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排名 百分网手机站

中国最好大学排名「本科」

时间:2020-09-08 17:06:50 高校排名 我要投稿

中国最好大学排名2017「本科」

  每一个光鲜亮丽的成功背后,都有“鬼才知道我经历了什么”的坚持,没有什么洪荒之力,一切都缘于拼命努力。希望你我也能毫无保留,努力!那么2017年高三了,同学们知道我国哪些大学比较好呢?下面跟百分网小编一起来看看中国大学好排名吧!

  排名对象

  “中国最好大学排名”的排名范围是教育部公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名单(2015年5月21日公布)中,1216所办学层次为本科的大学。这其中公办大学793所、民办大学140所、独立学院283所。

  “中国最好大学排名·综合排名”的排名对象是1216所大学中同时符合以下条件的大学:

  1、在高考文史类、理工类本科批次招生人数不少于100人(2014);

  2、已有本科毕业生且正式公布本科毕业生就业率(2014);

  3、近5年发表论文总数不少于500篇(2010-2014)。

  4、企事业单位委托的科技经费与技术转让当年实际收入之和不小于200万元人民币(2013)

  计分方式

  计算单项指标得分时,令该项指标表现最好的大学为100分,其它大学按其与最高值的比例得分,一所大学的总得分由各单项指标得分加权得出。

  2016中国最好大学排名(百强高校)

2016排名 2015排名 学校名称 省份 总得分
1 1 清华大学 北京市 95.9
2 2 北京大学 北京市 82.6
3 3 浙江大学 浙江省 80
4 4 上海交通大学 上海市 78.7
5 5 复旦大学 上海市 70.9
6 7 南京大学 江苏省 66.1
7 6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安徽省 65.5
8 8 哈尔滨工业大学 黑龙江省 63.5
9 9 华中科技大学 湖北省 62.9
10 11 中山大学 广东省 62.1
11 10 东南大学 江苏省 61.4
12 19 天津大学 天津市 60.8
13 13 同济大学 上海市 59.8
14 12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北京市 59.6
15 15 四川大学 四川省 59.4
16 14 武汉大学 湖北省 59.1
17 17 西安交通大学 陕西省 58.9
18 16 南开大学 天津市 58.3
19 18 大连理工大学 辽宁省 56.9
20 20 山东大学 山东省 56.3
21 22 华南理工大学 广东省 56.2
22 21 吉林大学 吉林省 55.7
23 23 厦门大学 福建省 55.4
24 24 北京师范大学 北京市 54.6
25 25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市 53.9
26 34 苏州大学 江苏省 53.1
27 28 中南大学 湖南省 52.5
28 40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市 52.2
29 32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江苏省 52
30 27 华东理工大学 上海市 51.9
31 35 湖南大学 湖南省 51.4
31 26 中国人民大学 北京市 51.4
33 29 重庆大学 重庆市 50.9
34 31 华东师范大学 上海市 50.6
35 41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湖北省 50.4
36 38 西北工业大学 陕西省 50.3
36 36 电子科技大学 四川省 50.3
38 37 中国农业大学 北京市 48.9
38 33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北京市 48.9
40 45 北京化工大学 北京市 48.6
40 44 北京交通大学 北京市 48.6
42 42 南京理工大学 江苏省 48.5
43 47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北京市 48.2
44 43 北京邮电大学 北京市 48.1
45 46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陕西省 47.6
46 48 武汉理工大学 湖北省 47.4
46 39 上海大学 上海市 47.4
48 50 华中师范大学 湖北省 47.3
48 30 东北大学 辽宁省 47.3
50 51 东北师范大学 吉林省 47.1
51 49 东华大学 上海市 47
52 53 福州大学 福建省 46.7
53 55 首都医科大学 北京市 46.5
53 52 兰州大学 甘肃省 46.5
55 54 江南大学 江苏省 46.3
56 57 合肥工业大学 安徽省 45.6
57 68 南京医科大学 江苏省 45.5
58 58 中国海洋大学 山东省 45.3
59 56 中国矿业大学 江苏省 45.2
60 59 暨南大学 广东省 44.6
61 74 西南大学 重庆市 44.4
62 64 南京农业大学 江苏省 44.3
62 62 河海大学 江苏省 44.3
64 61 哈尔滨工程大学 黑龙江省 44.2
65 60 华中农业大学 湖北省 44
66 69 中国药科大学 江苏省 43.7
67 66 西南交通大学 四川省 43.6
68   天津医科大学 天津市 43.3
69 72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陕西省 42.8
69 65 南京师范大学 江苏省 42.8
71 76 西北大学 陕西省 42.5
72 80 江苏大学 江苏省 42.3
73 63 浙江工业大学 浙江省 42.1
74 75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市 42
75 98 南京邮电大学 江苏省 41.9
75 87 南方医科大学 广东省 41.9
75 81 陕西师范大学 陕西省 41.9
75 77 南京工业大学 江苏省 41.9
79 67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市 41.8
80 83 燕山大学 河北省 41.5
81 71 华南师范大学 广东省 41.4
82 90 河北工业大学 河北省 41.1
83 88 北京中医药大学 北京市 41
83 70 浙江师范大学 浙江省 41
83   汕头大学 广东省 41
86 85 长安大学 陕西省 40.9
87 92 沈阳药科大学 辽宁省 40.8
87 84 湘潭大学 湖南省 40.8
89 73 大连海事大学 辽宁省 40.6
90 79 浙江理工大学 浙江省 40.5
91 86 杭州师范大学 浙江省 40.4
91   大连医科大学 辽宁省 40.4
93 100 河北大学 河北省 40.3
94 89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浙江省 40.2
94   中央民族大学 北京市 40.2
96 82 安徽大学 安徽省 40
97 104 山西大学 山西省 39.4
97 78 宁波大学 浙江省 39.4
97   石家庄铁道大学 河北省 39.4
100 128 扬州大学 江苏省 39.3

