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备考

届上海市闵行区高三语文一模拟试卷及答案

时间:2021-12-04 12:03:34 高考备考 我要投稿

2018届上海市闵行区高三语文一模拟试卷及答案

  十年寒窗埋头苦读,一朝高考做如意郎,要想在高考中脱颖而出就快来做模拟试卷吧,以下是百分网小编为你整理的2018届上海市闵行区高三语文一模拟试卷,希望能帮到你。

2018届上海市闵行区高三语文一模拟试卷及答案

  2018届上海市闵行区高三语文一模拟试卷题目

  一 积累应用 10分

  1.默写。(3分)

  ⑴ ,误几回、天际识归舟?(柳永《八声甘州》)

  ⑵三山半落青天外, 。(李白《登金陵凤凰台》)

  ⑶ ,为谁流下潇湘去。(秦观《踏莎行?郴州旅舍》)

  2. 下列诗句中,没有用典的一项是( )(1分)

  A.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B.可怜后主还寺庙,日暮聊为《梁甫吟》。

  C.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

  D.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3. 下列诗句中,未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1分)

  A.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B.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C.落花水香茅舍晚,断桥头卖鱼人散。

  D.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4. 古人常以荷花喻人,下列诗歌中的荷花,不具此意的一项是( )(1分)

  A. 秋荷独后时,摇落见风姿。无力争先发,非因后出奇。

  B. 世间花叶不相伦,花入金盆叶作尘。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

  C. 涉江玩秋水,爱此红蕖鲜。攀荷弄其珠,荡漾不成圆。

  D.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5. 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比拟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1分)

  A.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B.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C.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D. 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

  6. 春节将至,某汽车运输公司的停车场要贴一副对联,下列不宜作为春联的一项是( )

  A.平安靠好司机,场兴有主人翁。

  B.注意交通安全,遵守交通规则。

  C.大干快上多装,争分夺秒快跑。

  D.场兴我兴皆兴,场荣我荣俱荣。

  7. 下列各项排序,最适合填入空格处的一项是( )(2分)

  保障发展权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作为当今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共同捍卫人类发展权利,相信我们这个世界一定会变得更加美好。 (摘自《人民日报 》2016 年 12 月 2 日)

  ①也需要国际社会携起手来

  ②中国仍然面临着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等问题

  ③互鉴发展经验

  ④还需作出更大努力

  ⑤实现更高水平的发展

  A. ②①⑤③④ B. ④②③①⑤ C. ②⑤④①③ D. ④①③②⑤

  二 阅读 7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8—13题。(16分)

  科学大数据与数字地球

  郭华东等

  ①19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爆发,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以文字为载体的数据量大约每10年翻一番;从工业化时代进入到信息化时代后,信息技术革命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对社会、科技、经济变革的发展起着决定作用,数据量以每3年翻一番的速度持续增长;近10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的快速发展,音频、视频、文字、图片等半结构化、非结构化的数据大量涌现,社交网络、物联网、云计算被广泛应用,使得数据存储量、规模、种类飞速增长,大数据时代已悄然来临。2012年12月,IDC发布的“2020 年的数字宇宙”报告中指出(图1),数据量将 ,预计 全球数据总量达40ZB。

  ②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国内外学术界正在从各种角度来分析和理解大数据的概念与内涵。当前的大数据定义主要通过两种不同的视角试图刻画大数据的外部特征:一种是相对特征,即在用户可接受的时间范围内,使用普通设备不能获取、管理和处理的数据集;另一种是绝对特征,即体量大、类型多、真实性、变化速度快。

  ③因此,与传统的逻辑推理研究不同,大数据研究是对数量巨大的数据做统计性的搜索、比较、聚类和分类等分析归纳,进行“相关分析”,重点关注所谓“相关性”,即2个或2个以上变量的取值之间存在某种规律性,目的在于找出数据集隐藏的相互关系网。

