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考专升本 百分网手机站

成考专升本《大学语文》强化试题及答案(3)

时间:2017-09-07 19:06:45 成考专升本 我要投稿

成考专升本《大学语文》强化试题及答案2016

  二、文言文阅读:21~29小题,共9分。

  阅读《李将军列传》末段文字,然后回答下面小题。

  太史公曰:《传》日“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其李将军之谓也?余睹李将军,悛悛如鄙人,口不能道辞。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彼其忠实心诚信于士大夫也。谚日:“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虽小,可以谕大也。

  第21题简答 “《传》”指的是哪本书?“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段引文与李广有何关系?(4分)

  参考答案:“《传》”指的是《论语》一书,见《论语·子路》。这段引文用来评赞李广这位名将,突出了他率先垂范、以身作则、爱兵如子的高尚品德。

  第22题简答 请翻译“悛悛如鄙人,口不能道辞”,司马迁对李广是褒是贬?(2分)

  参考答案:(李广)诚实质朴的样子像是乡下人,又不会说漂亮话。这是对李广的褒扬。

  第23题简答 民谚“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含义是什么?这表明李广在汉代人心中处于什么地位?(4分)

  参考答案:民谚含义是:桃树李树不用说话,由于花香果美,人们争相前往观赏、采摘,会踩出一条条小路。李广虽未被汉朝皇帝封侯,他的功绩、品德赢得人民自觉的、长久的尊崇与敬佩。

  阅读《战国策·魏策四》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下面小题。

  今者臣来,见人于大行(大路),方北面而持其驾,告臣日:“我欲之楚。”臣日:“君之楚,将奚为北面?”日:“吾马良。”臣日:“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日:“吾用(资财)多。”臣日:“用虽多,此非楚之路也。”日:“吾御者善。”此数者愈善,而离楚愈远耳。

  第24题简答 乘车人自认为凭什么条件“欲之楚”而“北面持其驾”?(4分)

  参考答案:“马良”、“用多”、“御者善”。

  第25题简答 这段文字的主旨是什么?(4分)

  参考答案:说明做事要对准方向。方向不对头,用力越大,离目的越远。

  第26题简答 这段文字引申出的一个成语是什么?(2分)

  参考答案:南辕北辙。

  阅读陆游《关山月》全诗,然后回答下面小题。

  和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

  戍楼刁斗催落月,三十从军今白发。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

  中原干戈古亦闻,岂有逆胡传子孙?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

  第27题简答 本诗可分几层?简述各层含意。(4分)

  参考答案:本诗共十二句,每四句为一层,共分三层。第一层正面揭露了投降政策造成的贪腐局面。第二层写戍边战士报国无门的悲愤。第三层写中原遗民恢复无望的伤痛。

  第28题简答 诗中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2分)

  参考答案:表达了诗人对统治者妥协投降路线的憎恶和对戍边战士、沦陷区人民悲惨处境的同情。

  第29题简答 这首诗具有什么样的艺术特点?(4分)

  参考答案:这首诗在艺术上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在结构上以“月夜”贯穿全诗,这首诗的另一个突出特点就是采用了对比的手法。

  三、现代文阅读:30~38小题。共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然后回答下面小题。

  他一旦动手杀了那个骑兵以后,就念念不忘,一直想着:“杀普鲁士人!”他恨他们,他对他们怀着一个既贪财而又爱国的农民才会有的那种阴狠的、强烈的仇恨。正像他自己说的,他有他的主意。他等了几天。

  他对战胜者是那么谦恭,既殷勤而又驯服,所以他们让他自由来去,随意进出。每天晚上他都看见有传令兵出发。他跟士兵们经常接触,学会了几句必要的德国话。一天夜里,他听到骑兵们前往的那个村庄的名字以后,就出去了。

  他走出院子,溜进树林,到了石灰窑就连忙钻进那条长坑道。他在地上找到那个死人的衣服,穿在身上。

  然后,他在田野里转来转去,一会儿爬,一会儿躲躲闪闪地沿着斜坡走,只要有一点响声就注意听,像违禁偷猎的人那样紧张不安。

  他认为时间到了,就来到大路边上,藏在荆棘丛里,继续等着。将近半夜十二点,硬土路面上终于响起了嗒嗒的马蹄声,他把耳朵贴在地面上,听准了只有一个骑兵过来,就做好准备。

  第30题简答 这段文字中的主人公是谁?(2分)

  参考答案:米龙老爹。

  第31题简答 这段文字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4分)

  参考答案: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

  第32题简答 从这段文字来看,主人公具有什么性格特点?(4分)

