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考试 百分网手机站

司法考试法制史备考资料

时间:2020-08-20 19:35:46 司法考试 我要投稿

2017年司法考试法制史备考资料

  通常将 法律史等同于 法制史,但现今中国的法学学科划分认为,法律史大于法制史,而法律史包括制度史和思想史。国内的硕士点一般是 法律史而不是法制史。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搜索整理的2017年司法考试法制史备考资料,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2017年司法考试法制史备考资料

  五刑与刑罚原则

  第一章 唐律与中华法系

  五刑与刑罚原则

  1.唐律中的五刑。

  唐律承用隋《开皇律》中所确立的五刑即笞、杖、徒、流、死五种刑罚,作为基本的法定刑,其规格与《开皇律》稍有不同:

  (1)笞刑:由10到50,每等加10;

  (2)杖刑:由60到100,每等加10;

  (3)徒刑:由一年到三年,每等加半年;

  (4)流刑:由2000里到3000里,每等加500;另外有加役流。

  (5)死刑:分绞、斩二等。

  2.唐律中的刑罚原则。

  (1)区分公、私罪的原则。

  公罪是指“缘公事致罪而无私曲者”,即在执行公务中,由于公务上的关系造成某些失误或差错,而不是为了追求私利而犯罪,

  私罪包括两种:一种是指“不缘公事私自犯者”,即所犯之罪与公事无关,如盗窃、****等。另一种是指“虽缘公事,意涉阿曲”的犯罪,即利用职权,徇私枉法,如受人嘱托,枉法裁判等,虽因公事,也以私罪论处。

  【记忆口诀】公罪从轻,私罪从重。

  (2)自首原则。

  ①严格区分自首与自新的界限。唐代以犯罪未被举发而能到官府交待罪行的,叫做自首。但犯罪被揭发或被官府查知逃亡后,再投案者,唐代称作自新。对自新采取减轻处罚的原则。

  ②规定谋反等重罪或造成严重危害后果无法挽回的犯罪不适用自首。

  ③规定自首可以免罪,但赃物必须按法律如数偿还。

  ④自首不彻底的叫“自首不实”,对犯罪情节交代不彻底的叫“自首不尽”。对于不实不尽者,只处罚其不实不尽的那部分行为,如实交代的部分不再处罚。

  ⑤轻罪已发,能首重罪,免其重罪;审问他罪而能自首其余罪的,免其余罪。

  (3)类推原则。

  即对律文无明文规定的同类案件,凡应减轻处罚的,则列举重罪处罚规定,比照以解决轻案。凡应加重处罚的罪案,则列举轻罪处罚规定,比照以解决重案。例如,《盗贼》篇规定:夜间无故入人家者,主人当时将其杀死,不负刑事责任;今主人将其折伤,当然无罪,此为“举重明轻”;又如《盗贼》篇规定:谋杀期亲尊长者,不论已伤、未伤,皆斩。今若有人实行杀、伤其期亲尊长,比已伤未伤更重,自应处死无疑,此为“举轻明重”。

  【记忆口诀】减轻处罚举重明轻,加重处罚举轻明重。

  (4)化外人原则。

  即同国籍外国侨民在中国犯罪的,由唐王朝按其所属本国法律处理,实行属人主义原则,不同国籍侨民在中国犯罪者,按唐律处罚,实行属地主义原则。 【记忆口诀】国籍相同属人主义;国籍不同属地主义。

  唐代的司法制度

  第一章 唐律与中华法系

  唐代的司法制度

  1.司法机关

  唐代沿袭隋制,皇帝以下设大理寺、刑部、御史台三大司法机构。

  (1)大理寺。

  大理寺以正卿和少卿为正副长官,行使中央司法审判权,审理中央百官与京师徒刑以上案件。凡属流徒案件的判决,须送刑部复核;死刑案件必须奏请皇帝批准。同时大理寺对刑部移送的'死刑与疑难案件具有重审权。

