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百分网手机站

因数与倍数例2教学设计

时间:2020-09-24 16:30:40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因数与倍数例2教学设计

  因数与倍数例2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

因数与倍数例2教学设计

  本单元是在学生学过整数的认识、整数的四则计算、小数、分数的认识等知识的基础上展开教学的。本单元的内容主要包括因数和倍数,2、5、3的倍数的特征,质数和合数等知识。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既可以让学生在前面所学的整数知识基础上进一步探索整数的性质,又有助于发展他们的抽象思维。这些知识的学习是以后学生学习公倍数与公因数、约分、通分、分数四则运算等知识的重要基础。

  学生已经学过整数的认识、整数的四则计算、小数、分数的认识等知识,但本单元的知识属于“数论”的初步知识,概念比较多,有些概念比较抽象,概念的前后联系又很紧密,部分学生学习时可能会有一定的困难。教材明确规定在研究因数与倍数时,限制在不包括0的自然数范围内研究,避免由此带来一些小学生尚不必研究的问题。教学时要注意以下两点:

  学情分析

  1.利用乘法引导学生认识因数和倍数。教材在揭示倍数和因数的概念时,没有像原来的教材那样,先揭示整除的概念,再利用整除认识倍数和因数,而是让学生通过分类,用除法算式认识倍数和因数。在找一个数的倍数时,也是让学生运用乘除法的知识,探索找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

  2.注重引导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探索数的特征。教材非常强调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倡导多样化的学习方式,组织学生在活动中探索、发现数的特征。如在探索2、5和3的倍数的特征时,都是先让学生在100以内数的表格中圈出2、5的倍数,再通过分析归纳或猜想验证等方法发现它们的倍数的特征。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使学生掌握因数、倍数、质数、合数等概念,知道相关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2.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掌握2、5、3的倍数的特征。

  数学思考:逐步培养学生的数学抽象能力,以及渗透分类的思想。

  问题解决:经历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尝试解释自己的思考过程。

  情感态度:通过利用因数和倍数的相关知识来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课时划分:8课时

  1.因数和倍数……………………2课时

  2.2、5、3的倍数的特征………2课时

  3.质数和合数……………………3课时

  4.整理和复习……………………3课时

  因数与倍数例2教学设计二

  教材分析:

  这部分教材首先以例题的形式介绍因数和倍数的概念,然后在例1和例2中分别介绍了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引导学生从本质上理解概念,避免死记硬背,向学生渗透从具体到一般的抽象归纳的思想方法。

  了解学生:

  学生已经学习了四年的数学,有了四年整数知识的基础,本课利用实物图引出乘法算式,然后引出因数和倍数的含义,培养了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1)理解和掌握因数、倍数的概念,认识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2)学会求一个数的因数或倍数的方法,能够熟练地求出一个数的因数或倍数。(3)知道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2、过程方法:经历因数和倍数的认识以及求一个数的因数或倍数的过程,体验类推、列举和归纳总结等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在学习活动中,感受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体验发现知识的乐趣。

  教学重点:学会求一个数的因数或倍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和掌握因数和倍数的概念。

  教学准备:课件、作业纸。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找朋友

  1、唱一唱:你们听过“找朋友”这首歌吗?谁愿意大声的唱给大家听?(一名学生唱,师评价:老师很喜欢你的声音,你敢于表现自己,老师很愿意和你成为好朋友)

  2、说一说:谁能具体的说一说“谁是谁的好朋友”?(鼓励:老师希望能听到更多人的声音)

  学生完整叙述:“××是 李老师的朋友,李老师是××的朋友”。

  3、引入新课:同学们说的很好,那能不能说老师是朋友,××是朋友?看来,朋友是相互依存的,一个人不会是朋友。今天我们就来认识数学中的一对朋友“因数和倍数”(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提出问题:现在有12名同学参加训练,要排成整齐的队伍,可以怎样排?用一个简单的乘法算式表示出排列的方法。

  学生可能得到:每排6人,排成2排,2×6=12;

  每排4人,排成3排,4×3=12;

  每排12人,排成1排,1×12=12。

  课件出示相应的图和算式。

  2、揭示概念:以2×6=12为例。

  边说边板书:( )是12的因数,( )是12的因数;

  12是( )的倍数,12是( )的倍数。

  学生同桌互相说,指名两名同学说。(评价:这么短的时间内,同学们就能准确、完整的表述它们之间的因倍关系,真了不起。)

