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备考 百文网手机站

中考七年级数学知识点

时间:2021-11-19 14:34:50 中考备考 我要投稿

中考七年级数学知识点(11篇)

  在年少学习的日子里,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知识点吧!知识点就是掌握某个问题/知识的学习要点。为了帮助大家更高效的学习,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中考七年级数学知识点,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考七年级数学知识点(11篇)

中考七年级数学知识点1

  有理数乘法法则:

  (1)两数相乘,同号为正,异号为负,并把绝对值相乘;

  (2)任何数同零相乘都得零;

  (3)几个数相乘,有一个因式为零,积为零;各个因式都不为零,积的符号由负因式的个数决定.

中考七年级数学知识点2

  一、知识点:

  1、“三线八角”①如何由线找角:一看线,二看型。同位角是“F”型;内错角是“Z”型;同旁内角是“U”型。②如何由角找线:组成角的三条线中的公共直线就是截线。2、平行公理: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平行。简述: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补充定理: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垂直,那么这两条直线也平行。简述: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

  3、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判定定理性质定理条件结论条件结论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4、图形平移的性质:图形经过平移,连接各组对应点所得的线段互相平行(或在同一直线上)并且相等。5、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若三角形的三边分别为a、b、c,则

  6、三角形中的主要线段:三角形的高、角平分线、中线。注意:①三角形的高、角平分线、中线都是线段。②高、角平分线、中线的应用。

  7、三角形的内角和:三角形的3个内角的和等于180°;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与它不相邻的任意一个内角。

  8、多边形的内角和:n边形的内角和等于(n-2)180°;任意多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

中考七年级数学知识点3

  一元一次方程

  1.方程是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2.方程是等式,等式不一定是方程。

  3.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元),未知数的次数都是1,这样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

  列方程

  1.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利用其中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是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方法。

  2.列方程是解决问题的重要方法,利用方程可以解出未知数。

  解方程

  1.解方程就是求出式方程中等号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这个值就是方程的解。

  等式的性质

  1.等式的性质1等式两边同时加(减)同一个数(或式子),结果仍相等。

  2.等式的性质2等式两边乘同一个数,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结果仍相等。

  合并同类项

  1.把多项式中同类项合成一项,叫做合并同类项。

  移项

  把方程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同一个整式,就相当于把方程中的某些项改变符号后,从方程的一

  边移到另一边,这样的变形叫做移项。

  去括号

  1.括号前面有"+"号,把括号和它前面的"+"号去掉,括号里各项的符号不改变

  2.括号前面是"-"号,把括号和它前面的"-"号去掉,括号里各项的符号都要改变成相反的符号。

中考七年级数学知识点4

  1、大于0的数叫做正数(positivenumber).

  2、在正数前面加上负号“-”的数叫做负数(negativenumber).

  3、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rationalnumber).

  4、人们通常用一条直线上的点表示数,这条直线叫做数轴(numberaxis).

  5、在直线上任取一个点表示数0,这个点叫做原点(origin).

  6、一般的,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数a的绝对值(absolutevalue).

  7、由绝对值的定义可知: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

  8、正数大于0,0大于负数,正数大于负数.

  9、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10、有理数加法法则

  (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2)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负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

  (3)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11、有理数的加法中,两个数相加,交换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12、有理数的加法中,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13、有理数减法法则

  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14、有理数乘法法则

  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向乘.

  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

  15、有理数中仍然有: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16、一般的,有理数乘法中,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相等.

  17、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相等.

  18、一般地,一个数同两个数的和相乘,等于把这个数分别同这两个数相乘,再把积相加.

  19、有理数除法法则

  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20、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0除以任何一个不等于0的数,都得0.

  21、求n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乘方的结果叫做幂(power).在an中,a叫做底数(basenumber),n叫做指数(exponeht)

  22、根据有理数的乘法法则可以得出

  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

  显然,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0的任何次幂都是0.

  23、做有理数混合运算时,应注意以下运算顺序:

  (1)先乘方,再乘除,最后加减;

  (2)同级运算,从左到右进行;

  (3)如有括号,先做括号内的运算,按小括号、中括号、大括号依次进行.

