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资料网>综合资料>《我国食品安全的发展现状

我国食品安全的发展现状

时间:2022-03-25 12:23:36 综合资料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我国食品安全的发展现状

随着经济社会不断进步,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发展,人们饮食文化日益多样化,食品卫生与安全成为备受关注的热门话题。“苏丹红事件“,”禽流感”还有“三鹿奶粉事件”,无一不牵动着广大民众的心。接连不断发生的恶性食品安全事故引发了人们对食品安全的高度关注,要重新审视这一已上升到国家公共安全高度的问题,更要加大对食品安全的监管力度。

食品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物质,是人们生活中最基本的必需品。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食品产业获得了空前的发展。各种新型食品层出不穷,食品产业已经在国家众多产业中占支柱地位。在食品的三要素中(安全、营养、食欲),安全是消费者选择食品的首要标准。近几年来,在世界范围内不断出现了食品的安全事件,如英国“疯牛病”和“口蹄疫”事件、比利时“二恶英”事件,国内的苏丹红、吊白块、毒米、毒油、孔雀石绿、瘦肉精、三聚氰胺等事件,使得我国乃至全球的食品安全问题形势十分严峻。日益加剧的环境污染和频繁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对人们的健康和生命造成了巨大的威胁,食品安全问题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

一、我国食品安全现状

根据我目前搜集的资料显示,中国食品安全目前存在的问题分为如下几类:

(1)化学污染带来的食品安全问题 。兽药残留、环境污染物和生化学污染素主要包括农物毒素。(1环境污染对食品安全的威胁江河、湖泊、近海等污染

是导致食品不安全的重要因素。目前全国有850条河流、多个湖泊和近海区域受到130不同程度的污染,其中51个湖泊藻类污染及富营养化程 这些被污染水体中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和重金属度严重。会在农、水产品中富集,畜、进而对人体健康构成严重危农业部对14个经济发达的省会城市的2 110害。2000 年, 个蔬菜样品进行检测, 结果重金属超标的占23.5%。

(2)种植与养殖造成的源头污染 农药、兽药、生长调节剂等农用化学品的大量使用化肥,从源头上给食品安全带来极大隐患。全国每年氮肥的 使用量高达2 500万t,农药超过130万t,单位面积使用量分别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倍2倍。过量地施用化肥会造成蔬菜中硝酸盐积累增加,对人体造成危害。农药残留超标兽药、生物激素和生长促进剂使用不当,以及养殖环境的污染,都造成大量含有危害物质的粮食、蔬菜、水果、肉制品、乳制品等不合格产品充斥着市场。

(3)微生物及其毒素污染造成的食源性疾病问题 。由致病微生物及其毒素引起的食物中毒现象大量存在。例如,沙门菌病、弧菌病、肠出血型大肠杆菌等。

(4)食品加工生产过程引发的食品安全问题 。食品加工生产过程造成的食品安全问题主要包括生产加工企业未能严格按照工艺要求、食品安全标准操作,例如:微生物杀灭不完全导致病原微生物大量繁殖、超量使用、滥用食品添加剂。此外,保健食品、转基因食品、辐照食品的安全性也越来越多地引起各方面的普遍关注。

(5)违法生产、经营带来的食品安全问题无证、无照非法生产经营食品问题依然严重,食品弄虚作假等违产经营企业法律意识淡漠,重生产轻卫生、法现象给食品安全带来很大隐患。

另外,还有一些因素导致食品安全问题日益严重:

(1)食品流通环节经营秩序不规范。一是位数众多的食品经营企业小而乱,溯源管理难,分级包装水平低,甚至违法使用不合格包装物。二是有些企业在食品收购、储藏和运输过程中,过量使用防腐剂、保鲜剂。三是部分经营者销售假冒伪劣食品、变质食品。还有的在农村市场、城乡结合部及校园周边兜售无厂名厂址、无出厂合格证、无保质期的“三无”食品、假冒伪劣食品,严重危害城乡居民和未成年人的身体健康。

(2)新技术新资源的应用带来新的食品安全隐患。随着食品工业的迅速发

展,大量食品新资源、添加剂新品种、新型包装材料、新工艺以及现代生物技术、酶制剂等新技术不断出现,造成直接应用于食品及间接与食品接触的化学物质日益增多,已经成为亟待重视和研究的问题。

