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资讯 百文网手机站

中考物理常用的7种解题方法

时间:2022-01-26 16:06:05 中考资讯 我要投稿

中考物理常用的7种解题方法

  中考临近,不知道大家是否全都了解中考物理的复习策略?下面是百分网小编整理的中考物理复习资料汇总,希望能帮到你。

中考物理常用的7种解题方法

  中考物理常用的7种解题方法

  1、守恒思维方法

  自然界里各种运动形成虽然复杂多变,但变化中存在不变,即某些量总是守恒。守恒的观点是分析物理问题的一种重要观点,它启发我们可以从更广阔的角度认识到系统中某些量的转化和转移并不影响总量守恒。

  (1)能量的转化和守恒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它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或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做功的过程就是能的转 化过程。如合外力对物体做的总功一定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其中动力做功是把其它形式的能转化为动能,阻力做功是把机械能转化为其它形式的能。从能量守恒的 观点看,动能定理是一条应用广泛的重要定理。在机械运动的范围内,当系统状态变化时,如果除重力、弹力外没有其它力做功,系统的机械能守恒。它是普遍的能 的转化和守恒定律的一个特例。功、热和内能之间的变化关系满足热力学第一定律。物体间由于温度差发生热传递。是内能的转移。

  如:长为L,质量为M的均匀软绳,放在光滑桌面上,现让其从桌边缘无初速滑落,求绳子末端离开桌边缘时的速度。本题是属于变力做功问题,直接求解较难,最简便的方法是从功能关系出发求解。解略。

  (2)动量守恒如果没有其它力,或外力与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比较可以忽略时,在系统内各物体相互作用过程中总动量守恒,即各物体任意时刻总动量的矢量 和不变。就系统内单个物体,其动量的变化等于合外力的冲量,但相互作用的两物体受到的冲量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则在动量传递过程中系统的总动量不变。

  如在光滑的两水平导体杆上,与杆垂直放上两质量均为m,电阻均为R的金属杆a、b,水平导体杆的电阻不计,长度足够长并处于范围足够大的匀强磁场中,起初两杆均静止,现给a以初速度v0,使它向b运动,试求b杆的最大速度。

  分析:此题为一道力电综合题,显然系统只有相互作用的磁场力可以认为是内力,所以系统受合外力为零,动量守恒。

  (3)质量守恒一定的物质形式对应一定的运动和一定的能量状态,运动是永恒的,物质是不灭的。参与变化的物体质量的总和与变化后物质质量的总和相等,这就是质量守恒的观点。

  (4)电荷守恒中性的原子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决定了自然界中电荷是守恒。不带电的物体通过接触,摩擦或感应的方式可以带电,带电的物体若 发生中和或电荷转移现象,电荷发生消失或减少,但正负电荷总和是一定的。如:在原子物理中,写核反应方程,质量和核电荷数守恒。

  2、系统思维方法

  按照系统的观点,我们面对着的整个自然界是由无数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相互转化的事物和过程所形成的统一整体。根据上述观点,在分析和处理物理问题时,抓住研究对象的整体性和物理过程的整体性进行分析,这就是系统思维的方法。

  在物理解题时,掌握系统思维方法,应当学会从整体上把握研究对象,如对系统进行受力分析的整体法,它与隔离法是相辅相成的,都应熟练掌握。有些物理过程 是很复杂的,不公要学会把复杂的过程分解为若干简单的过程,也要学会把复杂的物理过程看着一个统一整体来处理。在很多情况下,根据系统思维的方法,抓住研 究对象的整体性和物理过程的整体性,解决问题往往能化繁为简,迅速解决问题。

  如:放在水平地面的静止的斜面体M上,放着一个质量为m的物块相对斜面静止,求斜面体受到地面的摩擦力。

  分析:该题如果从m平衡求出对M的作用力再分析M的受力求解很麻烦。若把两物体看成一整体,因水平方向没有外力作用,所以无运动趋势,摩擦力为零。

  3、类比思维方法

  “类比”是逻辑学的一种推理形式,就是借助于事物之间的相似性,通过比较将一种已经掌握的特殊对象的知识,推到另一种新的特殊对象的思维方法。中学物理 中存在大量可以类比的问题,如电磁振荡与机械振动相类比、电压与水压相类比等。运用类比推理方法处理物理问题,常见的有模拟类比、过程类比、方法类比等形 式。解题时在其它方向上不能奏效,若善于联想,巧妙地用类比推理,往往可以使繁难或似乎无法解答的问题变得十分简单。

