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师 百文网手机站

初级统计师《专业知识》知识点:总量指标的种类

时间:2022-09-23 14:24:02 统计师 我要投稿

初级统计师《专业知识》知识点:总量指标的种类

  导语:统计师,统计专业技术资格实行全国统一考试制度。下面就由小编为大家介绍初级统计师《专业知识》知识点:总量指标的种类,供大家学习参考!

初级统计师《专业知识》知识点:总量指标的种类

  1.总量指标亦称数量指标,

  是反映社会经济现象总规模、水平或工作总量的指标,又称统计绝对数。总量指标是编制计划,制定政策,实行科学管理的重要依据;总量指标是计算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的基础。

  2.总量指标的种类

  ①总量指标按反映现象总体内容不同,分为总体单位总量和总体标志总量。

  单位总量是总体单位数之和,标志总量是各单位标志值总和。

  ②总量指标按反映现象时间状况的不同,分为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

  时期指标即反映社会经济现象在一段时间内发展变化结果的总量指标,是通过连续登记数据资料并累计得到的,如工业总产值、商品销售额等。时点指标是反映社会经济现象在某一瞬间状况上的总量指标,如人口数、土地面积、商品库存等。

  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区别主要有三:一是时期指标数值连续统计,时点指标数值间断统计;二是时期指标数值可以累计,时点指标数值直接累计没有实际意义;三是时期指标数值大小和统计期限长短有关,时点指标数值大小与时间间隔长短没有直接关系。

  ③总量指标按计量单位的不同分为实物指标、价值指标和劳动计量指标。

  实物指标是以自然单位、度量衡单位或复合单位计量的总量指标,具有直观、具体的特点,但不同计量单位的实物指标无法汇总;价值指标是以货币单位计量的总量指标,具有广泛的综合性和概括能力,但比较抽象;劳动量指标是以劳动时间工时、工日等计量的总量指标,便于企业内部的考核和管理。

  季节变动是指现象随着季节的变动而引起的比较有规则的变动。认识和掌握这种变动规律,对于组织生产、安排人民生活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季节变动,对于正确认识现象整体的发展变化规律性,也具有重要意义。例如,农牧业生产就是典型的季节性生产,并且也影响以农牧业产品为原料的加工工业的生产、商业部门对农牧产品的购销以及交通运输部门的货运量方面,使得它们的生产经营也带有季节性。

  又如在北方,建筑业的生产冬季就要受到影响,日常生活人们对四季服装的需求季节性也很明显。季节变动的原因,主要是自然季节、气候的影响,同时也与人们的生活习惯、作息制度有关。

  自然季节的更替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人们的生活习俗、作息制度也较稳定,因而季节性变动是规律性较强的变动。这主要表现在季节变动通常以一年为周期有规律地重复变动,而且各周期的变动幅度大致相同。

  季节变动对某些部门的生产经营活动和人们的经济生活有一定的影响,所以要对它进行测定,看看它的规律性和变化情况。测定季节变动对实际工作有重要意义。

  首先,掌握了季节变动的规律性,有利于指导工作。我们研究社会经济现象的季节变动的主要目的,就是在于考察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已经形成的季节变动的规律性,掌握其变动的幅度,不仅有助于有关部门和企业制定计划、合理组织货源,准备原料进行生产,有效地使用资金,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而且可以提高为人民经济生活服务的质量。

  其次,可根据季节变动规律性进行经济预测。季节变动的规律性强,可据此进行短期预测,得到比较准确的结果;同时,利用季节变动规律配合长期趋势进行长期预测,可以大大提高预测的准确性。

  (一)简单平均法

  简单平均法又称按月(季)平均法。计算时,首先根据历年(三年以上)同月(季)资料求出该月(季)的平均数,然后将各月(季)的平均数与总平均数相比,得到季节比率(指数)。其计算步骤与方法如下:

  1.分别就每年各月的数字加总后,求各该年的月平均数;

  2.各年同月数字加总,求若干年内同月的平均数;

  3.若干年内每个月的数字总计,求总的月平均数;

  4.将若干年内同月的平均数与总的平均数相比,即得季节比率,也叫季节指数。

  季节比率=各月(季)的平均数除以总平均数

  按月或季平均法计算季节比率要求至少三个周期以上的资料,具体来说按月平均不能少于36个月的资料;按季平均不能少于12个季的`资料。

  (二)趋势剔除法

  这种方法的特点是将移动平均数作为长期趋势加以剔除,再测定季节变动。

  拓展:初级统计师考试大纲

  一、考试目的

  考察统计专业技术人员综合运用统计方法、统计法规等有关理论和实践经验,根据不同要求进行数据描述、参数估计,并对数据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能力;根据统计及相关法律法规依法统计和处理统计违法案件的能力。

  二、考试基本要求

  (一)统计方法

  1.根据统计学的定义,掌握统计学中的几个基本概念(变量、数据、数据类型),了解数据来源的主要渠道,掌握常用搜集数据的方法、特点及应用条件。

  2.根据数据的类型,选择不同的统计图表对数据进行描述,使用不同的统计量反映数据的集中趋势、离散程度。

  3.根据样本统计量的抽样分布,对总体参数进行估计;根据影响样本量的主要因素,确定恰当的样本量。

  4.运用时间序列的分析指标、分析方法,对社会经济现象随时间变化的状况进行研究和预测。

  5.根据统计指数的原理和方法,通过编制综合指数,分析社会经济现象的综合变动情况。

  (二)统计法规

  1.把握统计法律规范的基本特征、效力和基本原则。

  2.把握统计执法检查的对象、主要内容、机构和统计执法检查员的主要职责和职权以及依法查处统计违法案件。

  3.根据统计行政处罚的特征、基本原则及实施机关,判断适用统计行政处罚的违法行为种类,采取相应的统计行政处罚措施。

  4.根据统计行政处分的适用对象、实施机关,判断适用行政处分的违法行为种类,采取相应的统计行政处分措施。

  5.把握统计法关于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的有关规定。

【初级统计师《专业知识》知识点:总量指标的种类】相关文章:

初级统计师专业知识点:总量指标的分类08-14

初级统计师《专业知识》必看知识点-种类11-12

2017年初级统计师《专业知识》知识点:总量指标08-27

初级统计师《专业知识》知识点11-12

初级统计师必备考点归纳:总量指标的概念、作用03-24

复习初级统计师专业知识的知识点11-12

初级统计师知识点《专业知识》:众数11-12

统计师《统计法基础》知识点:总量指标的分类03-09

2017初级统计师《专业知识》考点:单位划分种类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