  (2)刑部。

  唐代刑部以尚书、侍郎为正副长官,下设刑部、都官、比部和司门等四司。刑部有权参与重大案件的审理,对中央、地方上报的案件具有复核权,并有权受理在押犯申诉案件。

  (3)御史台

  御史台以御史大夫和御史中丞为正副长官,下设台、殿、察三院。作为中央监察机构,专门负责代表皇帝自上而下地监督中央和地方各级官吏是否遵守国家法律和各项制度,是否忠实履行职责,位高权重,可称得上是皇帝的“耳目之司”。御史台有权监督大理寺、刑部的审判工作,同时参与疑难案件的审判,并受理行政诉讼案件。御史台中分设台院、殿院、察院,统辖下属的诸御史。

  台院是御史台的基本组成部分,设侍御史若干人,执掌纠弹中央百官,参与大理寺的审判和审理皇帝交付的重大案件。

  殿院,设殿中侍御史若干人,执掌纠察百官在宫殿中违反朝仪的失礼行为,并巡视京城及其他朝会、郊祀等,以维护皇帝的神圣尊严为其主要职责。

  察院,设监察御史若干人,执掌纠察州县地方官吏的违法行为。

  2.唐代的会审制度

  (1)三司推事

  刑部侍郎、 御史中丞 、大理寺卿共同审理地方或中央发生的重大案件

  (2)三司使

  大理寺评事 、刑部员外郎、监察御史 审理地方不便于解往中央的案件

  (3)督堂集议制

  每逢重大死刑案件,皇帝下令“中书、门下四品以上及尚书九卿议之”,以示慎刑。

  3.唐代的地方司法机关

  唐代地方司法仍由行政长官兼理。州县长官在进行司法审判时,均设佐史协助处理。州一级设法曹参军或司法参军,县一级设司法佐史等。县以下乡官、里正对犯罪案件具有纠举责任,对轻微犯罪与民事案件具有调处的权力,结果须呈报上级。

  4.刑讯制度

  (1)刑讯的条件与证据。

  唐律规定在拷讯之前,必须先审核口供的真实性,然后反复查验证据。证据确凿,仍狡辩否认的,经过主审官与参审官共同决定,可以使用刑讯;未依法定程序拷讯的,承审官要负刑事责任。同时规定,对那些人赃俱获,经拷讯仍拒不认罪的,也可“据状断之”,即根据证据定罪。

  (2)刑讯方法。

  ①刑讯必须使用符合标准规格的常行杖,以杖外他法拷打甚至造成罪囚死讯者,承审官要负刑事责任。

  ②拷囚不得超过三次,每次应间隔20天,总数不得超过200,杖罪以下不得超过所犯之数。若拷讯数满仍不招供者,必须取保释放。凡有违犯,承审官须负刑事责任。

  ③拷讯数满,被拷者仍不承认的,应当反拷告状之人,以查明有无诬告等情形,同时规定了反拷的限制。

  (3)规定对两类人禁止使用刑讯,只能根据证据来定罪:

  ①具有特权身份的人,如应议、请、减之人;

  ②老幼废疾之人,指年70以上15以下、一肢废、腰脊折、痴哑、侏儒等。

  5.法官回避制度

  唐代为防止审判官因亲属或仇嫌关系故意出入人罪,《唐六典》第一次以法典的形式,肯定了法官的回避制度,即所谓“鞫狱”,官与被鞫人有亲属仇嫌者,皆听更之。

  (六)唐律的特点与中华法系

  1.唐律的特点

  ①礼法合一

  ②科条简要与宽简适中

  ③立法技术完善

  2.唐律的地位

  唐律是中国传统法典的楷模与中华法系形成的标志。唐律是我国封建法典的楷模,在中国法制史上具有继往开来、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唐朝承袭秦汉立法的成果,吸收汉晋律学的成就,使唐律表现出高度的成熟性。唐律因具有封建法典的典型性,故对宋元明清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3.唐律的域外影响 :

