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 百文网手机站

语文传统的阅读教学

时间:2021-06-19 13:49:06 语文 我要投稿

语文传统的阅读教学

  导语:阅读题占据语文考试的重要比重,因而阅读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下面小编将为大家分享关于语文传统阅读教学以及细不可改下的语文阅读教学的相关文章。欢迎大家阅读。

语文传统的阅读教学

  文化经典与语文传统阅读教学

  [关键词]: 传统经典 阅读教学

  《新课标》强调指出:“注重个性化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学习探索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发展想象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这就要求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阅读地位,用心灵去解读文本,学会发现美和欣赏美,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进而感受祖国文化的博大。 因此, 语文阅读教学要充分挖掘和展示传统文化经典篇章中的各种道德因素、人文因素、情感因素,倾心倾力,感同身受地教,学生就会受到震撼、感染和熏陶,从而树立良好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根深叶茂,源远流长,承载着我们民族的修为、精神与气质,是灌溉代代民风民魂的最清澈的溪水,即使沧海桑田,海枯石烂,传统文化的溪流却永远很响地流淌于我们的灵魂深处,成为我们自强不息的底气与脊梁。而传统文化经典,是经过岁月的淘洗,时间的考验,最终被人们所选择并流传下来的传统典籍。这些经典著作蕴涵着中华古文明的精华,有着丰富的文学给养,可以让我们了解传统文化的精髓,从中吸取力量,提升自己的素质。文化经典与文学名著阅读已经作为考试要求写入《考试说明》中,可见经典阅读在语文学习及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一、经典阅读对语文教学的重要性 《考试说明》中要求的文化经典

  为:《论语》、《孟子》、《庄子》;中国古代的文学名著为:《红楼梦》、《三国演义》。其实除了这些作品外,入选语文课本的诗词以及文言文都是传统经典作品,它们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之一,对于语文学习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经典阅读可以扎实文言文功底。 文言文教学中除了要求学生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及常见文言现象之外,还要求解读一些传统习俗。例如,引导学生解读古典诗文里有关中华民族的传统婚礼,我们光要求学生识记《五礼通考》中的“一曰纳采,二曰向名,三曰纳吉,四曰纳征,五曰请期,六曰亲迎”是不够的,还得指导学生重温《诗经?卫风?氓》和《孔雀东南飞》中的相关情节,学生才能够真正领会,增强对文章的理解深度。 (二)、经典阅读可以积累写作素材。

  首先,从经典诗文的字句、内容、课本插图及课后练习入手,形成“导引——诵读——讲解——探究——拓展——延伸”的教学模式,挖掘教材有关的文化信息和素材,人教版语文新教材所选篇目大多氤氲着文化精神气息,值得我们去挖掘、探究。比如古代文化常识的教学内容:人的称谓、年龄称谓、作品命名、古代纪年月日方法、地名、官名、科举名称、古代礼仪习俗、器物用具、建筑艺术等,着力讲解并进一步拓展延伸,会让学生在老师的熏陶下形成浓厚的学习兴趣。

  其次,利用阅读课,让学生从丰富的阅读材料中收集古典文化中的精华并分类整理,其中有团结篇、友爱篇、诚信篇、礼仪篇、智慧篇、报恩篇。

  第三,利用作文课,把从语文教材中学到的和课外阅读中汲取的古典文化精华灵活地运用到写作实践中去。比如我们精心组织几次作文大赛,

  以“感恩”、“亲情”、“与最欣赏的古人对话”、“我看古人之痴”等话题,要求用语文教材中学到的和课外阅读中汲取的古典文化精华进行写作。

  此外,传统经典中有很多经典的文学形象和故事题材,在现在的文学作品中时不时还可以发现传统经典中形象的影子。可以说传统经典是文学的源头,其中可以利用和挖掘的写作素材是极其丰富的。 调查学生的现状发现,不少的学生因为平时读书少,积累不够;又缺乏观察能力,不能很好地发现学习、生活中的写作题材;所以即使是简单的命题作文,也难以对付,只能生搬硬套作文书上的相似内容。 鉴于此,我们应该提倡学生阅读经典文学作品,从经典中找素材,从经典中找形象。分析考试中的优秀作文,我们发现有一大部分作文就是因为能很好地从经典作品中取材而从众多的考生作文中脱颖而出的。例如,写屈原、陶渊明、范仲淹等文学形象;写李白、杜甫、苏轼等文学名人。在浩如烟海的文学世界里,一定能有学生作文的素材。

