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师 百分网手机站

中国现代物流发展的几点思考

时间:2018-05-09 10:59:24 物流师 我要投稿

关于中国现代物流发展的几点思考

  导语:在经济全球化和电子商务的双重推动下,物流业正在从传统物流向现代物流迅速转型并成为当前物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系统工程思想的指导下,以信息技术为核心,强化资源整合和物流全过程优化是现代物流的最本质特征。

  一、中国物流发展的历程与现状

  新中国自1949年建立至1978年的近30年间,一直实行的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与此相对应,企业生产按计划组织,物资供应按计划调拨,产品销售按计划分配,交通运输按计划执行,几乎所有的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都是由各级政府按部门,按行政区域通过计划手段进行分配和供应的。涉及“物流”的各个环节,包括采购、运输、仓储、包装、加工、配送等,均完全通过计划手段进行管理和控制,企业基本没有自主经营的空间。这种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管理方式,在生产规模小、产业结构简单、基础设施短缺、物资供应匮乏的经济发展阶段,虽然使政府比较容易掌握当时的社会物资供应状况,能在一定范围内调剂余缺,保持社会供应的相对稳定,但却导致了条块分割,自成体系,机构重叠,生产、流通、销售等环节相互分离,社会库存量大,物资周转缓慢,资金占用较多,给社会资源造成极大的浪费。可以说,这个时期中国还没有“物流”的概念。

  1979年以后,我国实行了对内搞活、对外开放的政策,宏观经济环境开始发生根本 性变化。企业经营自主权增加,多种经济成分进入市场,国民经济步入高速发展时期。与此同时,中国的物资分配体制、商品流通体制、交通运输体制也发生了重大变化。政府逐步放开了对企业生产、物资、价格的管理,工业企业开始摆脱传统计划经济的束缚,自主决定其原材料的采购和产品的生产与销售。商贸企业根据流通体制改革和供应方式的调整变化,开展了商品物流配送中心的试点工作。交通运输企业突破传统的经营观念,把业务范围向运输前后的两头延伸。货运代理企业作为托运人与承运人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开办了代理货物托运、接取送达、订舱配载、联运服务等多项业务。在外商投资企业进入中国市场的同时,现代物流的概念及管理方式开始引入我国。

  进入90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我国经济体制逐步转型,经济总体实力明显增强,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社会商品供应日益丰富,综合运输体系初步形成,供求关系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整个生产、流通和消费领域发生了深刻变革。国内市场上开始出现了不同形式的物流服务企业,大致有四种类型:第一种是商业、物资储运企业经过重组改造,利用原有仓储设施建设商品物流配送中心,向用户提供物流配送服务;第二种是交通运输企业和货运代理(含联运、集装箱)企业通过扩大业务经营范围,开展门到门运输,进而转向为用户提供部分物流服务;第三种是工业生产企业自身成立相对独立的机构或实体,自己全部承担其原材料和产成品的后勤保障服务;第四种是少数专业从事物流服务的企业,面向社会提供公用型物流服务。此外还出现了连锁商业代理配送、航空快件运输和专递服务等。

  综上所述,近年来我国的现代物流虽有一些发展,但仍然处于起步阶段。主要表现在:一是国内企业对物流服务需求不足,现代物流的观念尚未在工商企业中得到普及,对现代物流的认识有待提高;二是提供物流服务的企业,工作质量不高,服务内容有限,绝大多数企业只能提供单项或分段的物流服务,不能形成完整的物流供应链;三是有点无网或有网不畅,信息交换渠道不完善,技术装备水平落后,专业人才匮乏;四是市场机制不健全,竞争秩序不规范,现有的规章制度和管理方式尚不适应现代物流的发展;五是关于现代物流的理论研究和实际运作比较滞后,特别是实际运作,更为滞后。

  二、中国发展现代物流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随着世界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现代物流作为现代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工业化进程中最为经济合理的综合服务模式,正在全球范围内得以迅速发展。我国政府有关部门和广大企业经过改革开放20年的经济高速发展时期,也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现代物流对于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一)实现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需要发展现代物流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发展社会化大生产,形成大市场、大流通、大交通,与之相适应,必须要有社会化的现代物流体系作为保障。传统的物流从“后勤服务”、“实物配送”起源,发展到今天将生产与消费之间的供应链全过程实现一体化,本身就是市场经济的产物。现代物流含有先进的组织管理方式和现代科技智能、信息手段、专业人才等,更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所不可缺少的。

