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百文网手机站

范蠡的人物简介与事迹介绍

时间:2022-01-20 16:12:16 历史人物 我要投稿

范蠡的人物简介与事迹介绍

  范蠡是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经济学家,也是中国道商的鼻祖,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范蠡的人物简介与事迹介绍,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范蠡的人物介绍

  《范蠡传》中讲述了范蠡的一生经历,年幼时家困的范蠡依旧好学,博朗群书,十分有志向,长大后到异乡从事自己的理想,为越王勾践复国,甚有远见便独自离去,而范蠡在这之后便安心的作个商人。

  此传讲述了范蠡幼时的生活经历,那时家穷,父母早逝,范蠡便为兄嫂抚养长大,从小天资聪颖好学好问,阅读很多治国安邦的书籍还有历史书籍,因不喜耕作而被乡里人看不起。后长大空有才识却不被楚国所用,于是范蠡所作之事常使人惊奇,被称为“范疯子”。

  离开越国之前,范蠡为其复国功臣,理应留下来享受安乐生活,但是范蠡却放弃这高官后禄选择隐于市,他写了封信给勾践表明自己的心意,如今大功告成,他只想过着着隐退后安闲的生活。

  后来范蠡隐姓埋名过着商人生活,先后凭着耕作、牲畜还有贸易往来赚得了数万财富,之后便散尽济众,此传中讲述了范蠡财物三聚三散之事,为百姓带来很多福音,其商业造诣颇深,为经济发展带来推进作用。

  后范蠡的次子放了杀人罪,范蠡派少子携带黄金前往探视,而其长子不听从便要求前往,无奈只能长子前去。范蠡知道其长子此去会带来坏消息,因为长子从小跟随自己劳动积累财富,故惜财,而少字从小安逸不知财,于是最后范蠡的长子犯了贪财的习惯并没有救出其次子。

  此传介绍范蠡三迁,每次均有理由都能聚集财富成名,他治国时,国盛,治家时,家富,一生淡泊名利,集智慧于一身,可谓是伟大的商人。

  范蠡老师的简介

  范蠡的老师是计然,他是春秋时期著名大家,传其本名为文子,乃是老子的弟子,博学多才,无所不通。计然收下布衣范蠡为徒,授以学识和七策,范蠡用了五计便辅佐越王灭了吴国。

  计然的名字意味着是善于计算运筹的意思,可见计然的自信程度。计然祖上是晋国流亡的'贵族,他为人率直不好权势,学识丰厚不愿教授诸侯,遂收范蠡为弟子,曾越王困于会稽山之时,范蠡请来计然,计然见越王则道“越王为人鸟喙,不可与同利也。”这也为范蠡日后功成身退奠定下基础。

  范蠡此后便虚心向计然求教,计然以七策授予使范蠡辅佐越国灭吴,其中只用了五策便达到目的。

  这七策不仅适用于政治,也是我国最早的商业理论,同样对商业发展有很好的发展理论。于是范蠡在离开越国之后的利用七策在这数十年中三致千金,成为闻名天下的巨贾商人,加上自己超群的经营能力,将生意越做越大,使其子孙继承家业,甚是受人敬仰。

  且说范蠡之师计然,品性刚直,好游山水,虽外表平庸,却是一个饱腹学识之人,正如大智若愚,好观察自然,擅长捕捉事物规律。范蠡见计然常不自荐,无所不知却不为人知,深感敬佩,遂虚心求教,对其甚是尊敬。

  范蠡的死亡原因

  范蠡的生前从官从商一辈子,起初为了实现自己的抱负,学了一身本事,在楚地报国无门,遂投靠越国,在范蠡的辅佐下越国成功复国。深有远见的范蠡便功成身退成为商人,因其先进的经济之道,遂成富翁。

  关于范蠡是怎么死的并没有详细记载,文献中只用一句话便概括了范蠡的死讯,便是说他在公元前448年死去,为“无疾而终”,享年88岁,接近百岁的范蠡在当时的年代可谓是高龄,故自然死亡,并没有因为疾病而终结生命。