  4、等效思维方法

  等效思维方法是指在处理问题时,采用相同性质事物间等效替代的解题方 法。两个不同的物理过程,如果在某方面、某点上或某种意义上产生的效果相同,就具有等效性。如平抛运动可以等效为自由落体运动和水平方向的匀速运动的合运 动,二力的作用效果等效于它的合力的作用效果;较复杂的电路可以简化为简单的串并联电路组成;交流电的有效值与热效应相同的直流电大小相等;气体状态变化 的复杂过程可等效为等温、等容、等压过程等等。当我们处理物理问题时,若甲问题难于处理,就处理与其有等效性的乙问题,从而得到相同的结果。常见的形式 有:等效力系替代、等效过程替代、等效运动替代、等效参考系替代、等效电路替代……等等。值得注意的是,采取等效替代,并不改变原问题的物理性质与原过程 的物理实质,仅仅使求解获得最简便的途径。

  5、对称思维方法

  对称性是物质世界的一致性与和谐性的反映。应用物质世界的对称性来分析处理问题的思维方法叫做对称思维的方法。

  在物理学中,对称性比比皆是。许多物体的运动具有空间和时间的对称性,例如作简谐振动的物体在平衡位置两侧的运动对平衡位置是对称的,竖直上抛运动的上 升阶段和下降阶段对最高点是对称的,许多物体在空间分布上具有对象性,例如:某些电路结构的对称性;平面镜成像的对称性等。在某些物理问题中,抓住对称性 这一特征进行分析常能出奇制胜。

  6、极端思维方法

  许多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存在临 界状态,其表现形式是某些物理量达到极限值时,物体在此前后运动情况发生突变。解答这类问题一般可依据物理量变化的方向逐步推向极端,通过分析临界状态和 极值求得问题的解决。有时很难在一般发表情况下得出结论,也可以考虑把一般推向极端,做出极端条件下的判断,再回到一般,往往会很快得出结论。我们把这类 思维称为极端思维方式。它能考查学生思维的深度、广度和思维的敏捷性,提高运用物理规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如一个量增大,可以设想它一直增加到无穷大;同样一个若减小,可以设想一直减小到零。

  例如:粗糙木板上放着一个物体,现将一端缓慢抬起,分析物体受到的摩擦力的变化。

  分析:初始时刻,平板倾角为零,物体无运动趋势,摩擦力为零。当木板有一定倾角且较小时,设想木板表面光滑,则物体必然下滑,所以判断出物体受有摩擦 力,而这时物体还没有运动,受到的是静摩擦力,且摩擦力随重力沿斜面方向的分量的增加而增大。而当倾角增大到一定程度,物体必然下滑,受到滑到摩擦力的 f=μN,N=Gcosθ,摩擦力减小。

  7、逆向思维方法

  在通常情况下,人们往往习惯于从条件或原因分析其结论或结果,这是正向思维的模式。

  逆向思维是把人们通常思考问题的思路反过来加以思考。即从结论或结果出发倒着分析问题,分析这一结论或结果产生的条件或原因。这种思维方法叫逆向思维方法。逆向思维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也是思维广阔性和灵活性的.表现。

  将逆向思维应用于物理解题。要求能灵活地转变思维方向,克服思维定势的消极影响。特别是在某些情况下,按照正向思维的方式分析非常麻烦,甚至陷入困境,这时就应立即转换思维方式,从相反的方向重新思考,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例:还是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最后速度减为零的情况,均可看成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组成。

  总之,中学物理是一门较难学的一门学科,但只要多方面地培养兴趣,注意学习方法,多思考,勤学好问,多作实验,注意总结规律,是完全可以学好的。

  中考物理必须知道的50句话

  1、物质由分子组成,分子间有空隙,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2、刻度尺读数需要读到分度值下一位

