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 百文网手机站

小学数学老师如何分层教学

时间:2021-04-06 08:00:51 数学 我要投稿

小学数学老师如何分层教学

  数学分层教学一

小学数学老师如何分层教学

  一、学生的分层

  依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将全班学生分成高、中、低或(A、B、C)三个层次。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数,而且要有记录在案,但不宜向学生公开。否则有可能助长“优等生”的傲气,挫伤后进生的自尊心,增加后进生的心理压力。

  二、目标的分层

  根据因材施教的原则,制定出与高中低层次学生学习可能性相适应的分层教学目标。通过分层的教学,促使各层次学生都能达到应有目标要求。只有对各层次的学生制订不同的教学目标,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处在不同起点的学生的学习成为可能,从而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三、方法的分层

  教学过程要承认个别差异,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应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进行分层教学,分类指导,培优辅差,适应各层次的学生要求。比如,对概念性较强的或难点较多的教材进行全班讲解;对于可温故知新的,或者内容比较浅显的教材,放手让优等生独立学习,对中等生进行“半扶半放”,而对后进生要进行鼓励,辅导他们学习新的内容。

  四、提问的分层

  提问要根据水平较低的学生接受能力情况,先提问中下水平的学生,让中下生有发言的机会,对内容简单思考性不强的问题,应首先让后进生回答,即使后进生一时回答不出,也可让优等生帮助回答后,再让后进生重述,直至正确为止,这样让后进生也能体验到成功。在后进生回答问题时教师要耐心启发,引导鼓励他们大胆回答,对一些思维力度大的较难问题,教师要设置台阶,分层提问,减少坡度来提问中等生;在突破重难点时,就要发挥优等生的优势,启发全体学生深刻理解,及时进行反馈。这样安排能使各个层次的学生在课堂上都有言可发,学有所得。

  数学分层教学二

  教学内容弹性化

  在实际教学中,总存在着一些基础知识扎实、学习能力强的优等生,也存在一些基础比较差、学习能力较弱的学困生,还有大多数学习能力与基础知识一般的中等生。这三种学生在学习上是不同步的。而我们的数学教学,教师总是统一要求,让学生”齐步走”。这样做往往只能面向中间而无暇顾及两头。这种教学上的”一刀切”造成了优等生”吃不饱”,学困生”吃不了”的局面。打破这一局面的有效途径是在教学内容上进行”弹性”处理。即对学困生

  课本上的选学内容、选作题和思考题一概不要求他们学习,而只学习最基本的内容,确保”吃得了”、”能消化”,力争达到大纲和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而对于优等生则要在达到课程标准要求的基础上,适当扩大知识面,加大知识的难度,开发他们的智力,培养思维能力。现行小学数学课本编入的选学内容,选做题和思考题,就是为优等生提供的学习内容,应充分利用。如果优等生仍学有余力,则可再加大难度,可设计一些开放性与实践性习题、或者设计难度较大智力题。让优等生在数学学习上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教学要求多样化

  在课堂上,学生进行练习时,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情况,学困生反应迟钝,解题速度慢,难以在规定的时间内把题做完。而优等生则反应灵敏,解题速度快,完成之后无事可干,浪费了不少学习时间。我们可以根据这一实际,对学困生只提出一般要求,用一种基本的方法解答可以了,只要求完成必做题。而对于优等生则要求能用多种方法解答的,尽量要用多种方法,还要求找出最佳方法。

  另外,在低年级的课堂教学中,经常出现这样的现象,教师为了让学生理解比较抽象的学习内容,让全体学生操作学具。其实学生操作学具也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处理。学习起点低,理解能力差的学困生,对所学的内容理解有难度,借助操作学具来帮助理解确有必要;而理解能力强,对所学的内容理解不是很困难甚至已经理解的优等生,就没有操作学具的必要,可让其在想象中思考得出结果,思考解题思路与方法,寻找不同解决方法,这样更能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发展其思维能力。

