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体积与容积》教学设计

时间:2024-05-18 15:00:15 炜玲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体积与容积》教学设计(精选15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时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对学业业绩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策划的过程。怎样写教学设计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体积与容积》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体积与容积》教学设计(精选15篇)

  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体积与容积》教学设计 1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的实验活动,了解体积和容积的实际含义,初步了解体积和容积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区别。

  2、在操作、交流中,感受物体体积的的大小,发展空间观念。

  3、在学习中感受到数学的魅力,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有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难点:

  1、重点:通过具体的实验活动,初步了解体积和容积的概念。体积和容积的概念。

  2、难点:理解体积和容积的联系和区别。

  教学准备:

  课件、两个相同的量杯、大小不同的瓶子、水、土豆、红薯、水杯、量杯(放入百宝箱以备用)。

  教学流程:

  课前准备

  同学们,今天我们的课堂来了很多客人,让我们用最热烈的掌声欢迎他们的到来。希望在今天的课堂上,大家能把更棒的自己展现给他们,好吗?

  一、故事导入

  同学们《乌鸦喝水》的故事大家听说过吗?今天老师把它带来了,请看!

  (媒体播放乌鸦喝水视频)

  1、你知道乌鸦是怎样喝到水的吗?谁来说说。(引导学生明白石头占有一定的空间)

  2、那么往瓶子里放石子水面为什么会升高呢?(石子占据了一定的空间,把水挤上来了。)

  石子占据一定的空间,其实我们身边的物体都占有一定的空间。你们看,黑板占据一定的空间,小小的黑板檫也占有一定的空间,黑板占据的空间大一些,黑板檫占据的空间小一些。

  3、现在请同学们找一找身边哪些物体所占有占空间大些,那些物体所占有的空间小些?(引导说明有的物体占的空间大,有的物体占的空间小。)

  4、同学们说的这些物体很容易比较出谁所占有的空间大,老师带来的这两样物体单凭眼睛看是很难分辨谁所占有的空间大。

  二、教学新授

  活动一:【认识体积】

  1、师出示红薯和土豆,你来猜一猜吧?

  (学生大胆猜测,意见不一)

  你有什么好办法可以证明你的猜测呢?讲台上摆好量杯若干、水若干不同形状的容器若干盛水器皿一个。(时钟倒计时学生分组合作讨论探究)小组代表汇报讨论结果。

  师生验证方法的合理性。生做实验说明实验结果和结论。

  师:通过实验我们知道土豆所占的空间比红薯大一些,土豆和红薯各自所占空间的大小就是它们的体积,那么什么是物体的体积呢?点明体积的概念,(黑板出示),点明本节课所学内容之一——体积板书课题:体积

  2、

  大家看一看身边的同学有体积吗?你身边同学的体积指的是什么?你还能举例说一说什么是物体的体积吗?

  3、笑笑和淘气用大小一样的小正方体分别搭出两个不同的长方体,谁搭的体积大呢?

  课件出示:课本42页淘气和笑笑摆立方体情境图,比较谁的体积大?你是怎么

  比较出来的?

  笑笑搭的长方体所占的空间大,所以笑笑搭的长方体体积大。

  4、有些物体用数数的办法是不能比较出体积大小的,大家看---课件出示:课本42页淘气玩橡皮泥由长方体捏成球,体积变了吗?为什么?师总结:物体的体积和所占空间的大小有关,物体的形状无关。

  现在同学们认识物体的体积,接下来老师给同学们带了一些事物图片。

  活动二:【认识容积】

  1、师出示课件(冰箱、茶叶盒、土豆----)同学们分一分,那些能装东西,那些不能装物体?明确:能装其他东西的物品叫做容器。即时练习:举例说明生活中还有那些容器?

  2、师:同学们看这两个容器,谁装的水多一些呢?(出示不同形状的容器),你有什么好办法比一比呢?(小组合作讨论方法,组内交流并汇报)师生验证方法的合理性。生做实验说明实验结果和结论。

  通过实验我们知道这个容器装的水比另一容器多一些。这两个容器所能容纳水的体积就是它们的容积,那么什么叫容器的容积呢?(点明本节课学习的第二个概念:容积)

  板书:容器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叫做容器的容积。

  3、出示课件装有半杯水的烧杯,提问:这杯水的体积就是烧杯的容积吗?

  (讨论理解“所能容纳”的'真正含义)

  4、随机:装有铅笔的笔筒,把它装满铅笔,那么,铅笔的体积就是笔筒的容积吗?

  (有空隙,没有完全装满)

  5、课件出示:通过冰箱以及装有东西的冰箱来区别体积和容积。(体会同一个容器的体积一定比容积大)强调为什么?

  6、课件出示:两箱装有实验器材的箱子,通过箱子的厚薄,体会容积的大小(同一个容器的体积相等,容积不一定相等)

  三、课堂小结

  通过以上的学习,你都知道了什么?(那么你们敢接受老师的挑战吗?)

  四、巩固练习

  1、判断题

  (1).冰箱的容积就是冰箱的体积。()

  (2).游泳池注入半池水,水的体积就是游泳池的容积。()

  (3).两个体积一样大的盒子,它们的容积一样大。()

  (4).汽车上的油箱,油箱里装满汽油,汽油的体积就是油箱的容积。()

  2、选择题

  (1)盛满一杯牛奶,()的体积就是()的容积。

  ①杯子

  ②牛奶

  (2)装满沙子的沙坑,()的体积就是()的容积。

  ①沙子

  ②沙坑

  (3)做一个长方体油桶,需要多少铁皮,是求长方体的()。

  ①表面积

  ②体积

  ③容积

  (4)求一个长方体木块占空间的大小,是求长方体的()。

  ①表面积

  ②体积

  ③容积

  (5)求一个油桶能装油多少升,是求油桶的()。

  ①表面积

  ②体积

  ③容积

  (6)一个棱长4厘米的正方体木块,从正中挖去一个棱长1厘米的小正方体后,体积()。

  ①不变

  ②变大

  ③变小

  3、课本42页练一练的第三题:小红和小明有一瓶同样多的饮料,小明倒3杯,小红倒2杯,你认为有可能吗?为什么?

  4、搭积木:用12个大小相同的正方体分别按要求搭一搭:

  (1)搭出的两个物体,使他们的体积一样大;

  (2)搭出的两个物体,使其中一个物体的体积是另一个物体的2倍;

  5、数学日记

  笑笑的一天(填一填)

  星期天,我找了一些铁丝,做了一个长方体的铁丝笼子并在它的外面贴上彩纸,妈妈问我用了多少铁丝,我得求这个长方体的();妈妈又问我用了多少彩纸,我得求这个长方体的()。真是一个漂亮的笼子!它有多大啊?我得求求它的(),可()我不会算呀,没有关系,我自学一下书本上的内容。这么漂亮的笼子,我用它来装我淘回来的小饰物,能装多少呢?我得算一算它的()。哇!一个小小的笼子竟能装这么多东西,真不错!

  五、全课小结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谈收获

  六、写数学日记。

  七、板书设计:

  体积和容积

  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

  容器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叫做容器的容积。

  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体积与容积》教学设计 2

  一、教材分析:

  体积与容积的学习是在学生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以及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基础上进行的。这一内容是进一步学习体积的计算方法等知识的基础,也是发展学生空间观念的重要载体。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是使学生理解物体体积与容积的意义。

  二、学生特点:

  体积与容积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新的概念,在此之前,学生只学习掌握了平面图形的面积和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的意义与计算方法。体积概念的初步建立是学生空间概念的一次飞跃,其实在生活中学生经常遇到物体占据空间的事例,只不过不会用体积这一数学语言来描述它,而是用占位置描述这一现象。从学生的认知水平看,这部分内容从平面到空间,知识跨度大、难度高,教学中学生较难理解。

  三、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具体的实验活动理解物体的体积与容积的意义。

  2、使学生建立体积概念,理解体积的大小与形状变化无关的原理。

  3、在操作、交流中感受物体体积的大小,发展空间观念。

  四、教学理念:

  本课是空间与图形领域的内容。对于十岁左右的孩子来说,空间观念是在经验活动的过程中逐步建立起来的,所以在教学中我首先通过再现《乌鸦喝水》的故事把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然后再通过实物观察活动、想象活动、操作与表达等活动让学生感知和体验体积与容积的意义,发展空间观念。

  五、教学准备:

  教具: 多媒体课件、杯子、米、木块、西瓜、梨、油瓶、茶叶罐等。

  学具:土豆、水、大小量杯、每组12个小正方体。

  六、教学过程:

  (一)认识物体占空间

  1、师:同学们听过《乌鸦喝水》的故事吗?今天,我们一起随着电脑动画再去听一遍好不好?(师出示电脑画面学生欣赏。)

  师:这只乌鸦动动脑,想了个什么办法喝到瓶底里的水?

  师:为什么石头丢进瓶子里,瓶子里的水就升高了呢?

  师随着学生的回答小结:原来石头要占一定的空间。

  2、师出示装满米的杯子。

  师:下面请看老师这个杯子,在这个杯子里老师装了满满一杯

  米,现在我把米倒在袋子里,放进一块木块,你想想,刚才倒出的米还能装得下吗?为什么?

  师:我把木块取出,换一包纸巾进去,结果又会怎样?

  3、认识任何物体都要占空间

  师:好,闭上眼睛,想象这个杯子在不断变大、变大,变得脸盆一样大了,变得小游泳池一样大了,最后变得像我们上课的教室一样大了,睁开眼睛,看看四周,什么占了空间?

  师:水要占空间,人要占空间,米要占空间,木块要占空间,还有同学们说的物体都要占空间,这说明了什么呢?

  师小结:只要是物体它都要占一定的空间。(板书:占空间)

  (二)认识物体占空间有大有小

  1、师手举西瓜、梨问:我手上的西瓜、梨谁占的空间大?谁占的空间小?

