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辅导 百分网手机站

小学语文生命生命教学设计(2)

时间:2017-07-14 10:03:16 中小学辅导 我要投稿

小学语文生命生命教学设计

  【2】生命生命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生命生命》是人教版第八册第五组的第三篇课文。课文的写作思路是开头首先提出问题:生命是什么?下面的内容却没有从正面回答,而是从飞蛾求生、砖缝中长出的瓜苗、倾听心跳等几件小事中,展示了生命的意义:虽然生命短暂,但是,我们却可以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作者还表达了自己积极的人生态度:一定要珍惜生命,决不让他白白流失,使自己活得更加光彩有力。它是一篇哲理性较强的散文,它通过三个小故事从不同的方面来谈对生命的认识,展示了生命的意义,并且教育我们:要珍惜生命,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使自己活得更加光彩有力。这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有很强的指导作用。

  【学生分析】

  这篇课文的作者对生命作了一些理性的思考,四年级的学生年龄尚小,在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上有一定难度。本单元的教学主题是:热爱生命,教学时要体现整合的教学思想,联系前面两篇课文的学习。利用前面的课文已经引发了学生对人生、对生命的一些思考和感悟,为学习本课作了铺垫,这样可以减少本篇课文教学的难度。教学本课前,还可以让学生搜集一些有关人生、生命方面的名言,使学生从中受到生命意义的启发,为领悟本篇课文的思想内容做好准备。

  【设计理念】

  本单元的教学主题是引导学生通过对语言文字的学习产生真爱生命、敬畏生命的认识。《生命生命》抒写了对人生的感悟,思想深邃。这类课文极容易上成道德课,为了避免此类现象的发生,备课时,我首先把目标定位到“人文合一”的层面,不但凸现教材中处处流露的生命教育因子,让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而且引导学生抓关键词句进行品读,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对词语的理解和体会,从而让人文性和工具性有机融合,浑然一体,进而让学生热爱生命、珍惜生命、敬畏生命。

  【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正确读写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积累好词佳句。

  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蕴含的意思。

  4、感悟作者对生命的思考,懂得珍爱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感悟作者对生命的热爱。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领悟三个事例中蕴含的意思。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投影片,朗读音乐,与生命抗争的人物资料及图片;学生收集杏林子的资料和有关生命的名言、谚语。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认识5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正确读写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

  3、引导学生领悟前两个事例中蕴含的意思

  一、整合单元内容,导入生命主题

  同学们,在第五单元的学习中,我们认识了盲姑娘只能用手触摸春天、用心感受生命的美好。如果有人给她捐赠一对眼角膜那该多好啊!而琳达一家人就是为了让盲人重见光明,都愿意在去世后捐赠自己的眼角膜,让盲人的生命有了光彩。是的,生命是宝贵的,也是美好的。(板书:生命)

  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这一单元的另一篇课文,介绍杏林子:(出示杏林子照片)这篇课文的作者叫杏林子,她是我国台湾的作家,自小患有类风湿性关节炎,腿不能行,肩不能举,手不能抬,头不能转,在杏林子的眼里,生命到底是什么呢?(出示第一段齐读:我常常想,生命是什么?板书:生命。把题目补充完整)

  你发现这个题目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这样的题目你会读吗?齐读题目

  设计意图:这里的`读题目,不在于学生能理解多少,而在于让学生对课题的内涵初步有所感悟之余也和作者产生同一疑问,带着问题学下文。

  二、 学习生字词,整体感知课文

  一、学习生字词

  1、 自由读全文,读准生字词的音,把课文读通顺,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 检查生字掌握情况。

  课件出示四组词语:A 骚扰 挣扎 跃动 欲望 震惊

  B 砖缝 竟然 冲破 坚硬 不屈 茁壮

  C 听诊器 沉稳 震撼 糟蹋

  D短暂 有限 珍惜

  开火车读,齐读,适时纠正字音

  设计意图:学习生字词除了为读好课文扫清障碍,同时也为概括自然段意做准备,因为这些词语都是每自然段的关键词。

  二整体感知课文。

  1、配乐齐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围绕“生命”写了哪几个事例?

