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报告

农村公共服务调研报告

时间:2021-06-20 18:41:14 调研报告 我要投稿

农村公共服务调研报告

一、建设情况

农村公共服务调研报告

(一)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我县有25个乡镇,每个乡镇都建设了文化站,以文化站的建设标准配备了设施设备。到目前,在4个乡镇建立了省级乡镇文化示范站。以4个省级文化示范站为点,以点带面,带动其它乡镇文化站共同繁荣,促进我县农村文化全面发展。

目前我县建设了36个村级文化活动室,配备了功放、音响、调音台、话简等唱歌设备;在活动室里还可以读书看报、玩棋牌等活动。以后逐渐增加村级文化活动室的建设数量,并赋于更多的功能,让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覆盖更广。

(二)农家书屋建设

我县共有143个行政村,每个村都建设了农家书屋,配备了图书管理员。每个书屋配书1300多册,光盘100多盘。每年都要补充新书,以符合百姓的需要。

(三)体育场地建设情况

目前,我县在乡镇、村共建设了52个标准篮球场,76个健身路径。有效地满足了老百姓健身的需要。

(四)农村电影公益放映情况

近几年我县在143个行政村放映电影约1800场次,满足了群众看电影的需求。今年结合群众路线教育活动,放映了《永远的焦裕禄》、《孔繁森》、《生死决择》等群众路线教育影片,有力地宣传了群众路线实践教育活动。

二、工作举措和取得的成效

(一)工作举措。一是为确保我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顺利推进,成立了以县政府分管副县长为组长,县文体广新局主要负责人为副组长,各相关部门和各乡镇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二是着眼于服务基层和服务群众的文化建设方针,围绕县委县政府的工作大局,从硬件和软件是满足群众文化娱乐的需要,促进了全县文体事业向纵深发展。

(二)取得的成效。

一是从县到乡镇和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格局基本形成,全民共享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成果。在免费开放体育馆、文化馆、图书馆的同时,逐步开放健身房、公共电子阅览室,满足群众文化娱乐的需要。全县25个乡镇的文化站也免费开放,143个行政村的图书室免费阅读,给乡村带去文化的精神食粮。各乡镇和一些村已有完善的全民健身路径,安置了篮球场、乒乓球台、健身器材,满足群众锻炼身体的需要。

二是我县群众文化娱乐的需求增加,自觉加入文化娱乐、全民健身的队伍中,精神需求成为生活中的一部分。各乡镇自发成立广场舞协会,每天晚饭后就跳坝坝舞。村民到乡镇文化站唱歌、看书,出门不远就可以进行打篮球等体育活动。文化体育方面的娱乐已经潜移默化到老百姓的生活中,不知不觉地改善了他们的生活。在提高了群众生活质量的同时,增进了百姓的素质,加快了创建“和谐·人文”目标的进程。

(三)取得的经验。一是逐步引导群众文化娱乐的需求。我局先在一些人口比效密集、经济比效好的乡镇、村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并积累保护管理经验,建设之后其它的乡镇、村也就有了需求。二是做好管理工作。注重乡镇文化站、村文化活动室、农家书屋的管理工作,我局进行了各管理人员的培训,使其充分发挥出应有的效用,并能有效地保护保养设施设备。对篮球场、健身路径每年都要检查,场地该修补的就修补,器材该维修的就维修,不能使用的就换。

三、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一)公共文化阵地设施总量不足

虽然乡镇综合文化站和村级农家书屋基本实现全覆盖,农民健身工程也普及部分乡村,但健身舞蹈等活动场所奇缺,是制约基层文化活动开展的重要瓶颈。

(二)公共文化阵地建设服务经费不足

由于底子薄、基数低,我县对公共文化建设服务的投入还严重不足。县级财政吃紧,对文化设施建设的投入有限,历年来乡镇综合文化站和村级农家书屋等文化惠民实事工程的工作经费难以到位,乡镇中心工作经费缺乏,用于文化建设方面的经费就更少,文化工作经费、设施建设经费无法保障,基层文化工作持续发展步伐受到束缚。