  师:物体不仅要占空间,而且所占空间有大有小,我们把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板书概念)

  生齐声读体积概念。

  2、师:刚才的西瓜和梨,我们可以说西瓜的体积比梨的体积大或梨的体积比西瓜的体积小,在我们的身边,有着许许多多这样的例子,你能像我这样说给小组同学听吗?说一说。

  同学交流。

  3、师:有些物体的体积大小我们一眼就能分辨出来,而有的物体的体积我们用肉眼一时难以分辨,像这两个土豆(师手举两个差不多大小的土豆)你说谁的体积大?

  师:到底哪个土豆体积大,你们能商量出一个好的比较方法来吗。

  小组商量。

  小组汇报:(可能会想出以下两个办法)办法一、用两个一样大小的杯子,装上一样多的水,然后把两个土豆放入两杯水中,看哪个杯子里的水升得高,哪个土豆的体积就大。

  办法二、用两个大小相同的杯子装满水,然后分别把两个土豆放入水中,看谁漏出的水多。

  4、学生领取活动材料进行实践活动。

  各组汇报实践结果。

  师:你们组中哪个杯子中的土豆大?你们是怎样判断出来的?

  (三)认识容积的意义。

  1、师:还记得同学们在举例中说到冰箱、柜子,像这两种物体打开里面是空的,可以装东西,容纳别的物体,我们称它们为容器。(板书:容器)你还见过什么容器?

  2、师:(手拿一高痩一矮胖量杯)问:你们看,它们可以装什么?如果我往里装水的话,谁会装的多?你有什么好的方法证明你的猜测?

  老师根据学生说的方法动手试一试。

  3、师揭示容积一词并让学生说说通过演示活动,你怎么理解容积的意义。

  师小结并板书容积的意义。

  4、例举:油瓶所能容纳的油的体积就是油瓶的容积。学生试举例。

  5、辨析:出示装有半杯水的杯子,这时杯中所装水的体积是不是杯子的容积。

  (四)揭题看书。

  (五)谈谈体积与容积的区别。

  (六)练习。

  1、书中试一试。

  2、用12个大小一样的小正方体搭出不同形状的物体。

  师:老师为每个小组的同学准备了12个大小相同的小正方体,请你们小组的同学共同合作,发挥想象,用这12个正方体搭出美丽的形状。

  生在愉快的心情下合作搭建。

  师:请各个小组汇报一下你们搭出了什么?

  师:你们真不错,搭出了不同形状的物体。你们所搭物体的体积大小怎样?为什么?

  师;形状不一样,体积一样。这说明了什么?

  小结:体积的大小和它的形状无关。

  3、书中练一练1、2、3。

  (七)总结。

  七、教学反思:

  (一)提供生活化的学习材料设置问题情境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小学数学教学当中,学生认知的构建与知识的获取之间往往有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如何跨越这道鸿沟?我认为多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具体形象的问题情境,让学生置身于一定的情境中,调用各种感官去体验、感受,获得对数学事实和经验的理性认知。在导入教学中,教师首先利用学生一年级学过的《乌鸦喝水》故事引入,美丽的动画紧紧吸引着学生的眼球,熟悉的情节在耳边响起,石子投进水后水面的变化清晰可见,一下子就把学生带入学习的情境,并且学生很自然地运用了空间一词回答为什么水面会升高。而在这一个环节中,有些学生可能会肤浅地认为物体要占液体的空间,还不能体会到任何物体放在任何地方都要占一定的空间。于是老师紧接着提供了一些生活化的学习材料:米、木块、纸巾,杯子。让学生在老师创设的一系列生活情境、问题情境中感悟物体并不是在水中才会占空间。最精彩之处还是老师让学生想象杯子不断变大,变得教室一样大时有哪些物体占据空间。使学生们关注到自己教室里所有的物体都占据了一定的空间,突破了任何物体都要占空间这一难点。

  (二)突出探究活动,亲历做数学

  学习方式的转变,是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数学课程标准》在空间与图形的内容中,十分强调数学学习活动的情境设置和学生的主动参与。教学中,教师先出示大小相差很大的两个物体让学生辨别哪一个物体的体积大。再出示两个大小差不多的物体让学生比较,引起学生思考:这该怎么办?而教师课始简短的动画导入为学生自学探究做了铺垫,课堂上学生想出了两个可行的办法.有了办法,接下来学生就会迫不及待地、主动地进入探究阶段。实践的方法是学生说出的,实践的过程是学生亲自参与的,自始至终老师都只是承担组织者的作用。是学生在做数学中明白物体占空间有大有小,并学会比较两个相差不大的物体大小的方法。

  (三)激发情感体验,学而有兴、学而不累

  与其他数学内容相比,空间与图形的教学更容易激起学生对数学的情感体验。在练习中,当老师让学生用12个正方体搭建不同物体时,学生非常兴奋,创造欲望极强。每个同学都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特别是搭好后全班交流参观时,同学们的脸上露出了满足、骄傲的表情。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自信心。学生从自己的数学现实出发,通过操作、观察,类比、分析、归纳得出体积大小与形状的变化无关。这一原理的获得学生是学得轻松、学得愉快。

  (四)在教学中也有一点不足之处,当学生想出用两种方法证明自己的猜测时,教师只给学生提供了第一种方法的实验材料,让学生集中用第一种方法进行操作。没有照顾到想到第二种方法的同学实验需求。

  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体积与容积》教学设计 3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的实验活动,了解体积与容积的实际含义,初步理解体积和容积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2、在操作、交流中,引导学生掌握在不同环境中比较体积大小的多种方法,感受物体体积的大小,发展空间观念。

  3、在动手操作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验成功的快乐。

  教材分析:

  《体积与容积》是学生已经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的基础上,学习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计算之后的教学内容。这一内容是进一步学习体积的计算方法等知识的基础,也是发展学生空间基础观念的重要载体。对以后学习长方体体积的计算以及圆柱和圆锥的体积计算有着重要铺垫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体积和容积的概念。

  难点:理解体积和容积的联系和区别。

  教学方法:

  动手操作、观察、实验。

  教学准备:

  量杯、红薯、土豆、一个水壶、一个保温杯、一个塑料水杯、一个大的长方体盒子、一块香皂、苹果、橡皮泥、用小正方体拼插的形体等。

  教学设计:

  一、故事引入、激发兴趣

  (课件播放乌鸦喝水的动画片断)在学生观看后引导学生思考:

  师:乌鸦想到什么办法喝到水?

  师:为什么投入石子水面就会升高?

  生:水占的空间,石子也占空间,石子占的那部分的空间把水挤压上去了。

  (板书:占空间)

  【设计意图】这个动画片与本节课所学有共通之处,用它引入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初步感受石子和水都占空间,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待生活现象培养应用数学的意识。

  二、操作活动、感悟概念

  活动一:体积的认识

  师:(教师出示一个粉笔盒)找一找比粉笔盒占空间大的物体?

  生:课桌占的空间比粉笔盒占的空间大。……

  师:再找一个比粉笔盒占空间小的物体?

  生:橡皮占的空间比粉笔盒占的空间小。……

  师:看来,物体不仅占空间,还有大小之分。(板书:大小)

  师:在数学上,我们把粉笔盒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粉笔盒的'……

  生:体积。

  师:(教师出示实物)水杯的体积呢?铅笔盒的体积呢?苹果的体积呢?

  生:水杯所占空间的大小就是水杯的体积。……

  师:我们说了这么多物体的体积,你概括一下究竟什么是物体的体积呢?

  生: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教师板书)

  【设计意图】“聊天式”的教学活动,体现了一种“双主体”的教学理念。让学生在看、找、想、说等活动中,体验“物体占空间的相对大小”,感悟出“体积”的内涵,在教师的追问中,学生在不经意间对“体积”的概念已经有了深刻的认识,教师轻松,学生活泼,一个和谐、平等、民主的气氛悄然形成。

  活动二:比较体积大小的其他方法

  1、比较体积差距大的物体。

  师:(教师端出装有保温杯、塑料水杯、一个长方形较大的空盒、香皂、苹果的一个托盘)比一比这些物体的体积。

  生1:苹果比保温杯的体积大。

  生2:在这些物体中,长方形盒子的体积是最大的,香皂的体积最小。

  师:这么快就计较出来了,你们用了什么方法?

  生:看出来的呗!

  师:体积差距较大的物体,我们可以一眼看出来谁的体积大,谁的体积小。

  (板书:看)

  2、比较体积相近的物体。

  师:(教师拿出一个土豆和红薯)说一说谁的体积大?学生说法不一。

  师:看不出来,想想办法,你有什么好办法?

  生1:称一称哪个重,那个的体积就大。

  生:2:我不同意,长方形的空盒子比苹果轻,但长方形空盒子的体积大,不信你掂一掂。

  生1:(学生1掂一掂,感到苹果比长方形的空盒子重,但明显看出是盒子的体积大。)我错了。看来,物体的体积是指所占空间的大小,和物体的轻重无关。

  生3:在杯子里放满水,然后放入土豆和红薯,看看哪个量杯溢出的水多,哪个物体的体积就大。

  师:是受了乌鸦喝水的启发吧。

  生4:给2个容器倒同样多的水,把土豆、红薯放进水里,比哪个水上升的多。

  师:你们想用谁的方法?你们想亲自动手试一试吗?做实验,我们要注意什么呢?

  生1:两个容器倒的水一样多。

  生2:放物体要轻轻地放,防止水溅出。

  生3:比水上升的高度。读数时,要平视。……

  小组合作:每4人为一组,工具:两个量杯、一桶粉红色的水、一个土豆、一个红薯等。小组分工合作,再说一说自己的发现。

  【设计意图】让学生体会到实验是科学的、合理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

  师:你们的结论是什么?你们是怎么发现的?

  师:为什么看谁的水上升的多,谁的容积大?