  (三)、经典阅读能够提升思想认识。 传统经典的意义不光在于提供我们经典形象,这其中蕴涵着深邃的思想,对于修炼我们的人格,提升我们的素质有着重要的作用。 在人生经受挫折时,不要忘记吟诵孟子的“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因为它能增强你战胜困难的信心。在不被人认可之时,不要忘记告诉自己李白就说过,“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因为它能让你顺利走出困境。读到香菱学诗、张岱湖心亭看雪,我们深切地体会到古人的痴迷和天性中的可爱,而这些可以鞭策你具备做事的决心。不光这些,古人还告诫我们人生“譬如朝露”,珍惜时间,不要等到白头时“老大徒伤悲”;“勿以善小而不为”重视从小处积累自己的善行,要善养自己的浩然之气;学习时要“温故而知新”,要“学而时习之”;做事时要注意“欲速则不达”。 传统经典阅读可以让我们的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积累写作素材,还能提升思想认识,总之,经典阅读有利于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对于语文阅读教学有着重要价值。

  二、在语文教学中如何促进经典阅读 认识到经典阅读的重要性,那么如何积极探索在语文教学中落实经典阅读呢?我认为有以下几点可供我们尝试:

  (一)、激发学生阅读经典的兴趣。 学生都喜欢听故事,尤其是典籍中的故事。比如《红楼梦》、《三国演义》中的精彩故事截取出来就可以在课堂上讲给他们听,讲到最精彩的地方故意停下,让学生自己回原著去找结果。这样一来势必会引发一大批同学的阅读兴趣。学生因故事而开始阅读原著。或者也可以把学生感兴趣的人物的故事一个一个串起来,例如学生喜欢诸葛亮、关羽、赵云等人物形象,我们就可以把他们的典型故事串

  起来。这样便于学生掌握人物形象,同时也会激发他们阅读原著的兴趣。

  (二)、提供学生阅读交流的平台,让学生自己推荐好书。班级可以开展“好书我读我推荐”读书活动,在活动中学生可以通过读后感、书评等形式向同学介绍自己读过的好书。一则可以把好书推荐给大家,再则可以和大家交流读书的心得,形成自己的观点,加深对所阅读作品的认识。还可以让学生评论经典人物以及精彩的故事情节。比如学生对《三国演义》中曹操的评价,究竟是英雄还是奸雄,通过评价,不光让学生再次熟悉原著中关于曹操的情节,而且还趁热打铁让学生课外阅读易中天先生的《品三国》。 再者让学生赏析经典名句。例如,让学生赏析《诫子书》中的`“俭以养德,静以修身”,学生能诸葛亮来讨论继承节俭美德的问题,以及排场与修养的问题。我想这样就能使传统经典阅读变得有意义。

  (三)、做学生忠实的读者。 在阅读中,鼓励学生积极创作。鼓励学生在深刻理解作品中人物性格的前提下改写、续写故事。例如,让学生想象续写、改写《范进中举》,如果范进的中举纯属报录人误报,范进又会怎么样?周围诸如张乡绅、胡屠户、众邻里等又会怎么样?通过这样的练习,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同时也可以让学生深入理解范进的命运和时代悲剧。这样做能更好地增强经典阅读的效果。