  (二)继续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需要发展现代物流

  实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越来越紧密地融合在一起。据统计,到1999年8月底,中国累计批准设立外商投资企业33.5万家,世界500强企业已有300多家进入中国市场。外资企业的进入,一方面带来了现代物流的观念和先进的运作方式,另一方面,也迫切希望中国能有方便、及时、低成本、高效率的现代物流系统作为其跨国生产和营销的服务保障。过去主要依靠减免税收等优惠政策吸引外资的做法,已不能完全适应境外投资者的需求。我国正在积极加快进入世界贸易组织(WTO)的进程,且近期有望实现。加人世贸组织以后,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联系将更加密切,外资企业会更多地进入中国市场,中国企业及场。面临这一必然趋势,同样需要发展现代物流。

  (三)加快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需要发展现代物流

  现代物流已被广泛认为是企业在降低物质消耗、提高劳动生产率以外创造利润的第三重要源泉,也是企业降低生产经营成本,提高产品竞争力的重要环节。我国企业长期以来“重生产、轻物流”,对生产领域内的各个环节和企业内部管理比较重视,也有一定的基础,但对生产领域以外的采购、运输、仓储、代理、包装、加工、配送等环节顾及甚少,可控能力十分有限。加上历史形成的条块分割体制,“大而全”、“小而全”、“自成体系”等传统观念,在“采购黑洞”、“物流陷阱”中造成的损失和浪费难以计算。1998年底,列入国家统计局统计的18.2万家独立核算工业企业产成品库存6094亿元人民币,占其全年产品销售收入的9.6%;如果加上应收账款12315亿元,两项资金占用为产品销售收入的29.1%。1998年这18.2万家企业流动资产周转次数为1.41次。可见,我国企业在压缩资金占用和加快资金周转上大有潜力可挖。

  (四)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需要发展现代物流

  当前我国经济生活中存在的首要问题是有效需求不足。进一步拉动内需,并带动社会投资和启动消费,是解决需求不足的有效措施。优化经济结构,促进产业优化升级,则是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根本措施。现代物流在我国刚刚起步,潜在需求巨大,相对传统的物流业,它属于产业的优化升级;作为一个新兴产业,正好属于需要大力发展的第三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因此,加快我国现代物流的发展,有利于提高生产与流通领域的集约化程度,改善粗放型的经营和管理方式,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三、关于中国现代物流发展的几点思考

  我国正处于发展现代物流的大好时期,人们的思想意识正在转变,基础设施条件日益完备。加快建立现代物流体系,加强现代物流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提高社会综合服务能力,构筑货畅其流、方便及时、经济合理、用户满意的物流环境,是我们面临的重要任务及工作目标。

  下面我就中国现代物流发展问题提出几点意见供参考:

  第一,将现代物流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和新的增长点

  从中央政府部门到地方各级政府,已充分认识到物流业在现代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近年来,工业生产部门、内贸和外贸部门、交通运输部门,都加大了发展现代物流的工作力度,纷纷举办学习班、研讨会,组织人员到国外培训考察,指导所属行业企业向现代物流方向发展。据了解,山东、上海、北京、深圳、青岛、长春等许多地方政府,已将现代物流业列为政府支持发展的重点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山东省通过一年多时间的宣传和探索,现已在不同类型的企业中开始启动“优化企业物流管理”试点工作。深圳市已明确将现代物流业作为实现跨世纪经济发展目标的三大支柱产业之一。

  很多企业,从企业战略发展的角度认真研究后,已将企业的物流能力定位为企业竞争优势的核心能力。另据中国仓储协会今年3月组织的一次典型调查,反馈信息的企业中有45.3%的企业正在寻找新的物流代理商。由此可见,现代物流发展具有广阔的前景。