(三)公共文化设施利用率不高,产品与服务供给不足

近年来,虽然县委、县政府加大了发展文化事业的投入,为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做出了巨大努力,但就目前而言,公共文化设施利用率仍然不高,产品和服务的供给仍然不够丰富。一是专业人才缺乏。文化工作专业性要求很强,但随着人员更替,特别是近年来,我县文化系统吸纳的工作人员年轻、有专业特长的人员几乎没有,文艺创作、产业管理方面显得尤为突出,造成了后备专业人才严重缺乏。二是专干不专职。在全县25个的文化专干中,90%以上的乡镇文化专干必须参与其他中心工作,能用于本职工作的时间不足全年工作日的三分之一。

四、下一步工作措施

(一)加大财政投入,科学统筹规划

《农村公共服务调研报告》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建议上级加大对基层关于公共文化阵地建设专项资金的转移支付力度,解决县级乡镇综合文化站和农家书屋等省级文化惠民实事工程配套建设专项工作经费,增加图书馆购书经费等。同时,奖励乡镇和村级进行经费自筹,出台系列税费优惠政策,鼓励民间融资,广泛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基层文化设施建设。

(二)加强管理队伍建设,打造专业团队

建议文化人才专业队伍建设的重点应放在县级,以地方为主,上级给予支持、指导,组建和提升专业化、高素质的策划、创作、宣传、演出的基层文化队伍。同时,加强农村民间艺人、文艺爱好者、未成年人的文艺培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培养接-班人,增强基层文化建设后劲。

(三)注重资源整合,夯实基层阵地

整合农村基层党员远教中心建设、村级组织阵地建设、农村信息服务站建设、村图书室建设、村卫生室建设、村计生服务点建设等农村有关建设项目,与村级农家书屋和亿万农民健身工程相融合,打造乡镇和村级综合文化阵地中心。同时,将大学生村官、乡村教师等资源进行整合,指导基层文化活动开展,发现、培养一批扎根基层的人才队伍,在软件上助力基层文化发展。

(四)强化科学考评,建立长效机制。

不断健全公共文化阵地建设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科学制定全县文化发展工作考核办法,把文化发展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以及对各乡镇和部门的绩效考核目标,形成全县多部门、单位合作、协同推进县域公共文化阵地建设的“一盘棋”良好格局。同时,实施乡镇文化站年度考核制度,强化管理,增强农村文化队伍服务意识,加强督查评比,对文化工作开展出色、贡献突出的乡镇、民间艺人、文化经营户评优评先,给予精神和物质鼓励。加强对农村群众文化的引导,倡导文明新风。加大对专项资金使用的监管,建立健全对基层公共文化阵地服务体系建设业绩的科学考评机制。

农村公共服务调研报告 [篇2]

近半网友反映村里公共交通不足

在基础设施方面,《报告》主要关注了公共交通、网络、快递点和邮局代办点等三个问题。调查显示,总体来看,农村的交通基础设施得到了很大改善,超过39%的网友反映自己所在的村庄铺设了水泥路或柏油路。但是,目前农村公共汽车线路少、车辆少的问题较为突出,有近半网友反映村里公共交通不足,距离农民的日常需求仍有不小的差距。

尽管京东、淘宝等电商巨头正在农村迅速“开疆拓土”,但调查显示,86%的网友反映自己所在的村庄还没有京东、淘宝代购店。目前,农民要想邮寄快递,大多数还是要去乡镇找邮局或者快递点,触角深入到农村的快递点和邮局代办点分别只有6.11%和5.93%。

