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算师 百分网手机站

精算师职业的未来

时间:2017-05-31 12:24:52 精算师 我要投稿

精算师职业的未来

  2017年5月24日,在北京,一年一度的中国精算师(准精算师)职业道德教育培训暨颁证仪式如期举行。下面是yjbys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关于精算师职业的未来的知识,欢迎阅读。

精算师职业的未来

  精算师职业会消失么?

  精算师职业已经存在两百年,一直在发展壮大,在社会中赢得了很高的职业声誉和地位,这个既可以从全球各种职业排行榜的历年评比记录中得到佐证,也可以从与普通人的交流或闲聊中感受到。既然如此,精算师职业怎么可能会消失呢?

  从逻辑上说,精算师职业是应解决社会中的风险问题而产生的,随着人类社会活动尤其是各类科技活动的不断进步,我们社会中的风险问题只会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相应的,对于以财务手段解决风险问题的精算师来说,工作需求也只会越来越多,形式越来越丰富,怎么会消失呢?

  提出讨论这个命题,莫非是要哗众取宠、故意夺人眼球么?!

  且慢,先别急着下“伪命题”的结论。

  这是不是一个伪命题,关键是看我们如何界定“消失”的含义,以及如何理解“职业”和“精算师”术语。

  没错,我们社会中的风险问题确实是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因而就需要更多的人才和更多样化的方法去解决不断出现的.风险问题。在这样的逻辑下,精算师作为一个专门的人才小团体(全球大约十余万人而已),一个以数据和模型为主要手段的专门人才群体,当然不可能包打天下(风险)。换句话说,肯定会有更多受过其他专门训练的人才参与进来,各显神通,以各种各样的方式解决风险问题。有的人可能特别擅长于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有的人可能精通于以利率与汇率为基础的金融衍生工具,还有的人则善于从政治及法律制度层面分析风险问题,如此等等。

  即使是在以数据和模型为基础、用财务手段解决风险问题的这类人群中,受过精算教育和考试训练、被称为“精算师”的人,只占较小比例,更多的人则只是专长于其中某个方面或领域,比如只是特别精于数据搜索和数据处理,或者特别能建模,或者特别能进行智能模拟的计算机编程等。相比之下,这些不是“精算师”的各类人才倒是真正的“专家”,而传统精算师则成了“杂家”,像是样样都知道一些,但都不够精通,属于“管理人才”,而其他人才则是“技术人才”,两者之间的人数比例,当然是对技术人才的需求更多啦!

  另一方面,精算师职业(比如精算职业组织的理事会)也意识到自己的知识技能储备不足以保持从前的职业地位和社会声誉,同时又不甘心只是守住近两百年来所从事的传统精算工作领域,比如保险产品的定价和负债评估,觉得自己完全有能力和有资格去主导“全面风险管理(Integrated Risk Management or Enterprise Risk Management)”,去主导所有以数据和模型为吃饭工具的行当,甚至,最好能够让未来的精算师在社会各领域中都有上佳表现,真正做到“哪里有风险,哪里就有精算师”!

  但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呢?

  一个自然的想法就是去改革现行的精算师资格教育和考试体系,依据当然是与时俱进,不断适应社会和技术进步的要求,比如世界各主要精算团体近些年推出的“ERM Actuary”,中国精算师协会推出的“金融数据分析师”证书等,都属于这种努力。

  问题在于,传统精算师的教育考试标准和要求,已经比会计师(CPA)、金融分析师(CFA)等其它职业的要求高很多了,通过学习及考试获得精算师资格的平均期间约为7年,已经让很多年轻人觉得走精算师之路的“性价比”或“投入产出比”不合算了,因此,对精算教育和考试体系进行改革的实质内容,无非是在其技术深度和知识广度之间进行取舍,既然广度在增加,深度方面就必然会减少。说得刻薄一点,改革精算教育体系的大方向,简直就是向现在MBA(工商管理硕士)的教育方向转型,从传统的“技术型”向“管理型”转型。

  与此同时,资本以及资本家的力量,却在极力倡导“看不见的手”或“让市场配置资源”的法则,在此法则下,无论精算师还是其他各类专门人才,其对解决风险问题是否有价值或贡献,也应该由市场来决定,由市场来配置。如果一个人真有本事,有能力,公司或机构自然会雇用他,并给他高薪,无论这个人是被叫做“精算师”还是叫做“粗算师”,好用才是硬道(盗)理啊!

  这个“道(盗)理”绝对政治正确,理论正确。是啊,精算师职业究竟对社会、对行业、对社会公众及客户有没有用,有没有价值,你自己去证明呀,所谓是骡子是马牵出来遛遛嘛!但也可以换一种看上去很不同、实际含义则完全一样的说法:就“精算”那点事,大家都可以做嘛,何必一定要求穿上“精算师”的马甲去做呢?!

  如此一来,以中国保险业为例,1995年初版以及2003年和2009年修订版《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中都一直强调保险公司必须聘用经“监督管理部门认可的精算专业人员”这一条来之不易、也是被其他国家实践多年、一直沿用的条款,似乎不太符合“市场配置资源”的法则了,似乎没有必要保留了,于是,2014年修订版《保险法》将第85条被修改为:“保险公司应当聘用专业人员,建立精算报告制度和合规报告制度”,果真任由保险公司聘用“专业人员”而不再是由保险公司聘用经“监督管理部门认可的精算专业人员”了。

  什么是“专业人员”呢?《保险法》第85条的意思可以理解为从事建立“精算报告”与“合规报告”的人,至于什么人可以从事精算报告的工作,理论上说应该是由雇主决定了,因为雇主支付工资啊。约定俗成,由“精算师”从事建立“精算报告”工作。但什么是“精算师”呢?同样是约定俗成,各精算职业团体的正式会员(fellow member)都是精算师。这本来是件大好事,大大的激励了精算发达国家的团体来中国市场进行竞争,争先恐后来培养中国人成为自己协会的会员(精算师),让中国成为将来拥有最多精算师的国家,让地球人一提到精算师就想到华人,正如大家一提到保姆就想到菲律宾人、一提到IT男就想到印度人一样的。

  唯一的问题是,中国自己的精算组织---中国精算师协会(CAA)在这种竞争下会有更好的发展么?如果没有,而是相反,尤其吸引不了优秀的年轻人来参加中精考试,协会只能通过招纳(招安)其它协会的会员来壮大本协会力量,这可能是个办法,但以前曾经那么多人的付出和努力,算是有违初衷,令人惋惜。

  这个算不算也是一种“消失”,还是大家来思考,大家来讨论,这里只是抛砖引玉。

  真诚地期待着各位的意见。

【精算师职业的未来】相关文章:

1.精算师的职业规划

2.美国精算师的职业前景

3.精算师职业规划

4.精算师的职业前景与现状

5.精算师准则:英国精算师职业行为准则

6.2017精算师的职业前景与现状

7.精算师的职业前景与现状2017

8.精算师的职业前景与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