  数学分层教学三

  教学目标分层策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学生接受能力的不同,以及层次的不同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这样就能从根本上确保每位学生都能接受到一样的数学教学内容,并且还能够很好的掌握其中的数学知识。因此,要求数学老师在保证数学教学进度的前提下,还要确保每位学生都能掌握其中的知识,并且能够灵活运用,所以教师对能力高的学生要有更高一层次的要求,对能力稍微低的学生,必须确保他们将这些基础知识掌握好,然后再设立一个更高的目标。

  分层设问策略。现在新课改要求学生具有独立自主学习、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为了培养小学生这种能力,就必须使他们具有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所以教师在这个环节就必须设立一些不同层次的问题,再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这样一步步的引导他们,使他们都能够掌握这种能力,然后再通过自己想办法找出其中的答案,这样对培养学生独立学习、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着非常大的帮助,同时也可以拓展学生的视野,使他们的思维变得更加活跃,对学习数学充满兴趣。

  个别指导策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进行具有针对性的教学,这就是数学分层异步教学的个别指导教学,但是在个别指导教学中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教师在学生学习过渡阶段要起到引导的作用;其次,教师在学生学习分类阶段也要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最后,帮助学生拓宽他们的视野,扩展他们的数学知识。

  分层练习策略。分层异步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的开展过程中,必须注意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教师的教学目的性要明确,同时还要特别重视个别指导的教学;二是,互动是非常好的学习方式,因此必须加强教师跟学生的互动环节,可以让学生自己多练习,尤其是数学这门课程,只有通过多多练习才能将知识掌握的更牢固,也会发现自己的问题所在。因此分层练习可以使每位学生都能掌握数学知识,并且还能提高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一般的分层练习主要包括以下四个练习方式:递进式练习、选择式练习、并列式练习以及剥离式练习这四种。

  数学分层教学四

  小学数学分层异步教学中目标的选取与设定策略

  小学数学分层异步教学在目标的选取上,不能够拉大各个层次中教学目标的距离,在对教学目标进行设定的过程中,一定要按照相关规定中的标准与要求,可以设定基础性目标与发展性目标,还要明确每一个层次中的学生应该达到的目标,在尊重学生自主选择的同时,还要对学生在小学数学课程学习中的目标设定进行合理引导,每个层次的学生在学习目标的选取上可以使用以下两种方式:一种方式是对同一种需要学习的数学知识内容,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另一种方式是在同一个数学课程的内容学习中,将D层学生的学习目标设定为要达成小学数学课程学习中的所有学习目标,而E、F层的学生在设定与选取目标的时候,要根据实际的学习情况选取与设定相对应的学习目标。

  小学数学教师要引导不同层次学生选择正确的学习目标,学生在完成相应的学习目标之后,要采取有效的方法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推动学生向更高层次的学习目标发起冲击。如果不同层次中的学生在学习目标上的选择不合理,而教师也没有对其进行有效的引导,则会导致学生无法有效地学习到相关的数学知识内容,要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明确自身所在层次的学习目标。

  小学数学分层异步教学中的分层设问策略

  小学数学分层异步教学中,小学数学教师必须明确设问这一方面中的目的与对象性,实质上是指小学数学教师要明确每一个问题所指向的是哪一个层次中的学生,这一问题的意义是什么,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将一个问题用多种形式给表达出来,在问题的设置上具备层次性,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解决一些较为基础性的问题之后,还要尝试着解决一些复杂、困难的问题。

  小学数学教师在呈现数学问题的方式上,首先应该将D层中的数学问题呈现出来。当大部分学生无法对D层中的数学问题进行解答的时候,再将E层的问题呈现出来,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引导,对F层学生进行引导的过程中要提出相应的数学问题来辅助学生的学习。

【小学数学老师如何分层教学】相关文章:

小学分层教学总结09-24

分层教学总结03-18

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分层次教学10-28

小学数学老师教学总结08-26

分层教学总结范文09-21

分层教学经验的总结范文04-09

语文分层教学计划09-20

数学老师的教学总结11-21

中学英语阅读分层教学方式10-16

分层教学工作总结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