  ④在科学研究数据与日俱增的今天,我们把与科学相关的大数据称之为科学大数据。科学大数据将复杂性、综合性、全球性和信息与通信技术高度集成性等诸多特点融于一身,其研究方法也正在从单一学科向多学科、跨学科方向转变,从自然科学向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充分融合方向过渡,从个人或者小型科研团体向国际科学组织方向发展。

  ⑤科学家不仅通过对广泛的数据实时、动态地监测与分析来解决难以解决或不可触及的科学问题,更是把数据作为科学研究的对象和工具,基于数据来思考、设计和实施科学研究。科学大数据正在使科学世界发生变化,科学研究已进入了一个全新的范式——数据密集型科学范式。近年来,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投入了大量资金支持数据密集型科学计算。其中, 由戴尔公司研发的超级计算机“Stampede”已正式服役,其综合处理能力、高可用性和高性能能力超群。美国南加州地震中心利用Stampede 预测了加州破坏性地震的频率。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利用Stampede,通过详细的数据建模更好地描述了从南极洲到海洋的冰川流动。

  ⑥人类已进入“大数据时代”。作为一种技术创新,大数据计算符合一般的技术创新、发展、成熟规律。按照技术成熟度曲线(见图2),近20 年来新科技的成熟演变速度及要达到成熟所需的时间一般分成5个阶段。

  ⑦大数据研究面临着学科间的不平衡,当前大数据的技术与方法研究主要集中在互联网大数据和商业大数据的相关应用,而在产生科学大数据的典型学科中较少受到关注。事实上,以这些学科为代表的科学大数据具有异于互联网大数据的特征以及丰富内涵,对于科学大数据的深入研究将有助于建立大数据学科的理论体系和技术框架。

  ⑧科学大数据是地球科学发现与知识创新的引擎,是人类认识行星地球的钥匙。科学大数据的发展应从顶层设计制定国家层面大数据战略,配置大数据研究资源,开展大数据基础理论研究,推动大数据在各领域的应用。科学大数据几乎涵盖了科学界的各领域,可运用到各行各业,它对科技、经济和社会的推动有着光明的前景。我国应加速发展大数据科学,有序组织科学大数据研究,以推动地球科学和相关科学技术的跨越性发展。数字地球是科学大数据的典型学科,数字地球学科中的数据获取与组织、分析、应用体现着科学大数据几乎全部特征。从科学大数据的'角度分析,可以认为数字地球就是地球大数据,或者说数字地球就是基于地球大数据发展的学科方向。

  (选自2014年《中国科学》,有删改)

  8.阅读第①段并根据图1填空:

  数据量将 ,预计 全球数据总量达40ZB。(3分)

  9.阅读第②段,请给“大数据”下一个定义。(3分)

  10.请概括第③段的内容。(2分)

  11.第⑤段中,作者举超级计算机“Stampede”例子的目的是什么?(3分)

  12.阅读第⑥段,根据图2,用语言描述近20年来大数据发展的概况。(3分)

  13.下列对⑦⑧两段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当前大数据的技术与方法研究在产生科学中受到关注。

  B. 深入研究科学大数据有利于建立大数据学科理论体系。

  C. 科学大数据是知识创新的引擎,是人类认识行星的钥匙。

  D. 数字地球学科中的数据体现着科学大数据时代部分特征。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14—18题。(16分)

  蟋蟀在堂

  ①我的房子前面有一个长满了杂草的园子,杂草上飞舞着一些叫不出名字的蝶子。不远处,点缀着豆角花的绿篱外是脉脉的流水,旁立着一排墨绿色的烟树,河静静地流着,树静静地立着,都不愿意弄出更多的声响。

  ②我常常这样看着园子,看着杂草在风中静默,看着粉蝶寂寞地飞来飞去。秋深了,种子随风飘荡、落入泥土,那些草儿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全无归于泥土的喜悦。也许,它们知道时令已秋,寒冬将至,心中带着些莫名的悲伤吧。偏巧天气也不太好,时不时零星地飘着些细雨,狗尾巴草耷拉着脑袋,偶尔懒懒地晃动一下,薄薄的寒意透过窗子沁到屋子里来。