  2、集体交流,板书三件事例。

  3、文章前半部分叙述了这三个事例后引发了杏林子怎样的感悟?(出示句子:虽然生命短暂,但是,我们却可以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齐读后板书:让有限的生命体现无限的价值)

  4、请同学们看着板书概括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设计意图:在读书的基础上整体感知课文的内容是第一课时的一个重要任务,是落实课程标准“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整体把握的能力”的一个重要训练内容,需要老师使用有效的方法指导和训练。通过板书帮助学生概括课文内容,即解决了课文“写什么”的问题,又理清了课文叙述脉络,即课文“怎样写”的问题,从一定程度上说明在理解内容的同时领悟表达方法,能更好的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

  三、围绕生命主旋律,精读2、3自然段

  过渡:飞蛾这个事例和作者对生命的思考有什么关系呢?

  (一)精读第2自然段

  1、范读第2自然段,边听边想:你从飞蛾这小生命身上感受到什么?请找出有关语句说明。

  2、汇报:在词句的品读中感受飞蛾强烈的求生欲望。

  3、语言训练:飞蛾挣扎着,极力鼓动着翅膀,它会对自己说什么呢?

  设计意图:这一话题的设计既是一种想象说话的训练,又是对飞蛾不言放弃、顽强抗争精神的言说。学生看似在替飞蛾说话,实则在表达自己的心声,于是,文与人、蛾与己就此相遇交融,人文性与工具性和谐一致。

  4、飞蛾的求生欲望使我对这个小生命的态度不知不觉地发生了变化,一开始我觉得飞蛾怎么样?后来呢?(板书:震惊)你从哪些地方看出我很震惊?

  自由读、指名读,把作者的震惊读出来。

  (二)精读第3自然段

  过渡:飞蛾的求生欲望令我震惊,同时也引发了我对生命的思考。而那一粒小小的香瓜子又是怎样拨动我的心弦的呢?

  1、默读第3自然段,思考:香瓜子哪些表现是你没想到的。

  2、汇报:在词句的品读中感受香瓜子顽强的生命力。

  3、不仅我们没有想到,作者也没有想到,从哪些词语看出来呢?(竟然、竟)

  4、请用“即使……也……这真是一个……的生命!”来夸一夸香瓜子。

  5、多么震憾人心的生命画面啊!你愿意给画面配上饱含感情的朗读吗?老师给大家配上音乐,自由读。指名读。想读的站起来读。我感到同学们的朗读读出了作者的(板书敬佩)

  设计意图:在学习“飞蛾挣扎求生”“香瓜子不屈向上”的事例中引导学生通过对语言文字的学习产生真爱生命、敬畏生命的认识,明白这两个事例所蕴含的意思,从而突破教学难点。同时在学习过程中抓语言文字的训练,有品词品句、想象说话,有感情朗读,促进了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让人文性和工具性有机融合,浑然一体,

  四、升华生命感悟,埋下探究伏笔

  1、升华感悟:生命是什么呢?这个一开始我们回答不了的问题,现在能回答了吗?

  [出示幻灯片] 生命

  生命

  生命……

  设计意图:这个训练先检查学生对两个事例所蕴含的意思的认识,通过老师更深入的引导让学生把日常观察积累到的生命迹象表达出来,这样拓展训练了学生的说话能力。

  2、学生汇报。师:把我们刚才所说的连起来,就是生命的诗篇、生命的赞歌啊!

  3、生命是一个永远值得思索的话题。[出示]我常常想,生命是什么呢?

  这是杏林子对自己提出的问题。那么,杏林子是怎样对待自己的生命呢?就让我们暂时留下一个问号,下节课再继续在作者的引领下探寻生命的意义吧。

  板书设计:

  19生命 生命

  飞蛾挣扎求生 震惊

  香瓜子不屈向上 敬佩 让有限的生命体现无限价值

  我静听心跳 震撼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引导学生理解第三个事例“我静听心跳”所蕴含的意思。

  2、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感悟作者对生命的热爱。

  教学过程(略)

【小学语文生命生命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1.生命生命教学设计

2.《谈生命》教学设计

3.《热爱生命》教学设计

4.《再塑生命》教学设计

5.语文九年级《谈生命》教学设计

6.语文九年级谈生命教学设计

7.语文九年级热爱生命教学设计

8.人教版语文九年级《谈生命》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