  为什么这个排名有价值?

  1

  综合排名和单指标排名相结合

  客观展示不同视角下的中国最好大学

  大学有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三大基本职能。然而,具体到每一所大学,办学历史和办学条件千差万别,职能定位也因此有所不同,比如有以培养精英人才、承担基础研究、推动技术变革为目标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也有专注于培养社会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的教学型大学。《大学排名的柏林原则》指出,“排名应该认识到高等学校的多样性并考虑到它们不同的使命和目标”。实际上,中国目前绝大部分大学还是以人才培养为主,这些学校的科研活动尚不具规模,技术服务和成果转化做的就更少。

  为了全面而又公平地对中国大学进行比较,“中国最好大学排名”的综合排名针对的是培养本科生且科研规模和科技服务规模均在一定水平以上的大学,即那些同时承担教学、科研和服务三大职能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而各个单项指标排名则从不同维度对所有符合条件的大学进行了分别排名,让人们有机会认识到那些不参加综合排名但是在某一指标上表现突出的中国最好大学。

  2

  精选指向明确的关键办学指标

  清晰展现大学的优势和不足

  复杂的大学能否用简单的数字来测量甚至是排名?尽管这一问题的答案似乎是明确的,巨大的市场需求还是使得排名这种直观地呈现大学综合地位的评价形式获得了生存的土壤。然而,正是由于大多数普通读者只是对排名结果感兴趣,并不关注排名方法和过程的合理性,一些不够负责的排名也因此有了生存的空间。有些排名在指标体系设计上比较随意,主要从获取数据便利性的角度出发挑选指标。《大学排名的柏林原则》指出,“指标的选择应该基于指标的恰当性和有效性……,而不是仅仅考虑数据的可获取性。排名应当明确告知为什么包括这些指标和这些指标反映的是什么”。一些排名使用的指标体系庞大繁杂,但是说不清或干脆回避说明选择各个指标的原因以及这些指标之间的相互关系,这样不仅把排名过程变成了事实上的“黑箱”,也使得排名结果很难解释,除了数字名次以外没有其他有价值的信息。

  “中国最好大学排名”从指标评价内容的重要性和指标本身的适切性角度出发选择了9项指标构建指标体系,对每项指标所反映的具体办学绩效都进行了一一说明。9项指标中,人才培养方面2项,即反映生源质量和人才培养声誉的“新生高考成绩”、反映培养结果的`“毕业生就业率”;科学研究方面4项,分别是体现科研规模的“论文数量”、体现科研质量的“论文质量”、体现顶尖成果的“高被引论文”、体现顶尖人才的“高被引学者”;服务社会方面3项,包括测量科技服务贡献的“企业科研经费”、测量产学研合作的“校企合作论文”、测量成果转化效益的“技术转让收入”。由于指标的指向和意义都非常明确,人们不仅能够通过“中国最好大学排名”了解大学的综合表现,还能清晰直观地看出每所大学的优势和不足。