  ③上个月从城里搬到乡下,心里也像这园子一样空落落的,长满了往事的杂草在风里摇曳。早上的鸟声似乎是相熟的,透着些惊喜和顽皮,却又千篇一律。到了晚上,窗外阵阵蟋蟀的鸣声,整齐中又有些参差的调子,倒确实是携带着不少的凄凉。一晃之间,已经有将近二十年没有住过一楼了,没有细细地看过园子里的花草,没有那样真切地听过蟋蟀们的鸣唱了。

  ④十五六年前,我住在故乡一座城市底楼的宿舍里。房子的前面是一个球场,到了暑假,球场边上便长满了三四十公分高的杂草。右前方有一个沙坑,刚满周岁的儿子常常到沙坑里脱了鞋玩沙子,沙子把他的脚丫弄得痒痒的,儿子说“丫丫眯眼了”,那情景仿佛就在目前。杂草里还生了一些南瓜,粗大的翠绿色的藤蔓倔强地蔓延着,在杂草间掘出一条生路,那情境至今叫我惊异。到了南瓜成熟的时候,我和妻子一齐动手,竟大大小小收获了十几个,弯曲的瓜身上挂着一层白霜儿,与深黄色的瓜体相映生色。那片杂草曾是儿子的乐园,到处是蟋蟀们的身影,窗外天天一地虫声,而我却从来没有侧耳倾听过,更不用说细细地玩味了,——或许,年轻时不会特别在意蟋蟀那可有可无的鸣声吧。儿子后来花了很多时间研究昆虫,买了很多关于它们的书,几乎成了一个小专家,说得清好多种昆虫的来龙去脉,而今也对蟋蟀们毫无兴趣了。

  ⑤时间再倒退回去,和蟋蟀有关的记忆是一道菜。故乡广袤的田野是蟋蟀们最后的狂欢所,每到秋收时节,砍倒玉米秸秆后的田里到处是蹦跳着的蟋蟀们的身影,种了豆子、芋头、花生的翻耕的土地里也到处是它们的身影。有点闲空,人们便捉蟋蟀,用狗尾巴草将它们串在一起,弄个三五串,便可以带回去下酒。先把蟋蟀的头拔掉,清除胃囊,然后过油,略略一炸,便可以入盘了。运气好的时候,还会捉上一串蚂蚱。乡下有句夸张的话:一只蚂蚱腿,可下半斤酒。蟋蟀不如蚂蚱美味,半盘下半斤酒总是不错的。父亲喜欢用它下酒,再配上几样时鲜,比如把新鲜的花生捣碎,用鲜红的辣椒来炒,或是汆一盘微山湖的藕片,或是一碟可以生吃的豆角。

  ⑥老家的院子在村子的东南角上,临近田地,每到秋深,屋子里便会钻进很多蟋蟀,有时候它们还会跑到被子上来。前几天,我的屋子里也住进了蟋蟀,一到晚上九、十点钟,它便应和着屋外的同伴们叫起来。杜诗云:“促织甚微细,哀音何动人。草根吟不稳,床下夜相亲”,说的就是类似的情形吧。只是那声音已与前几天有些异样。八月的虫声,中气足,高亢慷慨,若烈士之音;九月的虫声,缓慢中杂了些颓唐,若病夫之哀。高昂激越的东西渐渐消失了,生命似乎在焦灼中耗去了大半能量。《诗经•蟋蟀》云:“蟋蟀在堂,岁聿其莫”,意思是说,蟋蟀在堂屋鸣叫,一年又匆匆到了岁末。每读这首诗,我都会莫名地感伤,今夜雨中听那凄凉的虫声,则不由想起以前的琐事来。解诗的人说《蟋蟀》宣扬的是及时行乐,也有人说它“忧深思远”,也许各有其道理吧。时间总是很残忍地从你身上拿走很多东西,却再也不把它们还给你,人们不及时行乐又能怎么样呢?倘若一味地及时行乐,忧思也就不再是真正的忧思了。