  生:水上上升的体积就是物体的体积。

  师:对于2个不规则的物体,大小差不多,如何比较谁的体积大?

  生:测量。

  师:可以运用转化的思想通过测量比较它们的体积。看来测量也是一个好办法呀。(板书:测量)

  【设计意图】在用排水法测量土豆和红薯的实验中,实验的步骤、实验的注意事项,都由学生决定的。充分的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感受体积差距较小的不规则物体,运用转化的思想通过测量比较体积的大小,为后续为今后学习不规则物体体积埋下伏笔。

  3、比较规则的几何形体。

  (1)师:同桌比较手中由不同个数的小正方体组成的各种形状的几何形体体积的大小。(包括长方体、正方体以及不规则的形体)

  师:你们是怎么比较的?

  生1:我们的两个形体的体积差别较大,直接看就比出来了。

  生2:我们采用数小方块的个数,哪个个数多哪个体积就大。

  生3:(举起两个长方体)我们也是数的,但不是一个一个数的,而是先看看有几行,每行有几个,共有几层,相乘得出来的。

  师:数的好,数的有策略。(板书:数)

  【设计意图】认识到规则的几何形体,可以利用“数”小方块的方法比较体积大小。学生不同策略体现,渗透体积的计算方法。

  (2)在实物投影下展示学生手中由12块小正方体拼成的不同形状的几何形体,感受到体积相同的物体,形状有可能不同。

  (3)师:大家猜测一下,老师手中由6个小正方体组成的几何形体和刚才12块小正方体拼成的几何形体哪个体积大?引导学生思考仅仅通过数量比较体积的大小是片面的,还要注重每个小正方体的大小是否一致,从而体会体积单位产生的必要性。

  【设计意图】利用丰富的教学资源组织学生通过小组合作,集体交流。试验演示得出不同物体集体大小比较的不同策略。希望学生对物体体积的感受逐渐丰满、立体。

  活动三:容积的认识

  1、明确容器的概念。

  师:(教师指一指桌上的托盘)请大家看看,这里有容器吗?

  生:水杯、保温杯、空盒子都是容器。

  师:你身边还有容器吗?

  生:教室是一个容器。……

  师:这些都是可以容纳物体的物体,它们都是容器。

  2、明确容积的概念。

  师:(教师出示一个塑料水杯和一个保温杯。)大家猜猜哪个杯子盛的水多?

  生1:保温杯的体积大,所以保温杯盛的水多。

  生2:看里面,容器内部空间大,容纳的水才会多,所以塑料水杯盛的水多。

  师:两个观点,到底谁正确呀?谁有好办法?

  生:给一个杯子倒满水,倒到另一个杯子中,看一看水是否溢出来。

  学生演示:给塑料杯倒满了水,把水倒到保温杯里,水溢出来。

  生1:老师!塑料杯的容积比保温杯的容积大。

  生2:两个杯子的容积不一样,塑料杯的容积大,保温杯的容积小。

  生3:物体的体积大,并不能说明它的容积就大。

  师:什么是保温杯的容积?塑料杯呢?

  生:保温杯所能容纳水的体积就是保温杯的容积。塑料杯所能容纳水的体积的体积就是塑料杯的容积。

  师:什么是茶叶罐的容积呢?氧气罐的容积呢?

  师:什么是容器的容积?

  生:容器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就是容器的容积。(教师板书)

  师:容器所能容纳的物体只能是水吗?如果不是,举例说一说。

  生:可以是液体、可以是固体、也可以是气体。

  师:“所能容纳”是什么意思?

  生:“所能容纳”就是“最多能容纳”,再多一点就冒出来了。

  【设计意图】用直观演示法和谈话法,让学生认识固态、液态、气态的物体都是有体积的,知道什么是容积并重点理解概念中的关键词,丰富学生对于体积实际意义的认识,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形成。

  3、理解体积和容积的区别。

  容积和体积有何不同?举例说明。学生独立思考后交流想法,教师加以引导。

  【设计意图】通过交流,让学生明白体积和容积的区别和联系,一个指外部空间的大小,一个指内部空间的大小;有的物体有容积,有的物体没有容积只有体积;体积大的物体容积不一定大。

  师:这节课我们一直在研究什么呢?

  生:体积与容积。(教师板书课题)

  三、练习巩固、应用拓展

  1、玩一玩

  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橡皮泥,任意捏成一个形状,然后再捏成球体。前后捏成的两个物体哪一个体积大?为什么?

  【设计意图】这一个活动,主要是让学生体会到同一个物体虽然形状发生了变化,但体积保持不变,以加深学生对体积概念的理解。

  2、“练一练”第2题。(教材第37页的内容)

  用相同数量的硬币分别垒成下面的形状,哪一个体积大?为什么?

  【设计意图】让学生利用已有经验,在观察中进一步体验物体体积的大小。必要时可以组织学生搭一搭,增强实际体验。

  3、“练一练”第5题。(教材第37页的内容)

  谁搭的长方体体积大?学生先观察,然后计算说出理由。

  【设计意图】通过这个活动,既然学生感受物体体积的大小,又为后面学习计算长方体体积做了铺垫。

  四、总结回顾,评价反思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谈谈你的收获?

  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体积与容积》教学设计 4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具体的实验活动,了解体积和容积的实际意义,初步理解体积和容积的概念。

  能力目标:在操作、交流中,感受物体体积的大小、发展空间观念。

  情感目标:增强合作精神和喜爱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

  通过具体的实验活动,初步理解体积和容积的概念。

  教学难点

  理解体积和容积的联系和区别。

  1、故事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乌鸦喝水的故事吗为什么乌鸦最后能喝到水呢谁能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生自由发言)

  师:乌鸦喝水的故事其中蕴藏着什么数学知识呢?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就会明白。

  (设计意图:利用故事导入,激兴设疑。激发了学生学习本节课的兴趣。)

  二、探究新知。

  1、初步感知,物体有大小。

  师:你们看,老师今天给你们带来了什么?(出示一大、一小的两个纸箱,教师边说边从纸箱中拿出2个量杯、一个红薯和一个土豆等物品。)

  生1:一个大纸箱和一个小纸箱,三个玻璃杯。

  生2:一个红薯和一个土豆。

  师:你认为纸箱和量杯哪一个比较大?

  生:纸箱大,量杯小。

  师: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比较大,哪些物体比较小呢?(学生例举生活中的物体,并指出谁大谁小。)

  (设计意图: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初步感知物体的大小,为下面的探索活动打下基础。)

  2、提出问题,研讨解决方法。

  师:你们说红薯和土豆比,谁大?

  生1:红薯大。

  生2:土豆大。

  生3:不一定,因为它们的形状不一样不好比较。

  师:谁说得对呢?你们能想出办法让大家知道哪个大,哪个小吗?

  (1)学生独立思考想办法。

  (2)指名说。

  (教师结合学生的发言进行点评和引导。)

  (设计意图:提出问题,让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不仅增强了学生探索的兴趣,而且还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和能力。)

  观察实验,感知体积的意义。

  师:你们说得很好,我们可以把它们放到量杯里,哪个水杯水涨得高,哪个就大,好,老师现在就来给大家演示一次。

  师:为了能很公正的知道红薯和土豆哪个大,应该在两个相同的量杯里放入同样多的水,而且放入的水不能太多,以免水溢出来,无法正确判断。请大家在下面注意观察,两个杯子的水面分别发生了什么变化?教师把红薯和土豆分别放到两个装有同样多水的量杯里。)

  生1:杯子的水面升高了。

  生2:放红薯的杯子里的水升得多,放土豆的杯子里的水升得少。

  师:水面为什么会升高呢?

  生:因为红薯和土豆会占一定的位置,水并没有增加。

  师:那就是说红薯和土豆在杯子中都会占一定的空间。

  师:为什么水面的高度不同呢?

  生:因为红薯和土豆的大小不一样。

  师:你现在认为红薯和土豆,谁大?说出你的理由。

  学生独立思考。

  (2)同桌交流自己的想法。

  (3)全班交流:

  生1:红薯大。因为放红薯的杯子里的水升得高,说明红薯占的空间大。

  生2:土豆比红薯小,因为土豆占的空间比红薯小。

  师:从刚才的实验,我们知道了红薯和土豆都占有一定的空间,而且它们占空间的大小是不一样的。其实,所有的物体都占有一定的空间。如,粉笔占有一定的空间,数学书也占有一定的空间,你能再举出一些物体占有空间的例子吗?

  (学生举出各种实例说明物体是占有一定空间的。)

  教师揭示概念并板书: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作物体的体积。

  设计意图:在活动中,学生深刻地感受到物体占有一定的空间,而且所占有空间的大小不同。学生经历了实验、观察、交流等探究过程,感知了体积的实际含义。)

  设计实验方案,感知容积的意义。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这么多的教具,它们都是放在哪里的?

  生:老师把它们都放在纸箱里的。

  师:像量杯、纸箱这样能容纳物品的器具叫容器。你还知道哪些容器?哪些容器放的东西多,哪些容器放的东西少?(学生例举生活中的容器。)

  师:(出示大小不同的两个水杯)这两个水杯哪一个装水多呢?你能设计一个实验方案解决这个问题吗?

  (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在小组里交流自己的想法,最后分组上台做实验。)

  学生可能有以下方法:

  ①先把一个水杯装满水,再倒入另一个水杯,如果第二个量杯中的水不满,说明第二个水杯大;如果第二个水杯中的水正好也满了,而且没有剩余,说明两个杯子一样大;如果第二个水杯中的水不仅满了,还有剩余,说明第一个水杯大。

  ②先把两个水杯都装满水,再分别把水倒入第三个水杯,以第三个水杯里的水的'多少来判断谁装的水。师:两个杯子装得水不同,说明两个杯子所能容纳物体的大小是不一样的,容器所容纳物体的体积,叫作容器的容积(板书)。杯子里所能容纳的水的体积就是这个杯子的容积。

  师:谁能举例说一说什么是容器的容积?