  朝鲜的《高丽律》、日本文武天皇制定的《大宝律令》、越南李太尊《刑书》皆模仿唐律而成。

  明刑弼教的立法思想

  第一章 明刑弼教的立法思想

  明刑弼教的立法思想

  “明刑弼教”一词,最早见于《尚书·大禹谟》:“明于五刑,以弼五教”之语。后人简称“明刑弼教”,从字面而观,“弼”乃辅佐之义,似与“德主刑辅”的传统立法、司法原则并无不同;实则不然,“德主刑辅”中“德”为“刑”纲,“刑”要受“德”的制约,始终处于次要、辅助位置。宋以前论及“明刑弼教”,多将其附于“德主刑辅”之后,其着眼点仍是“大德小刑。和”先教后刑“。宋代以降,在处理德、刑关系上始有突破。著名理学家朱熹首先对”明刑弼教“作了新的阐释。他有意提高了礼、刑关系中刑的地位,认为礼律二者对治国同等重要,”不可偏废“。又从”礼律合一“角度对”明刑弼教“进一步说明:”故圣人之治,为之教以明之,为之刑以弼之,虽其所施或先或后或缓或急。“

  与前代儒家学说不同的是,他强调刑与教的实施可“或先或后”,“或缓或急”。经此一说,刑与德的关系不再是“德主刑辅”中的“从属”、“主次”关系,德对刑不再有制约作用,而只是刑罚的目的,刑罚也不必拘泥于“先教后刑”的框框,而可以“先刑后教”行事。这看来小小的变通之义,却意味着中国传统法制指导原则沿着德主刑辅一礼律合一一明刑弼教的发展轨道,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并对明清两代法律实施的方法,发展方向和发挥的社会作用产生了深刻影响。在我国古代法律史上,一般说来,倡导“德主刑辅”,本意是注重道德教化,限制苛刑,所以它往往是同轻刑主张相联系的。而经朱熹阐发,朱元璋身体力行于后世的“明刑弼教”思想,则完全是借“弼教”之口实,为推行重典治国政策提供思想理论依据。


《2017年司法考试法制史备考资料.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2017年司法考试法制史备考资料】相关文章:

2017国家司法考试法制史备考知识点07-14

司法考试大纲2017:法制史06-16

2017司法考试《刑事诉讼》备考资料07-17

2017年司法考试大纲:法制史07-12

最新国家司法考试《国际法》备考资料08-27

司法考试卷一《经济法》备考资料06-27

最新司法考试法制史精华知识点07-03

2017年国家司法考试法制史章节考点06-29

2017国家司法考试法制史知识点归纳07-14

2017年司法考试法制史备考资料

  通常将 法律史等同于 法制史,但现今中国的法学学科划分认为,法律史大于法制史,而法律史包括制度史和思想史。国内的硕士点一般是 法律史而不是法制史。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搜索整理的2017年司法考试法制史备考资料,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2017年司法考试法制史备考资料

  五刑与刑罚原则

  第一章 唐律与中华法系

  五刑与刑罚原则

  1.唐律中的五刑。

  唐律承用隋《开皇律》中所确立的五刑即笞、杖、徒、流、死五种刑罚,作为基本的法定刑,其规格与《开皇律》稍有不同:

  (1)笞刑:由10到50,每等加10;

  (2)杖刑:由60到100,每等加10;

  (3)徒刑:由一年到三年,每等加半年;

  (4)流刑:由2000里到3000里,每等加500;另外有加役流。

  (5)死刑:分绞、斩二等。

  2.唐律中的刑罚原则。

  (1)区分公、私罪的原则。

  公罪是指“缘公事致罪而无私曲者”,即在执行公务中,由于公务上的关系造成某些失误或差错,而不是为了追求私利而犯罪,

  私罪包括两种:一种是指“不缘公事私自犯者”,即所犯之罪与公事无关,如盗窃、****等。另一种是指“虽缘公事,意涉阿曲”的犯罪,即利用职权,徇私枉法,如受人嘱托,枉法裁判等,虽因公事,也以私罪论处。

