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设计 百分网手机站

塑料模具设计原理(4)

时间:2017-07-04 15:35:53 模具设计 我要投稿

塑料模具设计原理

  由于装潢或某些特殊需要,塑料制品的表面常有文字图案。

  1、 标志

  2、 凹凸纹:如把手,旋钮,手轮制品的固边,以增加摩擦力,凹凸纹要做成直纹,以便于脱模。

  3、 花纹:凹凸纹,皮革纹,桔皮纹,纹浪纹,点格纹,菱形纹。

  加工花纹方法:电火花加工,照像化学磨蚀,雕刻冷挤压。

  注射成型概述

  一、 注射成型原理与过程:

  是热塑性塑料成型的一种主要加工方法

  1、 合模,加料,加热,塑化,挤压

  2、 注射,保压,冷却,固化,定型

  3、 螺杆嵌塑,脱模顶出

  二、 注射成型设备

  〈一〉注射成型机的分类:

  〈1〉 按用途:热塑性塑料注射成型机,热固性塑料注射成型机

  〈2〉 按外形:立式,卧式,角式

  〈3〉 按能力:小型(〈50cm注射量,中型(50~1000cm^)大型〉1000cm^

  〈4〉 按塑化分:有塑化装置,有塑化装置

  〈5〉 按操作:手动,半回动,自动

  〈6〉 按绕动:机械绕动,液压绕动,机械液压绕动

  〈二〉 注射成型的结构组成

  1、 注射紧绕:料斗,塑化部件(料筒,螺杆,电热圈)喷嘴。

  2、 锁模紧绕:实现模具的启闭,锁紧,塑件顶出。

  3、 传动操作控制紧绕。

  〈三〉 注射机的型号,规格,基本参数

  1、 一般以注射量表示注射机的容量,Xs - ZY ,25表示:一次最大注射量为 1- 25CM^的倒式螺杆注射成型机.

  2、 基本参数:公称注射量,合模压力,注射压力,注射速度,注射功率,塑化能力,合模与开模速率,机器盾隙次数,最大成型面积,模板尺寸,模板间距离,模板过程。

  〈四〉 注射成型机的工作过程

  注射成型模具基本结构及分类

  一、 基本结构,根据部分起作用不同分类:

  〈一〉 浇注系统

  将塑料由注射机喷嘴引向型腔的通道称浇注系统,其由主流道,分流道,内浇口,冷料穴等结构组成,由零件的浇注套,拉料杆等组成。

  〈二〉 成型零件

  是直接构成塑料件形状及尺寸的各种零件,由型芯(成型塑件内部形状),型腔(成型塑料外部形状),成型杆,镶块等构成。

  〈三〉 结构零件

  构成零件结构的各种零件,在模具中起安装,导向,机构动作及调温等作用。

  导向零件:导柱,导套 。

  装配零件:定位隙,定模底板,定模板,动模板,动模垫板,模脚

  冷却加热系统

  根据其运动特点均可分为两大部分:

  定模部分:一部份留于模具机座的定模板上,

  动模部分:随注射机动模板运动的部分

  定模部分与动模部分闭合则可形成型腔与浇注系统

  二、 模具的分类

  〈一〉 按注射机类型分:

  立式注射机,卧式注射机,直角式注射机上用的模具

  〈二〉 按注射模具的总体结构特征分:

  1、 单分型面模 分流道位于分型面上,需切除流道凝料。(模拟动画)

  2、 点浇口脱出模具(三板式模具)(模拟动画)

  3、 带横向轴芯的分型模具(模拟动画)

  4、 自动卸螺纹注射成型模具

  型腔分型面及浇注系统(一)

  一、 分型面:

  分开模具能取出塑件的面,称作分型面,其它的面称作分离面或称分模面,注射模只有一个分型面。

  分型面的方向尽量采用与注塑机开模是垂直方向,形状有平面,斜面,曲面。选择分型面的位置时,

  〈1〉 分型面一般不取在装饰外表面或带圆弧的转角处

  〈2〉 使塑件留在动模一边,利于脱模

  〈3〉 将同心度要求高的同心部分放于分型面的同一侧,以保征同心度

  〈4〉 轴芯机构要考虑轴芯距离

  〈5〉 分型面作为主要排气面时,分型面设于料流的末端。

  一般在分型面凹模一侧开设一条深 0.025 ~ 0.1mm 宽1.5~6 mm的排气槽。亦可以利用顶杆,型腔,型芯镶块排气

  二、 浇注系统

  浇注系统是指模具中从注射机喷嘴接触处到型腔为止的塑料熔体的流动通道。作用:〈1〉输送流体 〈2〉传递压力

  〈一〉 浇注系统的组成及设计原则

  1、 组成:由主流道,分流道,内浇口,冷料穴等结构组成。

  2、 浇注系统的设计原则:

  〈1〉 考虑塑料的流动性,保征流体流动顺利,快,不紊乱。

  〈2〉 避免熔体正面冲出小直径型芯或脆弱的金属镶件。

  〈3〉 一模多腔时,防止大小相差悬殊的制件放一模内。

  〈4〉 进料口的位置和形状要结合塑件的形状和技术要求确定。

  〈5〉 流道的进程要短,以减少成型周期及减少废料。

  〈二〉 主流道设计

  指喷嘴口起折分流道入口处止的一段,与喷嘴在一轴线上,料流方向不改变。

  (1) 便于流道凝料从主流道衬套中拔出,主流道设计成圆锥形 。

  7-15 锥角 =2°~ 4°粗糙度Ra≤0.63 与喷嘴对接处设计成半球形凹坑,球半径略大于喷嘴头半经。

  (2) 主流道要求耐高温和摩擦,要求设计成可拆卸的衬套,以便选 用优质材料单独加工和热处理。

  (3) 衬套大端高出定模端面 5~10mm ,并与注射机定模板的定位孔成间隙配合,起定位隙作用。

  (4) 主流道衬套与塑料接触面较大时,由于腔体内反压力的作用使衬套易从模具中退出,可设计定住 。

  (5) 直角式注射机中,主流道设计在分型面上,不需沿轴线上拔出凝料可设计成粗的圆柱形。

  〈三〉 分流道设计

  指塑料熔体从主流道进入多腔模各个型腔的通道,对熔体流动起分流转向作用,要求熔体压力和热量在分流道中损失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