  生1:纸箱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就是纸箱的容积。

  生2:冰箱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就是冰箱的容积

  (设计意图:让学生设计实验方案,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增强了学生探索的欲望。为学生提供实物进行直观操作演示,使学生充分感知容积的意义。)

  4、区别体积和容积。

  (出示:魔方和装满沙子的木盒)

  师:比一比,它俩谁的体积大?谁的容积大?

  (交流中使学生明白:只有能够装东西的物体,才具有容积。)

  师:木盒的体积和木盒的容积有什么不同呢?

  (1)学生独立思考。

  (2)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

  生1:木盒的体积是木盒所占空间的大小,木盒的容积是它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

  生2:木盒的容积就是盒子里所盛的沙子的体积。

  生3:木盒的体积比它的容积大。(引导学生发现:一般情况下,物体的容积比体积小。)

  (设计意图:通过比较让学生感知“容积”和“体积”的联系和区别,理解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比较完整的认知结构。)

  师:现在谁能说一说,故事中的乌鸦运用了什么数学知识?

  (引导学生联系体积和容积的知识来理解乌鸦的策略,并适时揭示课题:体积与容积。

  三、巩固应用。

  (出示课件)

  (1)学生独立思考。

  (2)同桌交流想法。

  (3)全班交流,教师验证。

  (设计意图:练习的设计体现了层次性、科学性和趣味性。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问题,是所学知识的拓展和延伸。)

  三、课后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对体积和容积的知识,你还想知道什么?

  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体积与容积》教学设计 5

  【教材分析】

  体积与容积是比较抽象的概念。教材通过“说一说”、“比一比”、“想一想”三个活动,把抽象的概念与学生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通过这三个活动,了解体积和容积的实际含义,初步理解体积和容积的概念。在此基础上教材在“试一试”和“练一练”的活动中安排学生动手操作,相互交流。学生在这样的活动中进一步体验物体体积的大小和物体体积的一些特征(形状改变,体积不变)。教材的编写者意图通过这些有意义的活动,促进学生对体积和容积的了解,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学生分析】

  学习本内容前,学生已经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以及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对物体大小的感受及容器内装水多与少的体验,这些都是本节课学习的基础。把学生的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通过实验活动与抽象的概念联系起来,并通过操作与交流,学生比较容易理解体积容积概念。

  【学习目标】

  1、通过童话故事和具体的实验活动,了解体积和容积的实际含义。初步理解体积与容积的概念。

  2、在操作、交流中,感受物体体积的大小,发展空间观念。

  3、在童话故事和操作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生活及语文学科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在观察、操作、交流的活动中,理解体积和容积的实际含义。

  教学难点:理解体积和容积的联系和区别。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谈话

  同学们一定听过《乌鸦喝水》的故事。这个故事中乌鸦还是用数学方法解决喝水问题呢!你们想知道乌鸦用了什么数学方法吗?下面我们再来欣赏一下乌鸦喝水的故事吧!

  2、提出问题:

  (1)聪明的小乌鸦是怎样喝到水的?

  (2)为什么往瓶子里加了石子之后水面会升高呢?

  3、小结:石子占有一定的空间,石子的投入挤压了水的位置,水面慢慢升高了。乌鸦就喝着水了。(板书关键词:占空间)

  二、合作探究,理解概念

  (一)理解体积的含义

  1、感受空间

  问:桌子上放一个铅笔盒,铅笔盒占空间吗?放一支铅笔,铅笔占空间吗?桌子呢?椅子呢?(板书:空间)

  2、实验感知空间大小

  我们一起来看,这有一个土豆和一个红薯,他们占空间吗?如果我把它们放入盛有水的杯子中,会发生什么现象?(ppt演示放入水中的动画)

  (2)仔细观察:两个杯子的水面发生了什么变化?说明了什么?

  (3)两个杯子现在的水面不一样高,又说明了什么?(说明了红薯占的空间大,土豆占的空间小)

  2、其实生活中很多物体所占的空间都有大有小。如黑板擦所占的空间大,粉笔所占的空间小。你能这样在教室里找一找、比一比,哪些物体占的空间大?哪些物体占的空间小?

  3、提示体积的概念

  每个物体都占有一定的空间,而且有大有小,这就是体积。在数学中,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板书)

  4、举例说说什么是物体的体积,如:笔袋所占空间的.大小就是笔袋的体积。

  (二)理解容积的含义

  1、我们认识了什么是体积,我们在这节课中还要认识一个概念,是什么呢?(容积)

  2、下面请同学们打开书的第41页,自学什么是容积的内容。在自学的过程中不懂的地方可以和同桌议一议。

  3、检查自学情况

  (1)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容积?(板书:容器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叫做容器的容积)

  (2)对于这句话你有什么不明白的?

  A.什么是容器?举个例子。

  B.什么是“所能容纳”?(可以用杯子演示,先出示半杯水,问:这是杯子

  (3)谁能举例说一说什么是容器的容积?

  (三)理解体积与容积的区别与联系。

  1、我们认识了什么体积和容积。它们有什么联系?有什么区别?(学生讨论后,汇报)

  (1)从测量方法来说,体积是从物体外部测量的;容积是从物体内部测量的。

  (2)从它们的大小来说,同一物体,它的体积大于容积。当容器壁很薄的时候,容积近似等于体积。

  2、结合实例理解

  3、判断,并说明理由

  (1)体积与容积的意义相同。

  (2)冰箱的容积就是冰箱的体积。

  (3)一个瓶子装了2升水,瓶子的容积就是2升。

  (4)一个木箱的体积和它的容积一样大。

  三、实践应用,提升概念

  1、看一看:观察下面的图形,谁搭的长方体体积大?为什么?(书本42页:试一试)

  2、一团橡皮泥,小明第一次把它捏成长方体,第二次把它捏成球,捏成的两个物体哪一个体积大?为什么?(书本42页练一练第1题)

  小结结论:形状改变,体积不变。

  3、书本42页练一练第2题

  4、书本42页练一练第3题:小明和小红各有一瓶同样多的饮料,淘气倒了3杯,而笑笑倒了2杯,你认为有可能吗?为什么?

  5、选择题:

  ①体积②容积③一个底面积④表面积

  (1)做一个长方体油桶,需要多少铁皮,是求长方体的()。

  (2)求一个长方体木块占空间的大小,是求长方体的()。

  (3)求一个油桶最多能装多少油,是求油桶的()。

  (4)求一个长方体木块占地多少,是求长方体的()。

  6、搭一搭:用12个大小相同的小正方体,分别按下面的要求搭一搭。

  (1)搭出两个物体,使它们的体积相同。

  (2)搭出两个物体,使其中的一个物体的体积是另一个的2倍。

  四、总结评价,强化概念

  师:通过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体积与容积》教学设计 6

  教材分析:

  1、通过具体的实验活动,了解体积和容积的实际意义,初步理解体积和容积的概念。

  2、体积与容积的学习是在学生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以及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基础上进行的。这一内容是进一步学习体积的计算方法等知识的基础,也是发展学生空间观念的重要载体。但体积和容积又是学生比较容易混淆的两个概念。

  学情分析: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对于概念教学,比较抽象,难于理解。学生们有着丰富的生活经验,从他们身边的事物出发,把概念变得形象化、具体化,学生会更容易接受。本课的重点是初步理解体积和容积的概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具体的活动,了解体积和容积的实际意义,初步理解体积和容积的概念。

  过程与方法目标:在操作、交流中,感受物体体积的大小、发展空间观念。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喜爱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

  通过具体的活动,初步理解体积和容积的概念。

  教学难点:

  理解体积和容积的联系和区别。

  教学准备:

  课件、两个同样大小的杯子、鸡蛋、苹果、弹力球、一大一小两个杯子、保温杯。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同学们,你们听过《乌鸦喝水》的故事吗?你知道乌鸦是怎样喝到水的?(听过,乌鸦往瓶子里放了许多小石子,水面就上升了,结果乌鸦就喝到水了。)

  2、研究故事中的数学问题。

  思考:为什么石子放下去,水就会上升?(石子占了一定的空间)

  3、揭题:其实生活中的.每一件物体都会占有一定的空间,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板书:体积与容积)

  二、出示学习目标。

  1.了解体积意义,初步学会比较不规则物体的体积的大小的方法。

  2.了解容积意义,能够有效区分物体的体积和容积。

  三、理解体积的概念

  1.初步感知物体占空间。(通过活动一,让学生体会物体占空间,初步感知体积。)

  (1)活动一:小魔术。两个同样的杯子,把装满水的一个杯子中的水,倒入另一个杯子中,发现水溢出来,现让学生猜想,最后揭示秘密,另一个杯子中放有一个鸡。因为鸡蛋占了一定的空间。

  (2)想一想,人占空间吗?请联系我们的生活说说谁占谁的空间。

  鸡蛋要占空间,人要占空间,水要占空间等等,所以只要是物体它都会占一定的空间。(板书:物体占空间。)

  师:我们都知道物体有大有小,那么它占空间有大有小吗

  2.物体所占空间有大小。(感受物体体积有大小)

  (1)出示一个苹果和一个鸡蛋,让学生比较谁占空间大。

  (2)出示一个鸡蛋和一个弹力球,让学生比较谁占空间大

  得出结论:物体所占空间有大小,大小是具有相对性的。(板书:大小)

  (3)出示体积概念。物体所占空间有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

  (4)比较长方体的体积。(规则图形比大小)

  小丽和小明他们正在使用正方体搭长方体,我想让同学们来判断下,谁搭的长方体体积大?

  3、活动二:体积大小与什么有关系?

  (1)老师叫一位学生上台,问:“他有体积吗?老师有体积吗?谁的体积大?”请这位同学变换位置,站在教室的不同地方,问:“他的体积变了吗?他的什么变了?说明了什么?”(物体的位置变化了,体积不变)

  (2)把橡皮泥捏成球体,它的什么变了?体积变了吗?(物体的形状变化了,体积不变。)

  讨论:体积的大小与什么有关,与什么无关?