  ⑦我在屋子里一边写东西,一边听着那起起落落的虫声,忽然很想喝酒。 (有删改)

  14.下列对第②段中景物描写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运用了比拟手法来描写景物。 B.营造出了幽静、凄清的氛围。

  C.静中有动融入了作者的情感。 D.反衬出“我”对生命的感悟。

  15.请赏析第③段的画线句。(3分)

  16.第④段,作者写“那情景”的用意是什么?(3分)

  17.试分析第⑥段两处引用古诗作用的异同。(4分)

  18.结合全文,请对文章的最后一段进行赏析。(4分)

  (三)阅读下面作品,完成第19—21题。(8分)

  与微之同赋梅花得香字三首(其三) 王安石

  浅浅池塘短短墙,年年为尔惜流芳。向人自有无言意,倾国天教抵死香。

  须袅黄金危欲堕,蒂团红蜡巧能装。婵娟一种如冰雪,依倚春风笑野棠。

  19. 王安石,字 ,号半山。世人又称 。(2分)

  20. 下列对本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共有五个韵脚。

  B.首联写出了梅花所处的位置与环境。

  C.颔联写梅花不仅貌美而且散发芳香。

  D.颈联写人喜欢梅花而挂上黄金红蜡。

  21. 请对诗歌的尾联进行赏析。(4分)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22—26题。(17分)

  ①刘词,字好谦,元城人。梁贞明中,事故邺帅杨师厚,以勇悍闻。

  ②唐庄宗入魏,亦列于麾下,两河之战,无不预焉。同光初,为效节军使,转剑直指挥使,寻以忤于权臣,出为汝州小校,凡留滞十余年。晋初,从侯益收汜水关,佐杨光远平邺都,累迁奉国第一军都虞候。时王师方讨襄阳,寻命词兼行营都虞候,襄阳平,迁本州团练使。

  ③在郡岁余,临事之暇,必被甲枕戈而卧,人或问之,词曰:“我以勇敢而登贵仕,不可一日而忘本也。若信其温饱,则筋力有怠,将来何以报国也!”及汉有天下,复为奉国右厢都校,遥领阆州防御使。

  ④乾祐初,李守贞叛于河中,太祖征之,朝廷以为侍卫步军都指挥使,遥领宁江军节度使,充行营马步都虞候,命分屯于河西。二年正月,守贞遣敢死之士数千,夜入其营。皆怖惧不知所为,惟词神气自若,令于军中曰:“此小盗耳,不足惊也。”遂免胄横戈,叱短兵以击之,贼众大败而退。自是守贞丧胆,不复有奔突之意。河中平,太祖嘉之,表其功为华州节度使,岁余,移镇邢台。

  ⑤三年秋,改镇河阳。显德初,世宗亲征刘崇,词奉命领所部兵随驾,行及高平南,遇樊爱能等自北退回,且言官军已败,止词不行,词不听,疾驱而北。世宗闻而嘉之,寻命为随驾都部署,又授河东道行营副部署。

  ⑥其年夏,车驾还京,授永兴军节度使,加兼侍中,行京兆尹。二年冬,以疾卒于镇,年六十有五。 (节选自《旧五代史?列传四》)

  22.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2分)

  (1)寻命词兼行营都虞候( ) (2)必被甲枕戈而卧( )

  23.为下列句中加点词语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2分)

  (1)两河之战,无不预焉( )

  A.事先 B.参加 C.过问 D.关涉

  (2)若信其温饱,则筋力有怠( )

  A.伸张 B.明确 C.听任 D.知道

  24.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我以勇敢而登贵仕 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B.不可一日而忘本也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C.则筋力有怠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D.皆怖惧不知所为 为仲卿母所遣,自誓不嫁

