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指导 百文网手机站

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视角下的大学生就业指导模式构建论文

时间:2021-07-06 13:53:52 就业指导 我要投稿

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视角下的大学生就业指导模式构建论文

  【摘要】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客观需求,它不仅有利于学生的自身发展,更能够缓解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意识薄弱、环境不佳和学科体系不完善是当前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为了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实效,高校应在就业指导中着重培养学生的独立人格、批判思维、创业意识和决策能力。在创新就业指导理念、加强师资建设、优化就业指导环境的同时不断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视角下的大学生就业指导模式构建论文

  【关键词】创新创业能力;高校;就业指导;就业指导模式

  【作者简介】田蕾,河南财政金融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职业发展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7.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5103(2018)02-0061-03

  构建以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为核心的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模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构建新型就业指导模式、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不仅有利于减轻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促进其更快更好地发展,更能够从战略上推动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化和我国创新型国家的建设进程。如何围绕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做好就业指导工作是值得高校深入思考的问题。

  一、强化就业指导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意义

  首先,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有利于满足我国新型国家建设的需要,创新是一个国家发展进步、保持生机的源泉。我国要提升国际竞争力,首先要培养大批有创新创业能力的人才,以人才带动综合国力的发展。创新创业教育不但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发展有积极影响,从长远来看,它更影响着整个国家的综合国力。

  其次,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有利于缓解大学生群体的就业压力。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不但能够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就业竞争力,更能够在大范围内改变大学生的就业观。不少学生对创新创业有了新的理解和进一步的认识,积极参与创新创业实践,扩大了就业范围,从整体上缓解了大学生群体的就业压力。

  最后,创新创业教育能够促进大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在知识经济时代的今天,大学生成长于海量信息的包围之下,这决定了他们敢于尝试新鲜事物的个性发展。大学生有着强烈的自我意识,对创新创业能力的发展需求强烈,能够在引导和鼓励下有意识地进行自我管理和自我发展。他们不仅关注社会价值,更看重自我实现。创新创业教育的特点是将知识教育与技能教育相结合,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的同时促进其综合能力的进一步提升。

  二、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中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现状与问题

  1.现状

  我国创新创业教育提出得相对较晚,最早的相关实践是随着高等教育本身的发展转变而出现的。1999年,高等教育加快了改革步伐,创新创业教育也由此正式进入大众视线。一开始,只有清華大学在学生群体中较大范围地实施了创新创业教育,随后两年,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高校也陆续加入到创新创业教育中来。部分高校在实施创新创业教育后积极创新、深入研究,累积了一些成功经验。武汉大学以技术创新为核心组织创新创业教育活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与北京当地的科技园合作,联合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这些创新创业教育方法都得到了政府和社会的大力支持,也取得了振奋人心的效果。2006年,国家斥资在全国多地建起了30余个高校创业实验区,并为实验区的创建和运行制定了专业的引导政策;2010年,国家创业教育指导委员会成立,创新创业教育走向了专业化发展道路;今天,国家对创新创业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欲在2020年形成较为完善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在服务社会的同时进一步巩固高等教育质量。

  2.问题

  首先,创新创业教育环境依然需要优化。当前,国内大学生就业形势较为严峻,社会各界对创新创业教育理论的宣传力度随之提升,但仍有待加强。要在整个社会中营造一个尊重创新创业,特别是尊重创新工作者和创业活动的大氛围;其次是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还不够强烈。受传统文化影响,国人的官本位思想较为严重,很多大学生热衷稳定、体面的工作,认为创新创业是无奈之选。这种落后的思想是制约大学生发展自身创新创业能力的重要思想因素;再次,国内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仍然不够成熟。虽然很多高校都设有创新创业课程,但形式单一、内容枯燥,很难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创新创业产生直观的理解和深入的印象;最后,创新创业教育的师资严重不足。很多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以理论知识的灌输为主,学校不重视师资培养、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由于自身创新创业经验及能力不足,很多教师只能将创新创业教育的重点放在创新创业意识的培养上。

  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下的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重点

  1.培养学生的独立人格

  独立人格是大学生自主性和创新性的前提保证,也是其创新创业能力养成的基础。培养大学生独立人格有以下几点益处:一是能够促进持久性兴趣的'形成,帮助大学生保持对事物的好奇心和持之以恒的心态;二是能够引导学生养成自主思考、自主实践的习惯,鼓励他们大胆想象、勇于创新;三是有利于大学生质疑精神的培育,质疑是思考和行动的基础,也是创新的重要来源,敢于质疑的人更加具备创新精神。

  2.发展学生的批判思维

  批判思维是创新思维的灵感,它的批判性和逻辑性是众多创新思维的来源。批判思维包括两方面:一是批判精神,二是批判性思维技能。批判精神指的是敢于质疑的心理状态,这种习惯需要长时间的积累与培养;批判性思维技能指的是印证质疑的思维程序。创新创业教育既要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也要发展他们的批判性思维技能。要引导大学生养成敢于质疑并时刻寻找“例外”的习惯,在拓展他们思维容量的同时提升其思考质量。

  3.引导学生建立问题意识和创业意识

  问题意识指的是提出问题,从新的角度看问题并看见更多可能性的能力。爱因斯坦认为,问题意识是建立在富有创造性的想象力之上的,它是人类进步的真正来源。有问题意识的大学生能够从原有的经验中发现更多的新观点和新方法,而且更能够以积极主动的姿态面对问题。创业意识是指学生感知和主动寻求创业机会并积极开展创业活动的思想状态。创业意识是创业实践的前提,也是当前大学生极为缺乏的思想品质。引导学生建立起问题意识和创业意识是保证创新创业教育有效性的关键所在。