  得出结论:体积大小只与它所占空间的大小有关,与它的位置、形状无关。(板书结论)

  (3)请同学们比一比,用枚数相等的硬币分别垒成下面的形状,哪一个体积大?为什么?

  四、不规则物体如何比较体积。(课件出示比较马铃薯和土豆。)

  (1)讨论如何比较。学生各抒己见。

  (2)确定实验方法,进行实验。

  实验一:把马铃薯和土豆分别放入水多少一样的两个相同的杯子中,发现马铃薯的体积大。

  小结:物体所占空间有大有小。

  五、理解容积的概念。

  1、出示:酒瓶,杯子,水桶。按体积由大到小的顺序排一排。

  2、认识容器。

  (1)他们是用来干什么的?(盛酒、盛水)容纳东西(板书:容纳东西)

  (2)还有什么能用来装东西?(像脸盆、油桶、水杯)

  (3)像油桶、水杯这些能容纳东西的物体,我们称之为容器(板书:容器)

  3、举例理解容积。

  (1)理解容积感念。

  给杯子装满水,水的体积就是这个杯子的容积。容器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叫做容器的容积。(板书)

  思考:装半杯水,我说现在水的体积就是这个杯子的容积,你同意吗?为什么?。

  小结:要说一个容器的容积,必须把容器装满,也就是“所能容纳”意思是再也装不了东西。(板书:“所能容纳”画重点号。)

  (2)举例理解容积。

  判断:油桶里油的体积就是油桶的容积。这句话对吗?(应该是油桶里装满油,油的体积才是油桶的容积。)

  4、感受物体容积有大小。

  (1)比较哪个杯子装水多。(实验二)一个的杯子装水多,一个的杯子装水少。这个杯子装水多也就是说这个杯子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大,另一个杯子装的水少就是说这个杯子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小。(板书:大小)

  (2)讨论:同样多的饮料倒入不同的杯子中,淘气和笑笑的杯数不同,有可能吗?

  杯子的容积不一样,所以是有这种可能的。

  六、体积和容积的区别

  1.比较两个杯子的体积和容积。(两个杯子一个体积大但里面较厚,一个杯子体积小但容积大)

  提问:一个物体的体积大,它的容积一定大吗?(实验三)

  小结:体积大的物体,容积未必大。

  2.区别体积和容积。同学们,体积和容积是两个有着密切联系的概念,那它们又有什么不同呢?

  (1)意义不同。体积是指物体外面占的空间,而容积是指里面所能装的多少。

  (2)测量不同。体积要从物体外面去测量,而容积要从物体里面去测量。

  (3)大小不同。同一物体体积大于容积。

  七、总结。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学生谈收获,教师小结)

  八、课堂检测(填空、判断、选择)

  板书设计:

  体积和容积

  体积: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

  容积:容器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

  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体积与容积》教学设计 7

  一、说教材

  《体积与容积》是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第41-42页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的基础上,学习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计算之后的教学内容,《体积与容积》是学生进一步学习体积的计算方法等知识的基础,也是发展学生空间观念的重要载体。

  二、说教法:在教学中,我积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让学生手、眼、脑、口并用,调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建立有关体积和容积的正确表象,从而切实掌握所学的知识,为以后的进一步学习作好铺垫。

  三、说学法:

  学生自主探索、发现,小组交流

  四、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具体的实验活动,了解体积和容积的实际意义,初步理解体积和容积的概念。

  2过程与方法.

  在操作、交流中,感受物体体积的大小、发展空间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增强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喜爱数学的情感。

  五、说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初步理解体积和容积的概念,以及它们的联系和区别。

  难点:建立体积和容积的表象。

  突破方法:通过演示,引导学生观察,使体积和容积的意义变得直观,容易理解。通过直观的比较使学生理解体积与容积的区别与联系。

  六、说教具

  两个量杯、两个大小不同的水杯、形状不同的石块、小正方体、水。有关课件、茶叶罐,可乐瓶等容器。

  七、说教学过程

  (一)质疑导入

  出示课件乌鸦喝水动画视频。

  师:看完了动画片,谁能说说乌鸦为什么能喝到水呢?水面为什么会上涨呢?是不是原来的水增加了?

  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概括出:小石子占了一定的空间。

  (二)探究新知

  1、初步感知,物体所占空间有大小。

  师: 我们周围所有的物体都占有一定的空间,只不过有的占的空间大,有的占的空间小。例如,课桌占的空间大,墨水瓶占得空间小;我占的空间大,粉笔头占的空间小;教室占的空间大,黑板擦占的空间小。你能这样的对比着举几个例子说一说吗?(同桌互说)

  (设计意图: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初步感知物体的大小,为下面的探索活动做好铺垫。)

  2、提出问题,讨论解决方法。

  出示两块形状不同的石块,(一块扁状,一块球形的)谁占的空间大呢?,(1)学生观察并独立思考。

  (2)指名说说看法。

  师:看来,只凭观察我们无法判断谁占的空间大,谁占的空间小了。那你能不能想想办法,看看究竟谁占的空间大呢?

  (设计意图:提出问题,让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不仅增强了学生探索的兴趣,而且还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和能力。)

  3、观察实验,感知体积的意义。

  演示:将两块石头放入两个装有同样多水的杯子里。

  师: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生口答后,师追问:

  师:水面为什么会升高呢?上升的高度一样吗?说明了什么问题?

  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引导生理解:两块石块在量杯中都会占一定的空间。所占的空间大,水面上升的就高;所占空间小,水面上升的就少。

  从而揭示课题: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作物体的体积。(同时出示课件)

  现在你能用“体积”这个词来分别说说课桌、墨水瓶、教室和黑板擦吗?如:课桌墨水瓶比,课桌的体积大,墨水瓶的体积小。

  (设计意图:在活动中,学生深刻地感受到物体占有一定的空间,而且所占有空间的.大小不同。学生经历了实验、观察、交流等探究过程,感知了体积的实际含义。)

  4、认识容积。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这么多的物品,都可以用来装东西。如:可乐瓶,茶叶罐,水杯,胶水瓶,像量杯、纸箱、可乐瓶,茶叶罐这样能装其它东西的物体叫容器。你还知道哪些容器?哪些容器装的东西多,哪些容器装的东西少?(学生例举生活中的容器。)

  出示两个大小不同的装满水的水杯,问:哪个水杯装的水多?

  引导学生认识:两个杯子所能容纳物体的大小是不同的。

  揭示:容器所容纳物体的体积,叫作这个容器的容积。

  师:杯子里装满水,水的体积就是这个杯子的容积,茶叶罐装满茶叶,茶叶的体积就是这罐子的容积。

  5、区别体积和容积。

  出示:用来装小正方体的塑料盒和正方体教具。

  师:谁能指出这两个物体的体积和容积呢?

  交流中使学生明白:这两物体体积相同,但正方体教具没有容积。只有能够装东西的物体,才具有容积。引导学生发现:一般情况下,物体的容积比体积小。

  。

  出示课件:体积与容积的区别

  (设计意图:通过比较让学生感知“容积”和“体积”的联系和区别,理解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比较完整的认知结构。)

  (三)解决问题,巩固应用

  1、试一试(P42)

  出示两个相同小正方体让学生比较大小,然后用4个相同的小正方体,摆出形状不同的物体,让学生判断它们体积的大小。

  师:通过观察,你们发现什么规律?

  引导学生得出结论:体积的大小与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有关,与物体的形状无关。(同时出示课件)

  2、课件出示:(第42页“练一练”的第4题)

  (1)搭出两个物体,使它们的体积相同。

  (2)搭出两个物体,使其中一个物体的体积是另一个的2倍。

  (学生先独立按要求操作,然后同桌交流,最后全班交流。学生搭出的图形可能会不一样,这是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发现体积相等,形状可能不一样,这样可以为下一题的练习打下基础。)

  3、说一说。(第42页“练一练”的第1、2题)

  (课件出示插图,让学生独立思考,再指名回答,说出理由。)

  4、想一想。(第42页“练一练”的第3题)

  (设计意图:练习的设计体现了层次性、科学性和趣味性。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问题,是所学知识的拓展和延伸。)

  (四)评价体验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对体积和容积的知识,你还想知道什么?你对自己这节课的表现满意吗?

  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体积与容积》教学设计 8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的实验活动,了解体积与容积的实际含义,初步理解体积与容积的概念。

  2.在操作、交流中,感受物体体积的大小,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掌握体积与容积的概念。

  教学难点:

  体积与容积的关系。

  教法与学法:

  实验、演示、讨论法。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法

  教学过程:

  一.设疑导课

  师:同学们,今班老师要考考你们的观察力,好不好?(好)

  (手拿两个铅笔盒)这两个铅笔盒哪个大,哪个小?(一学生上来指出铅笔盒的大小)

  师:谁能说说生活中哪些物体比较大,哪些物体比较小呢?

  生1:讲台比较大,课桌比较小。

  师:生活中很多物体都是有大小的。老师手里有两个土豆,同学们看一下,哪个大,哪个小?

  (两个土豆差不多,学生猜测了几种答案)

  师:看来,光凭观察难以看出它们的大小,那我们用什么办法来证明哪个大,哪个小呢?(生一定想到用实验来证明)这就是我们今班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

  二.探究新知

  (一)感受体积的含义

  1.实验一:土豆占有一定的空间。

  师:老师这里准备了两个量杯,并且里面盛上了一些水,请同学们观察水面的高度。(相同)

  师:我将一个土豆放入1号杯中,请大家观察水面发生了什么变化?

  生:水面上升了。

  师:水面为什么会上升呢?

  生:(可能说)土豆占据了水的空间。

  师:哪一部分的水是土豆占据的空间呢?