  25.把第④段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6分)

  26.依据文中相关行为事迹,概括刘词的主要品质,完成表格。(4分)

  行为事迹 性格品质

  忤于权臣 (1)

  枕戈而卧 (2)

  免胄横戈 (3)

  疾驱而北 (4)

  (五)阅读下文,完成第27—31题。(13分)

  栖碧轩记 陈方

  ①浙西之地,水多山少,常于浙西数郡之间,而山尤少。自晋陵并西而南,蜿蜒靡迤,或起或止。至无锡,而山之最著者,惠山也。然无重峦叠嶂之纡亘,深溪巨壑之险阻,崒然起于平地,如奔鲸逸马,不可羁而留也。余则散于四封之中,瓜蔓相接,大率隐隐皆培塿,形孤势薄,他郡之山可孩而抚之。又自惠山之东,沃壤夷衍,相去三十里而远,其山之匹于惠者曰堠山,亦无曲折之美,䆗窱之雄,直望之□

  ②始余之未识彦清也,有人持其《栖碧轩诗》一大轴从余观之。余见其所图之水石清美也,喜曰:“无锡之山有是哉!余昔过其境,而见者甚少而浅近,未有如图之清美者也。”

  ③近年余为其家童子师,由是问所谓栖碧者,然后怪其所居之平且旷也,何取于李白问余栖碧山之诗。彦清谓余曰:“古之高人逸士,野居而涧处者,未必皆山也。使可耕之地,可安之庐,长林美竹,杂花丰草,而得与世相忘,足矣,奚俟夫山之深且秀哉!夫栖于山者,又未必皆知山之为可乐,如知山之可乐,则居虽无山,常若居于山也。况吾居之西,则惠山界其右,东则堠山峙其左,云霏朝夕之变态,风雨晦暝之异状,未尝不接于吾目也。夫于山之尤少之地,而有以映带于户限之前,则栖碧之名不为虚也。然则在山者不见山,惟置身于其外者能见之。若栖碧者,其能见于山之外者欤!”余知彦清之志者也,闻其言而是之。彦清固请余记,于是乎书。

  ④彦清名幼武,孝谨而和易,雅好文章,与余友。后至元二年十月一日记。

  【注释】⑴崒:古通“萃”,聚集。⑵培塿:小土丘。⑶䆗窱yǎo tiǎo,深远;深邃貌。也作“窈窕”、“窈窱”。⑷李白《山中问答》有“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的诗句。

  27.下列填入第①段方框中最恰当的一项是( )(1分)

  A.矣 B.也 C.焉 D.者

  28.请对第①段中的画线句进行赏析。(3分)

  29.联系上下文,简析第②段在文中的作用。(3分)

  30.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浙西之地,水多山少,以惠山最为著名,其余都不足观。

  B.文中所说的《栖碧轩诗》,是华彦清朋友所创作的诗集。

  C.栖碧轩的命名取义于李白的《山中问答》一诗中的诗意。

  D.作者明白华彦清的内心后主动为他写下这篇《栖碧轩记》。

  31. 根据文意,简要分析华彦清为居所取名“栖碧轩”的缘由。(4分)

  2018届上海市闵行区高三语文一模拟试卷答案

  1. (3分)⑴想佳人妆楼颙望 ⑵一水中分白鹭洲 ⑶郴江幸自绕郴山

  2.(1分)D

  3.(1分)C

  4.(1分)D

  5.(1分)B

  6.(1分)C

  7.(2分)C

  8. (3分)以每2年翻一番的速度持续增长(2分) 到2020年(1分)

  ( 说明:只写“每2年翻一番”可给2分,只写“持续增长”给1分)

  9.(3分)大数据是一种在用户可接受的时间范围内,使用普通设备不能获取、管理和处理的、体量大、类型多、真实性、变化速度快的数据集。

  10. (2分)大数据研究的方法与目的。

  11. (3分)是为了说明(或证明)科学大数据能有效促进科学家思考、设计及实施科学研究。(2分)

