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报告

农村宗教信仰调研报告

时间:2018-02-22 调研报告 我要投稿

农村宗教信仰调研报告

  近几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大力发展,我国农村建设也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农民生活得到很大的改善。但是在这个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精神追求逐渐成为了我们生活的主流,人们不再只在乎吃穿住行,每日为衣食而忧,为住行而碌,而是把眼光集中在精神生活上,注重心灵上的寄托,再加之现在工作压力巨大,使人不得不拥有一份心灵上的慰藉。因此,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信仰宗教。

农村宗教信仰调研报告

  调查目的

  (1)、为了了解新农村建设发展后,农民文化生活的改变。

  (2)、为农村建设下一步提供建议。

  (3)、为了掌握宗教近年来在农村发展的第一手资料。

  (4)、全面了解宗教发展对农民需要的影响。

  调查方法与调查对象

  通过发放调查问卷、走访周边农村、查阅相关资料、整理典型案例、网上搜索等方式对相关问题进行调查。为了更准确的了解潍坊农村宗教信仰情况,从潍坊十二个县中随机抽取十个村庄进行走访调查。调查人群为20~70岁农村男女人群。 调查时间: 2012年10月14日——11月10日

  正文

  根据数据表明,不同地区不同宗教之间其年龄和性别结构都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其中女性比例要远远高于男性,宗教主要是基督教和佛教两种,其中佛教多是在40~70之间的妇女与老人为主,与男性相比,女性更容易接受宗教思想,服从宗教教义。从全市信教群众的年龄和性别结构来看,信教群众中趋向于年轻化,,其中学生的比重约为8%~10%,数量上可以看出来,教育可以提高思想水平。信众以受教育水平较低者为主,但是,近几年出现高教育水平人才入教增多趋势。信徒学历越来越高,高中生研究生比较多,博士生也占有一定的比例,更有不少人专门皈依佛门,潜心向佛,共有甚者挣钱盈利也不为少见。调查数据表明,在中国已经有两千年历史的佛教在最近30年来的发展最为迅速,信仰者人数也最多。有58%的人自我认同为佛教信仰者,这就意味着潍坊农村有约58.5万的佛教信仰者。但是,在这些佛教信徒中,只有1.7%的人是“三皈依”的信徒,也就是说只有

  5.73万人是正式皈依的佛教信仰者。因此,从报告所列举的数据来看,在当代中国五大宗教中,佛教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最为广泛,正式皈依的信徒也最多。

  根据调查,基督教信众人数影响力有超过佛教的趋势,基督教的教义简单加之宗教礼仪简化,共容易被接受,而且崇洋心态浓厚,使得基督教广泛被接受,形成一股不可忽视的新势力。基督教在清末及民国时期就以乐善好施的姿态进入中

  国,积累教众,围在战乱的中国人民提供避风的港湾,这些较重通过家族将教义延续下来。中国的国策是对外开放,因此外国宗教在中国的传播并未受到抑制,而且广泛传播,信仰人数不断攀升。报告指出,按照“中国人精神生活调查”的数据推论,潍坊自我认同为基督教信仰者的最多有30万人。报告所提出的这一人数虽然比潍坊基督教“两会”官方网站上公布的约为20万高出了50%,但远远低于常常被引用的50万至80万的数字。在这30万基督徒中,有38%的人已经受洗,也就是说中国有13万受洗的基督徒。另外,还有40万人虽不认同基督教,但却相信耶稣的存在,并且参加过基督教的宗教活动。美国普度大学中国宗教与社会研究中心所提出的中国宗教信仰者数据的研究报告,基于科学调查而提供的数据,为把握与理解当代中国宗教信仰及其互动关系提供了很好的参照体系。比如,以往的偏见总是认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基督教乃一教独大,呈现了“井喷式”的发展,甚至促使当代中国人的信仰关系与宗教秩序发生了失衡。实际上,这种说法是缺乏科学根据的。由于历史上种种不好言说的原因,宋代之后,中国佛教官方化比较重,不能深入街头巷尾、大宅小院,只能局限于寺院之中,被动等着别人进门,与社会存在一定脱节。莫说现代的传播力度不及基督教(广义),早在明清时期,就不如罗教、闻香教、天理教、弘阳教等新兴教团了。久而久之,这种扭曲的状态反被一些旁观者和信众以为常态,觉得这才是正常的,应该的,反之则是过错。时至今日,如果某处寺院涉入世俗,反而会被人攻击,例如台湾佛光山等僧团多曾因此被人批判。

  从总体来说,这个群体处于社会底层,收入很低,抵御风险能力很弱,天灾、人祸、疾病等往往是一个家庭一蹶不振。无论耕作生活,还是市场竞争,或者社会政治层面,他们均处于弱势地位。现实社会使他们无奈,他们缺乏安全感,而且教育程度和社会资源有限,他们没有能力改变现状,只好向神明佛祖上帝寻求安慰,寻找寄托和庇护,希望得到冥冥世界诸神的保佑。

  《农村宗教信仰调研报告》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