  生:(肯定想到)上升的水。

  2.实验二:说明土豆占据的空间有大有小。

  师:把另一个土豆放入2号量杯中,让学生观察水面的变化。

  生:水面也上升了,两个杯子的水面不一样高了。

  师:请大家再观察比较一下,两个杯子的水面,你发现了什么?是什么原因呢?

  生:两个杯子的水面不一样高了。

  1号杯子水面低,2号杯子水面高。说明2号土豆占据的空间比1号土豆占据的空间大。

  3.师总结:从刚才的实验中,我们发现两个土豆都占有一定的空间,并且它们占据的空间不一样。其实,任何一个物体都占有一定的空间。如:课桌占据了教室的一部分空间,你能举出物体占有空间的例子吗?(生举例)

  我们把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物体的体积。板书课题:体积

  4.让学生举例说出身边的哪些物体体积较大,哪些物体体积较小?

  5。同学们想一下,你们在语文课中学到的哪个故事利用了这个现象,解决了自己遇到的难题?

  师:看来,我们数学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

  (二)感受容积的含义

  1.师述:下面,我们再来做一个实验

  两个水槽中都装满了水,哪一个杯子装水多呢?请大家想个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2.学生独立思考后,小组交流。

  3.生汇报:方法一:将两个水槽中的水分别倒入相同的杯子中,看哪个倒得多。

  方法二:把一个槽中的水倒掉,把另一个槽中的水倒入空槽中,看还满不满。

  4.师总结:通过实验,发现长方体的水槽中水的体积大,正方体水槽中水的体积小。换个说法,也就是长方体的水槽容积大,正方体的水槽容积小。

  5.揭示容积的概念

  什么是容积呢?像水槽、粉笔盒、铅笔盒、教室等容器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叫容积。板书:容积

  6.问题:同学们想一想,砖有容积吗?

  (三)体积与容积的关系

  我们知道,容器既有容积,又有体积。容器的体积与容积相等吗?为什么?

  因为体积包括它的壁厚,而容积只指里面空间的大小。一般来说,容器的`体积大于它的容积。

  三.课堂练习

  1.判断:

  (1)物体的大小叫物体的体积。()

  (2)木箱的体积等于它的容积。()

  (3)一个脸盆、一个酒杯和一个碗中,脸盆的容积最大,酒杯的容积最小。()

  (4)小红用8个小正方体搭了一个大正方体,而小明搭了一个长方体,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一样大。()

  2.小芳用一块橡皮泥捏了一个长方体,又捏了一个球,她所捏的长方体与球哪一个体积大?

  3.王老师做了一个玻璃鱼缸,这个鱼缸的体积与容积一样大吗?

  4.小明和小红各有一瓶同样多的饮料,小明倒了3杯,小红倒了2杯,你认为有可能吗?

  四.课堂小结: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呢?

  五.课后作业

  用12个大小相同的小正方体搭图形

  1.搭两个图形,使体积相同。

  2.搭两个图形,使其中一个的体积是另一个的2倍。

  3.搭不同形状的长方体,可以搭几种?它们的体积有什么变化?

  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体积与容积》教学设计 9

  知识目标:

  了解体积和容积,进一步能够有效区分物体的体积和容积;初步学会比较不规则物体的体积的大小的方法。

  能力目标:

  能够根据生活中的常识和已有的经验,探究并掌握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的能力,具有解决物体体积和容积问题的正确方法和思路。

  情感目标:

  学生想探究问题,愿意和同伴进行合作交流;乐于用学过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相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

  进一步能够有效区分物体的体积和容积;初步学会比较不规则物体的'体积的大小的方法。

  教学策略: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

  教学准备:两个量杯、土豆、红薯、水槽。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让学生能够观察教室的物体,哪些物体比较大?哪些物体比较小?哪些容器放东西多?哪些容器放东西少?

  学生纷纷回答,教师对回答的好的同学进行表扬和鼓励。

  二、讲授新课:

  1、感受和测量物体的体积。

  教师出示土豆和红薯让学生比较一下哪个大一些?

  学生观察后纷纷回答。

  教师提问学生你有什么样的方法能够测出土豆和红薯的体积?

  让学生分组讨论,然后交流各自得想法。

  教师和学生共同选出同学们设计的最佳方案。

  让学生分组分小组测一测土豆和红薯的体积。

  教师提问学生测量的步骤和需要注意的问题。

  量杯里的水一定要完全能够浸泡土豆和红薯。

  教师提问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什么是物体的体积?

  对描述有困难得学生及时帮助。

  2、比较物体的容积。

  教师出示一个量杯和一个水槽,并问学生哪个装水装的多一些?

  请你设计一个方案来证明自己的结论是正确的。

  教师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然后提问学生说一说自己的设计方案。

  学生小组内演示自己的设计方案。

  3、感受物体的体积和容积的联系和区别。

  教师提问学生这两个方案的联系和区别,让学生能够进一步体验体积和容积的联系和区别。

  三、课堂练习:

  让学生做课本42页的课后练习题。

  教师巡视并学生的小组活动进行参与和指导。

  四、课堂小结:体积和容积的大小和什么有关?

  学习了这节课,同学们有什么感受和体会?

  板书设计:

  体积与容积

  体积:物体占空间的大小

  容积:容纳物体的大小

  体积和容积的联系与区别:

  体积大不一定容积大;容积大一定体积大。

  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体积与容积》教学设计 10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会用量具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不规则物体体积计算方法的探讨,拓展学生的思维。

  情感与态度:促使学生在活动中积极探索,和谐配合,进一步激发学生对周围事物规律的探究。

  教学重点:

  探索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方法。

  教学难点:

  知道不规则物体的体积就是排开水的体积。

  教学准备:

  量杯、水、沙子、橡皮泥、不规则物体(石块、石块)、乒乓球。

  教学过程:

  一、导入阶段

  师:大家最近都在求物体的体积。这些物体,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有各类形状的盒子(长方体和正方体),水)。

  师:小胖想问问你们这些物体的体积你们会求吗?怎么求?

  1、长方体和正方体形状的物体,我们会求,先测量出它们的长、宽、高各是多少,然后利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公式就能计算出来。

  2、a、可以把水倒入长方体容器内,水的长、宽与容器内部的长、宽相等,再测量一下水的高度,根据这三个条件,水的体积就可以求出来了。

  b、把容器内的水倒在量杯内,就能测出水的体积。

  师:那现在有一块石头,那么这块石头的体积怎么求呢?今天,我们就要研究这个问题。

  (出示课题:用量具测体积)

  二、新授

  师:我们首先来观看大屏幕。(视频)

  师:请大家交流一下,你看到了什么?

  生:将石块放入一个装满水的容器内时,容器内的水面高度会上升。

  师:大家再看一下……

  师:大家想一下,为什么将石块放入一个装满水的容器内时,容器内的水面高度会上升?

  师:因为石块本身是有体积的,将石块放入一个装满水的容器内时,原本下面容器内的水就会被石块所“排开”了,这样就导致了容器内的水面高度会上升。

  师:那想一下,如果现在我把这石块从容器内取出的话,容器内水面高度又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生:容器内水面高度会下降。

  师:再将石块放入容器内呢?容器内的水面高度又会XXXX?

  师:那你能否来判断一下,容器内的水面高度的上升与下降和石块的体积,两者之间究竟有怎样的联系?(大家小组讨论一下)

  生:水面升高的那部分水的体积就是石块的体积

  师:接下来,大家再来看一段视频,你试试看能否用刚才我们所学的这个知识来计算出罐头的体积?

  实验告诉我们是如何测量罐头的体积?罐头的体积是多少?

  (原来水的体积是200ml,现在把罐头放入量杯全部浸没在水中,水面就升高了,现在的体积是400ml,升高部分水的体积就是200ml,水面升高的那部分水的体积就是罐头的体积。)

  师:通过实验,我们知道:水面升高的那部分水的体积就是罐头的体积

  师:刚才我们交流了很多,谁能简单概括一下测量石块体积的方法?

  1、观察原来水的体积。

  2、放入石块。

  3、观察变化后的体积。

  4、求两个体积的差。

  师:a、现在老师想用你们刚才的方法测量这个石块的体积(将石块放入水中),观察一下,你有什么想说的'?(石块没有被浸没)

  师:石块没有被完全浸没,但是水面却升高了,那么石块的体积是否就是水面升高的这部分水的体积?

  (不是,水面升高的这部分水的体积其实是石块浸在水里的这部分的体积,而不是整个石块的体积。)

  师:只有将石块整个都浸在水里面,水面升高那部分的水的体积就是石块的体积。

  师:通过两次实验,我们可以确定:物体排开水的体积就是物体的体积。(板书)

  师:通过刚才一系列的实验讨论,我们得出了这个结论,你们真聪明,有一只乌鸦也非常聪明,相信大家都学过“乌鸦喝水”的故事,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

  师:请同学们说一说乌鸦为什么会喝到水?

  (把石块投入到杯子中,石块就把水排开了,水面就升高了。石块投的越多,水面升高的越快,当水面升高到杯口时,乌鸦就能喝到水了。)

  师:乌鸦用这种方法喝到了水,非常聪明,希望同学们在生活中,如果遇到困难,也应该多角度,多方位的去思考,找到解决问题的好方法。

  师:接下去请同学们把书翻到67页,独立完成书上的第二题。

  师:谁能说说这幅图你看懂了什么,这个苹果的体积又是多少?

  (原来量杯中水的体积是600ml,把苹果完全浸没在水中后,水面上升到了800ml。

  上升部分水的体积就是苹果的体积:800-600=200ml=200cm3

  师:一起来看第三题,两只形状、大小相同的量杯盛有同样多的水,放入两块形状不同的石头后,如果水面升到一样高,那么这两块石头的体积相同吗?

