我国是一个经济文化还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国家,高度发达的经济文化基础还不具备,封建意识残余根深蒂固,资产阶级思想影响长期存在,在我们的前面还有许多未曾认识和把握的东西。因此,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绝不能操之过急,必须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有步骤、有秩序、积极稳妥地向前推进。只有这样,才能巩固当前来之不易的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大好政治局面,才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有力的政治保证。

民-主建设要注意反对西方霸权主义的干预,警惕西方资本主义的和平演变,坚决走自己的民-主发展道路。西方资本主义从来没有放弃对社会主义的颠覆活动,他们一直再利用民-主、人权等干预我国内政,迷惑我国青年,欲从内部瓦解中国、搞乱中国,使中国永无崛起之日,如使台湾与大陆分离、大肆鼓吹中国威胁论、攻击共-产-党、利用"人权"打压中国、利用“民-主”攻击社会主义制度等等。对此,我党一定要保持高度警惕,坚决斗争,坚定走自己的民-主发展道路的决心,坚定实现中国民-主的信心.

浅谈党的先进性建设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系2017-04-27 22:32 | #2楼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提出体现了党的先进思想理念

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连续发出几个关于“三农”问题的一号文件,使农业在宏观调控中得到加强,农村在城乡统筹中得到发展,农民在增收减负中得到实惠。十六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提出,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是党中央从全局出发作出的重要决策,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我国现阶段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体现,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是我们党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发展阶段和发展任务的科学把握,不仅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科学理论,体现了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迫切要求,也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在解决"三农"问题的思想、理论和实践上的与时俱进和创新发展。代表了亿万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可以说,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本身就体现了党的先进思想理念。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党的先进性建设的主战场

为什么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先进性建设的主战场呢?就全国而言,农村占国土面积的绝大部分,农民占全国人口的60%以上,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中国的现代化,没有城市与农村的和-谐发展,就没有和-谐社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国共-产-党的英明战略,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战略转移,是中国实现全面现代化的崭新起点,指明了新时期共-产-党先进性建设的主战场。

从历史上看,中国革命成功的力量源泉来自农村,得益于农村包围城市,没有农村农民的鼎立支撑,就不会有新中国的诞生;中国改革的成功也是源于农村农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激发了中国人民的巨大力量,促使中国走上了改革开放的康庄大道。历史发展到今天,中国已是总体小康的中国,但内部差别已经达到惊人的地步,特别是农村与城市、中西部与东部的贫富差距巨大。再不重视农村,中国的巨大差别将会引发巨大社会动荡,甚至会断送社会主义的美好前程。因此,只有将新农村建设作为共-产-党先进性建设的主战场,使农村逐步实现现代化,消除农村与城市的巨大差距,实现真正的全民平等,才能体现执政党的先进性。

从人民利益需求看,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改革及发展必须使绝大多数人受益,不能使多数人特别是农民总是受益不够,而少数人(如高-官、资本家等)受益太多;建设投资必须以绝大多数人的利益为重,面向农村农民为主,而不应该以城市为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正是人民利益的根本要求,也是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真正体现,这就必然地成为了党和人民的选择,成为了党的先进性建设的主战场。

三、党的先进性建设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要求的推动作用。

胡-锦-涛同志指出:“党的领导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保证。”①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发挥得如何,直接影响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所以说,党的先进性建设对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意义重大。那么,党的先进性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要求的中又中如何体现呢?