  24、把一个大于10数表示成a×10n的形式(其中a是整数数位只有一位的数,n是正整数),使用的是科学计数法.

  25、接近实际数字,但是与实际数字还是有差别,这个数是一个近似数(approximatenumber).

  26、从一个数的左边的第一个非0数字起,到末尾数字止,所有的数字都是这个数的有效数字

中考七年级数学知识点5

  一.正数和负数

  ⒈正数和负数的概念

  负数:比0小的数正数:比0大的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注意:

  ①字母a可以表示任意数,当a表示正数时,-a是负数;当a表示负数时,-a是正数;当a表示0时,-a仍是0。(如果出判断题为:带正号的数是正数,带负号的数是负数,这种说法是错误的,例如+a,-a就不能做出简单判断)

  ②正数有时也可以在前面加“+”,有时“+”省略不写。所以省略“+”的正数的符号是正号。

  2.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若正数表示某种意义的量,则负数可以表示具有与该正数相反意义的量,比如:零上8℃表示为:+8℃;零下8℃表示为:-8℃

  支出与收入;增加与减少;盈利与亏损;北与南;东与西;涨与跌;增长与降低等等是相对相反量,它们计数:比原先多了的数,增加增长了的数一般记为正数;相反,比原先少了的数,减少降低了的数一般记为负数。3.0表示的意义

  ⑴0表示“没有”,如教室里有0个人,就是说教室里没有人;

  ⑵0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线,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二.有理数

  1.有理数的概念

  ⑴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为整数(0和正整数统称为自然数)

  ⑵正分数和负分数统称为分数

  ⑶正整数,0,负整数,正分数,负分数都可以写成分数的形式,这样的数称为有理数。

  理解:只有能化成分数的数才是有理数。①π是无限不循环小数,不能写成分数形式,不是有理数。②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都可化成分数,都是有理数。

  注意:引入负数以后,奇数和偶数的范围也扩大了,像-2,-4,-6,-8?也是偶数,-1,-3,-5?也是奇数。

  凡能写成q(p,q为整数且p?0)形式的`数,都是有理数.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整数;正分数、负p

  分数统称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注意:0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a不一定是负数,+a也不一定是正数;?不是有理数;

中考七年级数学知识点6

  (1)图形平移前后的形状和大小没有变化,只是位置发生变化;

  (2)图形平移后,对应点连成的线段平行且相等(或在同一直线上)

  (3)多次平移相当于一次平移。

  (4)多次对称后的图形等于平移后的图形。

  (5)平移是由方向,距离决定的。

  (6)经过平移,对应线段平行(或共线)且相等,对应角相等,对应点所连接的线段平行且相等。

  这种将图形上的所有点都按照某个方向作相同距离的位置移动,叫做图形的平移运动,简称为平移

中考七年级数学知识点7

  射线:

  1、射线的定义:直线上一点和它们的一旁的部分叫做射线。

  2、射线的特征:“向一方无限延伸,它有一个端点。”

  线段:

  1、线段的定义:直线上两点和它之间的部分叫做线段,这两点叫做线段的端点。

  2、线段的性质(公理):所有连接两点的线中,线段最短。

中考七年级数学知识点8

  (1)定义:垂直平分一条线段的直线是这条线的垂直平分线。

  (2)性质:①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②到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注意: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的这一特性可以推出:三角形三边的垂直平分线交于一点,并且这一点到三个顶点的距离相等。

中考七年级数学知识点9

  中考数学学习方法

  1.先看笔记后做作业。

  有的同学感到,老师讲过的,自己已经听得明明白白了。但是为什么你这么做有那么多困难呢?原因是学生对教师所说的理解没有达到教师要求的水平。

  因此,每天做作业之前,我们必须先看一下课本的相关内容和当天的课堂笔记。能否如此坚持,常常是好学生与差学生的最大区别。尤其是当练习不匹配时,老师通常没有刚刚讲过的练习类型,因此它们不能被比较和消化。如果你不重视这个实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会造成很大的损失。

  2.做题之后加强反思。

  学生一定要明确,现在正做着的题,一定不是考试的题目。但使用现在做主题的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因此,我们应该反思我们所做的每一个问题,并总结我们自己的收获。