  3

  坚持“消费者”立场

  充分体现排名作为市场评价手段的独特价值

  我国实行的是相对集权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政府对大学的管理除了强制性的行政指令和项目审批以外,还包括各类选优性质的评选和专项计划,如针对学校整体的“985工程”、“211工程”,针对学科专业的“国家重点学科”、“特色专业”,针对机构的“国家重点实验室”、“重点研究基地”、“人才培养基地”,针对人员的“两院院士”、“长江学者”、“国家教学名师”,针对具体工作内容的“国家科技奖”、“国家教学成果奖”、“国家精品课程”、“全国优博”等等。这些评选由于是政府主导,所以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加上评选结果一般易于公开获取,所以不少排名广泛采用这些评选的结果作为排名指标。但是,这样做所带来的一个问题就是排名作为市场评价机制的功能没能得到发挥,排名结果实际上成为政府意愿和偏好的重现,不利于引导鼓励大学面向社会和市场办学。此外,政府主导的评选一般都是通过组织少数专家进行评判打分,在现时条件下评选结果不可避免地会受到人际关系的干扰。

  “中国最好大学排名”不采用任何政府主导的评选结果作为排名指标,而是完全从社会、市场、同行的角度对大学进行评价,充分体现了排名作为市场评价手段的独特价值。“中国大学排名”共使用9项指标,其中“新生高考成绩”反映了学生和家长对大学人才培养声誉和能力的认可程度,“毕业生就业率”反映了社会对大学人才培养成果的接受程度,科学研究方面的“论文数量”、“论文质量”、“高被引论文”、“高被引学者”4项指标体现了国际学术共同体(通过审稿和引用行为)对大学科研工作成果和影响力的意见,服务社会方面的“企业科研经费”、“校企合作论文”和“技术转让收入”3项指标反映了企业对于大学技术创新能力和贡献的真实判断。“中国最好大学排名”的所有9项指标反映的都是大学社会贡献的受众的集体意见,并且排除了行政和人情因素的影响,因此排名结果具有独特的参考价值。

  4

  公开原始数据

  有效实现排名过程的完全透明

  一个排名是否客观、是否公正、是否可信,不仅取决于排名方法的设计是否合理,还在于整个排名的过程是否公开透明、数据收集和计算结果是否可以被重复检验。从世界范围来看,各国主流排名比较通行的做法是对每个具体指标的计算方式、统计口径、数据来源等进行清楚详细的说明,同时在整体排名结果之外还提供各个指标的具体得分,允许他人重复检验每个学校在每个具体指标上的相对表现。个别做的特别好的排名甚至会公布排名的原始数据。国内有些排名在透明性方面做的还不够好,对指标统计的描述比较含混,另外也不公开具体指标的得分信息,只给出一个总得分或一类指标的综合得分,外界重复检验排名的难度极大,这种不透明除了降低了排名结果的可信度,还直接引发了媒体和社会对排名公正性的种种怀疑和猜测。

  “中国最好大学排名”不仅详细说明了每个排名指标的统计方法和数据来源,并且公开了每项指标的原始数据,实现了排名的完全透明。任何人都可以方便地核对每所学校在每个指标上的数据,验证排名结果。公开原始数据也更好地体现了排名为学生、大学和社会服务的宗旨,各类用户可以根据自身需求使用“中国最好大学排名”提供的数据做各种个性化和有针对性的分析。

【中国最好大学排名2017「本科」】相关文章:

中国最好大学排名201706-29

2017年中国最好大学排名发布06-15

中国大学排名201706-29

2017年中国最好大学排名100强公布06-08

2017中国大学排名06-29

2017中国师范大学排名06-26

2017中国师范类大学排名 师范大学排名榜201706-12

中国最好的大学专业11-17

中国医科大学排名201706-29

中国大学排名2017排行榜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