  第二,企业应在现代物流的发展中发挥主体作用

  在市场经济体制的条件下,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同样,在现代物流的发展中,企业理应成为现代物流发展的主体。发展现代物流固然需要政府部门的支持推动,但不能采用行政手段,而应主要通过市场规律来运作,以企业为主体来实现。 ;

  工商企业作为物流服务的需求者,必须增强现代物流的意识,认识到物流与企业的整体工作紧密相关。搞好企业物流,优化供应链,对企业不仅不会多花钱、增加支出,反而会节省经费、降低成本,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强企业竞争力。

  交通运输、仓储配送、货运代理、专业物流等企业作为物流服务的提供者,必须突破传统的.经营观念和模式,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用户满意为目标,提供全过程、全方位的现代物流服务。物流服务的方式、范围、品种、对象可以多种多样,不能强求一个模式。企业之间既是一种竞争关系,更是一种合作关系,优势互补、互利双赢是现代物流的“结果”。

  第三,政府部门要为实现物流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我国现代物流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迫切需要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和推动。政府部门应通过政策引导、改进管理、搞好服务,为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宏观环境。

  政策引导,主要是制定促进发展、加快发展的有关政策和措施,为从事现代物流服务的企业提供宽松的外部环境,用发展的观点和办法解决存在的问题。

  改进管理,主要是调整管理思路和工作方式,努力创造公平竞争、规范有序的市场环境,重点制止行业保护、地区封锁和有碍公平竞争的垄断行为,维护供需双方特别是用户一方的正当权益。

  搞好服务,主要是考虑我国的物流现状还不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企业反映仍有许多困难和障碍。有关部门要从规划建设、技术改造、查验通关、交通管制、工商管理、财税金融等方面给以支持,帮助企业排忧解难,搞好协调服务。

  第四,注意循序渐进,防止一哄而起

  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东中西部之间存在差距,基础设施的条件和人们的思想观念也有区别。从目前发展趋势看,沿海和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物流需求比较旺盛,能够提供物流服务的企业和机会相对多些。因此,我们不能要求全国处于同一水平,大家都搞一个模式。虽然我们力争实现跨跃式发展,但必须从实际出发,能快则快,不能快则慢一点,循序渐进、注重实效。

  防止一哄而起,这是根据经济工作中的经验教训提出来的。现代物流所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是涉及交通运输、代理服务、仓储管理、加工 配送、信息网络、营销策划等多行业的综合性产业。不掌握内涵,不具备条件,一哄而上,搞“翻牌公司”,将会造成市场混乱,把好事办坏。

  第五,学习借鉴先进经验,结合实际开拓创新

  由于我国物流发展起步较晚,水平较低,学习借鉴发达国家和优强企业的先进经验,消化吸收已被实践证明的成功做法为我所用,是加快我国现代物流发展的一个好途径。北美、日本、西欧等国家不仅在物流理论的研究方面比较成熟,而且在实践发展方面已形成规模。都有许多好的做法和成功经验,值得学习与借鉴。

  在学习借鉴先进经验的同时,还应注意结合实际开拓创新。由于条件不同,服务对象不同,用户的要求不同,服务的内容和形式也会变化。

  第六,加强宣传引导,加强研究探索,加强人才培养

  从某种意义上说,在现代物流发展的问题上,我们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不仅仅是装备、技术、资金上的差距,更重要的是观念和知识上的差距。加强宣传引导,使人们认识现代物流,接受现代物流的理念。加强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使现代物流的理论知识与社会的实践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加强人才培养,造就一大批熟悉物流运作规律、并有开拓精神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专家,这是我国现代物流业兴旺发达的最重要、最紧迫的条件。

  政府部门、广大企业要加强与科研院校、咨询机构、社团组织的联系,充分发挥他们在理论研究和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采取多种形式,积极开展合作,为建立中国现代物流体系共同做出贡献。

【关于中国现代物流发展的几点思考】相关文章:

1.服务创新是现代物流业发展的精髓

2.我国现代舞发展的几点思考

3.中国现代舞发展的几点思考

4.对职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5.现代物流初级理论

6.自营物流和现代物流

7.中国现代物流现状

8.现代物流基本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