  要总结出:这是一道什么内容的题,用的是什么方法。做到知识成片,问题成串。日复一日,建立科学的网络系统的内容和方法。俗话说:有钱难买回头看。做完作业,回头细看,价值极大。这一回顾,是学习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中考数学学习技巧

  1、科学的预习方法

  预习中发现的难点,就是听课的重点;对预习中遇到的没有掌握好的有关的旧知识,可进行补缺,以减听课过程中的困难;有助于提高思维能力,预习后把自己理解了的东西与老师的讲解进行比较、分析即可提高自己思维水平;预习后将课本的例题及老师要讲授的习题提前完成,还可以培养自己的自学能力,与老师的方法进行比较,可以发现更多的方法与技巧。总之,这样会使你的听课更加有的放矢,你会知道哪些该重点听,哪些该重点记。

  2、科学的听课方式

  听课的过程不是一个被动参预的过程,要全身心地投入课堂学习,耳到、眼到、心到、口到、手到。还要想在老师前面,不断思考:面对这个问题我会怎么想?当老师讲解时,又要思考:老师为什么这样想?这里用了什么思想方法?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这个题有没有更好的方法?问题多了,思路自然就开阔了。

  3、科学的记录笔记

  记问题--将课堂上未听懂的问题及时记下来,便于课后请教同学或老师,把问题弄懂弄通。

  记疑点--对老师在课堂上讲的内容有疑问应及时记下,这类疑点,有可能是自己理解错造成的,也有可能是老师讲课疏忽大意造成的,记下来后,便于课后与老师商榷。

  记方法--勤记老师讲的解题技巧、思路及方法,这对于启迪思维,开阔视野,开发智力,培养能力,并对提高解题水平大有益处。

  记总结--注意记住老师的课后总结,这对于浓缩一堂课的内容,找出重点及各部分之间的联系,掌握基本概念、公式、定理,寻找存在问题、找到规律,融会贯通课堂内容都很有作用。

中考七年级数学知识点10

  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

  1、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相邻的两个角叫做邻补角,特点是两个角共用一条边,另一条边互为反向延长线,性质是邻补角互补;相对的两个角叫做对顶角,特点是它们的两条边互为反向延长线。性质是对顶角相等。

  2、三线八角:对顶角(相等),邻补角(互补),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3、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

  同位角F(在两条直线的同一旁,第三条直线的同一侧)

  内错角Z(在两条直线内部,位于第三条直线两侧)

  同旁内角U(在两条直线内部,位于第三条直线同侧)

  4、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如果有一个角为90度,则称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外一条直线的垂线,他们的交点称为垂足。

  5、垂直三要素:垂直关系,垂直记号,垂足

  6、垂直公理: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7、垂线段最短。

  8、点到直线的距离: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

  9、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推论: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如果b//a,c//a,那么b//c

  10、平行线的判定:

  ①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②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③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11、推论:在同一平面内,如果两条直线都垂直于同一条直线,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12、平行线的性质:

  ①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②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③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13、平面上不相重合的两条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为_______或________

  14、平移:①平移前后的两个图形形状大小不变,位置改变。②对应点的线段平行且相等。

  平移: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沿某个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图形的这种移动叫做平移平移变换,简称平移。

  对应点:平移后得到的新图形中每一点,都是由原图形中的某一点移动后得到的,这样的两个点叫做对应点。

  15、命题:判断一件事情的语句叫命题。

  命题分为题设和结论两部分;题设是如果后面的,结论是那么后面的。

  命题分为真命题和假命题两种;定理是经过推理证实的真命题。

  用尺规作线段和角

  1.关于尺规作图:尺规作图是指只用圆规和没有刻度的直尺来作图。

  2.关于尺规的功能

  直尺的功能是:在两点间连接一条线段;将线段向两方向延长。

  圆规的功能是:以任意一点为圆心,任意长度为半径作一个圆;以任意一点为圆心,任意长度为半径画一段弧。

  第六章实数

  一、实数的概念及分类

  1、实数的分类正有理数有理数零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

  负有理数

  正无理数

  无理数无限不循环小数

  负无理数

  整数包括正整数、零、负整数。

  正整数又叫自然数。

  正整数、零、负整数、正分数、负分数统称为有理数。

  2、无理数

  在理解无理数时,要抓住“无限不循环”这一时之,归纳起来有四类:

