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设计师 百分网手机站

景观设计师必看湿地知识(2)

时间:2017-05-04 17:58:57 景观设计师 我要投稿

景观设计师必看湿地知识

  2.减缓径流和蓄洪防旱:许多湿地地区是地势低洼地带,与河流相连,所以是天然的调节洪水的理想场所;湿地被围困或淤积后,这些功能会大受损失。据科学家研究,1998年洪水的特点是“低洪量、高水位、大危害”,流量虽然没有1954年的洪水流量大,但造成的结果却远比1954年的大,其原因除森林资源遭到大量的破坏、水利工程设施不足外,湿地被大量围垦侵占和功能急剧退化是最直接的原因。

  3.固定二氧化碳和调节区域气候:导致全球气温变暖的主要原因是二氧化碳过多。据科学家研究,在过去100年的10个气温最高年份中,有9个集中在1990—2001年的这12年中,这期间正是人类活动对自然生态,包括湿地生态系统造成破坏最严重的时期。科学家研究,湿地固定了陆地生物圈35%的炭素,总量为770亿吨,是温带森林的5倍,单位面积的红树林沼泽湿地固定的炭是热带雨林的10倍。《湿地公约》和《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还特别强调了湿地对调节区域气候的重大作用,湿地的水分蒸发和植被叶面的水分蒸腾,使得湿地和大气之间不断进行能量和物质交换,对周边地区的气候调节具有明显作用。

  4.降解污染和净化水质:湿地具有很强的`降解污染的功能,许多自然湿地生长的湿地植物、微生物通过物理过滤、生物吸收和化学合成与分解等把人类排入湖泊、河流等湿地的有毒有害物质转化为无毒无害甚至有益的物质,如某些可以导致人类致癌的重金属和化工原料等,能被湿地吸收和转化,使湿地水体得到净化。当然,湿地净化水质必须在其自然承载能力之内,一旦湿地遭到严重破坏,就会丧失自我修复能力。目前,我国许多自然湿地污染严重现象就是由于过量排放污染物造成的。

  5.提供丰富的动植物食品资源和丰富的工业原料及能量来源:湿地生态系统物种丰富、水源充沛、肥力和养分充足,有利于水生动植物和水禽等野生生物生长,使得湿地具有较高的生物生产力,且自然湿地的生态系统结构稳定,可持续提供直接使食用或用作加工原料的各种动植物产品,同时,湿地还可以为人类社会的工业经济发展提供包括食盐、天然碱、石膏等多种工业原料,以及磞等多种稀有金属矿藏。

  2000年,陈仲新、张新时参考Constanza等人的分类方法与经济参数,对中国生态系统效益与功能进行了价值估算,得出中国生态系统总价值为7.8万亿元人民币,其中陆地生态系统价值为5.6万亿元,海洋生态系统的年价值2.2万亿元,湿地生态系统的年价值2.7万亿元。

  6.为人类提供了聚集场所、娱乐场所、科研和教育场所:长期以来,由于湿地特有的资源优势和环境优势,一直是人类居住的理想场所,是人类社会文明和进步的发祥地。

  远古时代的人类在生存竞争中的过程中,由于淡水湿地生态系统是许多野生动物生理需水的主要来源,因此,人们很自然地选择了湿地作为生存和繁衍后代的地方,人类起源于森林和湿地,选择既有森林,又有湿地的地方生活,这样既方便取水,又方便利用森林和湿地进行狩猎、捕鱼等基本生存活动。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人类逐渐走出森林、走出草原,走向城市,但仍然继续依赖湿地。可以说,没有湿地的地方人类无法生存和发展下去。

  四、现存湿地存在的问题

  长期以来,由于人口持续增长和经济快速发展,人口和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大量改变湿地功能、用途和盲目不合理的开发利用,致使湿地大面积持续减少,功能萎缩,水资源枯竭,调节气候功能下降,不仅直接影响到我国水资源供给安全,降低江河沿岸蓄洪防洪能力,水涝灾害发生的风险增加,而且破坏了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地,使许多物种陷于濒危境地。尤其是一些地方湿地退化后,水土流失和荒漠化加剧,有的江河断流,导致下游生态与环境恶化,对中华民族的生存与发展构成现实的威胁和未来难以估量的损失。

  近年来,虽然在社会舆论上对保护湿地有所加强,各级政府也采取了一些保护措施,破坏湿地的情况有一定收敛,但湿地资源的保护形式仍十分严峻,湿地受破坏的状况目前仍在继续加重。

  五、对湿地保护的若干建议

  1.建立经济—社会—环境大系统思想:湿地面积减少,污染加重,生物多样性下降,水土流失加剧不仅仅是生态环境问题,也是人口、经济问题。湿地保护需要放在经济——社会——环境这个大系统中考虑。湿地退化有着深刻的社会经济根源。人口增长引起粮食需求上涨而土地资源有限,人们围垦湿地的面积和对湿地资源的开发强度就越来越大,鱼类资源越来越匮乏,森林砍伐越来越无序,水土流失越来越严重,湖泊、河流淤积越来越快,所以控制人口的适度增长,减轻湿地区域的人口压力是必要的。湿地污染与工业污染物的超标排放与农业生产的面源污染有关,因此需要控制污染源,最根本的方式是发展生态经济,采用“资源—生产—再生资源”的循环发展模式,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尽可能小的环境代价实现最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2.保护与利用并重:湿地问题的产生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人们急功近利,对湿地资源过度利用的后果。利用湿地是为了满足当代人的需要,保护湿地既是为了满足后代的需要,也是维护当代人利益的必要行为,因为当前湿地环境的恶化已经影响到了经济的发展。所以应及早转变重利用轻保护的思想,保护与利用并重,在湿地保护与湿地利用发生冲突时,坚持保护为先的原则。

  3.实施全流域生态管理:由于水的流动性和水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决定了湿地保护应以流域为单元进行统一管理。湿地是各种污染物的汇聚之地。某一湿地所面临的威胁与湿地流域的生态环境退化息息相关。流域湿地问题,只能放在流域内来解决,才是科学的、行之有效的。为了从根本上解决流域中下游湿地利用面临的问题,实现湿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解决区内上下游用水的供需矛盾,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很有必要按照湿地的流域分布规律,运用流域生态学最新理论与实践成果,进行流域生态管理,才能从根本上协调好方方面面的关系,从而推动区域湿地保护工作顺利、有效地开展。

  4.解决好科研支持与环境监测评估:湿地科学是研究湿地形成、发育、演化、生态功能与生态过程的科学,涉及湿地生物多样性,退化湿地的恢复与重建,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等等,因此需要运用新技术、新手段与新方法,为湿地保护提供科技支撑。

【景观设计师必看湿地知识】相关文章:

1.盘点景观设计师必看的26本书

2.湿地公园景观设计

3.城市湿地公园景观设计

4.湿地相关知识概述

5.如何对城市湿地景观进行生态设计

6.城市湿地景观生态设计的实例分析

7.景观设计师种植设计知识辅导:植物的概述

8.园林景观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