调查显示,上网在中国农村早已十分普遍。有趣的是,86.26%的农村网民习惯于手机上网,而上网的主要活动是聊天联络家人朋友,其次才是了解农技信息和市场信息。

垃圾处理仍是环境治理首要问题

在环境保护方面,《报告》主要关注了农村垃圾和饮用水安全两大问题。调查显示,对自己村里环境满意的网友只有8.66%,43.52%的网友表示“不满意”,47.82%的网友表示“一般满意”。造成网友对村庄环境不满意的首要原因仍是垃圾处理,其次是农药、化肥包装的污染问题。

近年来,农村饮用水安全得到改善。但调查显示,仍有32.2%的网友反映自己所在村庄使用自建压水井。而在使用自来水的网友中,超六成对自来水并不满意,主要原因是认为水质不好、服务较差。

农村辍学现象仍存在

调查结果显示,有49%的网友表示自己所在村庄存在辍学现象。今年2月份,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保护工作的意见》,其中提出县级人民政府要完善控辍保学部门协调机制,督促监护人送适龄儿童、少年入学并完成义务教育。教育行政部门要落实免费义务教育和教育资助政策,确保农村留守儿童不因贫困而失学。《报告》分析认为,这一意见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调查同时还发现,农村的学前教育和小学教育中,年轻教师的比例正在提高。但是,教学质量仍然被认为是最值得提高的方面。

超六成网友称村里没有文娱活动

尽管中国已经成长为世界第二大电影市场,但是,对于很多农村来说,看电影似乎仍然属于期待中的文娱项目,乡村的文化娱乐活动,更多地集中在收听收看广播电视方面。

随着农村网民数量增加,上网玩游戏成为农村的.第二大文娱活动。由村里组织的集体文娱活动,大多数网友认为不足。66.10%的网友表示,自己所在的村庄每年连一次文娱活动都没有,九成网友期待放电影成为文化下乡活动之一。

县级医院是治疗大病主要去处

《农村公共服务调研报告》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47%的农民认为自己生小病时会去村卫生室,25.48%的农民连卫生室都不去,而是自己买点药吃就行。

值得注意的是,57.26%的网友表示,村卫生室看不了的较为严重的疾病,他们会选择去县级医院诊疗,21%的网友才会选择去省级以上的医院。这表明,县级医院成为农村居民治疗大病的主要去处。尽管九成网友认为村卫生室最大的问题是医护人员专业水平低,但是,仍然有近一半的网友对村卫生室表示“一般满意”。

近年来,农村养老问题越来越受关注。农村究竟应该选择怎样的养老模式?调查显示,49.33%的网友认为,农村很有必要开办敬老院。但是,当被问及自己将来愿意选择何种养老方式时,有41.16%的网友选择“居家儿女养老”。另有29.48%的网友选择未来愿意去村里的敬老院养老。

农村公共服务调研报告 [篇3]

为进一步推进我县农村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的开展,按照市政协安排,经县政协主席会议研究,8月下旬,县政协主席曹光忠、副主席杜世坤、孔宪福、杨标,秘书长陶应国组织召开县直有关单位负责人及卫生界部分政协棠委、委员座谈会。通过听取工作汇报、实地考察等形式,对我县农村公共卫生服务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就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县农村公共卫生服务的现状及取得的成效

(一)基本现状

我县15个乡镇共有265个行政村,农户总数34997户,农业总人口70万余人。我县已初步建立县、乡、村三级预防保健网络。县级有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所、卫生监督所;乡镇有卫生院20所,行政村有卫生室179个,占行政村总数的67.5%。

1、农村公共卫生基础设施状况。近几年,政府加大了对县、乡、村三级公共卫生基础设施的投入。2017年—2017年政府累计投入1421万元,其中中央财政投入946万元、省财政投入58万元、市财政投入12万元、县政投入405万元,新修3000m2的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大楼,新建和改建了20所乡镇卫生院、6所社区卫生服务机构、179所村卫生服务室;20所乡镇卫生院中,有1所正在新建。改建后的乡镇卫生院全部符合市政府对乡镇卫生院服务设施标准化建设的要求。目前179个新建的村卫生室建筑面积全部达到100m2以上。全县卫生院均已装备了x光机、自动血球计数仪、半自动生化仪等医疗诊断设备和一般手术设备及器械等,长期制约卫生院发展的医疗设备短缺、医疗器械陈旧落后的问题,已逐步得到缓解。