  (1)开方开不尽的数,如7,2等;

  π(2)有特定意义的数,如圆周率π,或化简后含有π的数,如+8等; 3

  (3)有特定结构的数,如0.1010010001…等;

  二、实数的倒数、相反数和绝对值

  1、相反数

  实数与它的相反数时一对数(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零的相反数是零),从数轴上看,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所对应的点关于原点对称,如果a与b互为相反数,则有a+b=0,a=—b,反之亦成立。

  2、绝对值

  一个数的绝对值就是表示这个数的点与原点的距离,|a|≥0。零的绝对值时它本身,也可看成它的相反数,若|a|=a,则a≥0;若|a|=-a,则a≤0。正数大于零,负数小于

  零,正数大于一切负数,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3、倒数

  如果a与b互为倒数,则有ab=1,反之亦成立。倒数等于本身的数是1和-1。零没有倒数。

  4.实数与数轴上点的关系:

  每一个无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一个点表示出来,

  数轴上的点有些表示有理数,有些表示无理数,

  实数与数轴上的点就是一一对应的,即每一个实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一个点来表示;反过来,数轴上的每一个点都是表示一个实数。

  三、平方根、算数平方根和立方根

  1、平方根

  (1)平方根的定义:如果一个数x的平方等于a,那么这个数x就叫做a的平方根.即:如果

  a,那么x叫做a的平方根.?x2

  (2)开平方的定义:求一个数的平方根的运算,叫做开平方.开平方运算的被开方数必须是非负数才有意义。

  3?3的平方等于9,9的平方根是?(3)平方与开平方互为逆运算:

  (4)一个正数有两个平方根,即正数进行开平方运算有两个结果;

  一个负数没有平方根,即负数不能进行开平方运算

  (5)符号:正数a的正的平方根可用表示,也是a的算术平方根;

  正数a的负的平方根可用-表示.

  a?2(6)x <—> ??x

  a是x的平方x的平方是a

  x是a的平方根a的平方根是x

  2、算术平方根

  a,那么这个正数?(1)算术平方根的定义:一般地,如果一个正数x的平方等于a,即x2

  x叫做a的算术平方根.a的算术平方根记为,读作“根号a”,a叫做被开方数.

  规定:0的算术平方根是0.

  。?a (x≥0)中,规定x?也就是,在等式x2

  (2)的结果有两种情况:当a是完全平方数时,是一个有限数;

  当a不是一个完全平方数时,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

  (3)当被开方数扩大时,它的算术平方根也扩大;

  当被开方数缩小时与它的算术平方根也缩小。

  (4)夹值法及估计一个(无理)数的大小

  a (x≥0)?(5)x2 <—> ?x

  a是x的平方x的平方是a

  x是a的算术平方根a的算术平方根是x

中考七年级数学知识点11

  单项式

  1.单项式的定义:数或字母的乘积叫做单项式,单独做一个数或字母也是单项式。

  2.系数:单项式中的数字因数

  3.次数:单项式中所有的字母的指数和

  多项式

  1.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做多项式。

  2.每个单项式叫做多项式的项。

  3.不含字母的项叫做常数项。

  4.多项式里次数项的次数,叫做这个多项式的次数。多项式里次数的那一项叫做多项式的次

  项。

  整式

  1.单项式和多项式统称为整式。

  整式的加减

  1.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的项叫做同类项,几个常数项也是同类项。

  2.把多项式中的同类项合并成一项,叫做合并同类项。

  3.合并同类项后,所得项的系数是合并前各同类项的系数的和,且字母部分不变。

  合并同类项——去括号

  1.如果括号外的因数是正数,去括号后原括号内各项的符号与原来的符号相同;

  如果括号外的因数是负数,去括号后原括号内各项的符号与原来的符号相反。

【中考七年级数学知识点(11篇)】相关文章:

数学中考知识点02-17

中考七年级数学知识点11-17

七年级数学中考试知识点11-06

数学中考的知识点01-25

数学中考的知识点11-22

数学中考知识点集锦11-02

中考数学知识点10-31

数学中考知识点汇总10-26

数学中考知识点15篇02-17

数学中考知识点(15篇)02-20

文章代写服务

资深写手 · 帮您写文章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中考七年级数学知识点(11篇)