(3)检测水平低,不能满足当前的需要。我国食品安全检验检测机构分布在农业部、卫生部、国家质检总局等多个政府部门,多部门从事同一种行为的管理,切入点和管理手段基本相仿,使本来稀缺的资源更加捉襟见肘,影响了食品安全的监督力度和震慑威力。新的快速、灵敏的检测手段,如基因探针、多聚酶链反应等分子生物学技术已应用于食源性病原体检验,但在我国仍主要用于研究单位。

(4)食品安全保障队伍素质有待提高。食品生产、经营与管理机构中懂得食品安全专业知识的技术人员极其匮乏,食品生产部门、各类农贸市场、食品市场的管理机构中既懂宏观管理又懂得专业知识、能为消费者把好食品安全卫生关的技术人员也极其匮乏。社会对食品安全专业的人才需求是很大的,但高校的相关专业却已经萎缩和消亡,缺乏高素质的食品安全研究和检验检测队伍,科技成果和技术储备严重不足。鉴于此,无法对与食品安全技术有关的法规、标准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缺乏监测网络和实验室分析手段。

《我国食品安全的发展现状》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二、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对策

1、加强食品安全法律建设和法制管理。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加强国外食品安全法律标准的研究、消化,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建立我国食品安全法律、行政法规、行政规章、地方法规、行政规章、规范性文件等多层式法律体系,探索和发展既和国际接轨,又符合国情的理论、方法和体系。

2、建立新的食品安全政策支持体系、宏观调控体系和管理体制。我们可借鉴世界上一些国家的做法,针对我国国情来建立农业管理部门与食品工业管理部门合一,对农业和食品工业实行一体化管理的机构。

3、加快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建立起我国食品安全信用体系的基本框架和运行机制,使我国食品安全迈上一个新台阶。在制度规范上,建立起食品安全信用的监管体制、征信制度、评价制度、披露制度、服务制度、奖惩制度等,使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的主要方面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4、推进体制改革 加强监督队伍建设。为了保证卫生监督的公正,加大食品卫生监督的力度,改革卫生监督体制,集中原来分散的卫生监督职能,撤销市、

县级卫生防疫站、公共卫生监督所、劳动卫生监察所,组建新的卫生监督所,承担面向社会的综合卫生监督执法任务。做好发展规划,推动食品行业稳步发展。建立和完善食品安全法制保障体系、食品安全预警和控制体系、食品安全监管和卫生监督体系三大目标以及具体指标,同时从经费、人员、组织、管理等方面落实目标实现的保障措施,为食品卫生监督工作明确工作的重点和努力的方向。

5、规范食品市场、经济秩序进一步深化。将整顿和规范食品市场经济秩序工作和食品药品放心工程实施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各级卫生行政部门严格执法,对违反《食品卫生法》制售假冒伪劣食品,坑害消费者的不法生产经营者坚决查处,有力打击制售假冒伪劣食品活动,维护广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6、加强现有法律法规的惩罚力度,依法加强权力监督,实施对食品安全的有效保护。各级人大作为地方最具权威的监督机构,依法实施法律监督和经济工作监督,是宪法赋予的职权,应充分发挥其监督作用,果断启动监督程序,依法加强监督,及时发现、纠正和撤销违法的危害食品安全的行政行为。

我国食品卫生监督管理制度正在日趋完善,食品安全还面临着许多机遇和挑战。我们切实担负起保障食品安全的政治责任,进一步加大食品卫生法宣传力度,继续采取各种措施,不断巩固和深化食品专项打假斗争的成果,努力开创食品安全管理工作的新局面。

我国食品安全现状及发展2017-05-16 13:25 | #2楼

一.我国食品安全的现状

目前我国食品安全状况并不令人乐观:剧毒农药,兽药的大量使用;添加剂的误用,滥用;各种工业,环境污染物的存在;有害元素,微生物和各种病原体的污染;也有害生物和疫病的多次发现;生物技术和食品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带来的可能的负面效应;周边国家疫情的频繁发生;国内外人口流动的增加,新疾病的出现和原已消灭的重大疫情的死灰复燃等。近年来市场上不断发现食物增加吊白块,鸡鸭饲喂激素,面粉增白剂,海鲜用甲醛浸泡,还有水果上喷施催熟剂,膨大剂,在蔬菜上喷施剧毒农药等案例。2003年,含敌敌畏的金华火腿,对肠道粘膜有影响,可能致死;2004年,劣质奶粉:“大头娃娃”,营养不良导致免疫力低下,严重可致死;2017年,含瘦肉精的猪肉,人食用会出现头晕,恶心,手脚颤抖,甚至心脏骤停导致昏迷死亡;2017年,含三聚氰胺的三鹿婴幼儿奶粉诸如毒奶粉,可能导致肾结石,肾衰竭等泌尿疾病,严重者可致死。这些频频曝光的食品加工中的黑幕对消费者来说已不再陌生。各级监管部门针对于此的执法检查,也始终没有停止过,而且还会在每年的元旦,春节等重大节日前加大执法检查的力度,在2017还进行了全国食品安全隐患大排查。并相继制定了各种法律条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等等,可见我国对食品安全的整治力度有着铁的手腕。但令人不解的是,这些年来,各级监管部门的工作不可谓不努力,但劣质食品依然层出不穷,正如紧接着上演的含有“三聚氰胺”成分的食品不断曝光,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健康,时时令我们提心吊胆。[2]

