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学考试 百分网手机站

自考《马原概论》考前模拟题

时间:2017-11-19 16:04:21 自学考试 我要投稿

自考《马原概论》考前模拟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阶级基础是(  )

  A.工农联盟

  B.无产阶级

  C.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联盟

  D.工农商学兵联盟

  2、资本各形态中能划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是(  )

  A.生产资本

  B.货币资本

  C.商品资本

  D.借贷资本

  3、根据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的程度和特点,可以把社会意识划分为(  )

  A.个体意识和群体意识

  B.意识形态和非意识形态

  C.先进意识和落后意识

  D.社会心理和思想体系

  4、社会革命的最深刻根源在于(  )

  A.社会基本矛盾的激化

  B.先进思想的传播

  C.英雄人物的组织

  D.人口数量的增多

  5、共产主义社会制度具有巨大优越性的根本保证是(  )

  A.社会制度的和谐完善

  B.创造出前所未有的高水平的劳动生产率

  C.人的精神境界的极大提高

  D.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创新

  6、马克思根据人的发展状况,把人类历史划分为依次更替的三大社会形态。这三大社会形态是(  )

  A.原始公有制社会、私有制社会、共产主义公有制社会

  B.人的依赖性社会、物的依赖性社会、个人全面发展的社会

  C.无阶级社会、阶级社会、无阶级社会

  D.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信息社会

  7、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根本标志是(  )

  A.生产方式

  B.生产关系

  C.生产力

  D.生活资料

  8、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惟一标准,是看它是否承认(  )

  A.社会历史是发展变化的

  B.人们的思想对社会的发展有重要作用

  C.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D.社会历史是人们自觉活动的结果

  9、黑格尔最卓越的贡献是(  )

  A.唯物论

  B.辩证法

  C.历史观

  D.自然观

  10、列宁提出社会主义可能在一国或数国首先胜利的理论依据是(  )

  A.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规律

  B.帝国主义时代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规律

  C.资本主义国家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斗争的规律

  D.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规律

  11、 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是(  )

  A.社会改革

  B.阶级斗争

  C.社会基本矛盾

  D.科学技术革命

  12、 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理论特征是以实践为基础的(  )

  A.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B.革命性和批判性的统一

  C.先进性和科学性的统一

  D.创新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13、 社会历史是人的实践活动创造的,这是一种(  )

  A.历史唯心主义观点

  B.唯意志论观点

  C.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D.宿命论观点

  14、黑格尔最卓越的贡献是(  )

  A.唯物论

  B.辩证法

  C.历史观

  D.自然观

  15、 下列选项中,正确说明物质和运动关系的是(  )

  A.物质是运动的主体,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B.物质是运动的形式,运动是物质的内容

  C.物质是运动的原因,运动是物质的结果

  D.物质是运动的本质,运动是物质的现象

  16、 资本积累的源泉是(  )

  A.资本积聚

  B.资本集中

  C.剩余价值

  D.平均利润

  17、 在实际工作中,要注意掌握分寸,防止“过”或“不及”,这在哲学上属于(  )

  A.抓事物的主要矛盾

  B.确定事物的质

  C.认识事物的量

  D.把握事物的度

  18、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最显著的特点是(  )

  A.理论性

  B.实践性

  C.指导性

  D.科学性

  19、 生产资料的购买时间属于(  )

  A.运输时间

  B.劳动时间

  C.非劳动时间

  D.流通时间

  20、 下列各组社会意识形式中,全部属于意识形态范围的是(  )

  A.法律思想、逻辑学、宗教

  B.政治思想、语言学、艺术

  C.自然科学、道德、宗教

  D.法律思想、哲学、艺术

  21、 现代生产力系统要素中的渗透性因素主要是(  )

  A.劳动对象

  B.生产工具

  C.自然科学

  D.科学技术

  22、 对物质和意识哪个是第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了哲学上的两大基本派别。这两大基本派别是(  )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C.一元论和二元论

  D.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23、 群众路线的基本出发点和最终归宿是(  )

  A.“一切为了群众”

  B.“一切依靠群众”

  C.“从群众中来”

  D.“到群众中去”

  24、 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这表明(  )

  A.实践是沟通主客体的桥梁

  B.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

  C.实践为认识提供物质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