  在年少学习的日子里,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知识点吧!知识点就是掌握某个问题/知识的学习要点。为了帮助大家更高效的学习,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中考七年级数学知识点,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考七年级数学知识点(11篇)

中考七年级数学知识点1

  有理数乘法法则:

  (1)两数相乘,同号为正,异号为负,并把绝对值相乘;

  (2)任何数同零相乘都得零;

  (3)几个数相乘,有一个因式为零,积为零;各个因式都不为零,积的符号由负因式的个数决定.

中考七年级数学知识点2

  一、知识点:

  1、“三线八角”①如何由线找角:一看线,二看型。同位角是“F”型;内错角是“Z”型;同旁内角是“U”型。②如何由角找线:组成角的三条线中的公共直线就是截线。2、平行公理: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平行。简述: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补充定理: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垂直,那么这两条直线也平行。简述: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

  3、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判定定理性质定理条件结论条件结论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4、图形平移的性质:图形经过平移,连接各组对应点所得的线段互相平行(或在同一直线上)并且相等。5、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若三角形的三边分别为a、b、c,则

  6、三角形中的主要线段:三角形的高、角平分线、中线。注意:①三角形的高、角平分线、中线都是线段。②高、角平分线、中线的应用。

  7、三角形的内角和:三角形的3个内角的和等于180°;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与它不相邻的任意一个内角。

  8、多边形的内角和:n边形的内角和等于(n-2)180°;任意多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

中考七年级数学知识点3

  一元一次方程

  1.方程是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2.方程是等式,等式不一定是方程。

  3.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元),未知数的次数都是1,这样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

  列方程

  1.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利用其中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是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方法。

  2.列方程是解决问题的重要方法,利用方程可以解出未知数。

  解方程

  1.解方程就是求出式方程中等号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这个值就是方程的解。

  等式的性质

  1.等式的性质1等式两边同时加(减)同一个数(或式子),结果仍相等。

  2.等式的性质2等式两边乘同一个数,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结果仍相等。

  合并同类项

  1.把多项式中同类项合成一项,叫做合并同类项。

  移项

  把方程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同一个整式,就相当于把方程中的某些项改变符号后,从方程的一

  边移到另一边,这样的变形叫做移项。

  去括号

  1.括号前面有"+"号,把括号和它前面的"+"号去掉,括号里各项的符号不改变

  2.括号前面是"-"号,把括号和它前面的"-"号去掉,括号里各项的符号都要改变成相反的符号。

中考七年级数学知识点4

  1、大于0的数叫做正数(positivenumber).

  2、在正数前面加上负号“-”的数叫做负数(negativenumber).

  3、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rationalnumber).

  4、人们通常用一条直线上的点表示数,这条直线叫做数轴(numberaxis).

  5、在直线上任取一个点表示数0,这个点叫做原点(origin).

  6、一般的,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数a的绝对值(absolutevalue).

  7、由绝对值的定义可知: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

  8、正数大于0,0大于负数,正数大于负数.

  9、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10、有理数加法法则

  (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2)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负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

  (3)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11、有理数的加法中,两个数相加,交换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12、有理数的加法中,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13、有理数减法法则

  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14、有理数乘法法则

  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向乘.

  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

  15、有理数中仍然有: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16、一般的,有理数乘法中,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相等.

  17、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相等.

  18、一般地,一个数同两个数的和相乘,等于把这个数分别同这两个数相乘,再把积相加.

  19、有理数除法法则

  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20、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0除以任何一个不等于0的数,都得0.

  21、求n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乘方的结果叫做幂(power).在an中,a叫做底数(basenumber),n叫做指数(exponeht)

  22、根据有理数的乘法法则可以得出

  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

  显然,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0的任何次幂都是0.

  23、做有理数混合运算时,应注意以下运算顺序:

  (1)先乘方,再乘除,最后加减;

  (2)同级运算,从左到右进行;

  (3)如有括号,先做括号内的运算,按小括号、中括号、大括号依次进行.

  24、把一个大于10数表示成a×10n的形式(其中a是整数数位只有一位的数,n是正整数),使用的是科学计数法.