食品安全问题似有愈演愈烈之势,概括起来,有如下三个特点。[3]一是问题食品的涉及面越来越广。问题食品已从过去的粮油肉禽蛋菜豆制品,水产品等传统主副食品。扩展到水果,酒类,南北干货类,奶制品,炒货食品等,呈立体式,全方位态势。二是问题食品的危害程度越来越深,已从食品外部的卫生危害走向了食品内部的安全危害。过去只注意食品细菌总数,现在是深入食品内部的农药,化肥,化学品残留。三是制毒制劣手段越来越多样化,越来越深入,越来越隐蔽,从食品外部的走向内部的,从物理的走向化学的。从曝光的有毒食品看,犯罪分子制毒制假手段花样翻新,五花八门。真是不怕你做不到就怕你想不到。

《我国食品安全的发展现状》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4,5].

二.食品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

我国目前正处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期间,原有制度在新的经济形势下明显有些

“力不从心”,这就给一些不法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他们利用当前法律的盲点和漏洞,大肆造假,以谋取不法利润。当前社会大众对食品安全观念的淡漠也加重了食品安全的危险,而且当前的政管力度尚需加强也是原因之一,个别地方政府出于对保护地方利益或一己私利的考虑,对于食品造假者采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更加助长了造假者的嚣张气焰。此外,当前社会“金钱至上”“利润第一”的道德观无疑更加深了造假者的危害性。

总而言之,食品安全问题频发,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6]第一,安全和管理不规范所致。毒奶粉,毒餐盒,毒豆芽等等一系列的食品安全事件,最终所有的原因都指向了公共化监管体系的缺失。实际上,公共监管体系一直存在,只是在各层级,各部门的监管力度上打了折扣,如果按照相关法律条例及职责赋予加以日常监管,各尽其责,而非等待事件大规模扩散并爆发后才匆忙行动,将会有效遏制危害人民健康的事件发生。第二,部分商人缺乏公德心所致。“无商不奸”在中国已经有了上千年的传承,而且在当今市场经济和社会形态下,大有进一步发扬光大的趋势,总有部分商人群体严重缺乏公德心。第三,利益驱动所致及庞大的市场诱-惑所致。不法商人往往为了一己经济私利,不惜昧着良心去伤害广大食客的身体,因为即使这样,只要不是客观原因导致的食品安全问题出现,商人们就不愁巨大的获利空间。而中国人口众多,食品市场空间大,盲从心理重,任意食品只要有包装,宣传,处理得当,一定会有巨大的市场存在。第四,政策法规不健全,虽然已经颁布了一些相关的法律文献,但也只是一方面的,不能盖全方位的问题。第五,媒体误导草木皆兵,由媒体报道引发的轩然大波,不得不通过权威部门发布的权威数据来消除,包括国际间的贸易往来也因此受到了巨大的冲击。甲醛啤酒事件,——“国产啤酒95%含有甲醛”的说法是否有夸大事实的嫌疑,或者说这样的“事实”报道能不能在媒体职业操守范围内经过严格的核实而避免。另外,同行业竞争对手的恶性竞争,也是导致此“闹剧”时有发生的原因。第五,标准滞后,国家监管部门因根据国际标准及时修改旧标准,尤其是在食品健康安全方面更要与国际接轨。

纵观种种原因,我们不难发现目前食品安全问题并不是一个孤立的现象,而是跟我们目前特殊的社会大环境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只要从众多方面着手,才能有效解决当前问题。

三.加强食品安全的几点建议[7],[8],[9]