  三、小结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体积与容积》教学设计 11

  教学目标:

  1、知道体积、容积的意义,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2、知道常用的体积单位及其所占空间的大小。

  3、会进行体积单位和体积单位,体积单位和容积单位之间的改写。

  4、知道物体中所含有的体积单位就是它的体积。

  教学重点:理解体积的含义,认识常用的体积单位。

  教学难点:理解体积与容积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教学过程

  一、故事引入

  师: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个小故事,故事里蕴藏着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数学知识,请仔细听。

  课件出示:智慧爷爷让淘气和笑笑比赛做口算题,获得第一名可以拿大的水果,奖品是苹果或鸭梨(两个水果的大小差不多),结果淘气获胜,可不知拿苹果还是鸭梨?

  师:淘气为难了,拿苹果还是拿鸭梨呢?这节课我们帮淘气想个办法,让他分辨出大小。

  二、实验探究

  (一)认识体积

  1、说一说。

  师:(出示一个苹果)苹果有的个头大,有的个头小,说明所占的空间有大有小,像这个苹果所占的空间,就叫苹果的体积。 (板书:体积)篮球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篮球的体积。你能说说什么是数学书的体积吗?

  生:……

  师:谁能联系身边的物体,也像这样说说看。

  生:纸箱所占空间大小叫纸箱的体积。

  师:你能概括一下,究竟什么是物体的体积吗?

  生: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体积。

  (教师小结并板书: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

  2、比一比。

  师:老师请你们准备的物品,都带来了吗?那就把你的物品和同桌的物品比比,谁的体积大?谁的体积小?

  生1:我的苹果体积大,他的橘子体积小。

  生2:我的铅笔盒体积小,他的铅笔盒体积大。

  师:刚才我们用眼睛看,比较出了物体体积的大小,老师这有两样东西,(出示红薯和土豆)它们的体积谁大谁小?

  (有的学生说红薯体积大,有的学生说土豆体积大,还有的没有发表意见。)

  师:看来,用眼睛看,我们无法准确地分辨出谁的体积大,谁的体积小,你能想一个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吗?

  (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同桌交流。)

  师:谁愿意先说?

  生1:掂一掂哪个重,那个的体积就大。

  生2:放进盛有一样多水的杯子里,谁水面上升的高谁的体积就大。

  生3:把土豆和红薯放到同样大的杯子里,再各倒入200毫升的水,谁的水面高谁的体积就大。

  师:把无法用观察的方法比出体积大小的物体放入水中做实验,可以知道它们的体积大小。下面,咱们就分四人小组,利用桌面上的工具,进行实验。

  生1:我们实验的步骤是把土豆、红薯放到同样大的两个烧杯里,然后每个杯子里都倒入200毫升的水,结果放红薯的烧杯水面上升到370毫升,放土豆的上升到360毫升,我们组认为红薯的体积大。

  生2:我们组先把两个烧杯各放入150毫升的水,再把土豆红薯分别放到烧杯里,观察水面升高情况,得出也是红薯体积大。

  生3:我们组用一个烧杯做的实验,首先在烧杯里放200毫升的水,把土豆放进去,看到水面停在360毫升刻度上,拿出土豆再放红薯,水面停在370毫升。说明红薯体积只比土豆大一点点。

  师:电脑博士也做了这个实验,看看它和你们想的一样吗?实验的结果怎样?你有什么发现?(课件展示实验过程。)

  生:……

  (二)认识容积

  1、认识容器。

  师:同学们已经掌握了比较物体体积大小的方法。下面这三个物体,你能根据它们的体积,按照由大到小的顺序重新排列吗?

  (教师出示500毫升可乐瓶,200毫升茶叶盒,50毫升墨水瓶,学生上台操作。)

  师:排的对吗?可乐瓶能用来做什么?

  生:盛可乐、盛水、盛色拉油……

  师:茶叶盒呢?

  生:装茶叶。

  师:像这类可以用来盛放东西的物体,我们称之为容器。 (板书:容器)

  2、感知容积。

  师:如果可乐瓶装满了水,水的体积就是它的容积。这个茶叶盒,它所能容纳茶叶的`体积,就是它的容积。谁来说说什么是墨水瓶的容积?

  生:……

  师:你能从生活中举例,也像这样说一说吗?

  生1:塑料桶装满水,水的体积就是桶的容积。

  生2:茶杯里盛满水,水的体积就是这个茶杯的容积。

  师:谁能总结一下,什么是容器的容积?

  生1:杯子里水的体积就是杯子的容积。

  生2:容器里所盛物体的体积就是他的容积。

  (教师小结并板书:容器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叫做容器的容积。)

  师:请同学们看这儿,(出示一个烧杯,里面装有一半水)我说现在水的体积就是这个烧杯的容积,你同意吗?为什么?

  生:不同意,因为水没装满。

  师:这三样物品(500毫升、可乐瓶,200毫升的茶叶盒,50毫升纯蓝墨水瓶)它们谁的容积大?谁的容积小?

  生:可乐瓶容积大,墨水瓶容积小。

  师:你还能找出生活中的两个容器,并说出哪个容器容积大,哪个容器容积小吗?

  生:教室里的纯净水桶容积大,我喝水的瓶子容积小。

  3、比较容积相近的容器的大小。

  (出示标有1号、2、号标签的两个瓶子:一个是果粒橙瓶子,一个是康师傅绿茶瓶子,商标都已撕去。)。

  师:它们谁的容积大?谁的容积小?你能设计一个实验来解决这个问题吗?下面咱们分小组解决这个问题。

  生1:如果有商标就好了,上面有容积,一看就知道,可是现在没有商标,我们组把l号瓶里装满水,再把水慢慢倒进2号瓶,倒满后1号瓶还有剩余,说明1号瓶容积大。

  生2:瓶口太小倒水不方便,我认为把两个瓶子都装满水,倒进同样大的两个烧杯里,看水面的高度就可知道他们的容积大小。

  师:你认为哪一组设计的方法最简便,最容易操作?那就请你们上台来演示。

  (学生实验。)

  三、综合应用

  师:刚才,我们一起研究了物体的体积和容积,还掌握了比较它们大小的方法。下面我们来轻松一下,做个闯关游戏。

  第一关:课件出示教材第42页插图。

  师:请看清图意,他们都是用同样大小的立方体搭成的,你能判断出谁搭的长方体体积大吗?

  生:……

  师:他们的说法你同意吗?

  说说你的想法。

  生:……

  第二关:,课件出示教材第42页练一练第1题。

  师:一团橡皮泥,小明第一次把它捏成长方体,第二次把它捏成球,捏成的两个物体哪一个体积大?为什么?

  师:你能想出结果吗?如有困难可用实验方法亲自捏捏看。有结果了吗?

  生:我认为一样大,因为一块橡皮泥不管捏成什么样,还是它自己。

  第三关:课件出示教材第42页练一练第2题。

  师:谁愿意先说?

  生:……

  第四关:(课件出示)小明和小红各有一瓶同样多的饮料,小明倒了3杯,而小红倒了2杯。你认为有可能吗?为什么?

  生:有可能,小明的杯子小可以多倒几杯,小红杯子大就要少倒几杯。

  师:说得很有道理。

  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体积与容积》教学设计 12

  教学目标:

  1、认识体积、容积单位。

  2、在操作中交流和感受体积单位的大小,以及升、毫升的实际意义,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难点:

  理解体积与容积之间的`大小,特别是升的容积大小。

  教学过程:

  一、复习体积和面积概念

  1、什么是体积和容积?

  2、举例说明你对体积与容积的理解。

  3、复习有关长度与面积的概念,请举例说明。

  二、引出课题,并板书:如何来度量体积与容积的大小呢?有什么单位表示?

  1、你知道体积与容积的单位有哪些吗?

  2、看书并讨论:1立方CM,1立方分米和1立方米的概念大小:

  三、课堂实践:

  四、说一说:

  五、引入生活中的体积单位:升,讨论分析:

  概括一升的体积大小:

  1升=1立方分米

  1毫升=1立方厘米

  六、全课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体积与容积》教学设计 13

  教学目标:

  1、了解体积和容积的实际含义,初步理解体积和容积的概念。能够知道体积和容积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2、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概括的能力以及利用所学知识合理灵活地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在学生的合作交流中,注意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通过具体的实验活动,初步理解体积和容积的概念。

  教学难点:

  理解体积和容积的联系和区别。

  教学准备:

  PPT、可乐瓶,茶叶罐,水杯,纸箱、两个大小不同的装满水的水杯、量杯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师:乌鸦是怎么喝到水的?引导学生概括出:小石子占了一定的空间。

  二、探究新知。

  1、初步感知,物体所占空间有大小。

  教师里哪些物品占的空间大?哪些物品占的空间小?

  2、提出问题,讨论解决方法。

  出示土豆和红薯,哪一个占的空间大呢?

  (1)、学生观察并独立思考。

  (2)、指名说说看法。

  (3)、观察实验,感知体积的意义。

  演示:将土豆和红薯放入两个装有同样多水的杯子里。

  A、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B、水面为什么会升高呢?上升的高度一样吗?说明了什么问题?学生自由发表意见,引导生理解:土豆和红薯放在量杯中都会占一定的空间。所占的空间大,水面上升的`就高;所占空间小,水面上升的就少。(揭示课题: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作物体的体积。)

  (4)、观察实验,认识容积的意义。

  A、认识容器。

  今天老师带来了这么多的物品,都可以用来装东西。如:可乐瓶,茶叶罐,水杯,纸箱,这样能装其它东西的物体叫容器。你还知道哪些容器?哪些容器装的东西多,哪些容器装的东西少?