  25、接近实际数字,但是与实际数字还是有差别,这个数是一个近似数(approximatenumber).

  26、从一个数的左边的第一个非0数字起,到末尾数字止,所有的数字都是这个数的有效数字

中考七年级数学知识点5

  一.正数和负数

  ⒈正数和负数的概念

  负数:比0小的数正数:比0大的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注意:

  ①字母a可以表示任意数,当a表示正数时,-a是负数;当a表示负数时,-a是正数;当a表示0时,-a仍是0。(如果出判断题为:带正号的数是正数,带负号的数是负数,这种说法是错误的,例如+a,-a就不能做出简单判断)

  ②正数有时也可以在前面加“+”,有时“+”省略不写。所以省略“+”的正数的符号是正号。

  2.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若正数表示某种意义的量,则负数可以表示具有与该正数相反意义的量,比如:零上8℃表示为:+8℃;零下8℃表示为:-8℃

  支出与收入;增加与减少;盈利与亏损;北与南;东与西;涨与跌;增长与降低等等是相对相反量,它们计数:比原先多了的数,增加增长了的数一般记为正数;相反,比原先少了的数,减少降低了的数一般记为负数。3.0表示的意义

  ⑴0表示“没有”,如教室里有0个人,就是说教室里没有人;

  ⑵0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线,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二.有理数

  1.有理数的概念

  ⑴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为整数(0和正整数统称为自然数)

  ⑵正分数和负分数统称为分数

  ⑶正整数,0,负整数,正分数,负分数都可以写成分数的形式,这样的数称为有理数。

  理解:只有能化成分数的数才是有理数。①π是无限不循环小数,不能写成分数形式,不是有理数。②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都可化成分数,都是有理数。

  注意:引入负数以后,奇数和偶数的范围也扩大了,像-2,-4,-6,-8?也是偶数,-1,-3,-5?也是奇数。

  凡能写成q(p,q为整数且p?0)形式的`数,都是有理数.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整数;正分数、负p

  分数统称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注意:0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a不一定是负数,+a也不一定是正数;?不是有理数;

中考七年级数学知识点6

  (1)图形平移前后的形状和大小没有变化,只是位置发生变化;

  (2)图形平移后,对应点连成的线段平行且相等(或在同一直线上)

  (3)多次平移相当于一次平移。

  (4)多次对称后的图形等于平移后的图形。

  (5)平移是由方向,距离决定的。

  (6)经过平移,对应线段平行(或共线)且相等,对应角相等,对应点所连接的线段平行且相等。

  这种将图形上的所有点都按照某个方向作相同距离的位置移动,叫做图形的平移运动,简称为平移

中考七年级数学知识点7

  射线:

  1、射线的定义:直线上一点和它们的一旁的部分叫做射线。

  2、射线的特征:“向一方无限延伸,它有一个端点。”

  线段:

  1、线段的定义:直线上两点和它之间的部分叫做线段,这两点叫做线段的端点。

  2、线段的性质(公理):所有连接两点的线中,线段最短。

中考七年级数学知识点8

  (1)定义:垂直平分一条线段的直线是这条线的垂直平分线。

  (2)性质:①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②到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注意: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的这一特性可以推出:三角形三边的垂直平分线交于一点,并且这一点到三个顶点的距离相等。

中考七年级数学知识点9

  中考数学学习方法

  1.先看笔记后做作业。

  有的同学感到,老师讲过的,自己已经听得明明白白了。但是为什么你这么做有那么多困难呢?原因是学生对教师所说的理解没有达到教师要求的水平。

  因此,每天做作业之前,我们必须先看一下课本的相关内容和当天的课堂笔记。能否如此坚持,常常是好学生与差学生的最大区别。尤其是当练习不匹配时,老师通常没有刚刚讲过的练习类型,因此它们不能被比较和消化。如果你不重视这个实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会造成很大的损失。

  2.做题之后加强反思。

  学生一定要明确,现在正做着的题,一定不是考试的题目。但使用现在做主题的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因此,我们应该反思我们所做的每一个问题,并总结我们自己的收获。