  【记忆口诀】公罪从轻,私罪从重。

  (2)自首原则。

  ①严格区分自首与自新的界限。唐代以犯罪未被举发而能到官府交待罪行的,叫做自首。但犯罪被揭发或被官府查知逃亡后,再投案者,唐代称作自新。对自新采取减轻处罚的原则。

  ②规定谋反等重罪或造成严重危害后果无法挽回的犯罪不适用自首。

  ③规定自首可以免罪,但赃物必须按法律如数偿还。

  ④自首不彻底的叫“自首不实”,对犯罪情节交代不彻底的叫“自首不尽”。对于不实不尽者,只处罚其不实不尽的那部分行为,如实交代的部分不再处罚。

  ⑤轻罪已发,能首重罪,免其重罪;审问他罪而能自首其余罪的,免其余罪。

  (3)类推原则。

  即对律文无明文规定的同类案件,凡应减轻处罚的,则列举重罪处罚规定,比照以解决轻案。凡应加重处罚的罪案,则列举轻罪处罚规定,比照以解决重案。例如,《盗贼》篇规定:夜间无故入人家者,主人当时将其杀死,不负刑事责任;今主人将其折伤,当然无罪,此为“举重明轻”;又如《盗贼》篇规定:谋杀期亲尊长者,不论已伤、未伤,皆斩。今若有人实行杀、伤其期亲尊长,比已伤未伤更重,自应处死无疑,此为“举轻明重”。

  【记忆口诀】减轻处罚举重明轻,加重处罚举轻明重。

  (4)化外人原则。

  即同国籍外国侨民在中国犯罪的,由唐王朝按其所属本国法律处理,实行属人主义原则,不同国籍侨民在中国犯罪者,按唐律处罚,实行属地主义原则。 【记忆口诀】国籍相同属人主义;国籍不同属地主义。

  唐代的司法制度

  第一章 唐律与中华法系

  唐代的司法制度

  1.司法机关

  唐代沿袭隋制,皇帝以下设大理寺、刑部、御史台三大司法机构。

  (1)大理寺。

  大理寺以正卿和少卿为正副长官,行使中央司法审判权,审理中央百官与京师徒刑以上案件。凡属流徒案件的判决,须送刑部复核;死刑案件必须奏请皇帝批准。同时大理寺对刑部移送的'死刑与疑难案件具有重审权。

  (2)刑部。

  唐代刑部以尚书、侍郎为正副长官,下设刑部、都官、比部和司门等四司。刑部有权参与重大案件的审理,对中央、地方上报的案件具有复核权,并有权受理在押犯申诉案件。

  (3)御史台

  御史台以御史大夫和御史中丞为正副长官,下设台、殿、察三院。作为中央监察机构,专门负责代表皇帝自上而下地监督中央和地方各级官吏是否遵守国家法律和各项制度,是否忠实履行职责,位高权重,可称得上是皇帝的“耳目之司”。御史台有权监督大理寺、刑部的审判工作,同时参与疑难案件的审判,并受理行政诉讼案件。御史台中分设台院、殿院、察院,统辖下属的诸御史。

  台院是御史台的基本组成部分,设侍御史若干人,执掌纠弹中央百官,参与大理寺的审判和审理皇帝交付的重大案件。

  殿院,设殿中侍御史若干人,执掌纠察百官在宫殿中违反朝仪的失礼行为,并巡视京城及其他朝会、郊祀等,以维护皇帝的神圣尊严为其主要职责。

  察院,设监察御史若干人,执掌纠察州县地方官吏的违法行为。

  2.唐代的会审制度

  (1)三司推事

  刑部侍郎、 御史中丞 、大理寺卿共同审理地方或中央发生的重大案件

  (2)三司使

  大理寺评事 、刑部员外郎、监察御史 审理地方不便于解往中央的案件

  (3)督堂集议制

  每逢重大死刑案件,皇帝下令“中书、门下四品以上及尚书九卿议之”,以示慎刑。

  3.唐代的地方司法机关

  唐代地方司法仍由行政长官兼理。州县长官在进行司法审判时,均设佐史协助处理。州一级设法曹参军或司法参军,县一级设司法佐史等。县以下乡官、里正对犯罪案件具有纠举责任,对轻微犯罪与民事案件具有调处的权力,结果须呈报上级。

