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它技能 百分网手机站

乌梢蛇的饲养管理方法(2)

时间:2018-02-21 20:03:00 其它技能 我要投稿

乌梢蛇的饲养管理方法

  幼蛇怎样蜕皮

  幼蛇出壳后7~10天即蜕第一次皮,一个月后蜕第二层皮,体长明显增加。乌梢蛇幼蛇蜕皮时,先将头部在粗糙的树木枝杈上来回磨蹭,数个动作后便见头部皮肤自吻尖处张开,然后利用树杈夹住张开的皮,身体呈慢慢往前爬行状,待几分钟或数十分钟后,一张十分完整的蛇蜕就挂在树枝上了;也有将皮蜕在草丛中或砖缝中的,但所占比例不大。

  幼蛇有何摄食习性

  刚出壳的幼蛇便四处爬动,遇见投喂的小动物即有攻击行为,但蜕皮前未见捕食。据观察,幼蛇在第一次蜕皮后才开始猎取食物,主动捕食投喂物。捕食动作同成蛇基本一样,只是不太准确。但幼蛇总是穷追不舍,直到捕获为止。一旦咬住后便不在松口,直接吞入腹中。与成蛇明显不同的是,乌梢蛇幼蛇白天﹑晚上均有捕食行为。进食后,大部分幼蛇进入蛇窝盘蜷休息,也有一部分爬上灌木休息。

  有人曾做过试验,自蛇池内取出10条幼蛇,置室内饲养柜中,停食7天但供给饮水。第七天凌晨1时,在不开灯的情况下投幼蛙20只,5分钟后可听见幼蛙被咬的惨叫声。乌梢蛇幼蛇能在黑暗中捕食幼蛙,可见其具有较强的生存能力。

  在食物充足的情况下,仍常见两蛇争食同一食物的现象。一条幼蛇咬住幼蛙的头部正在吞食,另一条幼蛇则咬住幼蛙的腿部极力往后拖,争食结果 往往是强者胜﹑弱者败。幼蛇这种不由自主的争食现象,有利于增强幼蛇体质,提高捕食能力,但同类之间少见残食现象。

  怎样满足幼蛇的越冬条件

  乌梢蛇幼蛇11月下旬随着外界气温的逐渐下降,进食频率明显变小;12月上旬便停止进食,进入蛇窝开始第一次冬眠,直至翌年3~4月出蛰,在黑龙江省则在4月中下旬出蛰。

  乌梢蛇幼蛇越冬的温﹑湿度同成蛇相似,蛇窝温度需保持在6~10℃,最高不能超过12℃,否则会出现幼蛇的不连续冬眠现象;相对环境湿度维持在50%~60%左右,超过75%~80%,幼蛇易患口腔炎﹑肺炎和霉斑病。尽管有的资料上介绍说湿度要达到80%~95%,笔者根据多年的养蛇实践,发现与实际相差甚远,不宜采用。

  即使有再好的冬眠条件,幼蛇也同成蛇一样,亦有冬眠失重现象,这是目前尚未解决的难题。

  投饲掌握

  在该蛇的活动期,即每年的4月中﹑下旬至10月中﹑下旬,养蛇场(户)应根据当地的具体条件和不同季节饲料来源的实际情况,即本着因地制宜﹑就近取材,以最大的可能满足其营养所需;又要考虑到降低饲料成本的原则,尽量结合该蛇的食欲状况,合理选择,搭配饲料。

  每次的投喂量应依据该蛇的年龄﹑性别﹑个体体制状况﹑气候条件及两次投喂的间隔时间长短来灵活掌握,以稍有剩余为度。如成蛇在产卵前的10~15天或产卵后食欲均比较旺盛,应适当增加投喂次数和投喂量;在临近冬眠或出蛰后的10~15天内,该蛇基本上进食欲望,可减少投喂次数和投喂量。

  投喂地点应固定。最佳的投喂时间宜选在上午8:00~10:00,还可以根据具体的季节和投喂当天的气候适时调整。总之,群蛇出动时要及时投喂,只有在确保该蛇吃饱﹑吃好的前提下,才能取得满意的饲养效果。

  如何越冬

  乌梢蛇是否具有良好的身体状况,是决定其能否安全越冬的物质前提。在越冬前的1~2个月内(9~10月)应给充足﹑多样的饲料,以增加蛇体内的营养物质和脂肪的肥厚度,提高抗寒﹑抗病的综合能力。可将大小相尽的数条乌梢蛇放在一起冬眠,群集冬眠可提高蛇体周围温度约1~2℃,同时有效减少水分散失。

  蛇窝应干燥﹑忌潮湿,必须有良好的保湿,必须有良好的保温性能,窝内温度宜保持在6~10℃,湿度宜在50%~60%之间。冬眠期间除定期检查窝内的温﹑湿度变化情况外,还应定期检查蛇体的健康状况。如发现病蛇或不理想的蛇,应及时隔离治疗,以免相互传染。若见蛇体有咬伤或数量减少时,应彻底检查并找出原因,消灭鼠害和其他天敌,加强安全防范措施,阻止老鼠和天敌的再次入侵。如果窝内情况基本可以时,则无需翻动蛇窝,尽量减少对冬眠蛇的不应有干扰。

  初养者如果想得到详细的乌梢蛇冬眠数据,可自己选定几条蛇在冬眠前期﹑中期﹑后期称重,若发现重量减少得不是太多,说明越冬场所的管理效果良好;反之,则说明越冬效果不佳,应尽快改进,免得出现死蛇现象。

  在人工养殖条件下,如果乌梢蛇在乱石堆积成的洞穴内或木箱内冬眠,蛇体内的能量消耗较大,切能量的损耗随冬眠后期气温的不断上升而增加,尤其是在出蛰前的一个月,即4月份。外界气温虽然明显回升,但根本达不到该蛇的出蛰所需时,故蛇体的损耗最大。

  实践证明:只有在合适的场所越冬的乌梢蛇,其交配﹑产卵才会按部就班,但在不合适的环境下冬眠的蛇,其交配和产卵期均拖延较多,甚至没有繁殖行为,这是由于环境不适造成的。从表面上看该蛇虽已入眠,但其入眠不深沉,常有活动倾向,致使体内能量消耗增加;出蛰后必须要用较长时间来补充营养﹑恢复体质,待身体复元后方有繁殖能力。因此,其交配和产卵期推迟﹑产卵量下降也是必然的。所以,人工养殖该蛇,务必满足其冬眠所需才能减少由此而造成的蛇体消耗,乃至死亡现象,收到较为理想的繁殖效果。

【乌梢蛇的饲养管理方法】相关文章:

1.乌梢蛇的饲养

2.鲳鱼的饲养管理方法

3.马岗鹅的饲养管理方法

4.波山羊的饲养管理方法

5.五步蛇的饲养管理方法

6.蛋鸡的饲养管理方法

7.鹌鹑的饲养技术

8.信鸽的饲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