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常识 百文网手机站

对历史地理社会常识的思考与认识

时间:2021-06-19 17:47:21 历史常识 我要投稿

对历史地理社会常识的思考与认识

  从1996年秋季起,义务教育阶段小学社会课将全面取代原小学历史课和地理课,对社会课中历史、地理社会常识的思考与认识。根据义务教育小学课 程计划的规定,社会课内容中应包括社会常识、地理常识。那么,为什么社会课要选择历史和地理社会常识? 同样是历史和地理常识,在单独设课中和社会课中有什么不同?笔者认为弄清这两个基本问题,对我们理解社 会课中历史和地理社会常识的选择和编排思路,进而走出历史和地理常识分科教学的框架,走进社会课综合认 识历史和地理社会常识的体系,也许会有一些帮助。

对历史地理社会常识的思考与认识

  一、史、地常识在社会常识中的地位

  (一)史、地社会常识是学生认识社会的两个窗口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社会教学大纲》中明确规定:“社会课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对小学生进行社会 常识教育(的一门重要课程。”什么是社会常识?最简单概括的说明,就是关于社会的最基本的知识。那么社会 又具备什么样的特点呢?借助社会学家的研究成果,可以作这样的归纳:社会作为处于特定区域和时期的人类 生活共同体,享有共同的文化,并以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任何一个社会都是从前人那里继承下来的一份遗产 ,同时它又和周围的社会发生横向联系,具有自己的特点。从社会的特点来分析,社会具有“三性”。一是时 空性。人的生活环境既有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发展,又有本地、外乡和他国的地域差别。比如,中国作为一个 社会范畴,有其自然、经济、社会等方面的特点,而这些特点的形成又经历着不同的发展过程,历史论文《对社会课中历史、地理社会常识的思考与认识》。二是团体性。 人不能离群索居,要与家人、邻居、社区居民乃至全国、全世界人民生活在一起,不同层次的环境又形成了不 同的文化。比如,华北平原人们的衣、食、住、行与江南水乡人们的衣、食、住、行不同。三是多元性。人类 社会得以延续,最重要的一点是它能通过不同的活动,不断地创造财富。比如,工业生产活动、农业生产活动 、商业活动,就是一些最基本的经济活动。由此可见,社会的这些特点,能够通过内涵十分丰富的历史和地理 常识,予以最浅显的反映。或者说,地理和历史常识是学生认识社会的两个窗口。

  (二)史、地社会常识对学生认识社会所起的作用

  《九年义务教育小学社会教学大纲》中规定了小学社会课所要完成的三方面任务:

  1.在知识方面,“要使学生认识一些常见的社会事物和现象,初步了解一些家乡的、祖国的、世界的.社 会常识”。这里所说的社会常识,很大一部分是地理和历史常识。比如,我们要了解中国地形、气候等方面的 特点,了解不同环境下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以及风俗习惯。任何社会都有一个发展的过程,都有过去、现在和 将来。历史就是昨天的社会,因此,循着历史的线索追寻昨天的“足迹”,更能够帮助学生理解今天的社会。 比如,我们了解了黄河、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就不难理解为什么黄河和长江流域的中下游是我国人口稠密 和经济发达的地区;了解了我国自古以来就是统一多民族的国家,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我国是多民族的国家;了 解了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斗争,尤其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取得了革命的最后胜利,就不难理解我们国家的 政治性质。因此,地理和历史知识不仅给予了我们全面、正确地认识社会的两个视角,还给予了我们认识社会 的方法论上的指导,比如看待社会要有时空观。

【对历史地理社会常识的思考与认识】相关文章:

地理常识07-27

精选历史常识02-07

关于历史错误常识02-05

历史文化常识01-20

历史常识大合集02-07

地理试卷讲评课的思考06-20

历史常识:后在古代是帝王02-02

行测历史常识汇总02-15

有关历史常识的备考技巧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