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卫执业医师 百文网手机站

公共卫生的基本任务是什么

时间:2022-12-14 16:19:30 公卫执业医师 我要投稿

公共卫生的基本任务是什么

  公共卫生是公卫执业医师考试的科目之一。你知道公共卫生的基本任务是什么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公共卫生的基本任务是什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服务

  为辖区内常住居民(包括居住半年以上的户籍及非户籍居民)建立健康档案。以儿童、孕产妇、慢性病患者、老年人等重点人群为主逐步向全体居民扩展。健康档案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健康体检信息、重点人群健康管理记录和其他医疗卫生服务记录。在患者就诊、复诊时由接诊医生负责更新健康档案,并予以保管。居民健康档案数据存放在电子健康档案信息管理中心。

  (二)健康教育服务

  个体化健康教育:医务人员在提供门诊、随访等医疗卫生服务时,针对重点人群结合辖区内的主要健康问题和服务对象的主要健康问题包括职业病危害等开展健康知识和健康技能的教育。

  发放健康教育资料:每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每年向居民提供不少于12种内容的印刷资料和不少于6种的影像资料。音像资料每天在医院公共场所播放的时间不少于6小时,除法定节假日外均需播放。

  健康教育宣传栏: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至少设置2个、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站至少设置1个健康教育宣传栏,要求每2个月更换一次宣传内容。

  公众健康咨询活动: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每年至少开展9次公众健康咨询活动。

  健康教育讲座: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每年至少举办12次、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站每年至少举办6次健康知识讲座。

  (三)预防接种服务

  及时为辖区内所有居住满3个月的0~6岁儿童建立预防接种证和预防接种卡等儿童预防接种档案。每半年对责任区域内儿童的预防接种卡、证进行1次核查和整理。交通不便的乡镇、村,要采取入户巡回的方式进行预防接种。

  根据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免疫程序,对适龄儿童进行常规接种。根据上级安排和传染病控制需要,对重点人群进行针对性接种,包括炭疽疫苗和钩体疫苗的应急接种,开展乙肝、麻疹、脊灰等疫苗强化免疫和群体性接种工作。

  (四)0-6岁儿童健康管理服务

  建立《婴幼儿保健手册》,新生儿出院1周内,医务人员(村医)到新生儿家中进行访视。了解新生儿健康状况、疫苗接种情况,进行喂养和护理等指导。对于出生低体重、早产、双多胎或有出生缺陷的新生儿根据实际情况增加访视次数。

  新生儿满28天后,结合接种乙肝疫苗第二针,在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随访。

  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分别在婴幼儿3、6、8、12、18、24、30、36月龄时,开展共8次随访服务,偏远山村在明确服务补助的前提下可在村卫生室进行。

  在婴幼儿6-8月龄、18月龄、30月龄分别进行1次血常规检查。在6、12、24、36月龄时使用听性行为观察法分别进行1次听力筛查。

  在每次进行预防接种前均要检查有无接种禁忌症,若无,体检结束后接受疫苗接种。

  为4-6岁儿童每年提供健康体检1次,可与幼儿园儿童健康体检相结合(农村未入园散居儿童参照执行)。

  (五)孕产妇健康管理

  孕早期管理:孕12周内为孕妇《孕产妇保健手册》,进行第1次产前随访,内容包括孕妇健康状况评估,一般体格检查、妇科检查和血常规、尿常规、血型、肝肾功能、乙肝两对半检查,开展针对性健康教育。

  孕中期管理:孕16-20周、21-24周各进行1次随访,每次随访通过询问、观察、一般体格检查、产科检查、实验室检查对孕妇健康和胎儿的生长发育状况进行评估,识别需要做产前诊断和需要转诊的高危孕妇,开展针对性健康教育。

  孕晚期管理:孕28-36周、37-40周各进行随访1次,指导孕妇去有资质的医疗卫生机构各进行1次产前检查。开展孕产妇自我监护方法、促进自然分娩、母乳喂养等指导。

  产后访视:收到分娩医院转来的产妇分娩信息后,于3-7天内到产妇家中进行产后访视,进行产褥期健康管理,加强母乳喂养和新生儿护理指导,同时进行新生儿访视。

  产后42天健康检查:为正常产妇做产后健康检查(产后检查、一般检查和妇科检查),进行相关的健康指导,异常产妇到原分娩医疗保健机构检查。

  (六)65岁及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

  对65岁及以上老年人每年进行1次老年人生活方式和健康状况评估、1次健康指导工作和1次健康检查。

  老年人健康体检:包括体温、脉搏、呼吸、血压、身高、体重、腰围、皮肤、浅表淋巴结、心脏、肺部、腹部等常规体检,并对口腔、视力、听力和运动功能等进行判断。

  辅助检查: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血清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总胆红素)、肾功能(血清肌酐、血尿素氮)、血脂全套、空腹血糖和心电图监测。