  4.强化学生的洞察能力与决策能力

  洞察力指的是以简练的方式洞悉事物本质的能力,它需要学生运用已有知识,从总体上对问题加以理解把握,并由此得出问题的解决策略。在创新创业活动中,洞察力是学生发现商机和创新点的有效工具。洞察力来源对事物的不懈追问,创新创业教育的一个重点就是培养学生的追问能力。此外,创新创业教育还应当发展学生的决策能力,也就是作出抉择的胆量与眼光。

  三、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下的大学生就业指导模式的构建措施

  1.创新就业指导理念,突出创新创业意识

  当今社会经济迅猛发展,高等教育日趋大众化,高校迫切需要与时俱进,建立起全新的、可持续发展的新型教育理念,将创新和创业融为一体,在就业指导中广泛融入模式多样的创新创业教育,做到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将创新创业教育的内容贯穿整个高等教育的教学、科研等活动。要将创新创业与就业指导上升到高校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尽量将创新创业教育发展成集课堂教学、创业模拟、政策抉择、咨询服务等为一体的教育服务体系,特别是要逐步形成以创新创业与就业指导为重点的课程体系,在建设相关主干课程的同时完善各类实习实训和竞赛活动,并将创新创业教育延伸到专业及基础课程之中。此外,可借助网络教学平台开发相关教学模块,利用现代化工具鼓励学生参与科研活动,加强对学生的毕业设计指导。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能力

  培养一支高水平的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是使教育取得成效的有力保障。要加强专业教师队伍的建设。专业教师主要指的是分散于各院系的创新创业课程教学教师和就业规划指导教师。问题在于,很多创新创业课程教师并不熟悉就业指导的内容,就业指导教师也不精通创新创业课程的教学。对此,要进一步强化对专职教师的培训,积极组织教师前往企事业单位学习实践,促进两类专业教师综合素质的提升。还要注意兼职教师师资的建设。兼职教师队伍主要由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和文化素质基础课的校内教师担任,创新创业教育和就业指导教育功底薄弱是他们的主要问题。兼职教师要树立创新创业教育意识,掌握基本知识,有计划、有组织地参与岗前培训,加强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创新专家的沟通互动,丰富实践经验,提升专业水平。

  3.优化就业指导教育环境,提升创新创业教育效能

  创新创业是一种重要的能力素质,要培养大学生的这种素质,首先要在校园范围内建立起尊重知识、尊重创造、弘扬创新的校园文化氛围。对此,高校要强化觀念教育,通过切实的宣传转变学生的就业观念,在不断拓宽学生就业思路的同时帮助其在更大的格局上树立起创业观。要帮助学生从根本上摒弃创业就是不务正业的落后思想,树立“创业光荣”的积极择业观。

  就业指导是大学生就业前高校所提供的一项重要服务,高校应当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其中,发挥服务职能,加强指导效用,不断扩大受众范畴,重心下移,让创新创业教育逐步覆盖所有在校生。通过就业指导帮助每一个学生掌握就业、创业技巧。以创新创业教育为重心的就业指导需要高校方面的全员参与和系统指挥。从管理角度来讲,要高校领导层直接参与才能够实现综合协调。应设立专门的创新创业与就业管理部门,一手负责就业指导中的创新创业教育活动,为相关活动的实施提供方案、措施和服务平台。在为学生创造更多实践机会的同时提供相关政策、资金、培训等方面的支持。

  4.引入创业型就业工作模式,强化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目的是引导大学生正确择业或者自主创业,因此要建立创业型就业服务体系。当前,大学生就业竞争日趋激烈,学生在创业型就业和创造性就业中的短板在于实践经验及创业经验的缺失,就业市场减少对大学生的招聘,不少企业因学生缺乏创新意识、不能胜任创新型岗位而缩减应届毕业生聘用数量。对此,高校应加快对大学生创业型就业项目的开发,鼓励学生参与项目实践,积极与用人单位接触,在锻炼自己、展示自身才能的同时积累创新创业经验。此外,不少学生毕业后直接留在了实习单位,没有留下的学生也可以再选择其他工作或者自主创业,可见实习经历能够有效弥补学生在创新创业方面的经验欠缺。

  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庞大的就业队伍让很多毕业生面临着毕业即失业的风险。对此,应加强政策引导,重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此外,政府要加大市场监管,降低融资门槛以解决大学生创业的资金问题,鼓励更多有创业意向和创业能力的学生自主创业。高校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能力的培养,在完善就业指导体系的同时提升就业指导水平,将创新创业精神、实践能力发展为大学生的必备素质。

  参考文献:

  [1] 谢学:《以创新创业能力为核心的高校就业指导模式探析》,《教育与职业》2017年第12期。

  [2] 曾令发:《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与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分析》,《中国高新区》2017年第8期。

  [3] 阎芳,王向珩:《创新创业教育与就业指导教育有机融合的探索——以青岛港湾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辽宁高职学报》2017年第2期。

  [4] 陈墨:《在创新创业教育理念下的农村大学生就业指导研究》,《山西农经》2016年第6期。

  [5] 余江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与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外企业家》2012年第5期。

  [6] 曾淑文:《经济新常态下大学生就业路径创新》,《继续教育研究》2017第2期。

  [7] 李波,毛宇飞:《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工作探析》,《中国林业教育》2017年第3期。

【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视角下的大学生就业指导模式构建论文】相关文章:

大学英语教学思辨能力培养模式构建问题和方式论文08-14

素描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论文08-14

大学生科技竞赛活动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论文07-12

大学生创业实践活动体系化模式构建研究论文08-10

博弈论视角下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的微应用论文08-03

素描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论文08-15

如何培养科技创新能力05-06

关于公共管理视角下企业劳动关系机制构建的论文07-26

高校社团活动对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研究论文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