  12. (3分)大数据的发展要经历五个阶段(1分),现阶段正处于膨胀的高峰期(1分),再经过2—5年的时间到达实质生产的高峰期。(1分)

  13.(2分)B

  14.(2分)D

  15. (3分)通过比喻的手法,将往事比作杂草,将“我”想起往事时的状态比作杂草在风中摇曳,形象地写出了“我”面对园子、回忆往事时内心的伤感(孤寂、落寞)之情,化静为动,化无形为有形。

  16. (3分)突出时光飞逝,引出下文的蟋蟀鸣声,为后文写对时光的感悟做铺垫。

  17. (4分)示例一:相同点:增强了文章的意蕴与表现力。不同点:引用杜诗,形象地写出了夜晚屋里屋外蟋蟀鸣声互相应和的情形;引用《诗经?蟋蟀》,形象地写出了“我”听到蟋蟀鸣声时的内心感受,引出下文对时间的独特感悟。

  示例二:相同点:都渲染了悲凉的氛围,引发对生命短促与时光流逝的忧思,增强文化底蕴。不同点:引用杜诗以深秋时节蟋蟀鸣声衰微,表明生命能量耗去太多,让人颓唐悲哀;引用《诗经?蟋蟀》,以“蟋蟀在堂”,预示一年到了岁末,表达对时光匆匆流逝的感伤。

  18. (4分)点题,呼应前文。以虫声激起喝酒念头,传递出时间残忍、及时行乐的无奈之情,但人生仍需以“忧深思远”的姿态面对人生、时间与生命。意味深长,留下回味的空间。

  19. (2分)介甫 王荆公(王文公,临川先生,荆国公)

  20. (2分)D

  21. (4分)采用比喻(比拟)手法,把梅花比作冰雪(为梅花赋予人的情态)生动形象地描写了梅花不惧寒冷、迎接春天的孤傲姿态,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喜爱之情,及高洁无畏的内心情怀。

  22. (2分)(1)不久;(2)通“披”,穿着。

  23. (2分)(1)B;(2)C

  24. (3分)A

  25. (6分)(刘词)于是不戴头盔,拿着长矛,大声命令(部下)拿起短兵器攻击敌人,敌人大败而逃。从此以后,李守贞惊惧害怕,不再有突袭的念头。(赋分点:补充主语1分、每句正确各1分)

  26. (4分)(1)刚正不阿,耿直,正直;不畏权贵(2)尽忠职守;勤勉;不忘根本(3)勇敢无畏;(4)忠心;忠勇;判断力

  27. (1分)C

  28. (3分)运用比喻(比拟、对比)手法,形象地写出惠山之外的山散落相连之状,并以他郡之山突出此地之山的低矮(矮小)。

  29.(3分)写出了彦清的《栖碧山诗》勾勒出无锡山水的清美。承接上文所写无锡郡诸山的景象,引出下文关于取名“栖碧”的议论。(只写承上启下1分)

  30.(2分)C

  31.(4分)华彦清认为,只要有高林翠竹等美景,忘记世间的繁杂就可以了,不必一定居住在山里。并且,他家西边是惠山,东边是堠山,朝云晚霞,风雨变化都在眼前,如同居住在碧山之中。况且,置身在山外比在山内更易于领略山之风貌,华彦清以命居所为“栖碧”来寄寓对古代高人逸士隐居之乐的仰慕。

  32.作文(略)

【届上海市闵行区高三语文一模拟试卷及答案】相关文章:

小升初语文模拟试卷答案09-21

小升初语文的模拟试卷及答案09-22

小升初语文模拟试卷与答案10-02

小升初的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09-08

小升初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08-09

2017届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09-11

山东济南2017届高三一模语文考试试卷及答案11-13

最新小升初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09-17

小升初语文全真模拟试卷及答案09-17

小升初语文备考模拟试卷及答案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