  (四)、引导学生学会阅读。在阅读教学中,学生感到古典诗文学习起来费劲,教师要善加指引,帮助学生找到切实有效的阅读方法途径,让学生充分地感受到传统经典文化成分,受到良好的熏陶。比如教《岳阳楼记》,可采取一解、二评、三想、四写的教法。先让学生了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含义,产生“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感;再评范仲淹彼时提出这个抱负的积极意义;三想时代赋予青年的重任,培养学生先忧后乐的高尚情操;四要学生写自己的壮志,如何坚持“苦乐观”,如何才能担负起振兴中华的责任。这样的教学,既是一堂文化知识课,又是一堂生动的思想品德课,同时,学生也获得了学习古诗文的方法。

  以上几点只是初浅的探索,不敢断言这些方法是否可行。在语文教学中,只要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阅读经典,经典作品一定能促进语文阅读教学,使学生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真正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作者简介:

  杨伟,男,汉族,生于1978年,本科学历。任教于礼县固城乡初级中学,从事语文教学多年,现为文科教研组长。《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课题组成员。

  新课改下的语文阅读教学

  为了适应新时期的教育需要,一场漫卷全国的教育新课程改革的浪潮正在蓬勃兴起。改变传统的教育思想与观念、改进陈旧的教育方法与手段已势在必行。作为基础教育课程的语文学科,以它特有的人文色彩、民族个性和审美要求,影响甚至决定受教育者的理想信念、人格操守、审美情趣、创新精神的养成和发展。因此一直为人们所关注,所讨论。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也理所当然的成为教育改革的焦点。而在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又无疑是传授学生语文知识、培养学生语文能力、激发学生审美和创造思维的基本途径。因此,打破以往教育教学常规,以科学的教育理论和教育手段取代传统教学中的种种陈规陋习,是目前语文阅读教学面临的重要课题。

  令人担忧的是,尽管对语文阅读教学改革的呼声很大,但教学现状并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变。相反,对新观念、新理论、新方法的贯彻与应用已开始形成一种畸形发育的趋势。据我了解,在我们学校及兄弟学校中,有的老师欲步不前,在传统与现代中无从取舍,在教学方式上无所适从,干脆隔岸观火,课堂教学毫无生气,死气沉沉;有的老师则不顾实际情况,在方法手段上猎奇取险,导致急功近利,适得其反。显然,这些畸形发展的教改并不是新课改的根本目的,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不可能得到正常的成长。

  为什么会存在这些问题呢?除了旧的教育体制(尤其是招生考试制度)还存在很大程度的影响外,一线教师对语文阅读教学的内在规律缺乏清醒的认识、足够的分析也是导致这些弊病产生的重要原因。因而,冷静探求教学内在规律,顺应教育的发展,理应成为现今语文阅读教学必由之路。

  国家教育部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和内容、教学观念和学习方式、评价目的和方法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改革,在“总目标”中明确提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初步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不言而喻,要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必须以激发和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为前提。 想象,是人类创造性思维的一种重要形式。正是有了想像,人类才能够超越常规思维的约束,冲破现有知识经验的局限,以大胆、奇特的方式对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创造性的探索,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所以说,想像构成了创新的基础,是一种极其可贵的思维品质。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的任务一方面要教会学生听、说、读、写,另一方面要挖掘学生的潜力、发展学生的智力,而培养想象力是实现这一目的的重要途径之一。

  阅读教学中,笔者大胆探索、大胆尝试,努力研究语文阅读教学的内在规律,寻找切实的教学方法来培养学生的想像力。下面从三个方面加以论述。

  一、广泛阅读,表象积累

  通过诵读古诗文丰富想象的基础。想象是人脑对已有的表象重新组合建立新形象的过程,而任何新形象的形成都以感知材料为基础,阅读面的宽窄决定着表象的多寡。表象贫乏,其想象狭窄、肤浅;表象丰富,其想象开阔、深刻。因此,必须引导学生广泛阅读,丰富诸如名言警句、精彩描写等各类表象,使之成为成功想象的基础。如学生学了有关流水描写的诗句:“一江春水向东流”;“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桃花流水鳜鱼肥”;“春来江水绿如蓝”;“斜晖脉脉水悠悠”;“风乍起,吹绉一池春水”等,我要求学生比较阅读,领会诗人借助流水表达出的不同的情感和景物并形成对水的各种表象,诗人也正是以各种表象的特点来塑造形象、表达情感的,没有各类表象的丰富储备,借以生发精妙的想象,也就无以孕育生动的文句、感人的形象,由此学生认识到阅读中的表象积累之于想象至关重要。