  B、出示两个大小不同的装满水的水杯。哪个水杯装的水多?设计一个实验解决这个问题。

  引导学生认识:两个杯子所能容纳物体的大小是不同的。

  揭示:容器所容纳物体的体积,叫作这个容器的容积。

  师:杯子里装满水,水的体积就是这个杯子的容积,茶叶罐装满茶叶,茶叶的体积就是这罐子的容积。

  三、解决问题,巩固应用。

  四、总结体积与容积的区别与联系。

  五、谈收获。

  六、作业。

  板书设计:

  体积与容积

  体积是指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

  容积是指容器所容纳物体的多少

  一种物体体积一定大于它的容积

  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体积与容积》教学设计 14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容积和容积单位升、毫升,学会容积的计算。

  2、使学生认识容积单位升和毫升之间的进率,认识容积单位和体 积单位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建立容积和容积单位观念,知道容积单位和体积单位的关系。

  难点:理解容积的含义和升、毫升的实际大小。

  教学媒体:

  教学平台

  课前学生准备:课堂练习本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1.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

  2、常用的体积单位是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

  3、单位换算:

  500立方分米=( )立方米 7800立方厘米=( )立方分米

  6000立方米=( )立方分米 3立方米=( )立方厘米

  二.探究新知.

  (一)建立容积概念.

  1.学生动手实验(每四人一组,每组一个有厚度的长方体盒,细沙一堆)

  计算出长方体盒的体积

  (把长方体盒装满细沙)计算细沙的体积.

  2.学生汇报结果.

  长方体盒的体积:先从外面量出长方体盒的长.宽.高,再计算其体积.

  计算细沙的体积也是计算长方体的体积,(但要从长方体里面量长.宽.高,再计算其体积).

  3.质疑:计算细沙的体积为什么要从长方体里面量长.宽.高?

  4、师:今天老师带来了这么多的教具,它们都是放在哪里的?

  像这个纸盒、纸箱、量杯等这样能容纳物品的器具叫容器。你还知道哪些容器?哪些容器放的东西多,哪些容器放的东西少? (学生例举生活中的'容器。)

  (二)、揭示容积概念

  1.提出问题。

  液体、气体是否有体积呢?(比如水、空气等)

  出示大小不同的两个水杯:

  师:这两个水杯哪一个装水多呢?你能设计一个实验方案解决这个问题吗?

  (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在小组里交流自己的想法,最后分组上台做实验。)

  学生可能有以下方法:

  ①先把一个水杯装满水,再倒入另一个水杯。

  ②先把两个水杯都装满水,再分别把水倒入第三个水杯,以第三个水杯里的水的多少来判断谁装的水多。

  2、师:两个杯子装得水不同,说明两个杯子所能容纳物体的大小是不一样的,(板书)容器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叫作容器的容积。

  杯子里所能容纳的水的体积就是这个杯子的容积。

  师:谁能举例说一说什么是容器的容积?

  3、区别体积和容积。

  (出示:魔方和装满沙子的木盒)

  师:比一比,它俩谁的体积大?谁的容积大?

  (交流中使学生明白:所有的物体都有体积;但只有里面是空的能够装东西的物

  体,才能计量它的容积。)

  师:木盒的体积和木盒的容积有什么不同呢?

  (1)学生独立思考。

  (2)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

  (引导学生发现:一般情况下,物体的容积比体积小。)

  (引导学生联系体积和容积的知识来理解小伙计的策略,并适时揭示课题:体积与容积)

  4、 小结:在小学阶段,一般我们忽略容器的厚度不计,所以物体的体积就可以看作是它的容积。

  三、初步认识容积单位和体积单位间的关系.

  1、计量容积一般可用体积单位。计量液体的体积(如饮料、酒、汽油)时,往往用容积单位(升、毫升)

  把1升的红色水倒入1立方分米的正方体盒里

  板书:1升=1立方分米

  2.把1毫升的红色水倒入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盒里

  板书:1毫升=1立方厘米

  小结:现在我们可以知道容积单位有哪些?容积单位和体积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

  3、练一练:P65/1.2

  三、巩固应用。

  1、填空

  看图:求这个长方体所占空间的大小是求长方体的( )

  求这个长方体中可装多少水,是求水的( ),也就是求长方体的( )

  2、练一练:P65/3厘米

  四、评价体验。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对体积和容积的知识,你还想知道什么?

  检测目标达成练习:

  3升=( )毫升 2700立方分米=( )升

  640毫升=( )立方厘米 2.4升=( )毫升 3.5升=( )立方分米 2.57升= ( )立方厘米

  500毫升=( )立方分米 760立方厘米=( )升

  板书设计

  体积与容积

  容器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叫作容器的容积。

  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体积与容积》教学设计 15

  教学目标:

  1、会让学生求物体的容积。

  2、会用量具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探索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方法。

  难点:知道不规则物体的体积就是排开水的体积

  教学媒体:

  教学平台

  课前学生准备:

  课堂练习本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

  (容积与容积单位,容积单位有:1升=1立方分米 1毫升=1立方厘米)

  填空

  3升=( )毫升    2700毫升=( )升

  2.57升=( )毫升  640毫升=( )升

  2.4升=( )毫升   3.5升=( )立方分米

  500毫升=( )升   760毫升=( )立方厘米

  师:今天我们就来求一求一些物体的容积。

  二、中心阶段

  (一)求物体的容积。

  提问:求装多少升汽油就是求这个油箱的什么?这个油箱的容积怎样算?(板书列出算式)

  说明:因为计算容积就是求油箱里面容纳物体的体积,所以要用里面的长、宽、高相乘。

  1、长方体容器内部长30厘米、宽15厘米、高10厘米。

  (1)在长方体容器内注水5厘米深,一共注入多少毫升的水?

  解:V=abh

  =30×15×5

  =2250(cm3)

  2250 cm3=2250ml

  师:你们是怎么思考的?

  (求一共注入多少毫升的水,就是求水的体积,也就是求这个长方体容器的容积,所以要利用到容器内部的长和宽,由于水没有注满,水深就是所求长方体的高。因为1cm3=1ml,所以还要进行单位换算。)

  (2)将长方体容器注满水,这时一共注入多少毫升的水?

  (把容器注满水,这时就是求这个长方体的容积,所以要运用到长方体容器内部的长、宽、高。)

  解:V=abh

  =30×10×15

  =4500(cm3)

  4500 cm3=4500ml

  2、用厚1.5厘米的有机玻璃做一个无盖的长方体容器,在容器内注满水,一共可装多少毫升水?

  (把容器注满水,就是求这个长方体的容积,所以要求长方体内部的长、宽、高,也就是长方体外部的长、宽、高减去有机玻璃的厚度。)

  解:V=abh

  =(15-1.5×2)×(9.5-1.5)×(13-1.5×2)

  =12×8×10

  =960(cm3)

  960cm3=9600ml

  (二)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1、师:展示规则物体(长方体和正方体)和不规则物体(石块、土豆、苹果等),观察这些物体的形状,你发现了什么?

  (一类是长方体和正方体,属于规则物体,另一类属于不规则物体)

  师:哪些物体的体积我们会求了,这些物体的体积如何计算?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我们会求,先测出它们长、宽、高,再利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公式计算。)

  师:那么形状不规则的物体,它们的体积能够直接计算出来吗?(不能)我们怎样求得它们的体积呢?

  2、师:请你们以小组为单位,任选一样不规则的物体,再利用手中的工具来测测它们的体积。

  生操作交流:

  1、先在量杯中放入一定量的水,测量水深,记录下来。

  2、将不规则物体放入盛有水的量杯中。

  3、测量水面上升的高度,记录下来。

  4、计算上升部分水的体积。

  师:为什么能通过这么方法测量出这些不规则物体的体积呢?

  (水是液体,当物体放入量杯中,能排开一部分水的体积,水面就升高,水面升高那部分水的体积就是这些物体的体积。)

  师:通过量具来测定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我们可以知道物体排出水的体积就是该物体的体积。

  师:书上用这个“排水法”测量了一个苹果的体积,我们一起看一下。

  苹果的体积:800-600=200mL=200cm3

  师:生活中如果遇到困难或不易解决的问题,我们不要畏惧,多角度、多方位去思考,一定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好方法。例如:乌鸦喝水、曹冲称象等等这些小故事都告诉我们要开动脑筋。

  师:两只形状、大小相同的量杯盛有同样多的水,放入两块形状不同的石头后,如果水面升到一样高,那么这两块石头的体积相同吗?

  (相同,两个量杯中放入物体后,水面上升一样高,说明物体排开的水的体积是相同的。)

  三、巩固练习:

  1、一个长方体水箱,从里面量长12分米,宽6分米,深5分米,这个水箱可装水多少毫升?

  2、一种正方体铁皮水箱棱长0.8米,这个水箱能装水多少升?(铁皮的厚度略去不计)

  3、一个长方体水箱,长30厘米,宽20厘米,水深6厘米,把一个玻璃球沉没在水中后,水面上升4厘米,那么玻璃球的体积是多少?

  检测目标达成练习:

  1、一个长方体仓库,从里面量长12米,宽80分米,高3米,这个仓库能容纳多少货物?

  2、一个长方体油桶,底面积是0.16平方米,高是5米。如果1升汽油重0.74千克,这个油桶可以装多少千克汽油?

  3、把一个棱长为1分米的正方体石块浸入一个长方体水箱里,这个水箱的长是5分米,宽是4分米,水深2分米,石块浸没后,水面上升多少?

  板书设计

  长方体容器内部长30厘米、宽15厘米、高10厘米。在长方体容器内注水5厘米深,一共注入多少毫升的水?

  解:V=abh

  =30×15×5

  =2250(cm3)

  2250 cm3=2250ml

【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体积与容积》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五年级数学《体积与容积》教学设计06-28

五年级数学体积与容积教案02-07

五年级下册数学体积与体积单位教案设计10-05

《容积和容积单位》教学设计11-19

体积教学设计10-18

圆锥的体积教学设计,圆锥体的体积教学设计10-27

体积与容积优秀教案(通用14篇)03-09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圆锥的体积》教学设计范文10-09

圆锥体积教学设计06-16

长方体的体积教学设计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