餐饮服务食品安全

创建监管机制,落实监管责任,提升监管能力,推进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整顿工作,务求在查处无证经营行为,加强现场监督检查,落实索证索票制度,加大监督抽验力度,创建示范工程强化重大保障。通过请专家解读,办班培训,研讨座谈等多种方式,加强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业务和法律法规知识培训,帮助执法人员熟悉相关行政审批,行政处罚,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的要求,增强法律意识和责任意识,树立科学监管,执法为民的良好形象。充分发挥各类媒体的作用,广泛宣传食品安全知识,提高广大消费者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并督促,检查,指导餐饮服务提供者加强有关法律知识的学习,提升食品安全的第一责任人的责任意识,守法经营,诚信经营,营造“企业支持,百姓欢迎,社会关注”的良好氛围和工作环境。

校园食品安全

突出重点排查,及时整改隐患。根据后勤服务的特点,该中心突出餐饮,水电,物业,

交通运输,医务等安全重点,组织有关人员,不定时对食堂及服务网点等重点场所进行安全隐患排查,查找薄弱环节,及时发现事故隐患。对检查出来的安全隐患,及时分工专人整改。定人定点监督,确保饮食卫生安全。饮食卫生安全直接关系到学校广大师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是学校后勤服务中心重中之重的工作。检测监督食堂及服务网点不加工已经变质或有异味的蔬菜,肉,鱼,禽等半成品,不使用不符合卫生标准的原材料,并且做好食品留样专人,专具登记管理,检查督促食堂和服务网点工作人员持有效健康证上岗,检查督促各食堂和服务网点工作人员经常保持个人清洁卫生。同时在各食堂醒目处设立“食堂监管责任人及联系电话”标示牌,师生发现食堂饮食卫生安全有问题时,可及时拨打电话投诉,要求及时解决问题。

旅行食品安全

不宜购买流动商贩出售的食品,要在正规,有信誉的商场,超市购买。注意看食品经营者是否具有《营业执照》《食品流通许可证》及所售食品检验合格的证明。购买食品时,尽量选择预包装食品,索取并保留相关单据,如出现问题可作为投诉或申诉的重要依据。查看食品包装是否存在破损或外漏的情况,是否有膨胀起鼓的现象,若有此现象,表明食品可能已经被污染或变质。看包装和标签上生产厂家的名称,地址,电话是否齐全,是否标注了生产日期和保质期,是否注有配料表,生产批准文号,QS标志等,还要注意储存条件提示。 购买进口的预包装食品,要注意看是否有中文标签,中文说明书。还应当看包装上是否有食品的原产地以及国内代理商的名称,地址和联系方式。注意直接入口食品是否采取防蝇,防虫,防尘等防护措施并使用专用售货工具销售。

具体而言,我个人通过分析当前我国的食品安全现状,通过上网,查阅相关资料,又得出了以下几条应对策略,下面简要列举一下我个人的观点。[10],[11],[12],[13]

建立健全的食品安全综合监管机制。创新食品安全综合监管机制,构建食品安全工作新格局。一是建立统一,高效的决策指挥系统。在各级政府的统领下,充实和完善现有市,县,和乡村三级食品安全协调机构,形成坚强有力的食品安全工作决策指挥系统;按照中央关于食品安全工作地方政府总负责的要求,健全并落实重大食品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制度,做到权责分明,指挥有力,工作到位。二是建立主题明确的综合协调系统。强化各级食品安全协调机构及其办公室职能,发挥其作用,出对食品安全各职能部门工作进行组织协调,监督监办之外,应赋予其综合执法职能,负责重要行动或重大安全的执法查处工作。三是建立统筹协作的技术检测系统。整合食品安全监督检测资源,更新检测设备,实施食品安全质量抽验工作计划,经费分配,项目安排,部门分工,采样方法和结果分析,资料汇总,要从源头上加强管理,加强食品安全监制。

集中整治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严厉打击黑作坊,坚决取缔无证无照生产加工食品行为,取缔无卫生许可证,无营业执照,无生产许可证的生产加工企业。[14]

构建食品安全评估评价体系和食品安全信息体系。以国家级食品质检机构和食品安全专家为专业技术支持,对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和评估,形成风险评估报告,对可能造成的危害进行预测,及时发布预警公告;同时基于评估报告提出有针对性的控制措施,作为预防重大食品安全事件决策的技术依据,提高国内生产加工环节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分析与风险预警的能力和水平。