  要总结出:这是一道什么内容的题,用的是什么方法。做到知识成片,问题成串。日复一日,建立科学的网络系统的内容和方法。俗话说:有钱难买回头看。做完作业,回头细看,价值极大。这一回顾,是学习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中考数学学习技巧

  1、科学的预习方法

  预习中发现的难点,就是听课的重点;对预习中遇到的没有掌握好的有关的旧知识,可进行补缺,以减听课过程中的困难;有助于提高思维能力,预习后把自己理解了的东西与老师的讲解进行比较、分析即可提高自己思维水平;预习后将课本的例题及老师要讲授的习题提前完成,还可以培养自己的自学能力,与老师的方法进行比较,可以发现更多的方法与技巧。总之,这样会使你的听课更加有的放矢,你会知道哪些该重点听,哪些该重点记。

  2、科学的听课方式

  听课的过程不是一个被动参预的过程,要全身心地投入课堂学习,耳到、眼到、心到、口到、手到。还要想在老师前面,不断思考:面对这个问题我会怎么想?当老师讲解时,又要思考:老师为什么这样想?这里用了什么思想方法?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这个题有没有更好的方法?问题多了,思路自然就开阔了。

  3、科学的记录笔记

  记问题--将课堂上未听懂的问题及时记下来,便于课后请教同学或老师,把问题弄懂弄通。

  记疑点--对老师在课堂上讲的内容有疑问应及时记下,这类疑点,有可能是自己理解错造成的,也有可能是老师讲课疏忽大意造成的,记下来后,便于课后与老师商榷。

  记方法--勤记老师讲的解题技巧、思路及方法,这对于启迪思维,开阔视野,开发智力,培养能力,并对提高解题水平大有益处。

  记总结--注意记住老师的课后总结,这对于浓缩一堂课的内容,找出重点及各部分之间的联系,掌握基本概念、公式、定理,寻找存在问题、找到规律,融会贯通课堂内容都很有作用。

中考七年级数学知识点10

  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

  1、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相邻的两个角叫做邻补角,特点是两个角共用一条边,另一条边互为反向延长线,性质是邻补角互补;相对的两个角叫做对顶角,特点是它们的两条边互为反向延长线。性质是对顶角相等。

  2、三线八角:对顶角(相等),邻补角(互补),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3、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

  同位角F(在两条直线的同一旁,第三条直线的同一侧)

  内错角Z(在两条直线内部,位于第三条直线两侧)

  同旁内角U(在两条直线内部,位于第三条直线同侧)

  4、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如果有一个角为90度,则称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外一条直线的垂线,他们的交点称为垂足。

  5、垂直三要素:垂直关系,垂直记号,垂足

  6、垂直公理: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7、垂线段最短。

  8、点到直线的距离: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

  9、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推论: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如果b//a,c//a,那么b//c

  10、平行线的判定:

  ①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②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③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11、推论:在同一平面内,如果两条直线都垂直于同一条直线,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12、平行线的性质:

  ①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②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③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13、平面上不相重合的两条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为_______或________

  14、平移:①平移前后的两个图形形状大小不变,位置改变。②对应点的线段平行且相等。

  平移: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沿某个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图形的这种移动叫做平移平移变换,简称平移。

  对应点:平移后得到的新图形中每一点,都是由原图形中的某一点移动后得到的,这样的两个点叫做对应点。

  15、命题:判断一件事情的语句叫命题。

  命题分为题设和结论两部分;题设是如果后面的,结论是那么后面的。

  命题分为真命题和假命题两种;定理是经过推理证实的真命题。

  用尺规作线段和角

  1.关于尺规作图:尺规作图是指只用圆规和没有刻度的直尺来作图。

  2.关于尺规的功能

  直尺的功能是:在两点间连接一条线段;将线段向两方向延长。

  圆规的功能是:以任意一点为圆心,任意长度为半径作一个圆;以任意一点为圆心,任意长度为半径画一段弧。

  第六章实数

  一、实数的概念及分类

  1、实数的分类正有理数有理数零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

  负有理数

  正无理数

  无理数无限不循环小数

  负无理数

  整数包括正整数、零、负整数。

  正整数又叫自然数。

  正整数、零、负整数、正分数、负分数统称为有理数。

  2、无理数

  在理解无理数时,要抓住“无限不循环”这一时之,归纳起来有四类:

  (1)开方开不尽的数,如7,2等;

  π(2)有特定意义的数,如圆周率π,或化简后含有π的数,如+8等; 3

  (3)有特定结构的数,如0.1010010001…等;

  二、实数的倒数、相反数和绝对值

  1、相反数

  实数与它的相反数时一对数(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零的相反数是零),从数轴上看,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所对应的点关于原点对称,如果a与b互为相反数,则有a+b=0,a=—b,反之亦成立。

  2、绝对值

  一个数的绝对值就是表示这个数的点与原点的距离,|a|≥0。零的绝对值时它本身,也可看成它的相反数,若|a|=a,则a≥0;若|a|=-a,则a≤0。正数大于零,负数小于

  零,正数大于一切负数,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3、倒数

  如果a与b互为倒数,则有ab=1,反之亦成立。倒数等于本身的数是1和-1。零没有倒数。

  4.实数与数轴上点的关系:

  每一个无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一个点表示出来,

  数轴上的点有些表示有理数,有些表示无理数,

  实数与数轴上的点就是一一对应的,即每一个实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一个点来表示;反过来,数轴上的每一个点都是表示一个实数。

  三、平方根、算数平方根和立方根

  1、平方根

  (1)平方根的定义:如果一个数x的平方等于a,那么这个数x就叫做a的平方根.即:如果

  a,那么x叫做a的平方根.?x2

  (2)开平方的定义:求一个数的平方根的运算,叫做开平方.开平方运算的被开方数必须是非负数才有意义。

  3?3的平方等于9,9的平方根是?(3)平方与开平方互为逆运算:

  (4)一个正数有两个平方根,即正数进行开平方运算有两个结果;

  一个负数没有平方根,即负数不能进行开平方运算

  (5)符号:正数a的正的平方根可用表示,也是a的算术平方根;

  正数a的负的平方根可用-表示.

  a?2(6)x <—> ??x

  a是x的平方x的平方是a

  x是a的平方根a的平方根是x

  2、算术平方根

  a,那么这个正数?(1)算术平方根的定义:一般地,如果一个正数x的平方等于a,即x2

  x叫做a的算术平方根.a的算术平方根记为,读作“根号a”,a叫做被开方数.

  规定:0的算术平方根是0.

  。?a (x≥0)中,规定x?也就是,在等式x2

  (2)的结果有两种情况:当a是完全平方数时,是一个有限数;

  当a不是一个完全平方数时,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

  (3)当被开方数扩大时,它的算术平方根也扩大;

  当被开方数缩小时与它的算术平方根也缩小。

  (4)夹值法及估计一个(无理)数的大小

  a (x≥0)?(5)x2 <—> ?x

  a是x的平方x的平方是a

  x是a的算术平方根a的算术平方根是x

中考七年级数学知识点11

  单项式

  1.单项式的定义:数或字母的乘积叫做单项式,单独做一个数或字母也是单项式。

  2.系数:单项式中的数字因数

  3.次数:单项式中所有的字母的指数和

  多项式

  1.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做多项式。

  2.每个单项式叫做多项式的项。

  3.不含字母的项叫做常数项。

  4.多项式里次数项的次数,叫做这个多项式的次数。多项式里次数的那一项叫做多项式的次

  项。

  整式

  1.单项式和多项式统称为整式。

  整式的加减

  1.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的项叫做同类项,几个常数项也是同类项。

  2.把多项式中的同类项合并成一项,叫做合并同类项。

  3.合并同类项后,所得项的系数是合并前各同类项的系数的和,且字母部分不变。

  合并同类项——去括号

  1.如果括号外的因数是正数,去括号后原括号内各项的符号与原来的符号相同;

  如果括号外的因数是负数,去括号后原括号内各项的符号与原来的符号相反。

【中考七年级数学知识点(11篇)】相关文章:

数学中考知识点02-17

中考七年级数学知识点11-17

七年级数学中考试知识点11-06

数学中考的知识点01-25

数学中考的知识点11-22

数学中考知识点集锦11-02

中考数学知识点10-31

数学中考知识点汇总10-26

数学中考知识点15篇02-17

数学中考知识点(15篇)02-20