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乐培训

花腔女高音的训练方式

时间:2024-04-13 17:05:23 偲颖 声乐培训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花腔女高音的训练方式

  花腔所指的是对歌曲旋律声部来进行较为生动且精巧的装饰,也就是在唱歌时利用颤音或者其他具有装饰性的唱法来进行演唱。下面是小编分享的花腔女高音的训练方式,一起来看一下吧。

  训练方式:

  (一)气息的训练

  萨瑟兰是二十世纪“花腔艺术的典范”,她的高音非常精彩、泛音很高,而且很轻。她非常讲究呼吸下沉持久。她的花腔非常集中,但中低声区也非常宽厚。她曾经说过:“如果没有正确的呼吸,我就不可能65岁还在演唱”。所以说,正确的呼吸对歌唱是非常重要的,唱花腔更是如此。

  一般的歌唱呼吸有三种类型:胸式呼吸、腹式呼吸和胸腹式联合呼吸,而在训练花腔女高音方面,则应侧重于胸腹式呼吸法。这种方法简单来说即是感觉吸气时前胸自然打开,腰腹肌四周向外扩张,为了使学生易于理解,我们在教学中经常用这样的比喻说法:吸气时就像是人被惊吓到的状态,歌唱时气是往外叹出去的,而在唱的同时我们要一直保持吸气的状态,在外有呼与吸形成的一种对抗,在内有腰腹肌与横隔膜形成的另一种对抗,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呼吸的支持。花腔女高音音区较高,因此,只有在深呼吸的支持下才能更好地完成高难度的演唱。

  (二)柔软性的训练

  声音的柔软性训练是发掘花腔女高音的基本嗓音训练之一,也是花腔女高音发声技巧质量的重要保证。训练声音的柔软性对掌握花腔技巧十分重要。当然,声音柔软性的训练也有一定的难度。训练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

  (1)建立较强的气息与机理的对抗力量,加强横隔膜的扩张力,并把其巧妙的运用在歌唱上;

  (2)歌唱时,咽管绷紧,后咽腔通道立起来,像一根管子一样直穿后背;

  (3)训练正确的喉型,并把喉咙打开,随着时值的延长,舌根推前迫使咽喉前后拉开;

  (4)需要从每个元音的延长音上去建立状态,在有气息支持的支点上让声音通过管道呈抛物线状从头腔传出去。

  (三)跳音的训练

  “跳音”也称“顿音”。跳音就是指在起音前嗓门做出闭合挡气时所弹出的果断的、准确的、干净的音质。这一系列的动作对于花腔演唱者来说是十分重要的一部分。训练跳音时,以横隔膜和腹肌有弹性的、急速且有力的扩张与收缩,而后声音通过后咽腔通道从头腔的共鸣点处抛出,发声状态积极、有弹性,声音集中,颗粒性和穿透力十分强。如:一些学生在平常笑的时候声音位置很高、很轻盈且声音集中。

  所以在声乐教学中,我通常会要求学生用平时大笑的感觉唱每一个跳音。因此,歌唱者在训练跳音时可以适当选择一些上下行音阶、琶音分解和一些音程的跳进的练习曲来进行训练,先选择慢速训练,待技巧纯熟以后可加快速度。经过长时间的跳音训练,歌唱者在演唱一些含有花腔华彩部分的歌曲时就会显得更加得心应手。

  (四)装饰音的训练

  装饰音属于旋律范围,在演唱中既能增添旋律的色彩又能增加节奏的活力。唱好装饰音是作为花腔女高音的一种基本技巧。装饰音有回音、琶音、波音、倚音、滑音等多种类型,而且它们的唱法也不尽相同。因此,在训练过程中便增加了不少难度。练习装饰音重点要求的不是速度,而是要求把每个音都唱准确、唱精致,而且声音不宜太过笨重。装饰音通过先开声门,气吹声带振动,进而发出声音。而对于声音过直过硬的声乐学习者来说,这一训练方式可以帮助他们纠正声音过直过硬的毛病。所以一开始要慢练,起音不要过强,节奏要稳,等技巧成熟一些再逐渐加快速度,唱得轻巧且潇洒。

  缘起:

  花腔在西方的起源花腔是西洋古典音乐的一种高难度的演唱技巧,起源于17-18世纪的意大利阉伶。花腔是一种装饰性、华丽性很强的演唱技巧。究其根本,装饰性唱法的音乐风格最早出现在十六世纪中叶的欧洲,后来随着在欧洲的传播,逐渐发展为具有高难度技巧、丰富调式的花腔。十七世纪末,意大利的阉伶演唱把花枪这种演唱技巧传播开来。之后,花腔这种声乐炫技技巧在法国兴盛达到顶峰。因为那时的法国是欧洲的强国,法语作为一种高贵的语言,在欧洲贵族王室中广为流传。其中有德国王室、北欧王室、俄罗斯王室等,甚至包括美国的知识分子和上流社会,他们都以说法语为荣耀。

  运用:

  (一)花腔的演唱技巧

  捷音(Agitily),顾名思义,是一种快速的音阶,也称为花腔快速走句。这种音阶,每一个音节都要求清晰、均匀、快速。例如,三音、五音、一音相连时,每一个音都要唱的清楚、轻快也要注意音节的连贯性。

  震音(Trill),是花腔技巧中比较基础的技巧,也是相对较容易的;因而被大多女高音所擅长。震音是大二度之间的的一种颤音,也称为花腔大颤音。它的唱法包括主音颤动唱法和高一度颤音唱法两种。

  倚音,是将一个短小的音符置于主音之前,根据在主音上下方开始的位置不同分为上倚音和下倚音。其中,倚音在符点音符之前,占主音时值的三分之二;在单点音符之前,占主音时值的二分之一。震音是花腔演唱中较为常用的技巧,演唱时要求咬吐字清楚准确、短促有力,并且要保持整个乐句的连贯流畅。

  (二)花腔在西方作品中的运用

  《笑之歌》又称为《伯爵请听》(我习惯记为《笑之歌》,因为更符合中国民族声乐的特点)。选自轻歌剧《蝙蝠》,是奥地利作曲家约翰.施特劳斯最经典的女仆唱段。本曲采用3/8拍,小快板的活波旋律,G大调的优美音调来表现女仆阿黛来的性情;花腔技巧跳音的运用浑然天成地把阿黛来的笑声中的讽刺诙谐表现得出来。

  运用与表现:

  (一)花腔技巧在民族声乐中的表现

  花腔是一种拥有丰富调式的腔系。是一种华丽的演唱艺术技巧。花腔的艺术特点体现在明朗的调式色彩、质朴的情意表达、口语化的旋律线条、动人的节奏律动以及衬词化的唱歌结构等各方面。花腔在与中国民族声乐的结合、融入中,逐渐形成了有着中国民族特色的艺术特点。例如,民族声乐作品《夫妻观灯》中“长子来看灯,他挤得头一伸。矮子来看灯,他挤在人网里蹲。胖子来看灯,他挤得汗淋淋。瘦子来看灯,他挤成一把筋”,这些唱词的幽默诙谐、口语化,就生动说明了花腔在民族声乐中的艺术特色。

  (二)花腔技巧在民族声乐作品中的运用

  《牧笛》,是中国当代作曲家尚德义的创作的花腔歌曲作品。歌曲是G大调,2/4拍,典型的A-B-C三段式结构,歌词由邵永强填写。这首歌曲表现了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中大自然的清新美好,给人以优美舒适的感觉。

  第一段,歌曲速度较慢,主要描写大自然的美丽迷人的景色,但是音阶跨度比较大。后半部分,出现音符上的跳音,演唱时要注意对声音和气息稳定性的控制,做到跳跃中连贯自如。

  第二段,主要描写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速度加快;后半部分,作者采用大量的跳音、回音的花腔技巧,并用了一连串的十六分音符快速连唱,描述了一幅大自然与人融为一体的和谐画面,也将作品推向了一个小高潮。

  第三段,作者采用首尾呼应的方式,先是呼应第一段,速度较慢,接着加快速度,就如同《笑之歌》最终把全曲推至最高音Highg来结束全曲。这一部分的歌词较少,作者主要用一些高难度的花腔技巧来表现歌曲的情感。在演唱时,要投入自身感情的同时,把握住花腔的高难度技巧,塑造出更加完美的艺术形象。

【花腔女高音的训练方式】相关文章:

芭蕾舞的基本训练方式04-15

时装模特的基本训练方式09-22

幼蛇的饲养方式09-12

瑜伽呼吸原理方式04-20

绩效沟通的方式与技巧11-25

法国留学交通方式介绍03-18

高空跳伞的常见方式08-05

给狗狗梳毛的正确方式04-21

网球常见握拍方式07-25

远离打骂孩子的教育方式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