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 百分网手机站

广东广州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2)

时间:2017-06-28 15:49:42 中考 我要投稿

广东广州2016年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3分)

  A. 朝服衣冠,窥镜 朝而往,暮而归

  B. 客之美我者 环而攻之而不胜

  C.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及鲁肃过寻阳

  D. 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愿为市鞍马

  【参考答案】A

  【解析】A.“朝”都为名词作状语,在早晨。B.“客之美我者”的“之”为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没有具体含义;“环而攻之而不胜”的“之”表转折,意为却。C.“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的“过”译为过错;“及鲁肃过寻阳”的“过”译为“到”。D.“群臣进谏,门庭若市”的“市”译为名词集市,“愿为市鞍马”的“市”为动词买。

  10.把“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参考答案】

  又过了一天,徐公前来拜访,邹忌仔细地端详他,自己觉得不如他美丽。

  【解析】注意:①“明日”译为又过了一天。②孰通熟,译为仔细。

  1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虽然邹忌的妻子、小妾、客人都是在夸赞他,但是他们的原因是不一样的。

  B.邹忌讲究劝说策略, 由己及君,设喻说理,巧妙地使齐威王接受了自己的谏言。

  C.齐威王用上、中、下三种不同等级的奖赏来激励大家提意见,取得了很大成效。

  D.齐威王政令刚出,很多人当面谏言,后来则间接提建议,一年后无人再进谏了。

  【参考答案】D

  【解析】D选项“齐威王政令刚出,很多人当面谏言,后来则间接提建议。”其中,“间”的意思是间或,偶尔。“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译为“几个月之后,偶尔有人进谏。”而不是间接提意见。

  12. 阅读下面古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饮酒(其五)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 诗中的“结庐”、“日夕”是什么意思?请选择一个回答。(2分)

  【答案】结庐:构筑房屋,这里是居住的意思。日夕:傍晚,黄昏。

  【答案解析】

  本题考察古诗文的常识与积累,只选择其中一个回答难度减半,相对简单。考生可结合前后文和文言常识进行思考。

  “结庐”是一个动宾短语,“结”指建造,搭建,“庐”指房舍,所以“结庐”是建造住宅、房屋的意思,在这里引申为居住之意。于是在本句中就是“居住在人间”的意思。

  “日夕”是指时间,表示一天中的黄昏、傍晚时。在本句中就是“山中的景色在傍晚时十分美好。

  (2)“飞鸟相与还”描写了什么样的情景?表现出诗人怎样的心情?(3分)

  【答案】

  ①“飞鸟相与还”描写了一幅在黄昏时的山林之景由于暮色的渲染显得格外美丽,而林中的鸟儿也结着伴儿,相继归巢的安然平和的自然之景。

  ②通过刻画大自然的静谧美好,表现诗人从中领悟到的人生哲思,含蓄地表达出了诗人的感悟自然的意趣。看似写景,实则抒情,表达了诗人沉醉于自然、与自然为伍的恬淡闲适之情。

  【答案解析】

  本题一共考察了2个小问。第一问是描述情景、意境的画面题,第2问是考察诗歌的情感与主旨。

  第1小问:解答情景、意境的画面题,有三个步骤。第一步是先找准需要描述的诗句中的具体事物,然后用自己的语言生动形象地描述出来。“飞鸟相与还”中有“飞鸟回巢”的景象,但是为了描述的完整,最好联系此句诗的上文结合答题。所以结合上文的“山气日夕佳”,就还有 “山林”“黄昏之景”等景象。第二步,是概括出景色的氛围特点。最好使用双音节词进行描绘,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等等,在这里描绘的是飞鸟归巢的图景 ,所以就是大自然中的安然平和的图景。第三步是概括诗人的思想感情,但是在这里属于第2小问的问题,将在后文提行解答。

  第2小问:考察的是诗歌的主旨和诗人的情感。本句诗虽然是写景,实则是抒情,表达的是诗人与自然为伍、融于自然的恬淡平和的心境。

  四、(10小题,40分)

  (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17题。(18分)

  互联网安全吗?