  3、误差不是错误,误差不可避免,错误可以避免

  4、使用刻度尺测量时可以采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减小误差

  5、量筒不但可以测量液体的体积,还可以用“排水法”测量固体的体积

  6、利用天平测量质量时应“左物右码”

  7、同种物质的密度还和状态有关(水和冰同种物质,状态不同,密度不同)

  8、物质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参照物而言的

  9、相对于参照物,物体的位置改变了,即物体运动了

  10、参照物的选取是任意的,被研究的物体不能选作参照物

  11、平均速度表示一段时间或路程内物体运动快慢程度

  而瞬时速度表示某一位置或某一时间点物体运动快慢程度

  12、水的密度:ρ水=1.0×103kg/m3=1g/cm3

  13、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14、通常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最快,其次是液体,气体

  15、乐音和噪声没有严格的界限,与地点、时间、环境及人的心情都有关系

  16、乐音三要素:①音调(声音的高低)②响度(声音的大小)③音色(辨别不同的发声体)

  17、防治噪声三个环节:①声源处②传输路径中③人耳处

  18、超声波的速度比电磁波的速度慢得多(声速和光速)

  19、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

  20、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①使物体发生形变②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21、判断物体运动状态是否改变的两种方法: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其中一个改变,或都改变,运动状态改变②如果物体不是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运动状态改变

  22、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

  23、力的示意图是简单的画法(不用分段)

  24、弹簧测力计是根据拉力越大,弹簧的形变量就越大这一原理制成的。

  25、弹簧测力计不能倒着使用

  26、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浮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上的

  27、重力是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产生的

  28、两个力的合力可能大于其中一个力,可能小于其中一个力,可能等于其中一个力

  29、二力平衡的条件(四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

  30、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两个因素:①接触面间的压力大小②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31、惯性现象:(车突然启动人向后仰、跳远时助跑、拍打衣服上的灰、足球离开脚后向前运动、运动员冲过终点不能立刻停下来,甩掉手上的水)

  32、物体不受力或受平衡力作用时可能静止也可能保持匀速直线运动

  33、增大压强的方法:①增大压力②减小受力面积

  34、液体的密度越大,深度越深液体内部压强越大

  35、连通器两侧液面相平的条件:①同一液体②液体静止

  36、利用连通器原理:(船闸、茶壶、回水管、水位计、自动饮水器、过水涵洞等)

  37、大气压现象:(用吸管吸汽水、覆杯试验、钢笔吸水、抽水机等)

  38、马德保半球试验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托里拆利试验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值

  39、大气压随着高度的增加而减小

  40、浮力产生的原因:液体对物体向上和向下压力的合力

  41、物体在液体中的三种状态:漂浮、悬浮、沉底

  42、物体在漂浮和悬浮状态下:浮力=重力

  43、物体在悬浮和沉底状态下:V排=V物

  44、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也适用于气体(浮力的计算公式:F浮=ρ气gV排也适用于气体)

  45、潜水艇自身的重力是可以改变的,它就是靠改变自身重力来实现下潜、上浮和悬浮的

  46、密度计放在任何液体中其浮力都不变,都等于它的重力

  47、流体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飞机起飞就是利用这一原理)

  48、动力臂大于阻力臂的是省力杠杆(动滑轮是省力杠杆)

  49、定滑轮特点:能改变力的方向,但不省力

  动滑轮特点: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50、滑轮组绳子段数越多,越省力,越费距离

  中考物理复习三大建议

  一、复习要点

  1、抓住基础知识。中考试卷中易、中、难的试题比例为3:1:1,对基础知识、基本概念的考查应是中考的重点,但近年来对基础知识的考查形式发生了变化,最主要的变化是摒弃了考查死知识的做法,而要求能在具体事件中辨认出该知识或规律。为此学生要做到复习细致,在广度上力争不留漏洞。