党中央提出的建设新农村目标要求内涵丰富,其中“生产发展”和“生活宽裕”是要建设物质文明,“乡风文明”是要建设精神文明,“村容整洁”是要建设生态文明,“管理民-主”是要建设政治文明。无论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还是生态文明、政治文明建设,都需要有组织有领导地进行,不可能是农民群众的自发行为。比如,要实现“生产发展”,就需要党组织和党员带领群众搞好企业、养殖业、种植业等,多创经济效益,并以此带动和保障粮食生产,使各项生产呈现出一派丰收景象。还有,要实现“乡风文明”,就需要党员带头学雷锋、树新风、讲奉献,爱党、爱国家、爱集体。在正村风、民风、家风、社会风气等方面,当好领头雁。在“村容整洁”方面,也需要党组织和党员在绿化、美化、亮化等方面多动些脑子,使自己的村庄变得树木葱茏,花草相映,干净整洁,清新宜人。在实现“管理民-主”的目标上,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责任更重大,只有做到了企业实行民-主管理,村务实行群众自治,干部实行民-主评议,才能使村民真正成为主人。由此可见,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推进过程中,加强党的的先进性建设意义深远。

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党的先进性建设提出新要求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义新农村,不仅要求党有先进的思想理念,更要求党具有驾驭和处理各种复杂社会矛盾的实际能力和本领和敏锐地把握时代的发展变化,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的能力,才能在实践中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想。因此,具备高水平的执政能力,既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也是党的先进性建设的基本内容。

一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历史性课题,作为新时期破解“三农”问题的历史使命,既是对党的执政能力的重大考验,也是对党的先进性的重大考验。我们党的性质、宗旨和奋斗目标决定了自己的先进性,党的先进性又决定和影响着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如何最大限度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把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分发挥出来;如何有效协调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不断在发展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如何解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中的突出问题和困难,夯实党执政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如何切实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维护社会稳定,保证广大人民群众安居乐业;是一个执政党应该解决的问题,解决的效果体现着一个政党的先进性,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就是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确保我们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所以说,在新农村建设中,要把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要求贯穿和体现在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建设的各个方面,贯穿和体现在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四位一体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当中,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着力提高党领导和完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历史任务的能力,把党的先进性建设放到缩小城乡差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上来,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进程中,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其根本目的就是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夯实我们党领导人民长期执政的基础,提高我们党领导改革发展的能力。

二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基层组织和广大党员创新思想提高服务能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党的先进性建设提供了一个卓有成效的载体。为广大农村基层进行物质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以及破解"三农"问题找到了结合点,但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因此,基层组织和广大党员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作用至关重要。基层组织要结合实际创新载体,加快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广大党员要率先垂范,团结带领群众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贵州省余庆县围绕中央提出的建设新农村“20字”目标要求开展了“四在农家”创建活动(富在农家增收入、学在农家长智惠、乐在农家爽精神、美在农家展风貌)从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这个农民最关心、最迫切、也是容易见效的事情入手,抓住农民致富和优先发展农村生产力这个核心,着力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它为农民增加了收入、丰富了精神生活,也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活力,改变了村容村貌、切实保障了农民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发挥了农民的创造力,建立健全了民-主管理制度,从根本满足了农民群众求富、求学、求乐、求美的愿望。贵州余庆的实践表明:在新农村建设中,各级党组织要积极思考,创新思路,只要从顺民-意、合民情的事着手,尊重农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和维护好农民切身利益,就能领导和组织好亿万农民群众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总之,党的先进性建设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是以胡-锦-涛同志为的党中央着眼于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在准确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提出的重大的战略任务。完成这一重大战略任务,必将是一个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只有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出发,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用科学发展观理顺社会关系,认清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党的先进性建设之间的互动关系,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为破解“三农”问题的一个新举措;作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主战场,用党的先进性建设的成果去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新时期提高发展质量,夯实发展基础,增强发展后劲,在实践中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和-谐发展之路,不断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境界。

【再论党的先进性建设】相关文章:

再论党的先进性建设与执政能力建设03-23

论党的先进性建设03-23

论加强党的依法执政能力与党的先进性建设03-23

论党的先进性建设与和-谐社会的构建03-23

党的先进性建设与党的执政能力建设03-23

党的先进性建设03-23

论党的先进性建设与基层党建工作创新03-23

论高校党的先进性建设与和-谐校园的构建03-23

党的先进性建设的历史经验和再实践思路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