  范蠡随同友人文种离开楚地另投贤明至越国,这是他人生的一个转折点,若没有如此,想必范蠡还是那个楚地装疯卖傻,蓬头垢面为乡里人不耻的无用之人吧。范蠡为人率直,举止放荡不羁,颇有道家的风范,有着治国平天下的抱负。

  范蠡至楚地为越王的得力助手,但是生性狂傲的越王并没有听从范蠡建议,因此遭遇会稽之败,遂听从范蠡建议忍辱负重成为吴国的奴仆,卧薪尝胆,为复国隐忍着。

  后在范蠡等人的帮助下,越王洗刷了这会稽之辱,灭了吴国,范蠡深知自己虽为功臣为越王不能忍,遂半夜潜逃越国。

  之后范蠡便过着逍遥的商人生活,有着精明的头脑,能因地制宜的发展生意,赚取钱财,也能大方给予贫困之人支助,故范蠡因商人的头脑加善德为百姓称赞。就这样范蠡健康的活到了近九十岁,最后寿终正寝。

  人物生平

  早年生活

  范蠡公元前536年,范蠡出生宛地(河南南阳)三户邑。虽出身贫贱,但博学多才、文武双全,范蠡师从于计然。

  公元前516年,楚国宛令文种见范蠡。

  公元前511年,范蠡邀文种入越。

  公元前493年,勾践闻吴王夫差日夜勒兵,且以报越,越欲先吴未发往伐之。范蠡谏曰:“不可,臣闻兵者凶器也,战者逆德也,争者事之末也。阴谋逆德,好用凶器,试身于所末,上帝禁之,行者不利。”越王曰:“吾已决之矣。”遂兴师。吴王闻之,悉发精兵击越,败之夫椒。越王乃以余兵五千人保栖于会稽。吴王追而围之。勾践兵败西于会稽山,始重用范蠡、文种等。

  越王谓范蠡曰:“以不听子故至于此,为之奈何?”蠡对曰:“持满者与天,定倾者与人,节事者以地。卑辞厚礼以遗之,不许,而身与之市。”勾践曰:“诺。”乃令大夫种行成于吴。

  公元前493年,勾践、范蠡君臣入吴为奴三年。

  兴越灭吴

  公元前490年,勾践、范蠡君臣离吴返越。吴既赦越,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曰:“女忘会稽之耻邪?”身自耕作,夫人自织,食不加肉,衣不重采,折节下贤人,厚遇宾客,振贫吊死,与百姓同其劳。欲使范蠡治国政,蠡对曰:“兵甲之事,种不如蠡;填抚国家,亲附百姓,蠡不如种。”于是举国政属大夫种,而使范蠡与大夫柘稽行成,为质于吴。二岁而吴归蠡。

  范蠡还建议勾践劝农桑,务积谷,不乱民功,不逆天时。先抓经济,继而亲民,稳定社会。施民所善,去民所恶。协调内部关系,内亲群臣,下义百姓。有人生病,勾践亲自去慰问。有人去世,就亲自去办丧事。对家里有变故的免除徭役。一系列的措施,使百姓得到安定。为了提高军事力量,范蠡重建国都城。在建城的过程中,范蠡建了两座城,一座小城,一座大城。小城是建给吴国看的,而大城建得残缺不全,面对吴国的方向,不筑城墙。这样就迷惑了夫差。重视军队训练,提高士气,增加战斗力,组织了敢死队,以最高金额奖励。为了进一步迷惑夫差,范蠡又投其所好,派人送给他最喜好的东西,以讨夫差的欢心。还向夫差进献美女,消磨夫差的意志。

  公元前486年,勾践欲起兵伐吴,范蠡劝阻。

  公元前484年,吴再次伐齐,占于艾陵,越王君臣朝见吴王,君臣皆有贿赂,进一步麻痹吴人,夫差杀伍子胥。勾践召范蠡曰:“吴已杀子胥,导谀者众,可乎?”范蠡对曰:“未可”。