  4.刑讯制度

  (1)刑讯的条件与证据。

  唐律规定在拷讯之前,必须先审核口供的真实性,然后反复查验证据。证据确凿,仍狡辩否认的,经过主审官与参审官共同决定,可以使用刑讯;未依法定程序拷讯的,承审官要负刑事责任。同时规定,对那些人赃俱获,经拷讯仍拒不认罪的,也可“据状断之”,即根据证据定罪。

  (2)刑讯方法。

  ①刑讯必须使用符合标准规格的常行杖,以杖外他法拷打甚至造成罪囚死讯者,承审官要负刑事责任。

  ②拷囚不得超过三次,每次应间隔20天,总数不得超过200,杖罪以下不得超过所犯之数。若拷讯数满仍不招供者,必须取保释放。凡有违犯,承审官须负刑事责任。

  ③拷讯数满,被拷者仍不承认的,应当反拷告状之人,以查明有无诬告等情形,同时规定了反拷的限制。

  (3)规定对两类人禁止使用刑讯,只能根据证据来定罪:

  ①具有特权身份的人,如应议、请、减之人;

  ②老幼废疾之人,指年70以上15以下、一肢废、腰脊折、痴哑、侏儒等。

  5.法官回避制度

  唐代为防止审判官因亲属或仇嫌关系故意出入人罪,《唐六典》第一次以法典的形式,肯定了法官的回避制度,即所谓“鞫狱”,官与被鞫人有亲属仇嫌者,皆听更之。

  (六)唐律的特点与中华法系

  1.唐律的特点

  ①礼法合一

  ②科条简要与宽简适中

  ③立法技术完善

  2.唐律的地位

  唐律是中国传统法典的楷模与中华法系形成的标志。唐律是我国封建法典的楷模,在中国法制史上具有继往开来、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唐朝承袭秦汉立法的成果,吸收汉晋律学的成就,使唐律表现出高度的成熟性。唐律因具有封建法典的典型性,故对宋元明清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3.唐律的域外影响 :

  朝鲜的《高丽律》、日本文武天皇制定的《大宝律令》、越南李太尊《刑书》皆模仿唐律而成。

  明刑弼教的立法思想

  第一章 明刑弼教的立法思想

  明刑弼教的立法思想

  “明刑弼教”一词,最早见于《尚书·大禹谟》:“明于五刑,以弼五教”之语。后人简称“明刑弼教”,从字面而观,“弼”乃辅佐之义,似与“德主刑辅”的传统立法、司法原则并无不同;实则不然,“德主刑辅”中“德”为“刑”纲,“刑”要受“德”的制约,始终处于次要、辅助位置。宋以前论及“明刑弼教”,多将其附于“德主刑辅”之后,其着眼点仍是“大德小刑。和”先教后刑“。宋代以降,在处理德、刑关系上始有突破。著名理学家朱熹首先对”明刑弼教“作了新的阐释。他有意提高了礼、刑关系中刑的地位,认为礼律二者对治国同等重要,”不可偏废“。又从”礼律合一“角度对”明刑弼教“进一步说明:”故圣人之治,为之教以明之,为之刑以弼之,虽其所施或先或后或缓或急。“

  与前代儒家学说不同的是,他强调刑与教的实施可“或先或后”,“或缓或急”。经此一说,刑与德的关系不再是“德主刑辅”中的“从属”、“主次”关系,德对刑不再有制约作用,而只是刑罚的目的,刑罚也不必拘泥于“先教后刑”的框框,而可以“先刑后教”行事。这看来小小的变通之义,却意味着中国传统法制指导原则沿着德主刑辅一礼律合一一明刑弼教的发展轨道,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并对明清两代法律实施的方法,发展方向和发挥的社会作用产生了深刻影响。在我国古代法律史上,一般说来,倡导“德主刑辅”,本意是注重道德教化,限制苛刑,所以它往往是同轻刑主张相联系的。而经朱熹阐发,朱元璋身体力行于后世的“明刑弼教”思想,则完全是借“弼教”之口实,为推行重典治国政策提供思想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