完善食品安全相关标准和相关认证。进一步加大食品安全标准的制定修订工作的力度;推动我国食品安全标准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进程;根据我国食品生产,加工和流通领域具体情况,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过渡标准或分级标准;建立健全全国统一的食品认证体系,完善认证制度,加快我国食品认证的国际互认的进程。全面实施食品安全“绿色”工程。贯彻“绿色”理念,积极采取保障食品安全的有效措施。首先,建立“绿色”食品基地。强化食品污染源头治理,高起点,高标准规划发展绿色食品生产基地。蔬菜生产要远离矿区,脱离产棉区,并在蔬菜基地设立监测站,对水源和土壤环境及蔬菜农药残留进行严密监测。采取公司加农户的形式,组织现有分散的蔬菜种植户共同承担食品安全责任和义务。逐步在乡镇以上所在地和水源地建设污水处理设施,推广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对人畜粪便惊醒资源化利用,在水源保护区周围划定产棉,采矿选矿和畜禽水产规模养殖禁止区域,严格防治各种有毒有害物质对水资源和种植养殖基地的污染。其次,发展“绿色”食品市场。把创建“绿色”食品市场列入当地政府为民办实事的项目,尤其对农贸市场实行统一规划建设,同意改造布局,统一清理整顿,使之净化,美化,有序化。

加强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和重大事件应急体系建设。完善食品安全应急反应机制,建立实施食品安全快速反映联动机制;全面加大食品安全重大事故的督查督办力度,健全食品安全事故查处机制,建立食品安全重大事故回访督查制度和食品安全重大事故责任追究制度。

继续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严厉打击生产经营假冒伪劣食品行为,重点开展高风险食品安全专项整治;继续整顿和规范食品广告,重点整治中小城市食品广告;全面加强农村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全面提升农村食品安全保障能力。

加强进出口食品安全安全管理。建立和完善进口食品质量安全准入制度,制定科学合理,与国际接轨的准入程序;提高进口食品检验检疫的有效性;完善进口食品检查制度;建立完善的进出口食品安全技术法规体系,制定进出口食品质量安全控制范围,制定,修订与食品检测相关的检验检疫行业标准。[10]

大力发挥新闻媒体及社会舆-论的指导和监督作用。食品安全关系千家万户,是一项群众性和政策性都很强的系统工程,应动员全社会共同参与。其一,充分利用镇府机关及部门网站和报纸,电台,电视台,等舆-论宣传阵地,有计划报道食品安全新动态,新信息,新知识。其二,有步骤的组织食品安全宣传活动,进社区,进乡村,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并设置专兼职食品安全信息员。其三,在市县及乡镇成立食品安全咨询投诉和救援中心,开通举报电话,负责受理有关食品安全的咨询,投诉和应急救援工作;健全食品安全监督网络,充分发挥社区和乡村食品安全协管员和信息员的帮手作用。其四,定期召开食品安全新闻发布会,向人民群众提供食品安全预警信息,揭露食品安全事件,曝光制售假冒伪劣食品的“黑名单”,维护和保障人民群众的食品安全知情权和监督权。

除此之外,我们也要看到,在解决食品安全问题上,仅仅靠完善食品监管体制是不够的,从这些食品安全事件中,我们可以看到,作为商人的一种道德缺失问题。厂商和以追求财富,将人民生命健康安全置之不理?这些事件损坏了市场经济的秩序,挑战了社会文明的底线。一个以人为本的现代社会,绝不能放任见利忘义的行为,绝不允许基本道德的失守。 总结

食品安全问题所暴露的体制问题和道德缺失,也向全社会发出了预警信号。在一个国家

的文明框架中,道德与法律唇齿相依,缺一不可。必须做到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并举,在我们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完善现有法律法规所存在的问题,填补在执法过程中出现的法律空白和盲点,加大执法力度,使食品安全问题能够有法可依,同时为道德建设提供强而有力的法律保障,同时一刻也不能放松道德建设,只有在全社会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大力加强公民道德,职业道德,企业道德,社会道德建设,在全社会形成诚信守法的良好氛围,才能有效构筑牢固的社会文明防线,全面推进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15]

【我国食品安全的发展现状】相关文章:

我国旅游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05-10

我国民办教育的现状及发展对策05-19

我国薪酬制度的现状05-18

2016年我国民办教育行业发展现状分析05-19

我国的薪酬制度发展05-19

我国网络直播市场现状分析05-19

薪酬制度的发展现状05-18

中国民办教育的发展与现状05-19

藏医药现状及发展调研报告05-05

我国电镀企业未来发展前景与展望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