  参考答案:米龙老爹具有机智、勇敢的性格特征。

  阅读钱钟书《论快乐》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下面小题。

  快乐在人生里,好比引诱小孩子吃药的方糖,更像跑狗场里引诱狗赛跑的电兔子。几分钟或者几天的快乐赚我们活了一世,忍受着许多痛苦。我们希望它来,希望它留,希望它再

  来——这三句话概括了整个人类努力的历史。在我们追求和等候的时候,生命又不知不觉地

  偷度过去。也许我们只是时间消费的筹码,活了一世不过是为那一世的岁月充当殉葬品,根本不会享到快乐。但是我们到死也不明白是上了当,我们还理想死后有个天堂,在那里——谢上帝,也有这一天!我们终于享受到永远的快乐。

  第33题简答 把快乐比喻为“方糖”和“电兔子”的作用是什么?(2分)

  参考答案:十分形象、浅显地说明了快乐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是人们希望的'、追求的东西。

  第34题简答 作者认为:“我们希望它来,希望它留,希望它再来——这三句话概括了整个人类努力的历史 。”你是怎么理解的?(4分)

  参考答案:这三句话概括力极强,极富有哲理性。人们希望快乐到来,希望留住快乐,希望它走了再来,为此,人们不停地努力克服生活中的愁苦、劳累和困难,积年累代创造文明。

  第35题简答 作者对“永远的快乐”是怎么看的?你认为存在吗?(4分)

  参考答案:作者认为没有所谓“永远的快乐”,只有暂时的快乐。他前文谈及“永远的快乐”这句话,不但渺茫得不能实现,并且荒谬得不能成立。我们认为,“永远的快乐”是根本不存在的。

  阅读闻一多《发现》一诗,然后回答下面小题。

  我来了,我喊一声,迸着血泪,

  “这不是我的中华,不对,不对!”

  我来了,因为我听见你叫我;

  鞭着时间的罡风,擎一把火,

  我来了,不知道是一场空喜。

  我会见的是噩梦,哪里是你?

  那是恐怖、是噩梦挂着悬崖,

  那不是你,那不是我的心爱!

  我追问青天,逼迫八面的风,

  我问,拳头擂着大地的赤胸,

  总问不出消.9-;我哭着叫你,

  呕出一颗心来,——在我心里1

  第36题简答 本诗作为格律诗,它的“音乐的美”体现在哪里?(2分)

  参考答案:本诗作为格律诗,它的“音乐的美”主要体现在运用音尺和押韵上。全诗十二行,读起来颇富节奏的音乐感,前两行以三音尺为主,如:

  我来了l,我喊一声{,迸着血泪,

  “这不是我的中华},不对{,不对!”

  后八行都是以两音尺为主,如:

  我会见的是噩梦l,哪里是你?

  那是恐怖l、是噩梦挂着悬崖,

  而且每两行的末尾音节几乎都是押韵的。

  第37题简答 如何体会本诗中的“绘画的美”?(4分)

  参考答案:本诗中“绘画的美”主要体现在铸造极具色彩感的意象,如“迸着血泪”、“擎一把火”、“悬崖”、“大地的赤胸”和“青天”。这些极具色彩感的红色、土黄色、赤赭色和青灰色的意象既是直感的客观化,也是用来显示诗人的感觉,传达其内心的情感的。

  第38题简答 结合本诗,谈谈其“建筑的美”。(4分)

  参考答案:本诗的“建筑的美”主要体现在匀称的诗行的精心设计上。全诗十二行,每行大都是十二到十四个字,每两行间,或用三音尺或用二音尺标点断句,诗行排列较匀称,达到了构建格律诗的理想效果。

  四、作文:50分。

  第39题简答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种子经历与黑暗的抗争,才能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蛹经历痛苦的蜕变.才能冲破束缚、 破茧化蝶。生命的发展,就是不断从一个自己走向另一个自己的过程。这一过程,也许悄 然无声,也许轰轰烈烈。

  结合上面材料,以《走向另一个自己》为题,写一篇以议论为主的作文,不少于800字。

【成考专升本《大学语文》强化试题及答案2016】相关文章:

1.2016成考专升本《大学语文》冲刺试题及答案

2.2016成考专升本《大学语文》精选试题及答案

3.成考专升本《大学语文》冲刺试题及答案2016

4.成考专升本《大学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2016

5.2016成考专升本《大学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

6.2016年成考专升本《语文》强化试题及答案

7.2016成考专升本大学语文测试题及答案

8.2016年成考专升本《大学语文》试题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