  突出强调:能不能说12是倍数,2是因数?(学生回答,揭示并板书:相互依存)

  3、强化概念:另外两道乘法算式,你也能像这样准确地写出它们之间的关系吗?分组比赛,在作业纸上完成,看哪个组能完全做对。

  学生在作业纸上完成,同时课件出示:(指名两名学生在白板上利用普通笔标注答案)

  3×4=12               1×12=12

  ( )是( )的因数,    ()是( )的因数,

  ( )是( )的因数;    ()是( )的倍数,

  ( )是( )的倍数;    ( )是( )的因数;

  ( )是( )的倍数。    ()是( )的倍数;

  (评价:哪个组的同学都做对了,真是好样的!)

  4、明确范围:打开书12页明确因数倍数的范围。

  学生齐读:为了方便,在研究因数和倍数的时候,我们所说的数指的是整数(一般不包括0)。

  师板书:整数、不包括“0”。

  三、找一个数的因数

  1、师:通过这些乘法算式,我们找到了12的一些因数,谁能说一说12的因数有哪些?

  学生说出,12的因数有6,2,4,3,1,12。

  2、师:找完了吗?怎样就能不重复、不遗漏,找到所有的因数?

  学生可能说出:依据乘法算式,有序的找。(评价:有序的思考是我们数学中一种很重要的思维方式,这位同学很了不起,你们学会了吗?谁还能再说一说这种方法)

  课件呈现相应的乘法算式:1×12=12

  2×6=12

  3×4=12

  师:在写12的因数时,我们可以一对一对的写,(课件出示: 1、12、2、6、3、4. )也可以从两头开始写(板书:1、2、3、4、6、12.)找全了画一个句号。

  3、过渡:12的因数我们已经会找了,那么你能用学到的知识找到18的因数吗?试一试,看谁能挑战成功!

  学生尝试,独立在本上完成。

  教师巡视,找出几个问题学生和完全写对的学生的作业,在视频台上展示。

  学生说如何找全的方法,强化“有序”“一对一对的找”。

  板书:18的因数有:1,2,3,6,9,18。

  集合图的形式表示。(课件出示)

  4、及时反馈:写自己学号的因数。

  学生在学号纸上独立完成,指名板演2的因数,24的因数,25的因数,1的因数。

  做完的同学,互相检查纠错。

  师:谁刚才帮别人找到错误了?(评价:你已经熟练的掌握了找因数的方法,真棒!还有谁是最棒的?祝贺你们)

  师:现在我们来看这些数的因数,个数有多有少,最少的是谁?(“1”)最大最小都是它自己。“2”的最小因数是几?最大因数是几?谁还能像老师这样说一说?

  学生说出“24”和“25”的最小因数和最大因数各是多少。

  通过找这些数的因数,从中你发现了什么?学生回答:一个数的最小因数是1,最大因数是它本身。

  其他同学根据发现的规律自己检验,并用彩笔圈起来。

  小结:虽然一个数,它因数的个数有多有少,但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因数是它本身。1的因数只有1。因为一个数的因数有最大和最小,所以个数是有限的。(板书在表格里)。

  四、找一个数的倍数。

  1、过渡:我们已经学会了找一个数的因数,那么怎样找一个数的倍数呢?你能像找一个数的因数那样有序的找吗?相信这个问题也一定难不倒大家,咱们先来试一个简单的,找2的倍数,看你能找多少个。

  2、学生独立找,找好后在小组中交流。

  3、汇报展示,交流方法。

  引导:你能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找2的倍数吗?能写得完吗?怎么办?

  明确方法:用2分别乘1、2、3、4……得到的积都是2的倍数。

  4、表示方法:2的倍数有2,4,6,8,10,…(一般写完前5个,就可以用省略号表示);集合图。

  5、写出自己学号的倍数。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两生板演(3的倍数,5的倍数,1的倍数),纠正错误。

  小组合作:在找一个数的倍数时,你有什么发现?

  交流汇报:一个数的最小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个数是无限的。

【因数与倍数例2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每逢佳节倍思亲教学设计06-05

《每逢佳节倍思亲》教学设计05-22

《倍的认识》教学设计(通用5篇)10-12

敬业与乐业教学设计11-04

《道德与法制》教学设计10-14

《式与方程》教学设计10-14

《位置与方向》教学设计08-28

2-6乘法口诀教学设计04-11

《搭石》教学设计与反思12-17

大地的话教学设计与点评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