2.农村公共医疗卫生人员专业技术结构情况。

全县乡镇卫生院在编医务人员690人。按技术职称统计:目前高、中级专业技术职称人员64名,占9.3%;初级专业技术职称人员451名,占65.4%;无专业技术职称人员175名,占25.3%。无高级专业技术人员按学历(含成人高等教育学历)统计:大学本科学历14名,占2 .0%;大学专科学历258名,占37.3%:中专学历371名,占53.1  %;其他学历47名,占7.6%。按年龄组统计:21至30年龄组169人,占24.4%;31至40年龄组238名,占34.4%;41至50年龄组190名,占27.5%;51至60年龄组82名,占11.7%。

我县现有职业注册乡村医生506人,年龄最大的65岁,最小的25岁,平均年龄42岁;50岁以上乡村医生占总数的33.0%。从事乡村医生工作年限最长的37年,最短的4年,平均16年;工作25年以上的人员占总数的34.0%。506名乡村医生中具有大专学历的23人,占4.5%;具有中专或高中学历(包括取得中等专业水平证书人员)405人,占80.1 %;初中学历的72人,占14.2%;小学学历2人,占1.2%。

3.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的经济情况。2017年我县20所卫生院总收入为11412万元。其中,财政人员经费补助348.8万元,财政专项资金补助505万元,医疗收入4354万元,药品收入5711万元,其他收入412万元。全年总支出为10826万元,其中,人员支出2603万元,公用支出5908万元,专项补助支出274万元。当年盈利585万元,累计盈利329万元。20所卫生院中效益最好的是杨庙中心卫生院,盈利347万元; 欠款最多的是岗集中心卫生院442万元,最少的是罗集卫生院11万元。

(二)主要成效

目前,我县已初步形成了以疾病预防控制、紧急医疗救治、基本医疗保健服务为主的公共卫生体系。20所乡镇卫生院均设立防保站,卫生监督工作站,每个乡镇卫生院均设立2-3名专职或兼职公共卫生人员;全县共建成179所村卫生室,每个行政村均配有一名从事公共卫生服务的村医。全县专职公共卫生人员30人,兼职310人。

1、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得到县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县政府把农村公共卫生工作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摆上议事日程,列入县“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建立健全了三级公共卫生服务网络;乡镇(社区)明确了分管领导;开展了卫生政策法律法规和疾病预防知识的宣传教育;加强了预防免疫接种工作;落实了国家扩大免疫规划;正在实施长丰县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

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已经建立。自2003年sars疫情之后,我县城乡均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机制,制定了适合我县农村特点的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建立了统一决策指挥系统,完善了紧急医疗救援网络。

3.不断强化疾病预防与控制,积极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免费为全体居民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建立了居民健康档案、健康教育、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传染病报告和处理、儿童保健、孕产妇保健、慢性病管理、重症精神病患者管理等九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另外,结核病、慢性病、艾滋病、精神心理疾病、妇幼保健和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控制工作也已经纳入农村疾病预防控制网络,使城乡居民逐步享有均等化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4.紧急医疗救治工作得到加强。我县农村紧急医疗救治体系的建成,对意外伤害、自然灾害、传染性疾病、急性中毒、恐怖事件等紧急救援、医疗支持和病人的转运工作,已较好地实现了与省、市、县衔接。

5.公共卫生信息系统运转灵活。自2004年,我县所有的乡镇卫生院均实现了网上直报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完成了乡镇卫生院与国家公共卫生信息系统直接连接,乡镇卫生院与村卫生室也有了直接的电话联系。