  李然

  如今,人们越来越深地把自己的生活构建在互联网上,我们已离不开网络,但是互联网安全吗?假如世界上所有的互联网都瘫痪了,会发生什么情况?早期的互联网使用者丹尼?希里斯曾忧心忡忡地呼吁人们充分考虑互联网崩溃的可能性和后果,“互联网变化之快让人难以想象,只消一小时,一切都可能变得完全不同”。赞成希里斯意见的人大都对互联网的脆弱性感到焦虑。

  互联网远比我们想象的更“强壮”

  其实想把整个互联网弄瘫痪并没有那么简单,互联网的“结实”程度远比我们想象的要高,这和它本身的结构有关。互联网并不存在一个“总开关”,它的核心设施分布在全球各个国家的重要节点。这些节点包括解析域名的根域名服务器,连接各大洲的海底电缆,还有储存、管理和分发海量信息的超级数据中心。日常的网络服务大部分都是通过这些重要节点来运行的。重要节点之间也不是由一台计算机来指挥运行的。比方说,全球共有13组台根域名服务器,遍布世界各国。这些服务器又互相支持,并行运转,即便其中一台损坏,互联网也能在其他服务器的支持下继续运转下去。最典型的例子是2002年10月发生的一场黑客攻击,当时瘫痪了13组根域名服务器中的9组,但互联网并未因此彻底瘫痪,在攻击结束之后,网络迅速回复了正常。事件结束之后,全球各地的根域名服务器迅速加强了免疫措施,和十多年前相比,今天的互联网对黑客来说更难攻城。

  这种通过重要节点远转的网络被称作“无尺度”网络,它的结构其实和人类大脑或人际关系的结构非常相似,美国印第安纳州圣母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在“无尺度网络”中,除非将重要节点全部删除,否则即使大量地删除节点,网络的性能也不会受到影响。

  用物理方法能彻底摧毁互联网吗

  还真有可能,攻击计划的第一步是切断互联网通信的基础海底电缆。这些电缆承担了95%以上的网络传输,没有它们,各大洲会变成信息孤岛。不过,想要阻断全球信息传输,你必须把目前正在使用的285条电缆都砍断才行。

  下一步,摧毁根域名服务器,如果你能跨越重重安保措施,将这些服务器摧毁的话,就等于给了互联网“致命一击”。

  最后,你要做的是攻击全球数据中心,首选的打击对象是那些具有一定规模的超级数据中心,它们出故障会导致所属区域大片网络瘫痪。

  如果你完成了以上步骤,你已经让全球99%的互联网瘫痪了,不过鉴于互联网的超强修复能力,上述步骤最好同步完成。也就是说,不消耗规模惊人的人力物力来发动一场全球规模的“战争”,是不可能完成这个计划的。如果爆发了这样规模的全球战争,可能在互联网被彻底摧毁之前,人类文明就已经崩溃了。在这种情况下,互联网消失后会怎样显然已经不是人们最该担心的问题了。

  (选自《百科知识》2015.2,有删改)

  链接一:

  我们有各种各样应对互联网瘫痪的方案,一种可行的方案是改善信息传递结构,网状网络就是这样一种新技术。在这种网络中,每个设备都能利用蓝牙、电信通道等连接邻近的节点,在没有互联网的情况下组成独立的局域网,也可以通过其中一个节点与互联网想通,哪怕真的断网,也不必恐慌,因为人类社会本身,就已经是个足以媲美互联网的超级网络。我们通过互联网能够做的事,借助人际网络照样能够完成,只不过效率和速度要差得多了。

  (摘自网络,有删改)

  链接二:

  互联网上的内容会一直存在吗?互联网现有的机制,就是用信息冲刷旧信息,将“新”的价值放大,“老”的价值弱化。互联网还没有建立“保存有价值的历史资料”的系统,美国的学者悲观地认为,互联网上的“历史资料”会随着网站的关闭和内容的删除而消失,他们称之为“21世纪的数字黑洞”很多现在看来平常但却具有历史价值片段,将会随着互联网的变迁而消失得无影无踪。为此,英国数个图书馆联手开展一项历史资料保存计划,将互联网上的内容保存下来,杂志、图书、文学、新闻、评论、学术论文等内容,都会收集存底,以便做历史研究使用。

  (摘自网络,有删改)

  链接三:

  “绵阳墙”是西方各种黑客大会或安全大会上经常出现的趣味活动,在体验区中,组织者设置了专门的钓鱼WIFI,你的手机如果接入此WIFI,就会被人通过钓鱼页面盗取姓名、手机号码等信息,这些信息会展示在“绵阳墙”上,此举旨在警示手机用户,不要随意登录。

  13.阅读上述材料,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 互联网发展变化速度之快让人难以想象,人们都对互联网的脆弱性感到忧心忡忡。

  B. 互联网的核心设施分布全球各国,网络服务大部分是由超级数据中心独立完成的。

  C.互联网并非完全坚不可破,使用物理方法切断传输通信的海底电缆可彻底摧毁它。

  D.有人认为互联网的变迁会让很多“历史资料”消失,造成“21世纪的数字黑洞”。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A.文中并没有提及人们都对网络的脆弱性感到忧心忡忡。B.网络服务由重要借点运行,而节点由跟根域名服务器,海底电缆,储存和超级数据中心共同组成。C.摧毁海底285条电缆,只是攻击互联网通信的第一步,只能切断95%的网络传输。

  14.下列对材料中“无尺度网络”的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 支持“无尺度网络”运转的多个重要节点,它们并不是由一台计算机来控制的。

  B. “无尺度网络”和人际关系在结构上类似,这种结构远比我们想象的“健壮”。

  C. 除非将“无尺度网络”中的重要节点全部删除,否则不会对网络性能产生影响。

  D. 2002年10月黑客攻击的典型事例,是为了充分说明“无尺度网络”极其脆弱。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D选项2002年10月黑客攻击的典型事例,说明网络并未彻底瘫痪,反而迅速回复正常并加强免疫。并非为了说明“无尺度网络的脆弱”。

  15.下面对材料中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我们依赖网络,越来越深地把生活构建在互联网上,需要提高个人网络安全意识。

  B. 人们要想用物理方法让互联网彻底瘫痪,在目前看来,只是在理论上具有可行性。

  C. “历史资料保存计划”将取代“保存有价值的历史资料”系统,成为各国关注重点。

  D. 如果随意地使用手机登录陌生WiFi,我们的姓名、手机号码等信息将可能被盗取。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历史资料保存计划”只是英国数个图书馆联手开展的一项计划。并非“历史资料保存计划”将取代“保存有价值的历史资料”系统。同时互联网还没有建立“保存有价值的历史资料”的系统”。

  16.请分析下面语句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4分)

  这些电缆承担了95%以上的网络传输,没有它们,各大洲会变成信息孤岛。

  【参考答案】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将人比喻成移动的“空气过滤器”,生动形象、通俗易懂地说明了人每天大量呼吸并过滤空气的特点。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性、科学性。

  【答案解析】这道题属于说明方法题。抓住说明方法及其作用进行具体分析,最后加上说明文语言的特点。

  17.请分别概括以上材料中谈及的几个方面的方面的网络安全问题。除此之外,还有什么网络安全问题?你将如何应对?(5分)

  【参考答案】网络安全问题:①黑客攻击导致网络严重瘫痪;②新旧信息交替,“历史资料”难以保留;③个人隐私信息的泄露。此外,还有国家机密泄露威胁国家安全、网络瘫痪导致经济损失、“钓鱼”手段导致个人财产损失等安全问题。

  应对方法:①加强网络安全意识,绿色上网。②减少网络依赖,养成备份重要文件的习惯。

  【答案解析】这道题主要考察学生的筛选和概括能力。此外,结合自身的观点和见解作答,难度不算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