  2、联系实际,贴近生活。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就是“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这是中考命题的指导思想,那些最常见的生活现象最可能成为命题的素材。复习时同学们应在近两年的相关题目中了解此类题的出处、分类和答题技巧,更主要的是发现不懂的问题多亲自去做、去看、去想,快速提高自己的观察、分析能力。

  3、重视开放型物理题的训练。《考试说明》中提到:考卷中要设置适量的开放性和综合性题目,考查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意识。对于此类题目因初中知识程度有限,只能是浅层次地开放,首先要放下畏惧心理。从近两年物理命题中可看出,开放型物理题大致可分三类,即条件开放型、结论开放型、条件和结论都开放型。对于开放型物理题常常没有现成的解答模式,而是要利用发散思维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观察、分析。这就要求学生在平时练习中重视一题多解,不能浅尝辄止。

  4、加大科学探究方法的学习和实验技能的提高。近几年中考物理题中科学探究及实验题的数量及分值呈上升趋势,掌握科学探究及实验题的类型及要求是解答试题的关键。科学探究及实验题的类型主要有:

  (1)考查对问题实验过程的感悟;

  (2)考查各种仪器在科学探究及实验中的作用;

  (3)考查科学探究中对实验数据的处理;

  (4)学生用一定的物理方法来探究实验;

  (5)学生自主设计性实验。此部分的复习方法应在掌握一定的物理研究方法(尤其是控制变量法)的基础上,系统全面地复习每个实验及相关的基本内容,然后带着疑问走进实验室进行科学探究,反复操作练习,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果,从而弥补知识上的不足。

  5、提高收集、分析和处理的能力。生活中源随处可见,各种商品的说明、须知、用法及列车时刻表等都向人们提供着,善于迅速从资料中选择出自己需要的是人们在生活中应具有的能力,因此近两年围绕铭牌、说明书、数形结合——物理图象等命出了一些类题,应引起重视。考试中的给予方式可以是图表或文字,同学们要掌握解答此类问题的大致步骤,平时培养较强的阅读能力,收集有益的能力,还需要有一个良好的心理素质。

  6、在普遍复习的基础上,同学们应把所学知识再分成专题进行复习。复习时要把前后知识联系起来,使前后所学的知识相互迁移,连成线,织成网。注意不同学科间知识的联系,摆脱“学科本位”思想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热点问题

  通过观察总结近两年的各地中考试卷,发现热点主要还集中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关注最新科技发展;

  (2)关注时事新闻;

  (3)关注估测能力,例如估计考场温度、估计自己上三楼的功率等;

  (4)关注问题的提出,例如试卷上给幅图片,让你针对图片所画内容提出一个与物理知识相关的问题并解答。

  三、题型结构

  1.近几年物理题型的显著变化是多了定性的简答题,少了定量的计算及死套公式的试题。学生对于陌生的简答题普遍存在着不知如何着手,解答不得要领的毛病,再加上简答题的题目很多,出题方式灵活,给中考复习带来一定困难。这里将这种题目的分类及解答方法简叙如下:

  (1)纵向分类。按照课本内容逐一理解概念,把题目归为:力的问题、运动问题、光的问题、蒸发问题、液化问题、浮沉、杠杆、安全用电问题等等。每类题目都有各自基本的答题模式。

  (2)横向分类。据解答方式不同,可把简答题分为:直接叙述题、用数学语言帮助解答题、需用图帮助解答的问题。对于此类题目学生要认真体会答题的顺序,理解每条答语与题目的联系,多做几道题目,多比较答案就能创造性地答好问题。

  2.科学探究方法的考查“创新能力是一个民族的希望”。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而获得创新能力的一种重要途径就是——科学探究。

【中考物理常用的7种解题方法】相关文章:

2017广东高考物理常用解题方法09-30

2017广东高考数学常用解题方法09-29

2018广东高考数学常用解题方法09-05

2017高考物理解题常用的经典模型汇总11-12

中考数学选择题的解题方法08-13

中考数学选择题的解题方法与解题技巧08-14

中考数学选择题解题方法08-13

物理选择题的类型介绍及其解题方法02-21

中考化学“除杂题”解题方法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