  二、心灵沟通,领略内涵

  文本的作者与学生,他们的人生阅历、文化底蕴、生活背景,语言修养都不可能在一个层面上,这中间的距离有时简直难以逾越。教学中,需要运用想像在这中间架设心灵的桥梁,让学生走近作者,与文本对话,从而达到心灵上的沟通内涵上的感悟。

  在教学《项脊轩志》时,它的后记部分,学生很难进入情境。“余既为此志,后五年,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这些文字乍看似乎平淡无味,并不像正文那样富有诗意、充溢着情思。只有激活想像,架设桥梁,才会感到这是作者在用最经济的笔墨传达最丰富的内涵。我问学生:作者为什么要写小妹们的话,这背后有什么故事? 学生的回答各种各样,我顺势加以引导,激发学生想象,妻子从作者那儿听到了不少精彩的历史典故,从南阁子的书籍中看到了大千世界,她的视野为之开阔,她的精神生活变得丰富充实,所以回到娘家,她充满自豪而又饶有兴味地向小妹们讲述阁子中的生活,引得小妹们油然而生羡慕之情,这样便有了小妹们的问语:“且何谓阁子也?”因此,对于妻子之死,作者悲痛至极。“吾妻死室坏不修”,有同学用他爷爷奶奶恩爱情深的事来形象地阐释此中深情,说他奶奶死后,爷爷不改奶奶生前喜欢的家中陈设。归有光的笔法不能不令人想到海明威的冰山原则,如果不激发学生的想像,不在中间作适当的点拨,那水下的八分之七的精彩就难以发现。

  三、巧妙引导,想象再造

  学校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培养鹦鹉学舌的模仿者,而是培养能够自己独立思考的创新者。在阅读教学中训练学生再造、创造想象的能力是现语文教育的重要课题。在阅读过程中,再造想象占据突出的地位,学生正是根据作者提供的语言信息,唤起头脑中的有关表象,并根据作者的提示进行新的组合,从而再造新的形象,所以阅读的过程也是读者想象再造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我通过各种途径启发学生就文章要点关键词句或画面拓展思维,进行再造想象,使平实的文字显现丰富的内蕴,简单的场景变为鲜活的画面。

  这种能力的培养可贯彻在这样的阅读训练中,如讲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时,我引导学生对“赤壁江山图”的生动描写展开拓展式再造想象:大江两岸怪石峥嵘,犬牙交错,陡峭的山峰昂然挺立,直插云霄。江水滔滔,汹涌澎湃,巨浪花拍岸,飞花碎玉。江面卷起的重重浪花,像朵朵怒放的白莲,又若堆堆无瑕的白雪。因想象的补充再造,惊心动魄的画面在这样的描述中更显栩栩如生。

  想象是一种立足于现实跨越时空的思维,要使学生成为创造性的人才,作为教师,就应该努力使学生自由翱翔在想象的天空中,尽力打开他们的思维之门,使他们由一片树叶想到一大片森林,由一条小溪想到茫茫大海,从一个思路跳到另一个思路。何时能让学生思维达到“杂花生树,群莺乱飞”的境界,那便是语文教学成功之日。

【语文传统的阅读教学】相关文章:

语文阅读教学的案例03-07

语文阅读教学的任务03-07

语文阅读教学的不足03-09

语文阅读教学的弊端03-09

什么是语文阅读教学01-27

语文阅读教学内涵03-07

浅谈语文阅读教学03-07

语文阅读教学方案03-07

语文阅读教学模式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