6.卫生监督执法力度加大。县级卫生机构增加了城区、农村的监督检查频次,加强了卫生综合监督执法力度和农民投诉举报的调查处理力度。农村的食品卫生、环境卫生、生活饮用水以及学校卫生均在卫生监督之下,农民的生产、生活安全保障越来越充分。

7、公共卫生人员的服务水平得到提高。近几年,县卫生局依托县卫生进修学校,每年对乡镇卫生院从事公共卫生服务的医务人员和村医进行1-2次短期脱产培训,医风医德得到加强,业务水平得到提高。

三、存在的问题

尽管近年来政府加大了对农村公共卫生服务的投入,但是农村的公共卫生基础仍较薄弱,医疗服务质量与人民群众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农村卫生机构的疾病预防控制能力和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置能力需要进一步提高。

(一)农村公共卫生硬件设施相对薄弱,卫生资源配置和利用不平衡

农村大多数人口最常利用的卫生资源是村卫生室和乡村医生,但是政策扶持的重点仍然放在了县级,主要是硬件设施建设。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基础设施设备落后、数量不足。村卫生室对一些常见病的治疗检查,主要靠“两计一器” (温度计、血压计和听诊器),且服务极不规范,医疗质量难以保证,并且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二)农村公共卫生队伍建设与农村公共卫生事业发展不相适应,专业人才匮乏。

县级医疗卫生机构中从事公共卫生专业的人才很少,乡镇卫生院更是少之甚少,其人员多为不能胜任的医务人员担任,村公共卫生员多为村医兼任,在现有的村医中,多是由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的“赤脚医生”转化而来,能适应预防保健、医疗服务需求的较少,女性医生更少,村医队伍后继乏人。

(三)农村开展公共卫生工作的氛围不浓,卫生服务重医轻防。一是县乡两级及相关部门对农村公共卫生服务没有足够的认识,未形成工作合力;二是卫生法律法规及卫生知识的宣传教育普及度不够,广大群众的主体意识不强;三是由于政府资金投入不够,必要的资金补助不到位,乡镇卫生院不得不“以药补医”、“以医补防”;四是县级防保机构主要精力用于开展有偿服务,对其缺乏有效的监督考核机制。

(四)农村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投入不足。乡镇卫生院中从事防保工作人员普遍收入低、待遇差,工作条件简陋,公共卫生投入主要靠医院的收入补偿。从2017年开始,从事公共卫生服务的乡村医生每年每人仅享受1200元补助。村卫生室承担了大量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任务,却得不到县财政补偿。

四、建议及对策

根据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的功能定位的要求,我县农村公共卫生服务应紧紧围绕预防保健、公共卫生建设和基本医疗服务这三个重点,着重抓好以下工作。

(一)加强农村预防保健和公共卫生建设

1、加强对传染病的预防控制。一是要建立和完善农村公共卫生服务监督考核制度;二是县级卫生机构要发挥龙头作用,重点做好系统监测、动态监管、疫情处理,及时核实诊断,有效预防和控制传染病、地方病;三是实施国家免疫规划;四是要求乡镇卫生院及时报告辖区内的群体发病。

2、保障农村供水卫生安全。结合农村改水、改厕,政府有计划地进行区域性集中供水设施的改造和粪便无害化处理,使农村集中供水达到卫生部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的标准;县卫生监督所和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按现行的规范开展监测和检测。

3、推进农村健康教育。采取宣传日和日常宣传相结合的形式,通过电视、广播、报纸、健康教育主题活动等形式开展卫生法律法规及卫生知识的宣传普及;医务人员要积极参加干预措施的培训,与计生干部和村医一起开展入户卫生服务。

4、强化卫生监督,积极开展农村紧急医疗救援。加强农村疾病预防控制和卫生监督执法,加大对黑医、游医、药店坐堂医及药贩子、非法个体诊所的打击整顿力度,清理整治各种非法行医活动和不规范医疗行为,净化了医疗服务市场;充分发挥县急救中心的功能,卫生院作为补充,全面、积极地参与院前急救和院内救治,并对农民提供传染病免费转运。