  范蠡石刻像公元前482年,吴王北会诸侯于黄池,吴国精兵从王,惟独老弱与太子留守。勾践复问范蠡,蠡曰:“可矣”。乃发习流二千人,教士四万人,君子六千人,诸御千人,伐吴。吴师败,遂杀吴太子。吴告急于王,王方会诸侯于黄池,惧天下闻之,乃秘之。吴王已盟黄池,乃使人厚礼以请成越。越自度亦未能灭吴,乃与吴平。

  公元前479年,越兴师伐吴,兵至于五湖。

  公元前478年,三月,越伐吴、吴师还战于笠泽、双方夹吴松江而阵、越人大败吴师。

  公元前475年,十一月越围吴、范蠡采用围而不攻的战略,令吴师自溃。

  公元前473年,年底,越灭吴,夫差自杀。

  功成身退

  公元前468年,越王实现霸业,范蠡即泛舟五湖。

  范蠡事越王勾践,既苦身戮力,与勾践深谋二十馀年,竟灭吴,报会稽之耻,北渡兵於淮以临齐、晋,号令中国,以尊周室,勾践以霸,而范蠡称上将军。还反国,范蠡以为大名之下,难以久居,且勾践为人可与同患,难与处安,为书辞勾践曰:“臣闻主忧臣劳,主辱臣死。昔者君王辱於会稽,所以不死,为此事也。今既以雪耻,臣请从会稽之诛。”勾践曰:“孤将与子分国而有之。不然,将加诛于子。”范蠡曰:“君行令,臣行意。”乃装其轻宝珠玉,自与其私徒属乘舟浮海以行,终不反。於是勾践表会稽山以为范蠡奉邑。

  范蠡遂去,自齐遗大夫种书曰:“蜚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子何不去?”种见书,称病不朝。人或谗种且作乱,越王乃赐种剑曰:“子教寡人伐吴七术,寡人用其三而败吴,其四在子,子为我从先王试之。”种遂自杀。

  经商致富

  范蠡浮海出齐,变姓名,自谓鸱夷子皮,耕于海畔,苦身戮力,父子治产。居无几何,致产数十万。齐人闻其贤,以为相。范蠡喟然叹曰:“居家则致千金,居官则至卿相,此布衣之极也。久受尊名,不祥。”乃归相印,尽散其财,以分与知友乡党,而怀其重宝,间行以去,止于陶,以为此天下之中,交易有无之路通,为生可以致富矣。於是自谓陶朱公。复约要父子耕畜,废居,候时转物,逐什一之利。居无何,则致赀累巨万。天下称陶朱公。

  寿终正寝

  楚惠王四十一年(公元前448年),范蠡卒,时年88岁。至唐朝唐德宗建中三年(782年),始配享武成王庙,被追封为古今六十四名将(武成王庙六十四将)之一;宋朝时期,配享武庙。因范蠡一生艰苦创业、善于经营理财、三致千金,又能广散钱财救济贫民且淡泊名利的商人形象,以及巨大的经商思想理论的影响力,在范蠡去世后,逐渐被后世尊之为财神、商圣、商祖,许多生意人皆供奉他的塑像、画像。

  个人作品

  《范蠡》兵法两篇,今佚,《计然篇》、《陶朱公生意经》、《卢氏本草经》。

【范蠡的人物简介与事迹介绍】相关文章:

历史上李牧的人物简介和主要事迹介绍10-13

历史人物董鄂妃的介绍和事迹01-27

费希特的人物介绍主要事迹10-13

甄嬛人物简介10-09

晋国骊姬之乱的历史人物事迹介绍01-20

商鞅事魏的历史人物事迹介绍10-13

历史人物罗贯中的简介02-27

历史人物陶岘简介07-21

历史人物高棅简介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