  (七)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

  对纳入管理的高血压患者每年进行至少4次面对面的随访。

  每年为高血压患者进行1次健康检查:每年集中体检高血压患者1次,包括体温、脉搏、呼吸、血压、身高、体重、腰围、皮肤、浅表淋巴结、心脏、肺部、腹部等常规体检,并对口腔、视力、听力和运动功能等进行判断。

  辅助检查有:空腹血糖监测1次。

  (八)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

  对纳入管理的2型糖尿病患者每年进行至少4次面对面的随访。

  每年为2型糖尿病患者监测空腹血糖4次、开展健康体检1次。健康体检:包括体温、脉搏、呼吸、血压、身高、体重、腰围、皮肤、浅表淋巴结、心脏、肺部、腹部等常规体检,并对口腔、视力、听力和运动功能等进行判断。

  (九)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

  对发现的辖区内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进行登记,为患者做1次全面的评估,并纳入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

  应管理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每年进行至少4次面对面随访并进行评估。

  为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每年进行1次健康检查。健康体检:包括一般体检、血压、体重、血常规(含白细胞分类)、转氨酶、血糖、心电图。

  (十)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

  开展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排查、收集和提供风险信息,参与风险评估和应急预案制(修)订。

  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现和登记及其信息报告。

  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理:包括病人医疗救治、管理传染病密切接触者和健康危害暴露人员、宣传教育等。

  结核病患者健康管理:掌握辖区内已诊断的非住院结核病病人并全部建档,按照结核病病例管理规范进行上门访视和电话访视,追踪督导其服药和定期检查。及时转诊或治疗肺结核可疑症状者。

  艾滋病患者健康管理:做好主题日宣传活动,做好对艾滋病防治工作的宣传。艾滋病人由县疾控中心统一进行治疗管理。

  (十一)卫生监督协管服务

  开展食品安全信息报告,严防食物中毒及其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做好《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和《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办法》等宣传教育工作。

  开展职业卫生咨询指导,减少职业病的发生、发展。做好《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和《职业病诊断鉴定管理办法》等宣传教育工作。

  开展饮用水卫生安全巡查,确保生活饮用水卫生安全。做好《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和《二次供水设施卫生规范》等宣传教育工作。

  开展学校卫生服务,做好学校卫生宣传教育,进一步落实学校卫生管理。严格执行《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等。

  做好非法行医和非法采供血信息报告,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医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血站管理办法》和《医疗机构用血管理办法》等开展监督执法检查。

  术语简介

  公共卫生与普通意义上的医疗服务是有一定区别的。为了能够公平、高效、合理地配置公共卫生资源,必须明确什么是公共卫生。美国城乡卫生行政人员委员会对公共卫生定义———公共卫生是通过评价、政策发展和保障措施来预防疾病、延长人寿命和促进人的身心健康的一门科学和艺术。

  公共卫生服务是一种成本低、效果好的服务,但又是一种社会效益回报周期相对较长的服务。各国政府在公共卫生服务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并且政府的干预作用在公共卫生工作中是不可替代的。许多国家对各级政府在公共卫生中的责任都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制,以利于更好地发挥各级政府的作用,并有利于监督和评估。

  而在中国,农村的部分决策者受经济利益驱动,更重视一些可以获得短期收益的项目,削弱了政府对于公共卫生的重视程度和行政干预力度。政府对于公共卫生并没有明确的分工和职责范围,尤其是对于农村公共卫生的政府职责更是含混不清。因此,尽快明确各级政府的职责和任务,以促进职责的履行是当务之急。

  卫生范畴

  实际上,就医学领域的分类而言,“公共卫生”一词的内涵还是比较清楚的:针对社区或者社会的医疗措施,它有别于在医院进行的,针对个人的医疗措施。比如:疫苗接种,健康宣教,卫生监督,疾病预防和疾病控制,各种流行病学手段等等,当然并不是完全针对传染病而言的。

  当经济学家(包括卫生经济学家在内)提到“公共卫生”一词时,他们并不完全是在指“公共卫生”的医学内涵,而是在说从经济学理论出发,应当由政府来支出的健康服务或者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