(二)提高公共卫生基本医疗服务水平

1、巩固和发展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建立健全县乡两级管理机构,加强资金管理;建立和完善农村医疗救助制度;加大乡村卫生机构的建设力度。为让农民得到更多实惠,尽可能减少报销环节,降低门槛费,提高报销比例。

2、提高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的服务功能。针对乡镇卫生院的实际情况,从县级医疗卫生机构选派有经验的管理人员和卫生技术人员不间断地到乡镇卫生院工作、兼职、进行技术指导;县级医疗卫生机构要派相关科室的骨干力量与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一起开展定期下乡巡回医疗;制定优惠政策,鼓励水平较高的退休医务人员到乡镇卫生院协助医疗工作,让他们的经验与卫生院的需要结合。

3、建立培养农村医疗卫生人员的专门渠道。政府应鼓励高中毕业生报考本市医学院校,对于毕业后有志到农村工作的学生,入学前与其签订定向就业协议,保证毕业后回到乡镇卫生院工作,并报销一定比例的学费;外埠医学院校毕业生自愿来我县从事农村医疗卫生工作的,在政策上给予倾斜,优先安排;采取公开招聘的方式补充紧缺卫生专业技术人员;鼓励在职人员参加成人学历学习、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并报销一定比例的学费。

4、推进人事、体制制度改革,加强公共卫生人才队伍建设。一是建立竞争上岗、全员聘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用人机制;二是理顺公共医疗卫生机构人员体制关系,按新医改方案,乡镇卫生院按乡镇户籍人口1‰分类核定人员编制,及时补充公共卫生机构的缺编人员;三是实行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资格准入制度,不具备职业(从业)资格的人员不得进入卫生专业技术岗位;四是乡镇卫生院对所属行政村卫生室实行人员、业务、药械、财务、资产等一体化管理,逐步建立严格的村医服务准入制度,优化队伍机构,加强业务培训,提高服务水平;五是政府对一体化管理的行政村卫生室承担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给予补助,应按每1200个农业户籍人口每年补助行政村卫生室8000元,县财政根据实际情况,在此基础上适当增加补助;六是县级医疗卫生机构要积极向上级有关部门争取相关政策,依法予以乡村医生执业资格认定。七是积极创造条件设立乡村医生继续教育专项基金。

(三)继续加大农村公共卫生的投入

1.建立科学公平的考核分配制度。一是县卫生部门要组织对乡镇卫生院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任务根据公共卫生服务的人口数量、服务质量和服务半径进行绩效考核,考核结果与经费挂钩。二是建立科学公平、体现绩效的考核分配制度:按岗定酬、按工作业绩取酬的内部分配激励机制和分配管理办法,定期组织考核与其收入挂钩。三是新医改后乡镇卫生院的医务人员工资水平应与当地事业单位平均工资水平相衔接,离退休人员符合国家规定离退休费用,财政部门要根据国家有关规定核定补助。四是为解决乡村医务人员的后顾之忧,可参加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单位和个人按照比例缴纳一定数额的保险费。

2.增加农村公共卫生服务经费的投入。政府负责保障按国家规定核定的基本建设、设备购置、人员经费和其承担的公共卫生服务的业务经费,使其正常运行。一是随着我县财力的不断增强,按照一定的增幅逐年加大对公共卫生事业的投入;二是通过新医改整合现有卫生资源,逐步增加农村公共卫生服务基础设施设备。三是重点保证以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监督、妇幼保健为主的公共卫生服务,逐步改善医疗卫生单位以医养防的现状。

【农村公共服务调研报告】相关文章:

农村金融服务调研报告02-21

城镇社区公共服务调研报告范文07-07

县农村幸福院管理服务调研报告06-25

农村服务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02-03

实践科学发展观加强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调研报告06-28

农村调研报告例文06-25

农村供水的调研报告06-25

农村沼气调研报告02-21

农村情况调研报告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